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寫縣級人民政府關於處理民事糾紛的決定書
可以參照民事訴來訟法關於留源置送達的規定執行。送達人自己簽字是不成的,程序不合法,不能證明送達到位了。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Ⅱ 鎮政府關於山林糾紛處理意見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你不服,你可以像縣政府申訴!
如果縣政府的你回都不服,
你還可以答到打官司
如果法院的你都不服
還可以上訴
這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鎮政府還是可能弄錯的。如果到法院都不滿意,你其實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依據太少了!
Ⅲ 鄉鎮人民政府做出的矛盾糾紛調處意見書有效嗎
是行政行為還是民事的調解呢,行政行為不服的話提起行政訴訟,民事的話就要找無效的情況了,否則無法撤銷或者歸於無效的。
Ⅳ 鎮政府給我的答復處理意見書脫離我的中心內容我該怎麼辦
繼續申訴或向上一級提出申訴
Ⅳ 鎮政府給我的答復處理意見書有意避開我的主訴我該怎麼辦
向上級反映。
Ⅵ 關於山林糾紛鎮政府處理意見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只是調解,有參考價值,何況一方沒簽字,肯定沒有法律效力。仲裁和法院判的才有。
Ⅶ 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處理意見書原件要上交的嗎
需要。根據《信訪條例》第三十四條:
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復查。收到復查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查意見,並予以書面答復。
明確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處理意見之日起30日內,申請復查。 5人以上就同一信訪事項提出復查申請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
申請復查注意事項
(一)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處理意見之日起30日內,向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查;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二)申請復查應當採用書面方式。書寫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復查機關在當面記錄後,申請人應以簽名或者蓋章等方式確認。
(三)復查申請應當由信訪人本人提出,本人因健康等原因不能提出復查申請的,可以書面委託1名代理人提出申請。信訪人解除或者變更委託的,應當書面告知復查機關。
5人以上就同一信訪事項提出復查申請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 依照本辦法申請復查的信訪人是申請人,原處理機關是被申請人。
申請人提出復查申請
(一)被申請人是人民政府的,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
(二)被申請人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提出;
(三)被申請人是實行垂直管理行政機關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提出;
(四)被申請人是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的,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提出;
(五)被申請人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的,向設立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提出;
(六)被申請人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提出;
(七)對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作出的處理意見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
申請復查應當符合條件
(一)有具體的復查請求和事實、理由;
(二)復查請求不超出提出信訪時的請求范圍;
(三)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
(四)屬於信訪條例規定的復查范圍。
申請復查應當提交材料
(一)復查申請書;
(二)被申請人作出的處理意見書;
(三)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四)相關證據、依據等材料。
(7)政府糾紛處理意見書擴展閱讀
辦理期限規定
復查機關收到復查申請應當予以登記,並在10個工作日內根據不同情況處理。
(一)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申請,予以受理並告知申請人。
(二)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申請,不予受理並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三)材料不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和補正期限;逾期不補正的,不予受理並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四)申請人在復查申請中提出新的投訴請求的,告知其向有權處理的機關另行提出。
Ⅷ 土地糾紛不公,給處理意見書,說讓找縣人民政府復議合理嗎只是處理意見書程序合理嗎
土地糾紛看是國土還是集體所有土地,集體所有土地糾紛有專門的處理程序,如果是國土,也就是建設用地,可以起訴到法院。
Ⅸ 政府處理決定怎麼寫
處理事實,即因何處理,也就是事實經過;
處理依據,即依據什麼來處理,也就是所依據的法規;
處理決議,即最後裁定,也就是實施處理的部門意見。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