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架傷害賠償責任劃分
你姐先動來手,存在過錯,如果起自訴對方,法官必定考慮這個因素。
你姐動手,如何動手?拿刀?拿鋤頭?還是拳頭而已?這些必須考慮。同時考慮對方對你姐致害的手段,推倒?毆打?還是什麼?
考慮以上因素後,結合事情的後果而言,個人意見,雖然你姐是先動手,但之後你姐被對方造成輕微傷,且對方無傷。如果你姐動手的情節惡劣,對方可被認定為正當防衛,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如果你姐只是先推搡,對方使用過分暴力還擊,即可認定為防衛過當,需承擔責任。
只有考量相關因素,作過錯的分擔,才能最後確定賠償額是否由對方完全承擔。
訴訟費一般由敗訴方承擔,你可在訴狀上列明由對方承擔訴訟費的請求。但要注意,訴訟費不等於律師費。前者是法院受理案件的費用,後者是律師代理的代理費。
B. 因打架而引起的賠償糾紛及刑事訴訟
你好,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等;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根據上述規定,在雙方發生沖突廝打的情形下,醫葯費的承擔應根據雙方過錯的大小來確定,並非簡單地相互承擔對方的醫葯費。你方是否應當承擔對方的醫葯費以及承擔的數額,應視對方的過錯程度確定。所以,你也不要簡單賠償給他們,你最好還是當地咨詢律師,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進一步確保你自己的權益。
C. 打架糾紛賠償責任
應先報警偵察取證定性事實,防止對方事後歪曲事實。打架異致的人身損害,傷情達法醫鑒定的輕傷及以上傷情的才會追究刑事責任,輕傷標准如(輕微腦震盪、牙齒掉1~2顆、視力聽力等治癒後受影響等人身損害);正當防衛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不負刑責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傷情達不到追究刑責的,那就只適用民事賠償,按各自過錯責任比例分擔賠償總額,可雙方協商賠償,達不成賠償協議的,由一方向管轄權法院起訴裁定或是判決認定。
注意事項:(1)對方可能會找一些不在場的人證實全部是您的過錯,您不能這些證言中找出漏洞和瑕疵推翻的,那隻得被迫接受;(2)開庭審理中防止對方小傷大養虛開治療項目及葯品,讓其出示治療記錄及病歷查對,盡可能予以剔除;(3)傷情達輕傷,但可以證據(含人證和視聽資料等證據、事發地點周邊有電子眼更好)證實是對方嚴重過錯引起的,也可不追究刑責;(4)傷情鑒定只是輕微傷的,那受案公安機關只有調解權,調解可以成功也可不成功,您方可不予認可賠償,由其向管轄法院起訴追償,這樣子賠償會正規點;當然,對方向您索要醫療時,您可說明是他方過錯引起,應不予賠償才合理,對方說詞與您對話內容錄音可作證,別忘用手機等設備錄下備用。
參考可能涉及法律:
(1)最新「刑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三十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3)現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九條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第二十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第二十一條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僱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受害人定殘後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並結合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第二十二條 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第二十三條 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第二十四條 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D. 鄰里糾紛因為打架雙方受傷 我想問一下能索要賠償嗎
你好。
1、先通過警方,申請傷情鑒定。
2、如果構成輕微傷,對方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3、如果構成輕傷或重傷,對方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至於你們的經濟損失,包括醫葯費、誤工費、護理費等,可以通過去法院起訴解決。
5、可以聘請律師代理,比較專業。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E. 民事糾紛 打架受傷要求他人賠償有道理嗎
你問得比較混亂,其實,同樣的法律規定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解讀,這是和求醫問葯不一樣的地方!從本案不同當事者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最佳方案。下面從李家老二、張家兄弟這兩個不同的當事人角度來談談兩套方案:
1、李家老二角度。從他的角度看,只要別人給他錢治病、賠償即可,不問誰出錢。因此方案如下:從所給信息來看,張家兄弟和李家兄弟之間形成僱傭關系或幫工關系(前者是有償,後者系無償,提問者未註明有償還是無償,只說是幫忙)。李家老二宜主張其是在僱傭(幫工)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因此應由打人者(第三人)或張家兄弟(雇傭人或被幫工人)承擔賠償責任,(如張家兄弟屬被幫工人,則僅在打人者無法確定或無賠償能力的情況下,給予李老二一定的補償)其法律依據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具體的操作方法為:李家老二先去作個傷害鑒定;如鑒定屬輕傷以上,則宜堅持要求公安機關以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或聲稱要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其用意在於給打人者以壓力,有助於民事賠償的解決,此一做法即俗稱的「以刑事壓民事」,一般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屬輕微傷,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對打人者予以治安拘留、調解民事部分,用意同上;當然也可不管刑事部分,直接向法院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要求打人者或張家兄弟賠償。
2、張家兄弟角度。可極力主張李家老二與僱傭(幫工)活動無關,因為李家老二是主動毆打張家奶奶娘家人,不屬於僱傭(幫工)活動內容,因此不應適用前述司法解釋的規定承擔僱主(被幫工人)應負的賠償(補償)責任的規定,也不應承擔醫治費用.一句話,李家老二自已斗毆負傷,和張家兄弟無關,不承擔賠償或補償責任.;如果張家兄弟想息事寧事,不和李家兄弟鬧翻,可以在報案後積極協助李家兄弟,要求派出所或以刑案立案或以治安案件立案,來便於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損害賠償之訴,起訴打人者,要求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只要證據充分,勝訴把握大,最終訴訟費還是要由被告承擔的;如果最終結果是張家兄弟負賠償責任,則可在履行了賠償責任後再向打人者,即張家奶奶娘家人追償。
F. 打架人身傷害賠償責任糾紛
(1)打架斗毆後如何承擔責任,首先要通過司法鑒定來確定。
(2)輕傷以下的,不構成犯罪可以協商解決,但是行為人依法要承擔治安行政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
(3)輕傷以上的,涉嫌故意傷害罪,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6)除承擔刑事責任,受害人還可以要求對方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及精神損害賠償等。
G. 打架斗毆民事賠償法律
(1)打架斗毆後如何承擔責任,首先要通過司法鑒定來確定。
(2)輕傷以下的,不構內成犯罪可以協商解容決,但是行為人依法要承擔治安行政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
(3)輕傷以上的,涉嫌故意傷害罪,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6)除承擔刑事責任,受害人還可以要求對方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及精神損害賠償等。
H. 打架雙方都有受傷,一方報案,如何賠償才合理
最好是協商解決,大概是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錢數不好說,看協商結果。不過如果A手骨折的話,應該構成輕傷了,如果協商不好的話,B有可能被判刑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見,對於輕微傷,國家做為民事糾紛或者治安案件處理,對於輕傷或重傷案件,才會追究刑事責任。
輕傷案件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撤銷案件的。對於輕傷案件,被害人可以自行直接向法院起訴。
I. 打架先動手的受傷,賠償和責任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規定:
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十三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第十四條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第十五條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
賠償標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9)打架受傷賠償糾紛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分別對打架斗毆的後果、情節不同分別使用的法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1)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2)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3)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律法規信息庫: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