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寺院的問題 普洱(就是以前的思茅)哪裡有寺院啊可以皈依的寺院,我要皈依。我是西雙版納州的。
版納那麼多寺院你不去,為啥偏偏要到思茅來,思茅城裡就有一個大佛寺,在區政府旁邊,但是規模比較小,可能沒辦法讓你皈依佛門。
另外就是寧洱的觀音山,離思茅大概五十多公里,不過那裡好像不接受男的,還有就是寧洱小黑江的普賢寺,現在倒是比較缺人手,我上次去就兩三個外省的和尚,不過那裡畢竟規模還是在,到節假日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
『貳』 寧洱的什麼地方最好玩
寧洱地處雲南思茅地區腹地,是連接內地和邊地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陸路交通要道。
寧洱擁有集「山、水、林、洞、寺、碑」為一體的風景名勝旅遊特色,並且各景色之間距離不超過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龍潭、龍洞、太乙洞、溫泉旅遊線;向北有東洱河水庫、松山自然保護區、觀音山、小黑江旅遊線。最近,建設以普洱茶文化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縣正在縣委政府領導下著手制定總體規劃。「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在全國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被譽為「中國第一碑」和「民族團結第一碑」。民族團結紀念園已建成開園。普洱是「兩日游」、「三日游」的理想勝地。
寧洱有地方特色甜瓜、精品西瓜、蛋糕、普洱茶、五金飾品,餌塊和磨黑檳榔芋、民安紅薯等,其中尤以普洱茶天下著稱。古老神奇的茶史傳說,古樸而又形式多樣的民族茶飲習俗,真誠熱情的茶禮交往,優美浪漫的茶歌茶舞,陶冶情操的茶詩茶,使您留戀忘返。
『叄』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旅遊
普洱山
普洱山屬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因位於古普洱府西城門外,俗稱「西門岩子」,海拔1838.3米,與縣城相對高差518.8米。寧洱人常說:先有普洱山,後有普洱茶。據《元江府志》記載,普洱山歷史上是出產普洱貢茶的名山,所產茶性溫味重,異於他產,名普洱茶,道府官員用以入貢,稱為「眾茶之冠」。
茶馬古道
自唐宋時期「茶馬互市」始已形成,是以古普洱府(今寧洱縣城)為中心向國內外輻射出的馬幫驛道,馬幫驛道又是以販運普洱茶為主的民間商貿通道,在古代是中國西南地區面向國內外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所以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在寧洱境內現存的茶馬古道遺址有三段,分別是茶庵塘茶馬古道、那柯里茶馬古道和孔雀屏茶馬古道。
那柯里茶馬驛站
同心鄉那柯里村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與昆曼國際大通道隔河相望,整個驛站佔地大約70畝,四面環山,兩條小河相匯於此。那柯里在清朝光緒年間屬於關消汛塘之一,稱做「那柯里塘」,官府派出6名兵丁在這里駐守。那柯里仍然具保存有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百年榮發馬店、碾子房、風雨橋還有當年馬幫用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跡、遺物。
困鹿山皇家古茶園
困鹿山位於無量山南段余脈,為瀾滄江水系和紅河水系的分水嶺。困鹿山歷史上為皇家專用貢茶園,貢茶的採摘和製作均由官府派兵監制。在最高海拔2271米、總面積10122畝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地域內,散落著千年以上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和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古茶樹,樹齡久遠,種類齊全,可謂茶葉自然博物館,是目前我縣發現的最大的古茶園,也是雲南省距離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樹最密集、種類最豐富、周圍植被最好的古茶園。
錦袍山公園
寧洱城東的錦袍山,因地處古普洱府東城門外,俗稱「東門山」。錦袍山巔矗立寶塔,塔寓「天濟文昌」,輔助文化昌盛,自古普洱府讀書之人大考之前都要登山對寶塔頂禮膜拜,保佑上走為官仕途,「脫下布衣穿錦袍」,所以叫「錦袍山」。錦袍山多蘭萼,陰歷三月,各色蘭花盛開,古稱「東岑蘭萼」,也是「普陽八景」之一。山頂的寶塔當地人俗稱「東塔」,古稱「凌雲塔」、「文筆塔」,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塔高35.1米,共17層,為古普洱府文化的標志性建築。
