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安置補償協議糾紛一案評述
姚傑崔滿興
一、案情簡介
原告(二審上訴人):謝某
第一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中國民用航空某某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民航安監辦)
第二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杭州某某房產實業有限公司(某某房產)
2002年,民航安監辦依法取得拆許字(2002)第52號《房屋拆遷許可證》實施房屋拆遷。謝某原居住的下焦營巷8號1單元301室屬拆遷范圍。民航安監辦委託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實施拆遷。2002年9月30日,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簽訂了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約定每平方米的補償價格為6015.11元。同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拆遷補充協議一份,約定如被告對2002年10月3日後未搬遷拆遷戶的補償標准和搬家費提高,民航安監辦應補償謝某提高部分。嗣後雙方履行了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2006年3月,謝某得悉民航安監辦於2005年7月安置給了原下焦營巷8-2-204室住戶(郭某)朝暉三區44幢502室,建築面積58.71平方米住宅一套,而該戶原面積為37.03平方米。為此,民航安監辦支付了購房款425000元,交稅18000元,獎勵安置費10800元。謝某認為按該住戶原面積計算,民航安監辦的安置標准已提高到每平方米12000元。故於2006年4月17日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給付謝某因提高拆遷補償標準的補償費380579.15元。
2006年7月25日,謝某訴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安置補償協議糾紛經一審法院(2006)下民一初字第74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敗訴。該判決駁回了謝某的訴訟請求,同時判決一審訴訟費用由謝某承擔。
2006年8月14日,謝某不服一審判決,認為一審判決所依據的拆遷補償金額的提高是客觀原因,屬於免責事由,且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貨幣補償協議同被告與參照住戶簽訂的異地安置補償協議屬於不同性質的協議,不具有可比性的判決理由是錯誤的,且以一審判決結果的法律依據不足等理由,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該案二審經由二審法院審理,最終以「因被拆遷房屋本身價格變化引起的補償費的差別,不能簡單認定為是補充協議約定的補償標準的提高」、「謝某以與其用以比較的2005年6月被安置的拆遷戶因安置方式不具有同一性、安置時間相隔過長而無法比較」為由,於2007年3月2日作出(2006)杭民一終字第119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人謝某的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謝某承擔。
該案審理期間,本文作者受第一被告民航安監辦的委託擔任其代理律師,並在進行了充分的證據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為第一被告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抗辯,維護了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二、爭議焦點——第一被告是否提高了房屋拆遷的補償標准
(一)一審判決情況
2006年7月25日,一審法院作出(2006)下民一初字第744號民事判決書。
一審法院認為,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2002年9月30日簽訂的拆遷補充協議,其目的是在同等條件下使先、後搬遷的住戶享受同樣的補償安置待遇。現謝某依據民航安監辦在2005年6月出資購買房屋安置他人作為對比條件,要求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支付提高標准部分的補償費理由不足。其理由是,2002年至2005年是杭州市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房價上漲最快的時期。2002年的補償標准在今天已無法購買到同類地段同類型的房屋。因此民航安監辦出資42萬余元購置朝暉的房屋異地安置他人,是房地產市場的客觀因素造成的,並非民航安監辦主觀上提高了補償標准。雖然該住戶的安置面積大於被拆遷房屋,由於地域差異,應予以擴面,民航安監辦安置該戶的系二手房,面積擴大在情理之中。再則,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簽訂的是貨幣補償協議,而謝某據以參照的對象是異地安置。二者缺乏可比性,但均符合拆遷法規。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駁回謝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由謝某承擔。
(二)二審判決情況
2007年3月2日,二審法院作出(2006)杭民一終字第1191號民事判決書。
