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虛擬財產糾紛起訴

虛擬財產糾紛起訴

發布時間:2021-06-19 00:37:02

① 虛擬財產受侵害如何起訴

法律所稱的財產,通俗點說就是貨幣或者可以以貨幣進行兌換的物品、權回利憑證等(財產答本身是否合法暫且不討論)。虛擬財產只要可以現實的流通貨幣兌換,就是財產。只是司法實踐中認定虛擬財產的價值會有一個困難,即有些網路游戲里的裝備等虛擬財產,既可以通過練級、殺怪、達到一定游戲時間等非現實購買方式獲得,也可以通過貨幣充值購買。這意味著,貨幣兌換並不是虛擬財產獲得的唯一途徑,這也代表著虛擬財產換算成實際價值會有很大的爭議。
可以在「一定情況下轉化為現金」,這在法律上稱為「或然」狀態,法律無法去認定或然狀態的事實。
只有等確實產生了損失,才能進行起訴。

② 虛擬財產被破壞,如何法律維權

如果知道他朋友的住址,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那個朋友。但前提是必須有證據證明是那個朋友摧毀的裝備。如果沒有證據,只能起訴完美公司。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虛擬財產保護法

③ 虛擬財產糾紛

什麼游戲啊.其實也看他們什麼公司了~
網路虛擬財產一般是指網路游戲玩家通過網路游戲積累或直接向網路游戲運營商購買的網路游戲幣、游戲裝備等虛擬的財產。隨著網路游戲的盛行,網路虛擬財產已成為上千萬網路游戲用戶的重要財富,與此相伴,網路虛擬財產交易活動越來越頻繁,已成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甚至出現了以網路游戲積累虛擬財產並予以出售的特殊職業者。在網路虛擬財產的積累和交易過程中,網路虛擬財產被侵犯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因之而起的網路虛擬財產糾紛不斷發生。

實踐中,網路因虛擬財產引發的民事糾紛大致有如下情形:其一,網路虛擬財產被盜引發的玩家與盜竊者之間、玩家與運營商之間的糾紛;其二,網路虛擬財產交易中欺詐行為引起的糾紛;其三,因運營商停止運營引發的網路虛擬財產糾紛;其四,游戲數據丟失損害到網路虛擬財產而引起的糾紛;其五,因運營商誤以為玩家使用外掛賬號被封引起的網路虛擬財產糾紛。

面對不斷發生的網路虛擬財產糾紛,網路虛擬財產擁有者在與運營商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往往選擇求助法院,提起訴訟。對於此類案件的審理和判決,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沒有直接對應的法律條文,但是,人民法院作為權利救濟的最後法律屏障,不能因此而置之不理,在網路虛擬財產保護的專門法律依據出台之前,應當合法、合理、穩妥地處理此類糾紛。在虛擬財產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中,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應當弄清楚網路虛擬財產是不是法律保護的合法財產,這是適用法律審理網路虛擬財產糾紛案件的前提。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筆者認為,應當擴大該法條中「其他合法財產」的解釋,將網路虛擬財產納入「其他合法財產」范圍之內。這是因為:其一,網路虛擬財產這一特殊標的物具有財產屬性且不為法律所禁止。網路虛擬財產盡管存在於網路虛擬世界中,但這種財產凝結著某種體力或腦力勞動

④ 是否構成虛擬財產立案的條件

不能立案,目前對於網上虛擬物品是不能立案的,你只能去起訴代理商,因為你的虛擬物品是有代理商負責維護保管的,如果是你自己把賬號密碼弄丟了,那就沒辦法了

⑤ 網路游戲虛擬財產糾紛相關案件

去網監局 每個城市都有的。 裝備盜號案 是100%能破的。

⑥ 有一個關於網路虛擬財產的問題,我想起訴騰訊。

小兄弟 你要起訴就得先播中央台的電話 然後讓中央台的記者采訪你 鬧上一鬧 我估計你這官司就會有勝算 不然的話你他么和騰訊玩 不被玩死去 一沒人力 二沒物力 三沒暴力 四沒媒體 你還是算了

⑦ 虛擬財產被盜,請問如何上訴

如果你想走司法程序,那很簡單,寫一個民事起訴狀,提出你的要求就可以了,但案件能否立案,最終的處理結果會是怎樣,卻很難說.畢竟,我國目前對虛擬財產的保護是沒有相關立法規定的.