民族團結園
民族團結園佔地面積4437平方米,建有牌坊大門、古式六角碑亭、仿古彩繪主大樓、佛雕等建築,是一座集觀賞、參觀、教育於一體的園地。2003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雲南省第二批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8月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稱號。
磨黑古鎮
磨黑古鎮是著名電影演員楊麗坤和全國英模張培英的故鄉。磨黑為傣語,以「磨」為井,「黑」為鹽,因產鹽而聞名。磨黑鎮歷史悠久,茶馬古道從鎮內經過,是解放前邊疆前往省城昆明乃至全國的十四個重要驛站之一。磨黑古鎮是革命老區,是解放思普地區的革命根據地。1997年4月,磨黑中學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列為國防教育基地。
西嶺溫泉
西嶺溫泉古為「普陽八景」之一,位於縣城7公里處的陽廣河頭,溫泉水質清澈見底,潭底數十眼突泉噴涌而出,水含硫磺,可治皮膚病,浴後周身舒爽。
小黑江森林公園
小黑江是寧洱與景谷的天然分界線,向西南流入瀾滄江。小黑江森林公園距普洱縣城西約20公里,森林覆蓋面積10餘萬公頃,是國家1A級景點,也是雲南省自然生態保護得較好的林區之一。公園內修了普賢寺、茶聖祠、觀林亭等景點。
觀音山
觀音山位於縣城東北約6公里處,古時這里曾建有三層殿堂,供奉觀音菩薩、如來佛像,是時遊人如雲,香火旺盛。惜殿堂在「文革」期間毀於一旦,1987年4月,成立修復普洱觀音勝景理事會,在大殿原址重建廟宇。
茶源廣場
茶源廣場建於2005年,是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成立20周年的獻禮工程。茶源廣場以普洱茶文化為軸線,體現出「文化寧洱、風情茶鄉、普洱茶都」的精神風貌。整個廣場投資1600萬元,佔地82畝,是普洱市內最大的城市廣場。
『肆』 普洱有哪些景點
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是唐代以後,特別是清朝光緒年間至民國時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瀾滄、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馬道,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也是思茅物資交流、進行貿易的南方絲綢之路。
寧洱觀音山寺
寧洱觀音山寺,神秘、清幽的寧洱觀音山寺,位於茶都古府寧洱縣城以北約6公里的觀音山上,為普洱市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佛教聖地。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瀾滄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位於雲南省瀾滄縣城東南的惠民鄉景邁、芒景兩個村委會境內,距縣城70公里。古茶林山脈主要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生長在海拔1900米的雲南省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新寨寨腳園地里。【體貌特點】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直立、分枝密、樹高11.8米,樹幅8.2×9米,基部干徑1.14米,最低分枝0.7米,樹齡在1000餘年,從古到今一直被當地茶民所採摘利用,但鮮為外界人所知。
孟連宣撫司署
孟連宣撫司署,位於雲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娜允古鎮內。孟連宣撫司署保存完好,融傣、漢建築特色為一體。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襲土司的統治,自明清延續到民國時期,歷經500餘年。
忙壩鸚鵡
忙壩鸚鵡,忙壩村民小組是思茅區思茅港鎮茨竹林村轄區內的一個布朗族寨子,位於糯扎渡自然保護區邊上,有50多戶人家,200多人,從那瀾驅車1個多小時即可到達。這是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傑地靈的地方,在這里世代生活著的除了熱情好客、純朴善良的布朗族群眾以外,還有數百隻被當地人叫作「鸚哥」的一種鳥----大紫胸鸚鵡。大紫胸鸚鵡又叫大緋胸鸚鵡,中型鳥類,體長35一50厘米。
茶城觀景台
