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被幼兒園老師投訴怎麼辦
孩子調皮被投訴也正常啊,小孩子難教養,有時候很火的,最多也只能罵幾句,特別是那些教師,又不能打孩子,老師也難當,
2. 孩子調皮搗蛋就應該受到懲罰侮辱嗎該怎麼做
這幾天在回家的時候,總是發現鄰居家的孩子被罰站在門口,可以看到孩子一臉委屈的站在門口扣著手指,我讓他先來我家坐一會兒,他瞅瞅門口搖了搖頭,無奈安撫了他幾句就回家了。
幾次看到這種情況之後,碰到孩子的媽媽,我還專門問了她幾句,孩子媽回復「這孩子待在家裡面太不讓人省心了,說他繼續打他幾下,他也不上心。所以我就想到這個懲罰的辦法,把他關在門外,讓他自己反思一下」我問孩子媽難道不擔心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險嗎?孩子媽說「其實我一直在從門眼裡面看著他呢!所以這個就不用太擔心了。」
估計很多孩子的家長面對孩子調皮搗蛋,都會有頭疼的時候吧。於是不少家長就想出了各種懲罰孩子的辦法,就為了讓孩子能夠長記性。但是有些時候家長使用了一些方法,卻會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一直有內疚的心理。那麼有哪些承擔孩子但又可以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方法呢?
孩子可能會因為年紀小,而無法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家長的一些懲罰所影響,但是在潛移默化中,還是在未來影響到了他們的行為。
例如很多孩子都會因為父母的懲罰而認定自己就是一個壞孩子,或者是因為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而變成一個討好者。
所以家長對孩子進行一些教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後果,不要因為短時間之內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效果而忽略了孩子長期的發展。
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如果採取打罵、體罰、侮辱等懲罰方式的時候,孩子可能在表面上已經勉強接受,但是隨著孩子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就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
《孩子:挑戰》裡面說到:「家長錯誤的認為懲罰之後會有效果,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管教方式根本不起作用……懲罰只能讓孩子更逆反。」
研究表明,經常是用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要麼變得極其的叛逆,要麼會因為懲罰產生恐懼而順從。
在18年的時候發生過一起重大案件「12歲男孩弒母案」在全國范圍之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個男孩兒在審訊中表示,因為長期被母親管教懲罰,所以在內心當中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當母親再一次對他進行懲罰的時候,他拿著了早就已經准備好的水果刀刺向母親。
孩子之所以會有如此暴力的行為,其實和家庭教育的暴力懲罰有很大的關系,大量的研究表明,遭遇家庭暴力中的少年存在多方面的行為障礙,而高攻擊性是上面最突出的行為問題之一。所以很多時候家長懲罰孩子的時候,往往給孩子帶來的不是益處,讓孩子變好,反而導致孩子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3. 老師總投訴孩子調皮家長應該怎麼回答老師
老師總對家長說孩子調皮,這是告訴家長,他教孩子很辛苦的,家長應該回復:孩子確實調皮,老師辛苦了。
4. 我的孩子太調皮總被老師投訴,怎麼辦
我們也這樣、用了多少心思 ,只有自己知道 。現在不知道怎麼教育他了。所有的方法都用過了 ,老師也不愛管了 。
5. 託管對付調皮孩子怎麼辦
調皮學生的問題
前兩天M老師問鄭老師,剛開學招了幾十個學生,但其中兩三個學生特別難管理。有的特別調皮、不遵守機構的各種規章制度;有的學習習慣很不好,必須要老師時刻盯著;有的是自主性很差,做什麼要老師幫助。和學生家長溝通在家也沒辦法或者管不了,家長覺得交錢到託管了,就歸託管機構管了。
是否勸退調皮學生
M老師覺得這幾個學生好難管,特別鄭重的咨詢鄭老師該怎麼辦?我說:我知道你上有老下有小,站在商業的角度以及你家庭的角度來說,直接勸退比較好!