下面有些案例及觀點,你看了也許會有些幫助的.
http://it.sohu.com/2004/03/03/14/article219281489.shtml
事實上,早在去年我國首例虛擬財產訴訟案就在北京產生,網路游戲《紅月》玩家李宏晨發現自己游戲中所有裝備被盜,於是將運營商北京北極冰公司告上了法庭。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受理了此案並於12月18日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侵犯虛擬財物的事實成立,但因虛擬財產的價值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統一標准,故判定被告在判決生效7日內恢復原告丟失的武器裝備。此事曾經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官司雖然勝訴但具體賠償問題仍然不能令玩家滿意。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虛擬財富保護論壇的召開表明社會各界對於網路
虛擬財產的重視程度已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心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路玩家的「虛擬財產」其實是由實際財產演變過來的,玩家有實際花費,也能從這些財產中得到滿足感和快樂。現在法律中雖然沒有針對保護「虛擬財產」的明文規定,按照《民法通則》中保護公民合法利益的精神,「虛擬財產」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適用條文。面對這種因為網路導致的「虛擬財產」的糾紛,司法機關經常陷入沒有適用法律條文的窘境。但虛擬財產應該等同於實際錢財,在目前相關法律還沒有出台之前,我們只能求助於技術層面上的保障。

虛擬財產保護:網路安全新命題
http://www.hn.xinhuanet.com/misc/2005-03/17/content_3895320.htm
當人們對諸多網路概念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面上,虛擬財產保護已經被提到討論是否立法的層面上來了。隨著網路游戲的逐漸風靡,從IT業到民間安全組織都在網路安全領域發出越來越大的聲音。已屬老生常談的網路安全問題開始從簡單的黑客侵擾上升到集虛擬法律體系和虛 擬經濟體系等多層面於一體的新時代命題。但由於網路世界的特殊性,為虛擬財產貼上明確的法律標簽還尚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虛擬財產保護,你還要"虛擬"多久?

虛擬財產交易:網路世界的真實買賣

中國網路游戲起步10年,已經成為全球網路游戲產業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網路游戲在中國從無到有,再到擁有1380萬在線玩家,顯示出中國游戲出版業市場的巨大潛力。

人們對網路虛擬財產的認識,最直觀的莫過於網路游戲幣和游戲裝備。現在我們已無法將網路游戲簡單定義為單純的消遣手段,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已成為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生存和交往的方式。

在珠海一家IT企業從業的網路工程師張立文工作之餘還是一名狂熱的網路游戲玩家。通過長期拼殺,張立文積累了一批虛擬裝備和游戲幣。除了滿足自己不斷升級的需要外,張立文還將一部分裝備在網上出售。一些不願從零開始的初學者成了他的顧客。雙方談好價錢後就進行現金交易。張立文告訴記者,上千元一套的交易已不在少數。

目前國內不少城市的網吧里游離著一群特殊職業者,他們投入錢和精力在網路游戲里拼殺,所獲得的精良裝備則在網上以高價出售。還在湖南師范大學讀大三的龍輝雖然還是校園一族,但他已經靠虛擬裝備交易自理了學費和生活費。他玩得較多的是一款名叫"熱血傳奇"的網路游戲。像他這樣比較專業的玩家,哪些地方容易"生錢"和"生裝備"他已經了如指掌,所以總能賣到比較好的價錢。

"我不認為虛擬世界的交易也是'虛擬'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玩家所出售的虛擬物品是個人的勞動成果和結晶,其價格也是按照供求關系來確定的。這與現實生活中的商品生產交易是同一個道理。"龍輝說。

雖然這一切顯得那麼令人羨慕,但厄運也會不時"光顧"這些網路生意人,一些待售的裝備竟會無緣無故地被洗劫一空。被盜者痛心不已又投訴無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76.3%的網民有過虛擬財產被盜的經歷。