茶城觀景台,茶城觀景台位於普洱市思茅區梅子湖旅遊環線,整個觀景台佔地16.8畝。觀景台建設以原始生態環境為基礎,不破壞周圍茶樹林,稍加人工雕鑿而成,把觀景台帶入茶林中,為公眾提供一個以休閑為主的場所。在觀景台西北面近看連綿起伏的茶地,遠處眺望美麗的中國茶城——思茅;西南面可觀賞自然生態茶山、湖泊干海子和風景名勝區梅子湖公園,湖邊群山環抱;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思茅松。
帕庄河自然保護區
帕庄河自然保護區,帕庄河自然保護區位於正興鎮帕庄河帶,距縣城60餘公里,離普洱約50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聖地,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景區緊鄰彌寧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東向西流入小黑江。帕庄河水常年清澈見底,碧水灣環,兩岸群山合抱,石灰岩裸露活岩壁陡峭浩然如廳,氣勢非凡,或鍾乳石倒懸玲瓏剔透,如塑如雕,或似皇宮玉苑畫欄,幽深靜雅,或如綵綢錦緞,輕盈飄逸......山上青樹翠蔓,蒙絡搖墜。
里坎喃朵塔景區
里坎喃朵塔景區里坎瀑布景區傣族稱「里坎喃哆嗒」。里坎村民小組位於西盟縣城西北面,屬於塊狀聚落,生活著63戶316位傣家人,海拔840米,距新縣城約4.7㎞。景區內主要有雄偉壯觀的里坎瀑布;具有現代橋梁鼻祖之稱的佤族藤索橋;原始、自然、簡單造橋工藝建成的佤族木橋;有凄涼、哀怨、動人的里坎瀑布傳說;有著歷史悠久的里坎寨子來源傳說;周圍有保護完好的參天古樹、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在觀瀑亭里可以動中有靜的觀看瀑布;走累了可以在休趣亭里坐下來邊休息邊欣賞傣家的田園風光;走到村子,可以到緬寺里了解傣族文化的悠久、博大精深和原始自然的宗教、習俗;如果你想品嘗傣家的飲食,熱情好客的傣家人就會做出風味獨特的菜餚招待你。
景東縣文廟
景東縣文廟景東文廟位於景東老城中心地段,左鄰景東最高學府——景東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廟,又叫黌學,它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總面積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戰亂焚毀,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國家撥款重修,整座建築為多級台階庭院式建築群。文廟背靠巍巍無量山,面臨滔滔川河水,五條蛟龍朝聖人,一隻采鳳拜先師。自然景觀十分優美。在古梅、蒼松、翠柏的襯托下,更富有詩情畫意。文廟內有半池、欞星門、大成殿、廂房等建築。其中半池是用條石砌成的一個月牙池,美觀大方。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伍』 普洱好玩嗎想五一節去玩,普洱景點推薦
好玩推薦去,普洱8大景點.1.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遺址茶馬古道,是唐代以後,特別是清朝光緒年間至民國時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瀾滄、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馬道,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也是思茅物資交流、進行貿易的南方絲綢之路。2.寧洱觀音山寺
寧洱觀音山寺,神秘、清幽的寧洱觀音山寺,位於茶都古府寧洱縣城以北約6公里的觀音山上,為普洱市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佛教聖地。3.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瀾滄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位於雲南省瀾滄縣城東南的惠民鄉景邁、芒景兩個村委會境內,距縣城70公里。古茶林山脈主要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4.孟連宣撫司署
孟連宣撫司署,位於雲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娜允古鎮內。孟連宣撫司署保存完好,融傣、漢建築特色為一體。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襲土司的統治,自明清延續到民國時期,歷經500餘年。5.茶城觀景台
茶城觀景台,茶城觀景台位於普洱市思茅區梅子湖旅遊環線,整個觀景台佔地16.8畝。觀景台建設以原始生態環境為基礎,不破壞周圍茶樹林,稍加人工雕鑿而成,把觀景台帶入茶林中,為公眾提供一個以休閑為主的場所。在觀景台西北面近看連綿起伏的茶地,遠處眺望美麗的中國茶城——思茅;西南面可觀賞自然生態茶山、湖泊干海子和風景名勝區梅子湖公園,湖邊群山環抱;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思茅松。6.帕庄河自然保護區
