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電網規劃環評中如何回應公眾的訴求
環評法規定在實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時要實行公眾參與。城市電網規劃項目屬於對環境敏感區和保護目標產生生態影響、污染影響、社會影響的項目,主要表現為:
1.工程永久性佔地和臨時性佔地對土地利用的影響
2.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人員產生的雜訊、揚塵、尾氣等對大氣環境、地表植被破壞的影響
3.電網架設運行後產生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無線電干擾、以及電暈放電雜訊對環境的影響
4.居民拆遷、安置帶來的社會影響
針對以上影響要採取相應措施,如線路擺動避讓、抬高架線高度、拆遷安置等,公眾對於城市電網項目的關注和訴求無非是擔心項目對居住區環境和人身健康的影響以及工程佔地、拆遷補償等問題,屬於規劃的編制機關和審批部門要再規劃中採用積極措施予以應對,可以開展論證會、聽證會、會議座談、問卷調查、公眾信箱、網路公示、等公眾參與方式,廣泛聽取有關各方群眾和單位的意見,優選出推薦方案,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統一和協調。
同時,在施工期、運行期要進行跟蹤評價,及時發現和處理項目的環境問題,使環評文件及其批復,設計報告中的各項環保措施得到進一步的落實,並取得良好效果。
B. 你好,可以聊聊電網規劃嗎
網路上是這么說的,電網規劃又稱輸電系統規劃,以負荷預測和電源規劃為基礎。電網規劃確定在何時、何地投建何種類型的輸電線路及其迴路數,以達到規劃周期內所需要的輸電能力,在滿足各項技術指標的前提下使輸電系統的費用最小。如果用更簡單點兒的話總結,就是電力主管部門或者電網公司對未來幾年(一般按五年)電網內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建設計劃。
C. 如何處理與電業局的糾紛
1、確實是高壓線嗎?如果是普通電線,想向電業局要賠償,你就應當舉證證明電業局架設的電線不符合規定高度或是有其他過錯,然後才能要求賠償,如果你無法證明電業局對導致你損害有過錯(還說是你自己「甩魚線不小心碰觸高壓線)的話,導致傷害的過錯在你,你只能自己承擔損失、不能向電業局索賠。
2、如果確實是高壓線:你可以援引高壓線屬於高度危險行為要求電業局賠償,電業局想免責,除非能證明是你自己【故意】繞到高壓線上,證明不了就得賠償你。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二項:「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3、「我們想向威海電業局反映情況,不知道有多大作用?」:估計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人家是一家人,老子能不護著兒子?如果你想調解解決、不想那麼麻煩去打官司,也可以試試。
D. 電網規劃有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主要有:
1、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GB50061)
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
3、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
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 50054)
5、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50293)
6、城市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DL/T599)
7、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220)
8、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
9、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
10、城市配電網技術導則(Q/GDW370)
11、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Q/GDW156)
12、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Q/GDW382)
13、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允許偏差 (GB12325)
14、電力系統無功補償配置技術原則(Q/GDW212)
等
關於變電站布點及線路走廊規劃在相關規定中有具體要求,涉及的較多,可以自己按需要查。
E. 高壓電網規劃與現狀電網分析有什麼關系
有參考依據(關系)。為決策人在對該地區電網負荷中、長期設計規劃提供真實的負荷曲線依據。
F. 國家電網變電站工程款糾紛那個機構管
直接去幾個人到當地的國家電網公司裡面有管這個拖欠工程款的
G. 淺談如何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
在城市規劃之中融入電網規劃,這樣既可以滿足電網供電的需要,又可以滿足城市發展和城市生態發展的要求。因此從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關系的角度對城市電網進行規劃,可以使電網規劃真正成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規劃。然而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各地方城市規劃中的電網專項規劃與電網行業發展規劃分別由城市規劃部門和供電部門編制。這兩個部門由於職責和工作側重點各不相同,因此,兩者的規劃很難達到真正的協調統一。本文對如何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進行了分析。
1 電網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在城市規劃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部分就是對城市電網進行規劃,城市電網規劃的好壞極大的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的好壞,也會對我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這兩者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包含的關系,以下將進行深入的分析。
(1)電網規劃和城市規劃,由於兩者的側重點和工作范圍不同。因此,兩者的性質特點、涉及的范圍與深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對於城市規劃來說,它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廣泛。而城市電網它為人民生活和城市經濟發展提供能源,它依附於城市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一部分[1]。
