1. 買房陰陽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有那些相關的
合同簽署這一步在比較多的事情辦理時都會有出現,尤其是大事,大事的進行之中,合同簽署是最為關鍵的步驟,這一步若出現了問題,整個的後期進行都不會那麼順利,而合同也恰恰是現在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點,最難去解決的一種問題就是陰陽合同,那麼房屋陰陽合同糾紛如何解決?房屋陰陽合同是什麼?
房屋陰陽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1.房價上漲,賣方違約
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如果賣方因房價上漲不履行義務,買方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依據合同的約定,要求賣家支付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房屋上漲的損失,還可以主張賠償。
2.中介沒有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
無論是根據合同法居間合同的規定,還是誠實信用原則.行業慣例,居間人都如實告知的義務。當居間人沒有盡到義務的,可以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在居間方對委託方的損失存在過錯責任的情況下,居間公司除返還居間費用外,仍應根據過錯大小及比例來賠償相應的實際損失。
房屋陰陽合同是什麼?
1.所謂「陰陽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兩份以上的內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對內,一份對外,其中對外的一份並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國家稅收等為目的;對內的一份則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可以是書面或口頭。「陰陽合同」是一種違規行為,在給當事人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預示著風險。
2.一般因為「陰陽合同」中的「陽合同」因不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而不發生效力,而「陰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認定為有效合同,「陰合同」只要內容合法,同樣受到法律保護。然而,如果利用「陰陽合同」實施違法行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違法的目的,則不僅偽裝的「陽合同」無效,被偽裝的「陰合同」也因內容違法而無效。因此,對"陰陽合同"要慎之又慎。
2. 如何處理二手房合同糾紛
一、房價上漲過快,賣家毀約引起的糾紛的解決辦法。
1、如果僅僅是簽訂了《購房意向書》,如果《購房意向書》中已明確了房產買賣的主要條款,這些主要條款有:價格、房屋位置、付款時間、過戶時間、交房時間等,則可視為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買家有權選擇要求賣家繼續履行該合同,或者解除合同,要求賣家承擔違約責任。要求解除合同的,可選擇定金罰則,要求賣家雙倍返還定金,也可選擇要求賣家承擔違約責任,按房屋上漲的差額賠償你的損失。不過,大多數《購房意向書》都不全部具備上述條款,因此,不能視為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買家只能通過定金罰則來要求賣家雙倍返還定金。
2、如果已經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依據合同的約定,要求賣家支付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房屋上漲的損失,還可以主張賠償。
二、買家貸款出現障礙引起的糾紛的解決辦法。
買家向銀行申請貸款未獲批準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由於個人資信等問題,銀行不願貸款;二是由於信貸政策等原因,貸款不足。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會造成買家沒有足夠的資金按時支付房款,通常,由於銀行不貸款或不足額貸款,買家要用自有資金來付房款,否則可能構成違約。因為,幾乎所有的買賣合同中都約定,如買家貸款不足,則應在交易過戶時補足不足部分,所以貸款的風險要由買家來承擔。
為避免這類糾紛,買家應該盡早向銀行咨詢貸款事宜,問清楚是否能申請貸款,可以貸多少,不能只聽信中介對貸款情況的估計,最好直接向銀行咨詢。此外,也可在合同中約定:若因貸款未獲批或未足額獲批造成買家付款能力出現嚴重問題的,任意一方有權解除合同,買家應返還已收房款,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
三、交易稅費計算出現誤差而產生的糾紛的解決辦法。
由於交易稅費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政策的影響較大,變動性很大。這些稅收主要有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契稅。現在二手房稅費政策性強,繳納標准經常會發生變化,所以一定要及時了解繳納標准。
關於稅收由誰繳納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1、雙方未約定,那麼應按照法律規定,各自承擔應付的稅費。
2、約定由買家來承擔所有稅費,賣家只管「實收價」。這種約定對買家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如果簽約後到交易期間,稅收發生變化,那麼增加的稅收只能由買家承擔了。尤其是一些商業地產,因歷史遺留問題,可能欠繳稅費,更應注意此類風險。
3、做低房價,即「陰陽合同」,「黑白合同」。雙方為降低交易成本而少繳稅,通常會將正式買賣合同中的房價做低,再以「裝修款」或「房屋補償款」的名義支付差額部分。此種做法違反法律規定,是逃稅行為。而且,做低的合同價經常在繳稅的時候遇到障礙,被稅務部門認為合同價過低而要求按評估價繳稅,這樣一來,買賣雙方常常會為了增加的稅收由誰承擔而產生糾紛,但一方不得以做低房價為由,主張買賣合同無效。
四、由於支付定金而引起的糾紛的解決辦法。
在簽訂正式合同之前,買家一般都要先支付定金,定金的作用是為了確保雙方簽訂正式合同。關於定金引起的糾紛有以下三種:
1、付了定金以後,其中一方違約,守約方可按照定金罰則處理,也就是說買家違約的話,賣家可以沒收定金;賣家違約的話,買家可以要求雙倍返還定金。
