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發生工傷保險待遇爭議,必須先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嗎
和單位因為工傷待遇糾紛,必須先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再起訴
對社保局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可以向同級政府或者上級社保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的行為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㈡ 工傷賠償是不是必須先仲裁才能提起訴訟
勞動者受傷,並且鑒定為傷殘等級的,如果用人單位不賠償其傷殘期間的各種賠償的,勞動者是必須先申請勞動仲裁,如果勞動者對仲裁不服,可以在十五日之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沒有經過仲裁裁決的,一般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㈢ 工傷賠款案件中,公司沒有買保險,仲裁時又缺席。該怎麼辦
單位沒交工傷保險,費用全部單位承擔
仲裁庭可以缺席仲裁,裁決書生效單位不執行,申請人可以拿裁決書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執行後,單位沒履行能力的,可以向社保局申請先行支付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㈣ 工傷保險待遇糾紛與勞動爭議糾紛有什麼區別
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是說已經認定了工傷並且已經鑒定了等級,但是對於賠償的數額及支付過程沒有達成一致。勞動爭議糾紛通常是說因確認勞動關系或索取勞動報酬而產生的異議。
你的問題是工傷,那麼勞動爭議糾紛就是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設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確認勞動關系。這是認定工傷,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條件,當然你有勞動合同的話就不用了
㈤ 工傷保險待遇糾紛屬於勞動爭議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所以,如果不是工傷醫療費的話,則不屬於勞動爭議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