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案件被告不適格答辯狀

侵權案件被告不適格答辯狀

發布時間:2021-06-19 22:35:02

Ⅰ 新民事訴訟法對被告不提交答辯狀有什麼規定嗎

答辯狀是被告(人)、被反訴人、被上訴人、被申請(訴)人針對起訴狀、反訴狀、上訴狀、再審申請(訴)書的內容,在法定期限內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回答和辯駁的文書,是訴狀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文種之一。
答辯狀是法律賦予處於被告地位的案件當事人的一種權利,其有處置答辯權的自由,可以答辯,也可以沉默。

Ⅱ 專利侵權被告沒有提交答辯狀是否有利

最好還是提交抄答辯狀,當然寫襲不好的話兩說了。。法律規定在15天內進行答辯,但不提供答辯也沒有什麼啊,不影響整個開庭啊.不過按照現在民事訴訟證據的相關規定,不光是要求答辯,還要求在指定的期限內提供證據,復雜的案件還要搞證據交換,為的就是雙方都對案件有一個全面了解.現在早已不搞以前那種開庭時的突然襲擊了,也就是說,雙方都要在庭前作好充分的准備.但可以告訴你的一點是,答辯書只要寫一個最基本的觀點就可以了,可以寫得簡單點,具體的可以開庭時再來辯論.但如果法院給了舉證期限,一定要按照提交證據噢.如果法院下發舉證通知書,一定要在指定時間內將全部證據交齊啊,不然後果就嚴重了,而且如果是規定舉證期,原被告都一樣,沒什麼不公平的.

Ⅲ 收到法院的傳票後被告不提交答辯狀可以嗎對被告是否不利

可以不提交答辯狀,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法院審理,是否對被告不利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認定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2、第一百六十七條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3)侵權案件被告不適格答辯狀擴展閱讀

對答辯狀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1、以提交書面答辯狀為原則、不提交答辯狀為例外;

2、對於原告在起訴狀中對案件事實陳述完全顛倒的案件,應提前提交書面答辯狀;

3、即使你的口頭表達能力有足夠的信心,也需要在口頭答辯後,給書記員書面答辯狀以方便其記錄,必要時應同時提交電子文檔;

4、答辯狀原則上應圍繞原告所述事實及理由逐一反駁,但不排除有些原告的起訴書並非律師起草或者律師水平有限,因此整個起訴狀給人的感覺邏輯結構混亂,法律適用錯誤,此時如果要圍繞起訴狀進行答辯,很多律師會覺得無從下筆,這就是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道理,此時要跳出原告的思路,從本案的法律關系入手進行分析和反駁。

5、答辯狀的篇幅不宜過長,既要言簡意賅,又要一針見血,即使准備了書面答辯狀,也切忌在法庭上照本宣科、一字不拉的宣讀,應該提前進行背誦和記憶,並將其中的書面語轉化為口語進行表達。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Ⅳ 被告不提供答辯狀會對自己不利嗎

答辯狀是被告針對原告的訴求所做的書面辯解,包括對事實對錯,法律關系的判斷及被告是否應該承擔原告所指責任等等的答辯. 提交答辯狀是民事訴訟中的一個程序,賦予被告足夠答辯期(15天)的權利. 答辯狀是否提交,在何時提交、以何種方式(書面、口頭)並不影響法院的審理,也不會對被告不利。因為答辯在庭審中是必經程序,庭審答辯意見是最終的意見。 從實踐中分析,律師會根據不同情形判斷是否在答辯期內提交書面答辯狀。因為案件是在發展變化中的,經驗/技巧告訴我們,有時候先不亮底牌也是件好事。

Ⅳ 如果被告不到庭,也不交答辯狀法院會怎麼判

在民事訴訟中,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相關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Ⅵ 民事訴訟被告不寫答辯狀可以嗎

收到上訴書後如不在15天之內上交答辯狀,不會影響法官的審理。但是這樣就把自己放置於不利的地位

Ⅶ 民事訴訟中被告方不向法院遞交答辯書 有何後果

若是沒有出庭且不提交答辯書,那就推定你對原告所提意見無異議。

是否提交答辯狀是你的權利,由你決定,這一權利你不行使不會對你產生不利後果;你提交的證據應當在舉證期間內向法院提供;如果申請法院取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內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如果你證據充分,你相應的主張就會得到支持。

在法院發給被告的應訴通知書上規定有時間的,一般在簽收之日起15日內遞交答辯狀,30日內為舉證期限。

如有特殊情況,可以向法院說明批准後延期。

(7)侵權案件被告不適格答辯狀擴展閱讀:

現行《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該條第2款又規定:「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該條第1款雖然規定了被告提出答辯狀的時限,但沒有明確規定被告在此期間不提出答辯的法律後果。

因此從該條第2款內容看,意味著被告即使不提出書面答辯狀也不會影響被告今後進行答辯。因此,在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中,被告答辯被設計成為任意性規定,成為一項單純的訴訟權利。被告不提出答辯狀對其實體權利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在庭審中,被告應該享有的訴訟權利並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3條規定,在答辯期內向法院提交書面答辯狀並送達給原告的,所佔比例不會高於10%;二是律師工作實踐也證明,律師在代理訴訟案件時,也極少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3條規定提交或接到書面答辯狀。

於是乎《民事訴訟法》第113條所規定的書面答辯制度視乎在訴訟實踐中似乎被淡忘了。

閱讀全文

與侵權案件被告不適格答辯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