2、付了定金以後,雙方對定金合同以外的其他內容不能達成一致,而這些內容與履行合同有密切的關系,如不能協商一致,這時雙方都可以要求解除定金合同,賣家應當返還定金(不是雙倍返還)。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在定金合同中未作約定並且在事後不能協商一致的內容應當根據誠信原則和交易習慣來確定,而不能是一方故意提出苛刻的條款造成的。
3、付了定金以後,定金並沒有交到上家手上,而是根據定金合同或居間協議交給中介保管。如果定金合同約定定金由中介保管的,那麼定金合同就生效了,賣家不能以自己沒收到定金為理由,主張自己可以不受定金合同約束。
五、中介費支付引起的糾紛的解決辦法。
1、由第一家中介帶看房並簽了《看樓確認書》,但價格沒有談下來,後來看到這套房子在其他中介也掛牌,而且價格也能談下來,這樣通過其他中介成交。此時,第一家中介如果說你利用他的房源成交,要求付他傭金。實踐中,第一家中介主張傭金,鮮有法院、仲裁機構獲得支持的。
2、私自成交。買賣雙方為了節省交易成本,在通過中介促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後,避開中介,私下成交過戶。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誠信原則,損害了中介作為居間方的利益,跳中介後可能被中介告上法院要求賠償。
3、「飛單」,為了節省中介費用,中介業務員私下與客戶達成協議,不通過中介公司而是私自收取傭金,或者在第一間中介行簽了《居間協議》後,又跑到另一間中介行成交,這就是「飛單」。表面上看,客戶付出的費用減少了,但實際上風險很大。
3. 房子糾紛,有協議,有一方耍賴,司法部能解決嗎
到法院起訴即可。
4. 有房產抵押合同糾紛怎麼辦
您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物權法》第一屬百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除非經抵押權人同意,用轉讓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清償債務,或者受讓抵押物的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以外,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財產。
但上述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是對實際轉讓行為的禁止,即登記抵押的房產不得實際轉讓、不得辦理產權變更登記。
但是,對當事人簽訂登記抵押房產的轉讓合同需要按照上述要求清償債務或者與債權人約定債務清償後,才能簽訂房產實際轉讓合同。至於房產實際轉讓合同糾紛,必須以合同法規定以及糾紛的具體內容進行協商修訂,也可以由仲裁機構對合同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5. 有哪些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 法院如何判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適用上述懲罰性賠償原則的具體情形有五種:(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三)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四)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五)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第九條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6. 房屋合同糾紛怎麼處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現在房屋合同買賣發生了多種多樣糾紛的情況和原因,如果當這些房屋合同糾紛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找誰以及如何處理這些糾紛?下面我就為你整理的關於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處理措施,避免大家跌入一些開發商或賣主的圈套。
房屋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1、逾期交付房屋
逾期交付房屋就是賣主將已經超過約定時間的房屋交付給購房人,但是因為是逾期交房購房者應該追究誰的責任,購房者是否可以追究賣主的責任以及該如何處理這其中關系。
逾期交房處理方法是購房人在接收房屋時有權查看房屋達到合同約定交付條件的有關證明文件,如果房屋超過了合同約定的時間再交付給購房人使用,購房人可以依照合同的約定追究賣主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如果購房人與賣主約定逾期交房,但是合同中的交房日期沒改,這樣是不可以追究賣主的責任的。
2、房屋權屬證書缺失
購房人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取得所購房屋房產證的原因比較復雜,比如開發商樓盤土地使用手續不合法、樓盤開發商還沒有支付樓盤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樓盤開發商存在違章建築樓盤的情況等。在這種情況下,購房人可以提供解除購房合同來解決,並且向樓盤開發商追究違約責任等。
簽訂房屋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項?
1、在購房合同中開發商簽章處應該有一個合法項目開發商的印鑒,如果是房屋買賣代理商或者是房屋買賣中介機構只能在購房合同中的代理人處簽章。
3、不管樓盤建設單位或樓盤銷售中介是掛在哪個合法開發公司開發或售樓,購房人所簽的售樓合同都必須與樓盤開發商直接簽訂,不要相信建設單位和中介簽訂的購房合同,這個購房合同時不被法律法規認可的。
3、確保樓盤開發商的簽章處既要有開發企業公章也要有開發商的法人代表或開發商的委託負責人簽章,避免購房合同在履行時出現房屋合同糾紛情況。
總而言之,在自己的權利受到威脅的時候一定要通過合法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要因為盲目維權而做出一些錯事。所以在簽訂購房合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你所要簽的合同內容,多看幾遍合同內容,想清楚再簽訂購房合同 。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6-2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