二審法院認為,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2002年9月30日簽訂的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拆遷補充協議系雙方當事人自願簽訂,合法有效。事實上,眾所周知,2002年至2005年是杭州市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杭州商品房價格漲幅最快的時期。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簽訂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是在2002年9月,而其用以比較的房屋是在2005年6月被拆遷安置的,故謝某的房屋被拆遷時的價格與其用以比較的房屋被拆遷時的價格本身就存在很大差異。因被拆遷房屋本身價格變化引起的補償費的差別,不能簡單認定為是補充協議約定的補償標準的提高。而且民航安監辦出資42萬余元購置朝暉的房屋異地安置他人,雖然該住戶的安置面積大於被拆遷房屋,但由於地域差異,又系二手房,故民航安監辦予以擴面安置該戶。謝某以與其用以比較的2005年6月被安置的拆遷戶因安置方式不具有同一性、安置時間相隔過長而無法比較。因此,謝某以補充協議約定的「如甲方在2002年10月16日之後對未搬遷的下焦營巷8號其餘拆遷戶補償標准和搬家費有所提高並繼續實行拆遷獎勵」中「補償標准」提高為由,要求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支付提高標准部分的補償費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3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案件受理費由謝某承擔。
三、經典評述
本案性質屬於安置補償協議糾紛,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當事人雙方對補充協議中補償標準是否提高產生了很大的爭議。民航安監辦2005年對郭某的異地安置補償是否提高了補償標准?如果沒有提高,則原告謝某的訴訟請求就不能成立,被告就無需支付相應的補償款差額。在審理過程中,第一被告的代理人緊扣這一主題,對該問題進行了詳盡而又充分的論證,最終成功地維護了委託人的合法權益。現結合前述之案件爭議焦點作如下評述:
被告是否提高了房屋拆遷的補償標准
眾所周知,房屋拆遷補償的目的是使被拆遷人因拆遷行為而造成的損失能得到體現相應對價的補償,無論這種補償是用貨幣方式還是產權置換方式。
本案謝某搬遷的時間和郭某的實際搬遷時間分別為2002年9月30日和2005年6月,期間相隔長達近3年的時間,而這三年的時間是我國房屋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的時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表現在杭城則尤為突出。同一房屋以前兩個時間點來對比衡量,房價翻一番完全是符合杭城房地產市場持續大幅度上漲的趨勢和走向的。因此,不能有違客觀事實和生活常理,無視時間差異而簡單地以房屋總價的絕對值來衡量被告是否提高了拆遷補償標准。
解讀謝某同民航安監辦之間的拆遷補充協議,不難發現該協議所指的對2002年10月16日之後未搬遷的其餘拆遷戶補償標准有所提高,顯而易見指的是拆遷戶從被拆遷房屋市場價值(合理對價)以外又獲得了拆遷單位民航安監辦給予的額外經濟利益。結合本案情況,郭某除獲得體現房屋市場價值的合理對價外,並未能從拆遷單位民航安監辦處獲得其他的額外經濟利益。
因此,在對下焦營巷實施拆遷的過程中,民航安監辦始終是以同一標准,也就是以被拆遷房屋當時所體現的市場價值為對價開展拆遷補償工作的,並不存在提高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事實。
❷ 拆遷安置房法院判決書下來了是不是要去拆遷辦去
拿判決書去房管局變更
❸ 法院判決書下,對方無條件賠,如果有一天他們房子拆遷我會要到錢嗎
如果法院判決已經生效,對方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你是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如果有拆遷補償款,你把這線索提交法院,法院會執行的。
❹ 有法院判決書拆遷可以賠償嗎
提問者必須清楚一點,如果判決已經生效,那麼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即使一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也不需要生效判決的執行。
同時,就該問題而言,無論當事人涉及什麼訴訟,只要有不履行法院判決的行為發生,其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第九十五條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
第九十六條規定,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
(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七條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間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❺ 拆遷補償糾紛判決書怎麼判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拆遷設有抵押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按照目前法律規定的拆遷補償的兩種方式,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具體操作也有不同。1.抵押房屋拆遷採用貨幣補償的方式操作如果抵押房屋拆遷,選用了貨幣補償方式,應當先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協商重新設立抵押權或者先償還債務,使抵押房屋原有的抵押權消失,被拆遷人方能向拆遷人領取補償金;如果抵押人和抵押權人不能訂立新的抵押協議或者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拆遷人有權暫不支付拆遷補償金。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都有及時通知抵押權人的義務。有的地方則有具體規定,對沒有在拆遷期限內與抵押權人重新設立抵押或者清償原債務的,對其補償款由拆遷人交公證機關或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存或代保管。對貨幣補償的抵押房屋拆遷,需要做以上規定,是因為所得的賠償金應屬於抵押財產。根據這條規定,房屋抵押權因房屋被拆遷而消滅,其補償作為抵押財產使抵押權人的合同權益得到保障,擔保的法律意義得到體現。2.抵押房屋拆遷採用產權調換方式的操作如果被拆遷人在抵押房屋拆遷時,選用了產權調換方式,其補償操作應注意以下兩點:(1)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應當就產權調換後的房屋作為房屋抵押物而重新簽訂抵押合同。新的抵押合同必須依法成立並登記生效。否則,拆遷人不得與被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即使訂立也因違反擔保法的規定而無效。