(2)城市規劃和城市電網規劃是彼此支持的關系。城市電網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和重要內容,它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但是,反過來城市電網的發展又會反過來促進城市的發展,它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動力,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服務[2]。
(3)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會給城市電網產生巨大電力需求壓力。城市的發展需要電網不斷的發展,同時城市電網的發展也需要具有理性和經濟性特徵,因此,對於城市電網規劃來說需要具備相對獨立性、靈活性以及可操作性。
2 我國城市電網規劃建設現狀
2.1 電力負荷高速增長,城市電網規劃用地日益減少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的電力負荷的壓力不斷加大,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尤其如此,近年來,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電力負荷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某些地區某些年份竟達到20%以上。按照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和形勢,預計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我國電力負荷仍然會保持高速的發展。
另外,雖然我國幅員遼闊,但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對於某些城市其電網已經形成規模,如果隨著經濟的發展,再進行新的規劃,勢必會佔有大量的土地,因此,在我國往往出現城市電網建設無地可用的局面。
2.2 城市電網建設與城市基礎建設時有沖突
城市基礎建設與城市電網建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電網建設與城市道路改擴建之間的矛盾。目前,就我國的情況來看,城市道路建設(包括改擴建)與電力企業線路走廊建設往往不能同步進行,常常是城市進行新建或者改擴建道路往往會在己有的線路走廊上進行,因此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要電力部門負責所有的線路遷改費用,而電力企業往往無力承擔這部分費用。因此,兩者常常出現矛盾。
2.3 城市電網對城市環境造成的影響
由於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與城市電網規劃沒有相結合,因此在城市電網建設過程之中往往對環境有著突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市區內架空線頻繁穿越,架空線在居民樓前屢現,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安全。
(2)在電網建設過程之中,輸電線路往往會有電磁輻射,會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3)電網建設設備和營運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之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噪音,這常常會對城市造成噪音污染。
3 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的措施分析
3.1 收集材料,綜合分析,做好規劃基礎的工作
若想做好整個城市電網規劃,就必須做好電網的規劃的基礎工作,堅實的前期工作往往是一個優秀的電網規劃的基礎和基石。電網規劃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對所在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輸電線路方面和電源點等原始資料進行前期資料的分析和收集工作,需要收集的資料還包括:最大負荷、規劃基礎年的電量、經濟發展指標、分區負荷、電網及設備現狀、產業電量發展指標等基礎數據,以及對這些數據迸行分析和預測,為城市電網規劃提供准確有力的依據。
3.2 做好負荷預測的工作
由於電力的需求量受到城市產業結構的變化、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技術構成的變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各地區建設個各種類型的工業園區,而由於電力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溝通不暢,使得這些工業園區內的用電負荷往往和預測負荷差距很大。因此,在進行城市電網規劃時,要做好和各個部門的溝通工作,對於各地區的電力負荷數據進行收集,引入不同的方法對於電力負荷進行准確的預測,這樣才能使城市電網規劃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3.3 電網規劃與城市規劃同步進行、協調發展
在進行城市電網規劃時,應該將規劃角度設定在統籌整個城市整體規劃之中,對於城市電網規劃來說,它主要側重:在城市空間內部,使得城市電網的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對於經濟和技術層面的合理性進行更多地強調,專業性更強。而城市規劃的綜合性更強,因此兩者之間應該注重相互協調和銜接。在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原則下進行電網規劃的編制,以往的電網規劃僅僅是將自身的一部分,即規劃項目建設納入城市規劃之中,在現有負荷基礎之上城網規劃應從市政規劃入手,在規劃過程中服務於市政規劃。在操作過程中,具體應對負荷預測做到分業、分區與分時預測相合。應研究不同行業在城市的具體年份、具體位置的負荷,使線路、變電站等供電設備的規劃及建設滿足負荷增長的需要。變電所布點也要充分考慮配電規劃,因為合理的變電所布點可減少供電企業配電網的投資,從而從整體上降低電網建設投資[3]。
H. 電網規劃的重點是對電網進行什麼規劃
在城市規劃之中融入電網規劃,這樣既可以滿足電網供電的需要,又可以滿足城市發展和城市生態發展的要求。因此從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關系的角度對城市電網進行規劃,可以使電網規劃真正成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規劃。然而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各地方城市規劃中的電網專項規劃與電網行業發展規劃分別由城市規劃部門和供電部門編制。這兩個部門由於職責和工作側重點各不相同,因此,兩者的規劃很難達到真正的協調統一。本文對如何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進行了分析。
