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長寧縣中醫院醫鬧糾紛

長寧縣中醫院醫鬧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16 22:26:18

1. 衛生局如何應對處置群體惡性醫鬧事件

近年來,一些不法人員受雇於醫療糾紛的患者方,採取在醫院設靈堂、打砸財物、設置障礙等手段阻擋患者就醫或毆打醫務人員等,以嚴重妨礙醫療秩序、擴大事態、給醫院造成負面影響的形式給醫院施加壓力,從中牟利,並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他們被稱為醫鬧。醫鬧以醫療糾紛為引線,以鬧事為手段,以牟利為目的,破壞了醫患雙方溝通的規則。因此,有效地治理醫鬧,建立正常的醫療糾紛處理長效機制刻不容緩。

分清不同醫鬧的性質

醫鬧問題的解決涉及到公安、司法、信訪、維穩、衛生等多個部門,單靠衛生部門的力量顯然無力進行有效治理。再加上不少醫院認為此類問題是「家醜」,對外不忍言、不敢言、不願言,往往採取花錢買平安的方式解決,結果猶如「抱薪救火」。

經過對近幾年醫療糾紛案件的統計分析,山東省高密市發現該類案件有以下幾個新特點:一是態勢多發,2010年以來全市共發生醫療糾紛15起,演變為嚴重擾亂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3起;二是背景復雜,不少案件可以確定有專業醫鬧的直接參與,模糊了患者家屬本身的訴求;三是容易升級,少數患者抱著「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心理,易演變為群體性突發事件;四是比例傾斜,在鑒定為醫療事故的案例數量並未增加的情況下,醫療糾紛數量反而在一段時間內明顯增加,一定程度反映出非診療護理因素對其產生了影響。

針對這些情況,高密市提出對醫鬧實施「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分級響應、責任追究」的應對策略,探索處理醫療糾紛的長效機制。

設置醫鬧分級響應機制

不同醫鬧所產生和形成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對其的處理方式也要區別對待。該市領導小組在接到醫療糾紛及其引發的突發性事件報告後,根據事件規模及程度,將其分為3級,按級響應處置。響應部門分為現場處置、宣傳處置、鑒定處置、訴訟處置、信訪穩定5個小組,按部門職責分工做好穩控工作。

Ⅲ級,為一般事件,參與人數在8人以下。響應部門為醫療機構所在地的派出所、市衛生局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派專人任總指揮,根據事件需要和事態發展,組織協調各部門按職責參與現場處置。

Ⅱ級,為較大事件,參與人數8~15人。有損壞醫療機構財產或危及到人身安全的行為,且醫療機構不能控制局面。響應部門為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領導小組派專人任總指揮,根據事件需要和事態發展,組織協調各部門按職責參與現場處置。

Ⅰ級,為重大事件,參與人數15人以上。表現為聚眾占據醫療機構醫療或辦公場所,在醫療機構內尋釁滋事;發生打、砸、搶、燒等嚴重違法行為的;侮辱、威脅、恐嚇、圍攻、毆打醫務人員或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在醫療機構內外掛橫幅、設靈堂、燒紙錢、擺花圈、貼標語、發傳單,影響正常診療秩序的等。響應部門為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任總指揮,根據事件需要和事態發展,組織、協調各部門按職責參與現場處置。

醫鬧治理須各部門齊出動
治理醫鬧,各方面的協同作戰是十分必要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醫療糾紛處置工作預案,組織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市政府分管衛生工作的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擔任,成員由市委宣傳部、市維穩辦、市衛生局、市信訪局、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衛生局也制定了相應的《衛生系統內部醫療糾紛處置預案》,引導醫患雙方通過協商解決、行政調解、第三方調解、醫學鑒定、法律訴訟等途徑來化解糾紛。

為了保證相關部門步調一致,對各級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尤其對一些細節性的問題規定詳細,編織起了細密的管理網路。領導小組按照「屬地管理、分級響應」的原則,負責醫療糾紛及其引發的突發性事件處置的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即市衛生局負責受理醫療糾紛的處置和辦理領導小組日常具體事務,制定維護社會穩定、共建平安和諧醫療環境的工作計劃、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各鄉鎮街道也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設立本級處置醫療糾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轄區內醫療糾紛的處理工作。

為保障系統健康高效運行,該市制訂配套文件為各有關部門設立了督促工作的「軍令狀」。文件規定,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醫療機構出現失職行為,將嚴肅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主要包括:未建立預防和處置醫療糾紛及其引發的突發性事件工作機制的;發生醫療糾紛後,不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互相推諉,在工作中態度生硬、作風漂浮、措施不力的;發生突發性事件後,不及時處置,導致醫療機構正常診療秩序受到嚴重干擾的;醫療機構及周邊職業醫鬧人員和黑惡勢力猖獗,長期未受到嚴厲打擊的等等。

2. 醫鬧的法律原因是什麼

很多層次。
我隨便說幾句,你看看有沒借鑒意義。
首先,在以前,醫療糾紛,法律規定一直對醫院方有利,雖然最近已經有所改變,但長久以來的觀念,讓一些人覺得通過法律難以維權;
另外,中國公民對法律的信心本來就不足,更何況是醫療糾紛;
最後,現在中國什麼都「維穩」,有時候不分青紅皂白,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傾向——你有理,不鬧可能也沒人管,你沒理,可能鬧大了,政府怕丟了面子,反而獲得一些額外的好處。