M老師可能覺得鄭老師會有N種辦法來管理調皮的孩子和學習習慣特差的孩子。結果我來了一句直接勸退吧!從心裡上還有點接受不了。另一方面也是覺得本來學生就不多,再勸兩三個學生,這一下子每個月損失一兩千甚至三五千塊?
這個問題其實很典型,幾乎每一個託管從業者都會遇到。如果你純粹是愛好教育行業,那就用心花費一兩年時間慢慢幫助孩子去改變,沒有問題!
調皮學生對機構的影響
國內家庭教育尚未普及,大多數學生家長是初為父母,按照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去管孩子,或者是不怎麼管孩子,所以難免出現一些不太好管的孩子。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孩子就是家長的復印件,往往不太好管理學生的家長大多也是不太會管孩子或者不管孩子。而孩子的性格特點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如果把這些孩子繼續留在機構也沒問題,但是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幫助學生調整和改變。
原本一個老師可以管理輔導10個學生甚至更多,而不太好管理的學生,一個老師可能只能管理兩三個。如果你們當地的收費不太高,那純粹是幫家長帶孩子的「公益」行為。但家長卻會認為你所做的所有事情理所應當。
個別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只要老師不盯著就會玩橡皮、玩筆、在作業本上亂塗畫,甚至是下地走動或大聲說話。老師瞪一眼,趕緊在本子上寫一個字。等大多數學生寫完作業的時候老師才有精力去管,這樣老師只能再花一倍甚至更多時間去給這兩三個學生輔導作業。
理解的父母看到其他學生都寫完作業被接走了,沒寫完也會接走自己孩子回家輔導。不理解的父母可能會坐在機構里玩著手機等著老師給孩子輔導完作業。如果長期加班,輔導老師也會有意見。
上面所說的是比較明顯能夠感知到的,再來說說隱性的影響。鄭老師剛開始做託管的時候收了一個男孩,父母忙於工作,從小是爺爺奶奶幫忙帶,上小學的時候才接到身邊。到了託管後是各種破壞規則,和多個同學打架。鄭老師一方面
6. 孩子在幼兒園非常調皮,老師投訴好幾次了怎麼辦呢
只有引導的,畢竟送到學校,就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協商處理,都是為了孩子。
7. 兒子三年級比較調皮,老師經常當著全班同學懲罰他,這樣的老師該不該投訴
那一天,我們銘記 「嘭」-------這是老師拍桌子的聲音。 說,語文科代表,昨晚的作業到哪去了?我們的心裡踏踏不安!只好等科代表回答。過了一會兒,科代表忠實的回答道:「對不起,老師,昨晚,同學們都沒完成作業。」行了,下課到我辦公室去。」現在開始上課。 上課途中,科代表恨不得在地縫挖一條曲鑽進去。我們都沒有認真的上課。 下課了,往日同學們都滿臉高興的玩游戲,而今天,同學們悶悶不樂的坐在靠椅上嘆氣。科代表走向可怕的「地獄」接受老師的懲罰!想不到,老師並沒有懲罰科代表,而是和睦的跟他講道理,這件事漸漸的結束了,可我們還是悶悶不樂的表情!這時候我們心裡想:老師,我錯了。。。我們永遠銘記著那一天,我錯了。。。。我們家對面有個修車鋪,修車是個聾啞人,雖然我每天上學總要經過這個修車鋪,可我卻從來沒有正眼看過這個修車。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做完了作業在看電視,只聽「咚咚」的敲門聲。我打開門,只見門外站著一位穿著又臟又破的衣服的人,臉上沾滿了油灰,正是那位修車。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畫著,嘴裡發出「啊啊」的聲音。我不明白他的意思,我越聽越不懂,他越急叫的聲音也越高,我見他是個聾啞人,天又那麼晚,心裡還真有點害怕,趕緊對他搖搖手,關上了門。隔著門,我聽見他又敲了鄰居家的大門。晚上,爸爸媽媽回來了,飯桌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自行車壞了,他把自行車推到修車輔去修理,到現在還沒取回來。我突然想起修車來敲門的情景,原來他是在尋找車主呀!我和爸爸立刻丟下飯碗,穿上外衣,跑到修車鋪,只見那位修車正站在刺骨的寒風中,旁邊放著的正是我們家的那輛自行車,看著這個情景,我們什麼都明白了。爸爸連忙走上前,修車拉著爸爸的手來到路燈下,仔細看了看,認出爸爸就是車主,不聲不響地從口袋裡掏出鑰匙,塞進爸爸的手中。