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下幾種情況怎麼投訴小學班主任教師
哇,跟我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好類似哦,他也經常打學生的,而且也自己偷偷開專補習屬班,剛開始說不收費的,後來自己到處說,來的人就多了,他就告訴我們要收費,而且超級貴,我們全班都很討厭他,而且這種老師都是很偏心的,去了他的補習班,他就對你特別好,沒去的話你就慘了,我記得我們班當時好多同學去校長室投訴他,他也被校長罵過好多次,可是都沒用,他甚至對那些投訴過他的同學發出警告,直到後來,我們全班寫了一封信給校長,每個人都簽了名,他下學期就不教我們了,如果說處分的話,那得看你的學校是公立還是私立的了,公立的一般不會怎麼樣,私立的就可能直接被炒不過你遇到這種老師還要學會明哲保身,不要被他報復 望採納
B. 怎樣投訴現在的小學老師都不負責
首先建議還是和老師溝通一下,一般都能解決的。如果老師態度不好或拒不改正,可以去找校長反映教師的問題。
人和人之間都在於溝通。只要相互理解,都會好起來的。
C. 怎麼投訴小學老師打人(實名制那種)
拿著老師打人的證據就可以到當地教育局去投訴這個打人的老師了。
D. 怎樣投訴小學老師
收集完畢證據,到該學校找校長或者教務處投訴,
不予理會,你再到該學校所屬本地教育局投訴。
E. 想投訴一所小學或者說投訴某個老師該怎麼辦
關於投訴一所小學或者某個老師:
首先你先跟這所學校或者這個老師商量
一下,看看是什麼事情,非得要去投訴
能夠和平解決的那麼就不要去投訴
投訴是蠻麻煩的事情,要走程序什麼的
也不一定管用
當然你要是真的確定要去投訴了,那可
以找到當地的教育局直接去投訴,或者
打電話去投訴都可以的,當然直接去投訴
效果肯定好的
若是不受理。或者那邊的人拿喬,那麼很
簡單的方法,就是引起社會輿論,那麼就
必須出面解決了,引起輿論無外乎就是曝
光給媒體。
F. 小學老師服務態度不好,到哪投訴
首先在學校反映情況,
要是學校不處理,
可以直接到當地的教育部門反映情況的。
G. 怎樣可以投訴小學老師
建議不要投訴,有什麼事情可以和老師溝通,你要是投訴的話,你的孩子在這個班就沒法呆了,不呆的話,你投訴就沒有意義了。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溝通的,得罪誰不能得罪老師。再說老師也應該是講道理的人。不會那麼不講道理的。溝通最重要
H. 小學老師一點責任沒有怎麼投訴
這個提問欠缺對細節的描述,比如:
孩子偷東西是經過確定的事實,還是只是因懷疑而被當面奚落。
老師在公開批評前,跟孩子和家長是否有溝通。
老師當眾批評,是否使用了侮辱和煽動孤立性質的話語。
再看後半句:該不該去教育局投訴她師德?
這個情緒性提問的重點在這。
顯然這位家長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只是來尋求認同。
但遺憾的是,無論細節怎樣,與老師對抗的思路,都是一個錯誤路徑。
2
分析幾個關鍵詞。
小學。
這意味著孩子處於6-12歲階段。
這個階段,孩子只是比幼兒時期有更好的自我約束能力。
但在教育方面,仍然需要家長與老師給他們主要引導。
當眾批評+偷東西。
這可能是提問者最反感和最敏感的地方。
我們知道,孩子偷東西是一種必須糾正的不良行為。
如果發生在成年人身上,這叫做犯罪。
為什麼在孩子成年前,家長叫做「監護人」。
它的意思是,家長對未成年人的錯誤行為負主要責任。
現在家長有沒有對孩子採取教育手段,孩子有沒有認識到這是錯誤?
老師當眾批評,它的程度是達到了教育目的,還是傷害了孩子?
家長是否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而把此問題上對孩子教育的失敗,遷怒於老師?
