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當遭遇外國企業在外國提起的知識產權訴訟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細節方面的問題:
一、判斷能否就案件本身的合法性提出質疑,能否打贏管轄權訴訟。
只要我們自己通過評估確認,自身商業行為的後果並沒有直接影響原告在法院所在地的商業利益(以具體的州為界),即使企業在該地有房產或者其他設施,或者與該地存在其他商務聯系,仍然可以打管轄權訴訟。當然還需要說明的是,打贏國外的管轄權訴訟也並不等於萬事大吉,因為權利人在中國起訴同樣可能勝訴。
二、不論提出何種抗辯,必須做到實話實說,不能說謊,也不能隱瞞事實。
西方文化中有兩句話是必須牢記的:一句是「講實話的成本最低」;另一句是「說出事實的一半無異於撒謊」。而不論是直接撒謊,還是隱瞞部分事實,一旦被認定,都會給自己帶來直接的不利後果。這一點與中國的爭議解決機制完全不同。在中國,即使一方當事人直接撒謊,裁決機構也不能直接據此作出對其不利的裁決結果,而只能是基於現有證據進行裁決。
三、訴訟准備工作一定要做實、做細。
更重要的是,各項證據准備工作一定要在開庭前完成,而不能像擠牙膏一樣根據所謂的需要臨時拼湊或分時提交證據。在美國法院審理的案件中,相當一部分案件的事實部分是需要陪審團作出裁決的。不但撒謊會被裁決敗訴,提供的證據或者闡明的事實不充分、不及時,也可能給陪審團留下不誠實、不負責任的印象,從而在事實裁決部分作出不利的結論。
四、不要盲目進入海外市場,尤其是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產權儲備。
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在海外設立辦事機構或開展商業活動。基本上基於模仿甚至抄襲生產產品時,更不要急於走向所謂的國際市場。雖然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嚴格的地域性,我國企業可以理直氣壯地在國內使用那些不受我國專利法保護的外國專利,但如果相關產品被輸出到專利保護國,生產者的行為同樣會被指控為侵權。而涉及到著作權與商標權時,在自動保護及制止不正當競爭已經成為各國普遍接受的法律制度的情況下,所謂的地域性已經變成只是學理意義上的知識產權保護邊界。加之許多國家的法院都已經開始實施長臂管轄制度,在任何國家完成的侵權行為都有可能成為權利人所在地法院審理的理由。
⑵ 美國法律的侵權法
沿襲自英國法來,即民事侵權行為的受害自人得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美國關於侵權的成文規定主要見諸州法,聯邦並無統一立法。故意侵權行為除保留英國法原有的傷害、侵佔財產、非法拘禁等外,增加了一些新項目,如干預隱私(竊聽、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等)以及生產危險商品等。過失侵權必須過失與損害有因果關系才負賠償責任,過失又必須是有違照管義務,其大小視行為人專業資格而定。例如工程建築師的義務高於建築工人。如受害人也有過失,即比較其大小,雙方分擔責任,相應減少賠償額。在違反契約造成損害時,受害人可提起違約之訴或侵權之訴,一般多選擇後者,因為侵權賠償包括無形的損害在內。美國目前的侵權訴訟求償程序復雜,訴訟往往曠日持久,耗費巨大,不利於收入微薄者。有的州為簡化訴訟,已開始實行所謂無過失責任,即不必證明行為人有過失,亦能獲得損害賠償。
⑶ 如果回復網站侵權的律師函 謝謝
加幾個律師或者法律的qq群問問,這樣的事不用找律師啦,中國對網回絡的法律不完善,答出現抄襲的更是數不勝數,不用在意,你回信時要向他們提出質疑,並要求向你發送具體的證據材料
一般他是交不出來的,因為他的東西還不知是在哪裡來的呢,還有,你盡快在別的類似網站上找到與他們所說的抄襲的東西,就是說你要證明自己的東西來自網路,並不是來自於他的網站,要從多個網站找出他們所說的"專利」
這樣他們就無法再告你了
希望對你有用啊
⑷ 如何應對知識產權海外訴訟
2、主動研發並積極在美國申請專利
對於無法規避設計而又是產品核心技術的,則應積極並盡早在美國申請專利,以便獲得主動而穩定的權利,避免受制於人,又繳納高昂的專利使用費,同時也是今後與他人進行專利對抗和談判的籌碼。
3、全面深入了解337調查和美國專利訴訟規則及程序,做到知己知彼,掌握主動。
4、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與權利,以便全面了解市場動態、競爭對手狀況和知識產權布局,做到及早了解,及早防備,應對從容。
5、內部知識產權人才儲備,有效保持與外界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的合作。
知識產權人才對專業性要求極高,企業擁有懂外語、法律、管理兼備的專門人才是必須的,同時與外部包括有豐富從事經歷的專業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及專利代理事務所的穩定合作將保證企業一旦涉及337調查或美國專利訴訟時臨陣不亂,應對有序。