爸爸握著修車的雙手,連嚷嚷帶比畫著對修車說:「真是太謝謝您啦,您把車往這一鎖就可以回家了。」修車彷彿看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凍僵的雙手從口袋裡摸出紙和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我怕您晚上用車。」 我的眼睛當時就濕潤了,想到他挨家挨戶地尋找車主的情景,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風中,久久地等待著車主的到來。他只不過是個普通人,但他的執著卻給了我深刻印象,令我永不忘懷。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在我的五年小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給我留下了印象的人,有同學、爸爸、媽媽等,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我的好朋友---湯素華,她不光學習好,而且愛助人為樂。 她個子不高,那瓜子臉上嵌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眼睛下有著一雙能說會到的櫻桃小嘴。 記得四年級下學期的一天,天空中突然烏雲密布,下起了一場傾盆大雨,我沒有帶傘,只好在那兒等著媽媽來接我。可是,媽媽要上班,爸爸又去溫州出差了,這可怎麼辦呀?正在這焦急萬分的時刻,忽然間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朝我走近,是湯素華。她停下來對我說:「熊亞芳,你沒有帶雨具吧,我送你回家好嗎?」我聽了高興極了,連聲向她道謝。說完,我們兩便打著傘走進了雨簾中,雨水好象跟我們作對似的,越下越大。雨水打在雨傘上,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似的,鑽進了我的袖子,蹦進了我的衣領,穿進了我的褲腳。我發現她把一大半遮向了我這邊,她的衣服被豆大般的雨點給打濕了,我說:「湯素華,你也遮些傘吧,要不會感冒的。」她卻笑著說:「沒關系,回去換一件衣服就行了。反正已經淋濕一個人了,就不要再淋濕倆個了,對大家都不好。」 不知不覺,我便回到了家中,她沒有坐一坐,也沒有喝口茶,就走了,我叫她坐一會兒,她卻說:「不用了,我還要做作業呢。再說我回去晚了,媽媽也會著急的。」說完又撐著雨傘走向了雨中。我望著那雨點像斷了線的珍珠,落在了她身上,望著她遠去的的背影 ,就想起了她真誠善良的心。 湯素華她那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她是一位好同學,好組長,更是一位好朋友。她那樂於助人的品質永遠在我記憶海洋中回盪,她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在我六年的小學生活中,許多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同學,有老師……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與我共同度過一個春秋的親密好友——徐亞楠。 就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一堂語文課上,老師領來了一個小姑娘,經自我介紹,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徐亞楠,來自農村。我上下一陣打量,只見她長著一雙小小的眼睛,小得只能看到一條縫;一個又大又扁的鼻子,大得像一個小南瓜;厚厚的嘴唇,厚得讓人感覺她從來不說話……我把這一切都記在心裡,腦海里浮現出兩個字「真丑」,更讓我生氣的是老師讓她做了我的同位。 但這一切,隨著一件事的發生使我對她的印象有了°的大轉變。 有一次,在上自然課時,老師寫了一黑板的自然知識,讓我們抄下來,而當時的我是出了名的「馬大哈」,一天至少忘帶一件東西,這不,我桌里桌外翻了個遍,又把書包倒了個底朝天,還是找不到我的本子,眼看老師就要走近我,即將發現我忘帶本子,對我進行一陣「天打雷劈」之時,只聽「哧啦」一聲,徐亞楠兩手拽著自己本子的各一半,並把其中一半推給了我,我幾乎驚呆了,「你……」由於吃驚,我都要窒息了,而徐亞楠卻開口了:「同位,你拿著用吧!」聽著她那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我終於說出話了:「你……這不是你姑媽剛給你從寄回來的軟面抄嗎?