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兼職糾紛參照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哪條
【職工 業余兼職】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因企業職工流動等問題發生爭議是否受理的復函》勞辦發(1994)248號第二條規定:因職工從事第二職業發生的勞動爭議,根據科技幹部局頒發的《聘請科學技術人員兼職的暫行辦法》國科干一字(1982)3號和《關於科技人員業余兼職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88)4號等文件的精神,企業的科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單位業余兼職(即從事第二職業),並簽訂聘用合同。
【兼職爭議 管轄】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業余兼職勞動發生勞動爭議如何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5〉209號規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和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主要是為了方便職工向仲裁委員會申訴。你局請示中所述職工系北京市居民,其工資關系在上海市,爭議雙方當事人是在北京簽訂並履行勞動合同,根據方便職工的原則,對該類爭議的管轄問題,可以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按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由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原則,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可以由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有關仲裁條款中約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職工 兼職爭議】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業余兼職勞動發生勞動爭議如何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5〉209號規定:按照我部勞辦發(1994)248號文件規定精神,職工因業余兼職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予以受理,並依據上述文件規定和聘用合同予以處理。在處理這類勞動爭議過程中,如果職工不屬於規定允許業余兼職的人員范圍,仲裁委員會應要求其停止兼職勞動,同時根據職工兼職勞動的具體情況,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其兼職勞動期間勞動報酬,並終止兼職勞動關系。
② 兼職申請勞動仲裁有用嗎
只要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兩者間發生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仲裁。
③ 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麼辦
做兼職的大學生和企業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勞動局不管的,建議你去派出所、司法所投訴或者法院起訴。
④ 做兼職拖欠工資怎麼辦,我可以去投訴嗎
首先要協商,協商不成則想勞動檢查投訴,如果投訴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話就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一、如果你去公司做兼職,但是公司拖欠你們的工資那麼這種情況下,首先先建議跟公司好好協商,如果協商不成的話,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勞動監察應當受理,並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按拖欠額度百分之五十至一百支付賠償金。
向勞動監察投訴可以口頭投訴,也可以書面投訴,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證據材料。
⑤ 勞動仲裁受理兼職的勞資糾紛嗎
這屬於勞務關系,不屬於勞動關系,不能申請勞動仲裁,發生糾紛不能協商解決的就只能法院起訴。
⑥ 在打工過程中遇到了勞動糾紛怎麼處理
1.咨詢具體業務,請撥12333,這是勞動保障業務服務電話,不收費
2.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比如拖欠工資、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請收集證據,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不收費。
3.存在勞動爭議的,(比如工資數額爭議、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等)向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申請爭議仲裁,不收費。對仲裁結果不服的,還可以起訴到法院。
4.若這些途徑都不能解決問題,請撥12345市長電話需求幫助。
5.還可以向信訪機構信訪,要求幫助處理。
另外,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付出很大 的代價的,比如工作丟了,時間精力花費了很多等,最後的結果往往還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
不管怎樣,若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必須果斷地利用各種手段維護,盡管要付出各種代價。
⑦ 如果兼職被拖欠工資怎麼辦
兼職被拖欠工資應該維權。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除了有兩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延期支付工資外,其它情況都屬於無故拖欠工資:第一種是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
第二種情況是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徵得工會同意後,可暫時延支付勞動者工資。但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延期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5天。
⑧ 兼職勞資糾紛問題(校對類)請律師幫忙
在沒有特別約定的前提下,出書即代表默示校對工作合格的肯定。
在本案中,真正決定輸贏的關鍵在於合同上的的不合格差錯率是否超過萬分之三,舉證責任在於圖書公司一方。
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圖書公司支付校對費用。如果不懂,可在當地請個律師,不過你們的辛苦錢請律師好像不太劃算。
⑨ 兼職人員是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及法律依據
只要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兩者間發生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仲裁。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