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出現房屋面積糾紛如何處理
Ⅱ 別墅區業主私家花園如何界定
購房者在購買別墅,尤其是獨幢別墅時,往往會被其附屬的花園所吸引,而房產商也往往以此作為賣點推出。但是這樣的所謂私家花園,其產權究竟屬於誰?業主是否可以任意處置這個「私家花園」呢?此外,原先開發商承諾附送的私家花園,有的並不能登載在小產證上。今天,我們就和廣大讀者談談這個話題。
兩種私有形式
目前,上海花園別墅的業主對花園的所有權的形式主要包括共有和獨有兩種。
第一種是土地使用權完全共有的別墅小區。這類別墅的土地使用權為小區全體業主所共有,每個業主的小產證上也沒有花園面積的登記記載,盡管對小區內的業主來講,單獨的土地使用權沒有界定,所謂的「私家花園」也只是形式上屬於該業主單獨使用。但是這不受法律保護。換而言之,這樣的私家花園只是用柵欄將其分割一下,在產權屬性上與柵欄外的土地一樣。
這類別墅小區里的業主可以由全體業主或由業主委員會出面,向土地管理部門或房地產管理部門請求對小區內土地使用權進行分割,以確定各個業主可以單獨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之范圍。
另一種是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已被分割為業主們單獨所有的別墅小區。這類別墅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如建築物所佔土地,私家花園的土地已為各個業主所獨自享有,所以,在業主的小產證上登載有花園之土地面積。其它比如公共花園,公共設施,公共道路之所佔土地使用權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這類別墅的私家花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私家花園」。
所以,我們購房者很有必要在購買時對其花園的性質做詳細的了解。
花園是贈送的嗎市場上很多別墅項目在銷售的時候,價格表裡都明確表示「免費贈送花園」。這裡面一般就有問題了,究竟送的使用權還是產權,銷售方是不會主動說明的,而許多購房者稀里糊塗地把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公共面積作為得到饋贈的禮品了。
另外,購買高層公寓底層的住戶,通常也可以擁有一個私家花園,但只能獲得這個花園的使用權,不能辦理產權。
在關於如何使用「私家花園」這個問題上,市場上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無論什麼性質的花園,業主都不能在「私家綠地」內私搭亂建。這樣一是改變了土地的使用性質,有關部門會追究責任,二是破壞了小區環境,其他業主可以據此要求有關部門對違章建築進行拆除並恢復原貌。
花園別墅的物業管理住在那些所謂的高尚別墅區里的人都知道,很多小區的物業公司會規定這個不許做,那個不許做。有的甚至嚴重侵犯了業主的權利。所以,我們也有必要對這些問題加以注意。
別墅小區聘請專業的物業公司,是在業主們的授權下為業主們提供專業、優質的物業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務,他們的服務完全依照簽訂的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行使。但也有不少物業公司,特別是業主委員會尚未成立以前由開發商聘請、提供前期物業管理的物業公司,往往會自行制訂一些規章制度。殊不知,物業管理公司的職責僅僅是在授權范圍內,對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而已,它的地位只是為小區業主們提供服務。換言之,它不是小區的主人,更談不上是小區的上帝,它只是小區業主們聘請的「服務人員」,它根本無許可權制業主們對私家花園使用的權利。除非業主們自己為了小區公共的利益,限定了對私家花園的使用方式,並委託物業公司進行監督和管理,否則,物業管理公司無權干涉。也就是講,只有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委託下,物業公司才可對私家花園的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而物業公司無權制訂對小區花園各種限制使用的所謂「物業管理條例」。
Ⅲ 別墅花園法律規定的面積誤差是多少
按國家規范,佔地面積的精度主要取決於界址點的精度,一般規定佔地區域的各界址點誤差隱蔽地區不得超過15CM,臨街的不得超過10CM.佔地面積如和土地證上不一致可訴訟。房產證上標示的佔地面積不如土地證上的有法律效力。建築面積的規定比佔地面積要嚴一些(有很多細規定),房產證上的房產建築面積是法定的(如有問題可訴訟)。
Ⅳ 私家花園的法律歸屬問題
一、別墅的花園屬於業主所有,房產商無權支配
所謂別墅的花園權利,實際上涉及別墅小區的土地使用權的享有。依據房地產物權之法律屬性,即房屋(包括別墅)與所附土地之權利具有統一性,簡言之,房屋屬於誰,相應所附的土地權利亦應屬於誰。購房者購買別墅,所購得的不僅僅是別墅(房屋所有權),還必然包括所附的土地和花園(土地使用權)。別墅交付後,開發商原先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權已連同別墅一並轉讓給業主們所有。因此,開發商開發的別墅,一經售出轉讓,其小區的土地使用權,包括別墅花園,將為小區業主們所有,開發商不再享有小區土地(含公共花園,公用道路等)的任何權利。