你怎麼捨得呢!」徐亞楠對我笑笑,說:「你就拿著用吧!」看著她的本子,我想起了前幾天的數學課上,徐亞楠的鉛筆斷鉛了,由於她沒有小刀,就用手去摳,摳的手就象剛打完煙囪似的,當她向我投去哀求的目光時,我深知我有小刀,但我仍對她置之不理。由於摳鉛筆用去了許多時間,徐亞楠沒有完成課堂作業,被老師狠恨地批評了一頓……而今,她竟然捨得把這么精製的軟面抄撕破,為的是我不挨老師的批評,我感動極了,就在下課鈴響的那一瞬間,我完成了自然作業。交上作業後,我寫了張紙條給徐亞楠,上面只有三個字「對不起」,而這短短的三個字卻迎來了徐亞楠寬宏大量的、珍貴的一張紙條「沒關系,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願我們的友誼長存」,從此以後,我們倆變成了好朋友,直到三年級,徐亞楠轉學時。 徐亞楠,她給我的印象刻骨銘心,因為從她身上,我學會了「寬容、大度、助人為樂」。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下午。我走在去書店的路上,道路兩旁的行人很多。這時,有一位穿著時髦的青年一邊走一邊吃著蛋糕,隨即飄落下一張蛋糕的包裝紙。那張紙隨著風在低空盤旋著。我看了一眼,但沒有去撿,心想「反正不是我仍的,沒關系。」其它人也只是抬頭看著那張紙一點點地落到地面上,沒有去撿的意思。原本清潔的道路上突然多了這么一張廢紙,使它顯得特別顯眼。但我仍自顧自地走進了書店。 在選購書籍時,我透過玻璃櫥窗看到那張塑料紙仍隨著風一點一點地著。這時,從遠處走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太太,她既艱難地走著,彎著腰,駝著背。風把那張紙吹到了她的腳邊。她低頭看了看,又向四周環視了一下。一番猶豫後,她緩慢地彎下腰,艱難地用手拾起了地上的那張紙;然後用手扶著身旁的樹,一點一點地重新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走到了垃圾筒旁,將那張皺巴巴的紙小心翼翼地放了垃圾筒里。隨即,她又若無其事地走了。我站在玻璃前,目送著她離開,那衰老的背影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感覺。待她的身影消失在人海中時,我才發覺路邊有許多行人同我一樣,愣愣地看著這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眼中流露出一種敬佩之情。我捧著書走向付款台,心中若有所思,我為自己感到羞愧。 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會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倘若你是個有心人,你就會發現崇高的思想品質,偉大的精神無處不在! 走進卧室,平靜的書桌擺在我的眼前,陽光透過玻璃窗撒在我的書桌上,溫和而舒適。我坐到了書桌前的椅子上,漫不經心的拾起了一本舊的筆記本(一本日記),我翻開了,眼睛很快掃描了一段,我突然撲哧一聲小了出來……然後久久的坐在那兒。 夜幕降臨了,暗藍的天空下,幾顆星星掛在上面,眼睛一眨一眨的,注視著祥和安靜的小屋。微弱的燈光下,父親正舉杯而飲,歡暢淋漓。灑過三巡後,父親放下了杯子。喝飽了酒的鬍子略顯得粗黑而又細膩。母親拉起了家常擺起了龍門陣。而我和父親就是她的忠實聽眾。那時母親在外打工,父親在家。(我嘛,沒出生)母親說,父親在外打工,他也沒閑著,在家養豬,挖地,很是勤快。母親插嘴了,說:」是啊,你爸是很勤快,貓都有斤.」「啊?貓也能有斤?」我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父親這時在一旁哧哧的笑了起來,嘗了一口酒後,意味深長的說:「只怪書讀的少了啊!那時,你爸給我寫了一封信,問家裡的情況,我寫了一封回信,可「豬「字寫不來,就胡亂畫了一通,結果就寫成了貓的變形.」父親說後,發紅的眼睛似乎透露出一絲傷感.微微的燈光照著母親似白非白的頭發好象呼了一口氣.我好象看到了父親的無奈.是啊,別人在教室里讀書,而他只能上山打柴,眼巴巴的望著書聲琅琅的教室.柴刀是他最好的夥伴,而不是輕盈的筆.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是多麼渴望上學讀書,有老師無私的教導,同學燦爛的笑容.而擺在他面前的是飢餓,貧窮.他只能為家裡付出自己的青春,為年老的父親分擔家庭的壓力.他默默承受著,努力著,終於熬到現在--一輛摩托車,愛他的妻子和兒子. 燈光下母親有飲了一杯,無語,沉思……