1 電網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在城市規劃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部分就是對城市電網進行規劃,城市電網規劃的好壞極大的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的好壞,也會對我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這兩者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包含的關系,以下將進行深入的分析。
(1)電網規劃和城市規劃,由於兩者的側重點和工作范圍不同。因此,兩者的性質特點、涉及的范圍與深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對於城市規劃來說,它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廣泛。而城市電網它為人民生活和城市經濟發展提供能源,它依附於城市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一部分[1]。
(2)城市規劃和城市電網規劃是彼此支持的關系。城市電網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和重要內容,它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但是,反過來城市電網的發展又會反過來促進城市的發展,它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動力,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服務[2]。
(3)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會給城市電網產生巨大電力需求壓力。城市的發展需要電網不斷的發展,同時城市電網的發展也需要具有理性和經濟性特徵,因此,對於城市電網規劃來說需要具備相對獨立性、靈活性以及可操作性。
2 我國城市電網規劃建設現狀
2.1 電力負荷高速增長,城市電網規劃用地日益減少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的電力負荷的壓力不斷加大,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尤其如此,近年來,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電力負荷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某些地區某些年份竟達到20%以上。按照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和形勢,預計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我國電力負荷仍然會保持高速的發展。
另外,雖然我國幅員遼闊,但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對於某些城市其電網已經形成規模,如果隨著經濟的發展,再進行新的規劃,勢必會佔有大量的土地,因此,在我國往往出現城市電網建設無地可用的局面。
2.2 城市電網建設與城市基礎建設時有沖突
城市基礎建設與城市電網建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電網建設與城市道路改擴建之間的矛盾。目前,就我國的情況來看,城市道路建設(包括改擴建)與電力企業線路走廊建設往往不能同步進行,常常是城市進行新建或者改擴建道路往往會在己有的線路走廊上進行,因此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要電力部門負責所有的線路遷改費用,而電力企業往往無力承擔這部分費用。因此,兩者常常出現矛盾。
2.3 城市電網對城市環境造成的影響
由於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與城市電網規劃沒有相結合,因此在城市電網建設過程之中往往對環境有著突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市區內架空線頻繁穿越,架空線在居民樓前屢現,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安全。
(2)在電網建設過程之中,輸電線路往往會有電磁輻射,會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3)電網建設設備和營運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之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噪音,這常常會對城市造成噪音污染。
3 協調城市規劃和電網規劃的措施分析
3.1 收集材料,綜合分析,做好規劃基礎的工作
若想做好整個城市電網規劃,就必須做好電網的規劃的基礎工作,堅實的前期工作往往是一個優秀的電網規劃的基礎和基石。電網規劃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對所在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輸電線路方面和電源點等原始資料進行前期資料的分析和收集工作,需要收集的資料還包括:最大負荷、規劃基礎年的電量、經濟發展指標、分區負荷、電網及設備現狀、產業電量發展指標等基礎數據,以及對這些數據迸行分析和預測,為城市電網規劃提供准確有力的依據。
3.2 做好負荷預測的工作
由於電力的需求量受到城市產業結構的變化、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技術構成的變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各地區建設個各種類型的工業園區,而由於電力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溝通不暢,使得這些工業園區內的用電負荷往往和預測負荷差距很大。因此,在進行城市電網規劃時,要做好和各個部門的溝通工作,對於各地區的電力負荷數據進行收集,引入不同的方法對於電力負荷進行准確的預測,這樣才能使城市電網規劃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3.3 電網規劃與城市規劃同步進行、協調發展
在進行城市電網規劃時,應該將規劃角度設定在統籌整個城市整體規劃之中,對於城市電網規劃來說,它主要側重:在城市空間內部,使得城市電網的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對於經濟和技術層面的合理性進行更多地強調,專業性更強。而城市規劃的綜合性更強,因此兩者之間應該注重相互協調和銜接。在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原則下進行電網規劃的編制,以往的電網規劃僅僅是將自身的一部分,即規劃項目建設納入城市規劃之中,在現有負荷基礎之上城網規劃應從市政規劃入手,在規劃過程中服務於市政規劃。在操作過程中,具體應對負荷預測做到分業、分區與分時預測相合。應研究不同行業在城市的具體年份、具體位置的負荷,使線路、變電站等供電設備的規劃及建設滿足負荷增長的需要。變電所布點也要充分考慮配電規劃,因為合理的變電所布點可減少供電企業配電網的投資,從而從整體上降低電網建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