故,別墅的花園屬於業主,開發商無權支配。
二、業主對花園的權利享有包括共有和獨有二種形式
這里就涉及到小區業主對小區土地使用權具體享有方式的問題。別墅的土地使用權不同於多層及高層房屋,多層、高層房屋小區的土地使用權也是由業主所有,但由於多層、高層房屋立體空間之特殊性,它不便於也不可能劃分哪塊土地使用權是屬哪一戶業主的,因此,多層、高層房屋的小區之土地使用權只能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而別墅、特別是獨幢別墅與之不同,建築物所佔用的土地之權利可以為各幢別墅之業主單獨所有,別墅毗鄰的花園也可以作為私家花園由業主單獨享有。因此,別墅小區之土地使用權享有方式,既可以和多、高層房屋小區一樣,採用共有方式;也完全可以劃分為各個業主單獨享有。目前,上海的別墅小區有以下兩種類型:
一種是土地使用權完全共有的別墅小區。這類別墅的土地使用權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業主的小產證上沒有花園面積的登記記載,盡管小區內的土地權利對外依法不受侵犯,但對於小區內的業主來講,單獨的土地使用權沒有界定,所謂的「私家花園」對小區其他業主而言,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換而言之,在法律上,其他小區業主可以使用您的「私家花園」,您也可以使用他人的「私家花園」。
當然,這類別墅小區可以由全體業主或由業主委員會出面,向土地管理部門或房地產管理部門請求對小區內土地使用權進行分割,以確定各個業主可以單獨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之范圍。
另一種是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已被分割為業主們單獨所有的別墅小區(房產商專門辦理過花園土地的測繪劃分登記等手續)。這類別墅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如建築物所佔土地,私家花園之土地已為各個業主所獨自享有,故,在業主的小產證上登載有花園之土地面積。而只有部分土地使用權,如公共花園,公共設施,公共道路之所佔土地使用權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這類別墅的私家花園才可真正稱為「私家花園」,即私家花園完全由業主依法獨自享有,不受任何他人侵犯。
本律師建議購房者選擇別墅時,應特別注意小區花園屬於上述那種類型,以便對「私家花園」買個明白。
三、別墅小區之物業公司無權制訂對小區花園各種限制使用的所謂「管理規定/手冊」。
現在,別墅小區都聘有專業的物業公司,在業主們的授權下為業主們提供專業、優質的物業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務,他們的服務完全依照簽訂的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行使。但也有不少物業公司,特別是業主委員會尚未成立以前由開發商聘請、提供前期物業的物業公司,往往會自行制訂一些規章制度,規定私家花園不能這樣那樣,否則怎樣怎樣之類。殊不知,物業管理公司的職責僅僅是在授權范圍內,對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而已,它的地位只是為小區業主們提供服務。換言之,它不是小區的主人,更談不上是小區的上帝,它只是小區業主們的「僕人」,它根本無許可權制業主們對私家花園使用的權利。除非業主們自己為了小區公共的利益,限制/限定對私家花園的使用方式,並委託物業公司進行監督和管理,否則,物業管理公司無權干涉。也就是講,只有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有權制定對小區各項物業包括私家花園的使用規定;只有在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委託下,物業公司才可對私家花園的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而物業公司無權自行制訂對小區花園各種限制使用的所謂「管理規定/手冊」。
Ⅳ 獨棟別墅的花園面積是否應在合同中體現還是在房產證或地產證中體現
一般不計入房產證面積。但花園的面積是可以進入土地證內,因為花園也是在別墅的土地范圍內的。花園只在別墅的土地范圍內種植的花草,所以不能進入房產證上的。
《商品房購買合同》補充協議第七條約定:「本合同中的銷售面積為預售面積含外牆面積,如房管部門實測面積不含外牆保溫面積,最終以實測面積為准結算房款,多退少補,但購房人需另行交納外牆保溫費用(按整棟樓外牆保溫費用、總面積和分戶面積拆算)」
案例:
張市長,您好!我是錦綉花園住戶,2008年9月4日與中房公司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簽訂面積85.57平方米,實際付款也是按照該面積交付給中房公司,但在2013年辦理的房產證面積為93.99平方米,比實際付款的面積少1.58平方米,當時也曾找過中房公司,但以什麼文件和規定等種種理由搪塞我們,懇請政府能夠給出明確的政策指導便於我們維護自身權利,或者通過主管部門協調中房公司按現市場價退還房款差價。謝謝!