帕庄河自然保護區,帕庄河自然保護區位於正興鎮帕庄河帶,距縣城60餘公里,離普洱約50公里的地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聖地,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景區緊鄰彌寧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東向西流入小黑江。帕庄河水常年清澈見底,碧水灣環,兩岸群山合抱,石灰岩裸露活岩壁陡峭浩然如廳,氣勢非凡,或鍾乳石倒懸玲瓏剔透,如塑如雕,或似皇宮玉苑畫欄,幽深靜雅,或如綵綢錦緞,輕盈飄逸......山上青樹翠蔓,蒙絡搖墜。7.里坎喃朵塔景區
里坎喃朵塔景區里坎瀑布景區傣族稱「里坎喃哆嗒」。里坎村民小組位於西盟縣城西北面,屬於塊狀聚落,生活著63戶316位傣家人,海拔840米,距新縣城約4.7㎞。景區內主要有雄偉壯觀的里坎瀑布;具有現代橋梁鼻祖之稱的佤族藤索橋;原始、自然、簡單造橋工藝建成的佤族木橋;有凄涼、哀怨、動人的里坎瀑布傳說;有著歷史悠久的里坎寨子來源傳說;周圍有保護完好的參天古樹、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在觀瀑亭里可以動中有靜的觀看瀑布;走累了可以在休趣亭里坐下來邊休息邊欣賞傣家的田園風光;走到村子,可以到緬寺里了解傣族文化的悠久、博大精深和原始自然的宗教、習俗;如果你想品嘗傣家的飲食,熱情好客的傣家人就會做出風味獨特的菜餚招待你。8.景東縣文廟
景東縣文廟景東文廟位於景東老城中心地段,左鄰景東最高學府——景東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廟,又叫黌學,它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總面積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戰亂焚毀,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國家撥款重修,整座建築為多級台階庭院式建築群。文廟背靠巍巍無量山,面臨滔滔川河水,五條蛟龍朝聖人,一隻采鳳拜先師。自然景觀十分優美。在古梅、蒼松、翠柏的襯托下,更富有詩情畫意。文廟內有半池、欞星門、大成殿、廂房等建築。其中半池是用條石砌成的一個月牙池,美觀大方。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陸』 寧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普洱市下屬的一個縣。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2007年4月8日,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面積3,67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9萬人。縣政府駐寧洱鎮。目前下轄寧洱鎮和磨黑鎮;德化鄉、同心鄉、勐先鄉、普義鄉、黎明鄉、德安鄉和梅子鄉。普洱山川秀麗、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清初始,普洱城內外就有「城畔荷風」、「龍潭秋月」、「天壁曉霞」、「仙洞春雲」、「東岑蘭萼」、「西嶺溫泉」、「茶庵鳥道」和「回龍夕照」素稱「普陽八景」的風景旅遊點。現部分景點已不存在,但遺址猶存;新建景點有天壁山、觀音山、小黑江森林公園、板山古茶樹及茶園、把邊江和小黑江低熱河谷風光及咖啡園等。紀念地有省級文物民族團結誓詞碑、省級磨黑中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土陵園等。 寧洱擁有集「山、水、林、洞、寺、碑」為一體的風景名勝旅遊特色,並且各景色之間距離不超過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龍潭、龍洞、太乙洞、溫泉旅遊線;向北有東洱河水庫、松山自然保護區、觀音山、小黑江旅遊線。最近,建設以普洱茶文化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縣正在縣委政府領導下著手制定總體規劃。「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在全國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被譽為「中國第一碑」和「民族團結第一碑」。民族團結紀念園已建成開園。普洱是「兩日游」、「三日游」的理想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