為虛擬財產正名

如果說虛擬物品的現實交易還只是一個尚有爭論的新現象,網路虛擬物品的屢屢被盜則已將虛擬財產保護推到了立法的前沿。當不少執法者在網路失竊者們的痛訴面前顯得一臉懵懂的時候,我們看到,只有加強虛擬財產概念的推廣和實現定義和實質的統一,虛擬財產保護才能真正做到"名正"而"言順"。

在法律界,關於虛擬物品是否具有財產屬性的問題,雖然眾說紛紜,但大體可以分為兩類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網路游戲中的"裝備",究其本質是一段計算機代碼,我們無法為其確定具體的價格,因此不具有財產屬性,尤其當一款網路游戲停止運營後,玩家所持有的裝備將失去意義,如果承認了虛擬物品的財產屬性,運營商該按什麼標准來補償玩家的損失,將是一個難題。

長沙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宇君卻持不同的意見,他說:"在虛擬的互聯網世界裡,一些游戲裝備是具有財產性質的,因為它是通過游戲者的智力、知識和勞動獲得的一種成果,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持這種看法的專家還認為,不少虛擬物品直接通過貨幣作為買賣手段,物品雖是虛擬,但已與現實貨幣等價,具備一般商品的屬性和商品流通的特性。

"對虛擬物件所有權的界定是立法保護虛擬財產遇到的首要問題。與一般現實中的財產所屬界定不同,在虛擬世界中這個工作的進行非常困難。"周宇君說。

漫長的虛擬財產立法之路

現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專門為保護"虛擬財產"而設的條文,面對虛擬世界中眾多的財產糾紛,司法機關經常陷入"無法可依"的窘境。

"除了虛擬物品的財產屬性需要明確外,虛擬財產的價格和賠償標准如何確立都將成為立法過程中的難題。" 長沙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宇君說,"這是一個在目前法律體系下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我國要大力發展網路游戲產業,保護網民的虛擬財產又成為必然的趨勢。不過,在目前的實體物權法和著作權法等現實問題還未得到充分解決的情況下,虛擬財產的立法保護至少還要5--1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

類似情況已經引起我國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執法機關也開始了積極的嘗試。此前,國內19名律師聯名上書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建議為"虛擬財產"制定一部程序、實體合一的網路虛擬財產保護條例;2004年12月,北京市二中院對全國首例"虛擬財產"失竊案作出終審判決,被告游戲運營商對失竊者的虛擬裝備予以恢復;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專門設立"網路法官"以辦理電腦網路中的個人財產侵權案件。

2004年10月,在上海舉行的"虛擬物品保護法律問題論壇會議"上,新聞出版總署音像電子和網路出版管理司副司長寇曉偉明確表示,虛擬財產保護需要法律保障,這無疑給目前步履蹣跚的網路安全發展進程打了一支強心針。

虛擬財產保護遭遇技術壁壘

對於虛擬財產保護,法律提供的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作為根本保障的技術手段自然難辭其責。網路虛擬物品的頻頻被盜,使得虛擬財產保護本身成為網路安全技術的一大軟肋。從網路技術手段上講,如何防止虛擬財產被侵害,並為虛擬財產所有者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保護手段,這是網路技術不得不正視的一大課題。

湖南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副院長孫星明教授認為,關於虛擬財產的保護,目前有三種方式可用,即數字簽名、密碼技術和數字水印。數字簽名技術是用來保證信息完整性的一項安全技術,可以解決否認、偽造、篡改及冒充等問題;密碼技術就是添加用戶名和密碼;數字水印則是嵌在數字產品中的數字信號,水印的存在要以不破壞原數據的欣賞價值、使用價值為原則。

針對虛擬財產的保護,人們對網路安全技術的要求與網路安全技術本身的發展呈水漲船高的態勢。人們對網路安全技術的要求很高,同時,由於一項技術的使用者越多,其被攻破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虛擬財產保護技術被迫著不斷前行,而且由於不斷被攻破而形成一種很窘迫的境遇。"從理論上講,密碼很容易破解的。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偷窺盜竊的方式獲得密碼;另一方面,某些人可以運用高端的技術如運用木馬等來獲知某台電腦的全部信息,這其中自然包括密碼。"孫星明說。