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購買合同》補充協議第七條約定:「本合同中的銷售面積為預售面積含外牆面積,如房管部門實測面積不含外牆保溫面積,最終以實測面積為准結算房款,多退少補,但購房人需另行交納外牆保溫費用(按整棟樓外牆保溫費用、總面積和分戶面積拆算)」。據測繪機構反映,該小區外牆保溫部分未計算入房屋實測面積。建議中房集團加強與業主溝通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聯系電話:263601915886722000
Ⅵ 購買的聯排別墅,購房合同上有院子面積,辦理的產權證上沒有院子面積,院子面積怎麼維權
這要看合同是怎麼約定的。如果合同明確院子不能辦證,或者註明院子面積不納入房產證面積,又或者註明院子面積系贈送之類的,因為約定明確,你無權再主張院子不能辦證的賠償損失
Ⅶ 別墅所說的面積是已經把露天花園都算了嗎
首先,糾正一下的你的思維定式。沒有哪條法律規定,房屋買賣必須以每平方來計價,也沒規定是以建築面積計算還是以佔地面積計算。說通俗點,別墅完全可以按每套多少錢來出售,特別是獨棟別墅。因為,別墅的賣點不在面積大,而在於那個小院子,不管房子有多大,院子越大,越值錢。所以,別墅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土地的適用價值上,而非房屋的大小,按實際建築面積計算價值不合適。舉個例子,同樣2000平米的建築面積,A的院子有1000平米,B的院子有2000平米,同樣算2萬一平米,那你覺得誰會願意買A呢?
再者,就算每套單價不一樣,總價是死的,開發商想買多少錢,不管是按套賣還是按平方賣,最終的總價肯定是一樣的。
關於容積率0.3的說法,你的換算好像也不對。容積率是項目開發前,開發商向政府申報建築工程規劃許可的時候定下來的,是整個項目或整個地塊的數值,不是單個樓體或局部的數值。因為在小區內有許多的公共設施,比如道路、綠化地、水池景觀等等這些非建築物的公用設施都是計入容積率的。所以你算的6000平方米的佔地面積是不正確的,沒有參考價值。
還有,購買別墅,產權面積和實際使用面積是有很大差別的。產權面積是建築物及其附屬物的建設面積,包括地上和地下。有永固頂棚但沒有封閉的建築區域算半面積,如敞開式陽台。沒有永固頂棚的,即使有四面牆壁,也是不算面積的,比如有院牆的院子。
所以,別墅的產權面積中,是體現建築物面積的,包括主體住宅建築,地下室,車庫以及在建築規劃內非臨時性建築的建築面積。而院子面積大小則體現在產權證中,佔地面積的大小。在產權證的附件里有一張類似地圖的圖紙,明確標注了,你的別墅所佔地的邊界線及房屋地界。
說白了,一句話。你家的房子算產權面積,院子不算,但是院子是歸屬你個人使用支配的,是受法律保護的。
關於如何計算價格,我個人感覺你完全沒必要頭疼,你是買別墅啊,大哥(大姐)!只需要想個大爺一樣坐在他們售樓部里,就問一句,一共多少錢,別管他們怎麼算,只要價格合適,刷卡完事。我是賣過別墅的,對客戶那叫一個上心啊,有問必答,知無不言啊。你完全可以問你的置業顧問,大半夜12點打電話他都不煩的。
最後問一句,你哪裡的?還能賣別墅,現在各地方政府不是不批准蓋別墅了嗎?你買之前可看清楚他們的開發證件,別是私建的,會被強拆的。
Ⅷ 別墅花園面積縮水很多,如何維權
根據有關規定,買賣雙方因設計變更造成的實測房屋套內面積或建築面積(含公攤面積)與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
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房款;
(二)面積誤差比值超出3%,購房人可要求退房。開發商應在買房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退還已交房款,並支付已付房款利息。如購房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購房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開發商返還購房者,面積誤差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雙倍返還買受人。
Ⅸ 合同上花園面積於實際面積不符怎麼辦。
合同上還有一句,花園面積以甲方交房時分隔面積為准。甲方不存在違約責任。房款會根據花園的實際分割面積多退少補。人家成天研究這個的,買的不如賣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