8. 如何對待調皮的孩子
首先,要把孩子當作自己孩子,正確看待孩子的不足或缺點。 一、讓孩子生活在希望當中,學會自尊自愛。 要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我們得先去感化孩子,得先讓孩子親其師,要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覺得,如果自己不遵守紀律,不好好表現,會對不起老師的關心愛護。要讓孩子覺得自己破壞了班級榮譽會有一種羞恥感,要讓孩子在愛的教育中逐步懂得自尊、自愛。因此,遇到調皮的孩子惹我們生氣時,我們偏不能生氣,偏要對著他微笑,偏要想方設法親近他,同時讓他親近我們!我們看電視時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老虎等兇猛的動物在進攻前首先是身體向後撤退,為什麼撤退呢?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進攻!有些家長教育方法粗暴,一見到孩子調皮,也不管人前人後,一味地責備,長期以往,孩子的臉皮就變厚了,不僅輕描淡寫的話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評、責罵也無所謂了,主觀上再也不願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敗,也是最可怕的。我們作為幼兒教師,一定不能犯這個忌,一定要讓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讓孩子愛的期待中學會自尊自愛。不管是多麼調皮、多麼好動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誇獎,尤其是老師在班集體中的表揚。老師的表揚、鼓勵能使他們得到愉快和滿足,在班集體或同伴中的地位得以提高。這種自尊感和榮譽感往往才是學生前進的內動力。因此,對待調皮好動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放大孩子的閃光點,引導孩子不斷地按照老師的要求,不斷地改進做得不夠的地方,從而引導孩子不斷地向前發展。 二、讓孩子漸漸地習慣微笑教育 調皮的孩子從小到大聽多了大聲的呵斥,他們有些已經習慣了這種電閃雷鳴式的教育方式,對老師循循善誘的話語往往充耳不聞。還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坐一節課確實比較困難。因此,我在課堂上經常給孩子有秩序的動的機會,經常讓孩子有節制地釋放自己的情緒。比如,朗讀課文時可以讓孩子在站起來表演,動一動;讀生字時可以跳起來搶讀,動一動我還常對孩子們說,碰到高興的地方,你可以開懷大笑,甚至手舞足蹈,但是,大笑一次是可以的,如果笑過一次之後,人家都回到課堂上了,你還在沉浸在剛才的內容里,一個勁地笑個不停、動來動去,就變成小傻瓜了。因為這是課堂,我們還有更多的學習任務要完成。一開始,有的孩子放了就收不住,我也就調侃著說一句瞧瞧,傻了吧?然後,讓大家來評述這種行為對不對,為什麼不對?時間一長,他們就習慣了我的微笑教育,無論是跳起來搶答,還是做動作背誦課文,哪怕是表演採集蝴蝶,都能迅速地回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的狀態。 三、曉之以理,讓孩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調皮好動的孩子上課不安分,下課也比別的孩子更喜歡打鬧。那麼我們該怎麼對待呢?我先從安全的角度引導孩子認識為什麼不能追逐打鬧。有的說,地面很硬,摔下來會骨折;有的說,追逐打鬧會撞到別人,可能會發生流血事件。現在的孩子自我保護意識還是很強的,誰也不願意自己缺胳膊少腿的。因此,要讓孩子不追逐打鬧,得先讓他們懂得不打鬧是保護自己的需要,也是維護班級榮譽的需要;不打鬧是愛自己的表現,也是愛集體的表現。 四、有賞識,也要有懲罰。 毋庸置疑,賞識教育應該是主旋律,它符合教育學的規律,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特別是理想與現實有了差距的時候,我們完全有理由對學生說不。如何懲罰,我主張先民主後集中。就說課間打鬧吧,光是讓他們懂了道理還不夠,還得讓他們知道違反紀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會得到什麼樣的懲罰,要讓他們從小就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怎麼懲罰?