他認為,在游戲開發商提供游戲軟體時,就應當提供相應的技術保護手段,如果出現虛擬財產被盜的情況,若是因為開發商沒有提供很好的保護手段,那麼相應的責任應當由生產商來承擔,而如果是玩家自己使用不當,則是個人的責任。

"從傳統觀念角度來看,只要一項技術有漏洞,法律的制訂就會推遲,"孫星明說,"而要使技術達到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這將導致立法可能還要一個較長的時間。"

財產虛擬時代,我們該做些什麼?

虛擬財產立法舉步維艱,網路安全技術的完善也非一朝一夕。那麼,在財產的虛擬時代,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在虛擬財產的建構和交易過程中,消費者想得到軟體開發商和有關法規的保護,首先就要履行相關義務,遵守網上誠信規則。如在虛擬游戲中,運營商們常常會要求用戶在注冊時填寫真實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或身份證號等。如果用戶提供的是虛假信息,不但對運營商了解軟體用戶的基本情況不利,在消費者的虛擬財產遭到侵害時,還會因為無法確認用戶的身份而妨礙執法機關掌握全面真實的資料,很容易令網路盜竊者逍遙法外。

其次,運營商要秉承對玩家負責的服務態度。一些商家為了獲得最大利益,無節制地發行網路游戲幣,令虛擬金融世界面臨"通貨膨脹"的危機,玩家如獲至寶的裝備可以在短時間內變得一文不值。運營商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只會讓消費者失去信心,無益於網路金融體系和安全體系的建立。

再次,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採取有效的網路防護措施。在網路游戲中盜取密碼的手段歸結起來大體不過三種:一是遠程式控制制,通過攔截用戶的輸入竊取賬號、密碼;二是用"木馬程序"盜竊賬號、密碼;三是利用系統漏洞,在本機植入"木馬"或者遠程式控制制工具,進而偷盜相關信息。

所以,了解網路的基本知識,為電腦安裝網路安全工具至關重要。不要隨便安裝和使用來歷不明的軟體。還要定期對自己的系統進行檢查和升級,凈化系統環境,增強系統免疫力。

最後,在虛擬財產被盜之後,要採取妥善措施。雖然目前我國在此領域尚未出台專門的法律條文,但種種跡象表明保護虛擬財產是未來網路安全和法制建設等方面的趨勢。根據公民的私有財產要受到保護等法律精神,消費者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在虛擬財產遭到侵害後,不要抱著"自認倒霉"的心態,而是及時向執法機關報案,拿起法律的武器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

⑧ 虛擬財產的法律問題

你好,關於虛擬財產問題目前法律界爭議很大,尚無統一結論。但是單就你這個案子來說,還有比較有把握的。

⑨ 虛擬財產被盜可以起訴嗎

虛擬財產被盜可以起訴

1、「虛擬財產被盜」:
(1)虛擬財產也有財產權利的性質,虛擬財產被盜竊的也可以盜竊報案;如果涉案數額較大、達到盜竊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的,可以盜竊罪立案偵查;
(2)如果沒有達到盜竊罪的立案標準的:公安應作為違反治安管理的案件處理。
(3)但是:虛擬財產的盜竊案件不太好破案,這你得有心理准備,而且數額不大時,公安還可能不受理。

2、「運營商有承擔裝備找回的責任」:你和運營商之間的合同確定運營商有這個責任、還是運營商自己願意承擔的?

3、「但裝備沒有找回來..我該怎麼辦? 找哪個司法部門解決? 」:
(1)你可以向公安報案:待抓到小偷後,可以讓小偷賠償你:需要找的是公安、將來索賠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要找法院判決。
(2)如果你和運營商之間有運營商承擔找回的協議或約定:運營商找不回時,你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運營商承擔違約責任、賠償你的損失:這只能找法院。

閱讀全文

與虛擬財產糾紛起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