(2)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在拆遷期限內達不成新的抵押協議的,該房屋視為產權有爭議的房屋,由拆遷人提出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作勘察記錄,並由拆遷人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抵押房屋拆除未達成新的抵押協議,一般情況下是被拆遷人方面的原因居多,主要是原抵押合同持有異議。對此,抵押權人應及時提起訴訟,避免債權落空。當然也有被拆遷人主動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原抵押合同無效或撤銷原抵押合同,維護自身之合法權益。在建工程拆遷糾紛的處理實踐中,抵押房屋中還有一種十分特殊的情況,就是開發商開發的房屋尚未竣工就遇上拆遷的情況。而在建工程除向銀行貸款作為抵押外,還可能存在拖欠了工程款和已預售的情況,對該種房屋拆遷產生糾紛的處理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和相應的司法解釋來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對此,最高人民法院亦有相應的司法解釋。在建工程遇上拆遷時,無須折價拍賣,也是按市場估價計算補償金額,但該在建工程的補償款應按下列順序處理:1.如果該建工程尚欠施工單位的工程款,在拆遷補償時,該補償金,施工單位有優先受償權,而不能給先支付抵押權人或抵押人。2.如果該在建工程不欠施工單位的工程款,但既已抵押,又已預售。作為購買房屋(在建工程)的購房者,其善意購買的行為受法律保護,如已付清全部或大部分房款後,遇上拆遷,其已付購房款應在拆遷補償金額中優先退還。3.如果該在建工程既不欠施工單位的工程款,也未向社會發售,那麼除非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商重新設立抵押權,否則該拆遷補償款應優先償還銀行的借款本息。否則拆遷人將與被拆遷人連帶清償原抵押借款的本息。
❻ 拆遷如何解除及賠償的民事判決書
你問的是在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中是否要寫賠償金額?
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書旨在對外證明勞動者與前任職公司已經解除勞動關系,方便勞動者與下一家公司建立勞動關系而採用的文書。
因此一般不在《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中明確賠償等金額。
賠償、補償等金額一般在《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或者類似文書中予以明確。因為公司人事一般會在解除勞動關系時就賠償、補償金額和勞動者進行協商確定。
你問題涉及的民事判決執行問題,不是很清晰。可繼續提問。
❼ 有法院判決書沒房產證,拆遷有影響賠償嗎
如果有法院判斷書,證明房屋產權屬於誰,通常不影響正常拆遷賠償的。
光有法院判決合同有效的判決書還不能拿到拆遷款,合同有效只能說明對方按合同的約定有義務為你辦理過戶手續, 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要順利拿到拆遷款必須提前將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限期要求對方辦理過戶手續,對方不辦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合同義務。
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在通常意義上,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的簡稱,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
(7)拆遷安置賠償糾紛判決書擴展閱讀: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是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
二是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住宅」是專供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
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築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❽ 拆遷安置房有法院分家柝產判決書,不辦房產證可以嗎
不動產所有權的確定以不動產登記薄為准,也就是說,你雖然實質上以判決的方式取得了不動產所有權,但不動產登記中心卻並不知道,也不清楚權利應當變更,如果原權利人悄悄的把房子賣了,且對方是善意的,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取得房子,你則無權要求返還房子,只能要求出賣人承擔賠償責任了。
《物權法》
第106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❾ 土地徵收補償費用糾紛案民事判決書如何寫
民事判決書抄是指對民事案件審理終結後所作出的書面決定。民事判決一般由四部分構成,即①首部,寫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基本情況以及案由;②主文,是民事判決書的核心,要求對該案所涉及的事實和證據作明確的概述,特別是法院查明的事實要寫清楚;③判決結果,即法院根據什麼決定原告的請求是否應予支持,哪些支持,哪些不予支持要寫清楚;④尾部,寫明審判庭的組成、人民法院名稱等內容。
民事終審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上訴的民事案件審理終結後,依據查明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對一審判決進行審查後,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判決。二審判決書應當寫明:①案件的當事人、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②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③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④判決效力及判決法院。民事二審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