(1)碰到337調查企業不可不予理睬,也不應盲目應訴,應結合應訴成本、當事人啟動調查的目的等多項因素綜合考慮並決定是否參加應訴。如果企業是直接的產品生產商且依賴出口嚴重則應考慮應訴。
如果企業是銷售商,若調查對其品牌沖擊嚴重則應考慮應訴。
如果企業是銷售商,因為對產品的銷售有選擇權,故可慎重考慮是否應訴。
2、選定有經驗的律師應對調查
337調查涉及美國知識產權的實體與程序法律,專業性要求極高,加上在美國本土展開,聘請專業的美國律師十分必要,但基於涉訴訟成本,語言溝通,及取證方便等因素,配備中國本土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對企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中國律師的收費相對美國律師有較大差距,更為重要的是,民族認同感、客戶忠誠度高,語言溝通順暢及節省大量取證時間和費用,都是二地律師合作所需要的基礎。
3、在綜合分析把控涉案證據,案情優劣分析、訴訟程序運用的基礎上尋求主動出擊,力爭啟動專利無效。
如果企業經全面收集、分析涉案證據並仔細研究比對涉案專利權利保護范圍,認為可以啟動專利無效程序的,應首先考慮從源頭上消滅對手專利,以徹底掃清出口障礙。
若無法實現無效,則應考慮不侵權抗辯,公知技術抗辯,禁止反言抗辯及合同抗辯等訴訟策略,以尋求反擊。4、運用各種訴訟策略應對調查
被申訴人若對手中掌握的證據有信心還可採用反訴方式來牽制對手並變被動為主動。
同時在調查外結合採用與對手判斷或在國內外再啟動相應的以申請人為被告的專利訴訟或相應救濟措施以期迫使對方求和或讓步。
總之337調查並無想像中可怕,因為不了解所以畏懼,因為未設防所以被動,我國企業只要做到以高瞻遠矚的眼光,未雨綢繆的行為。337調查,我們可以應對!
⑸ 您好,想請問,美國法庭中,主詢問過程中對方律師有權提出反對嗎還是只有交叉審問可以提出反對
1.對方或法官提問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反對;
2、對方用誘導性的發問可以反對;
3、對方要求出示過了舉證期限的證據可以反對,雖然未必有效;
4、對方要求撤回自認,可以反對。
⑹ 如何防範美國知識產權侵權訴訟
你意思是在國內,防範美國企業告你侵權對吧?所謂知識產權一般指版商標、專利。兩者都有地域性權,哪國注冊申請,就哪國保護。如果對方是國外知名商標,你在國內很可能注冊不下來,就算注冊了,也會被無效掉。如果是專利,1,那就看對方有沒在國內申請了,需要專業機構詳細的檢索 2,如果對方沒在國內申請,也要看對方專利是否公開了。總之,非專業機構保證不了自身企業品牌技術安全。。
⑺ 關於美國法律商標侵權的問題
您好!美國律師回答您:
商標侵權是非常復雜的法律問題。商標注冊具有地域性,僅在中內國注冊的商容標並不代表全球有效。然而,雖然在中國的注冊並不直接在美國有效,但根據個案情形的不同,具資質的美國律師仍然有可能根據在中國的注冊為當事人辯護,爭取最為有利的效果。另外,在有些情況下,律師還可能依據中國的注冊為當事人爭取在美國或其他國家使用該商標的優先權。
被美國海關扣押的商標侵權案件中,根據個案的具體情形,具有資質的美國律師可能從不同法律角度挑戰美國海關的扣押罰款決定,幫助當事人爭取退還貨物,並免除罰款或者至少在最大程度上減輕罰款。美國海關的案件通常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並且如果不盡快作處理的話,一些情形可能涉及刑事責任。因此被扣押貨物的所有者最好盡快找到具有資質並具有處理美國海關扣押案件的美國律師在規定時限內對案件進行處理,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減免損失。
Disclaimer: 以上討論不代表對個案的法律意見,並不形成律師客戶關系,亦無法代替咨詢和委託具有資質的美國律師以獲得針對個案的有效幫助。
⑻ 收到美國律師信 說侵權 怎麼處理
首先,請你放心,這個不存在刑事處分的。
具體理由如下:
一、刑法條文
第二百一十七條 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 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12.17 法釋[1998] 30號)
第二條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
(一)因侵犯著作權曾經兩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責任或者民事責任,兩年內又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的;
(二)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萬元以L,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
(二)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後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