啊不。
我甚至懷疑,家長是不是覺得孩子偷東西,它是個小問題。
還是孩子嘛,私下說服教育就好了,何必要公開傷了顏面。
對於這個問題,知乎@藝生張寒的回答,讓我非常感動▼
近年來,賞識教育熱潮,使不少孩子在家庭內被捧為掌上明珠,驕縱恣意。
並且,對於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他們是麻木狀態,聽不進。
在學校,但凡孩子受一點委屈,家長馬上興師問罪。
2017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人大制度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舒指出,要賦予教師更多教育孩子的權力。
即教育懲戒權。
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認為,愉快的結果強化行為,不愉快的結果抑制行為。
教育懲戒,是對學生的不當行為施以不愉快的結果,讓學生減少不當行為的教育方式。
該詞條下這樣分析原因:
教師不敢管,不能管,職業領域漸漸縮成了「授業」這一角天空。教育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傳授書本知識、應對考試只能算是授業解惑,是排在教孩子為人處世的「傳道」之後的。賞識也得有是非標准。 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並不相悖,獎懲分明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3
在這個提問中,家長顯得目光短淺的思維在於:與老師對抗。
現代育兒里重要的一條:教育孩子,家長須統一戰線。
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長之間育兒觀念不一致,你教育時我拆台,孩子就會陷入混亂,不知道該聽誰的。
長此以往,孩子倒是樂於看到這樣的情景。
為什麼呢?他們從出生起就在觀察模仿這個世界,從所聞所感建立自己的處世原則。
一旦發現家長的戰線漏洞,他們就會鑽空子。
我小時候有個同學,大人間長期不和。
如果學校要交費,能分別從父母爺奶處,從容不迫地要四份錢。
同學很是沾沾自喜。那時候大家的零花錢都少,他倍兒有面。
直到後來癮大,向親戚伸手被發現,他爸暴怒,聽說把他打得差點當場去世了。
這是誰的問題?家庭教育戰線不統一的問題。
放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配合上,也是同理。
格局拉大些,此時的教育戰線,應該是家庭+學校。
家庭與學校風向一致,孩子才不會胡亂生長。
家長如果處處只在意維護自己的自戀,不分情況地過度保護孩子,很多時候其實是在護短。
前面分析了,護短只是虛榮,是對自己的德行,對孩子的得行沒有自信的表現。
就算護得了一時,護得了一方,還能護得了一世嗎?
你不教會孩子是非黑白,將來勢必處處碰壁,孩子才是最可憐的。
我的母親,終身從事小學教育工作。
我小時候,她班上的一名女生,貌似是考試作弊被活捉。
母親上報,校會上女生被當眾批評。母親懲罰她寫不少作業。
當天晚上我們在吃晚飯,家長來錘我家的門。
開門就氣勢頗凶,通知母親,罰寫的作業是不會寫的。今後也不用管她孩子的作業,學懂就行了。
母親作為一名高級教師,需要你一個外行來教她怎樣教學?
但是母親瞥一眼我家被錘痛的門,只說了一個字:好。
不管就不管啊,神經病啊,你監護人都這么要求了,我們老師不要臉的啊?
你看,這就是一位心寒教師的誕生記。
後來那位學生,聽說初中都沒上完。
不知道她現在看著當初的同學,上了大學,有足夠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心裡怨的是誰。
2018年讓人震驚的事件,株洲縣27歲小學老師,因為罰站了遲到學生幾分鍾,學生的父親----當地派出所副所長,竟然長驅警車,入校將老師帶走,關入審訊室長達7個多小時。
對這位超級自戀狂家長的濫用職權,暫且按下不表。
一位兢兢業業的教師,被無故關押長達7小時,離開後驚魂未定,在教師群里痛訴▼
觸目驚心。
今後誰還敢管您的孩子呢?
哪位教師還敢提著人頭,替你,教育你的孩子??
人的一生,有三個能受管教的地方:家庭,學校,監獄。
廢柴家長如果毀了家庭教育,再妨礙學校教育,那麼……
教師心寒的頂級境界,是徹底放棄對學生的管教,放棄理想與尊嚴,去討好學生。
日劇《LEGAL HIGH》SP1里,少年因為欺凌跳樓。
少年的母親起訴學校。
但是學校的領導、老師、同學都拒絕承認這是欺凌,都說只是意外。
後來,在律師的感化下,孩子們承認,沒有人告訴他們這是欺凌行為
I. 如何投訴小學老師不認真教學
如果事實確鑿,可以找學校校長投訴他,也可以打當地教育局紀檢辦公室的電話投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