我先讓孩子們自己商量、解決,討論的結果是大家互相監督,發現違規情況,先友情提醒,再懲罰他回教室,坐到自己座位上反思,不得去室外活動。任何規章制度只要經過全體同學的認可,執行起來也就容易多了,結果反而沒人被罰坐教室了。 五、聯系家長,讓家庭配合教育。 孩子調皮好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往往跟家長的生活態度、教育方法是分不開的。我們要告訴家長,他們家孩子在班上的狀況,要求他們配合教育。建議家長給孩子限時做事,規規矩矩做事。比如說吃飯,不僅要限定好多長時間必須吃好,而且還要限定吃飯的這段時間內必須坐端正,一心一意的吃好飯。其他方面,如寫字、看書、出去玩呀,你都得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到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學就是學,玩就是玩,一定要學會安下心來做某件事。到此,家長沒有不表示配合的,因為,從來就沒有不希望孩子成才的家長。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淺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共同提高我們班的管理水平。
9. 孩子任性不聽話調皮家長應該怎麼辦
一、共情:孩子非常任性,對抗大人,不聽勸告,一定讓您感覺很生氣和無助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應該如何來面對。
二、具體化: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任性的具體表現嗎?
三、探討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孩子渴望被更多關註:可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缺少必要的關注,孩子希望通過任性的行為,製造麻煩,從而讓家長能夠關心自己的狀態。
解決: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和孩一起游戲或者娛樂,並多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的細節,滿足孩子合理的關注需求。
b 孩子渴望得到肯定和鼓勵:會不會是父母平時對孩子肯定、贊美的太少,批評指責的過多?孩子希望自我價值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欣賞,這時非常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就會用叛逆、對抗、執拗的行為,來維護自己的價值感和自尊。
解決: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發現他的優點和優良表現,並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如「你這次考試進步了不少,我注意到這是因為你近期的努力和認真!」「你現在做作業很專心,效率越來越高!」
c 孩子渴望必要的權利和自由:有沒有可能父母忽略了孩子自己做決定的需要,而事事都要求孩子服從大人的安排?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需要不斷的練習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如果沒有合理的選擇空間和自由,孩子往往就會表現出任性、對抗的行為。
解決:在合理的、在可以承受後果的范圍內,逐步放手,嘗試讓孩子去自己做判斷、選擇、做決定,並承擔自然的後果。這時對孩子真正成長非常重要的過程。當一些小的決策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的權利、自由需求得到合理的滿足以後,遇到比較重大的決策時,孩子就不會輕易任性,造成嚴重後果了。
10. 孩子在學校天天被老師投訴怎麼辦
是不是孩子太淘氣了,家長去了解一下情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