3. 職業醫鬧電話號碼,我有醫療事故糾紛。

醫鬧已經被刑法皆為違法行為。
最好通過調解或者正常的法律程序解決問題

4. 近年來醫鬧事件頻發,這到底是為什麼

醫鬧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醫院管理不嚴格,一部分醫生的醫德比較差,這些醫生缺乏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二是患者方面的原因「不鬧不解決,一鬧就解決」這樣的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醫療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醫鬧會嚴重干擾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損害患者們的就醫權利,破壞社會和諧的醫鬧行為。一方面會導致醫院不能正常運行,影響廣大患者就醫,甚至會損壞醫院的公共財物,更嚴重的是一些人混淆視聽,故意煽動不明 的群眾對醫院產生敵對情緒,甚至引起較大規模的「打砸搶」等群體性事件,威脅到社會的安定團結,後果極其嚴重。

5. 因被惡意中傷,江蘇一醫院懸賞10萬抓造謠者,你怎麼看

既然已向公安機關報案,那這家醫院為何還運用這種重金懸賞的方式?

據當地媒體報道,江蘇泰州一家醫療美容醫院近期出現了大量的負面帖子,該院經過梳理和自查發現,帖子所涉內容均屬不實信息,是「有心之人」通過復制其他涉事醫院相關帖子後張冠李戴,將涉事醫院名稱篡改為該院後進行惡意中傷和誣陷。

該院表示,已將所有證據截圖提送至公安機關,並初步查明發帖者手機號碼,現已面對全國發布懸賞通告,將幕後黑手找出來者,該院願意賞金其10萬酬謝。面對這樣的高額懸賞,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造謠滋事者這么猖狂,根本原因到底在哪裡?

被造謠中傷的是醫療美容醫院,主要原因可能有兩種,要麼始作俑者是出於同行的惡意競爭,要麼是不良患者的用心叵測。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可恨的。

若是同行,就應該以技術服務取勝;若是患者,就應該以合法手段申訴。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攻擊,帶給當事醫院損失和壓力,是極其不光彩的、不合法的。

長期以來,醫療行業的惡意中傷者所受到的懲罰太少,所付出的代價也太低,無形之中放縱了這些造謠行為,讓造謠者更加有恃無恐,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著實令人可恨。

懸賞重金舉報造謠者,這種做法真的合適嗎?

懸賞重金舉報造謠者,在業內可以說是首次,其大膽做法與綜合考量讓人忍不住拍手叫好。作為一家民營醫院著實經不住謠言的傳播中傷,尤其又是醫療美容醫院,其名譽更加重要。運用這種重金懸賞的方式,既可能是被逼無奈,又可能是以儆效尤,給予造謠者以威懾,這種做法也帶給同行者對待造謠者的新的啟發,值得點贊。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既然造謠者的手機號碼已經找到,處於如今手機實名制的氛圍之下,偵破造謠者也並非難事,尤其是已向公安機關報案。那這家醫院為什麼還運用這種重金懸賞的方式呢?是當地相關部門的不作為,還是自己捎帶的炒作呢?尤其是在發出的公告里,還有轉帖獲得該院優惠活動營銷,這樣嚴肅的懸賞貼里出現類似的軟廣告合適嗎?

請嚴肅對待、果斷處理,還醫療行業一片清白!

如今的醫患關系,不禁讓諸多的醫護人員提心吊膽,更讓不少管理者如履薄冰。一旦發生「醫鬧」或糾紛,整個醫院都不得安寧。尤其是個別歪曲實情的發帖者,無辜喊冤、肆意抹黑,即使醫院沒有任何失誤,遭受的輿論壓力與非議也不可小覷。加上地方部門面對類似的輿情非常緊張,同時給予醫院妥協解決的壓力,當事醫院因此難以直起腰桿解決問題,醫患關系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雪上加霜。

因此,無論是由於惡性競爭引起的造謠中傷,還是由於醫患糾紛引起的造謠滋事,相關部門都應當嚴肅對待,果斷及時地處理,加大懲罰造謠者的成本,還給醫療行業一片清白,促進醫療產業的健康和諧發展!

來源:醫脈通

作者丨常乾坤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6. 「醫鬧」與醫療糾紛有什麼關系

為堵住暴力「醫鬧」橫行,我國近年頻出重拳。與法治剛性相對應的,是制度柔性回,兩者缺一答不可。解決「醫鬧」問題,「堵」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還是「疏」——暢通沖突處置渠道、強化調解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提高調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確保醫患糾紛處理步入正常軌道。預防暴力傷醫,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支持,減輕貧困患者就醫的沉重負擔。還應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立法,明確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進行醫療糾紛救濟的途徑,減少患者救濟的程序限制,保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7. 如何處理「醫鬧」問題

既要引導患者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也要讓違法者付出成本。正路暢通了,歪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醫鬧

醫療糾紛頑疾,由來已久。病根兒不同,治法也不一樣。
就像天津的劉文海,認為自己站著進醫院,卻要坐輪椅回家,憑什麼呀,這屬醫鬧的一部分。
治這種「賴床」,反求諸己,醫方從自己做起,不失為正路:首先反思,正常的維權之路通不通?大路不通,人走歪路咱說起來也不硬氣。
在國外,醫療事故的處理,通常會走法律、保險等途徑。但在中國,患者總認為醫院處於強勢一方,維權渠道不暢通,維權成本太高,「告不如鬧」成了老百姓的普遍心理預期。
一場官司下來,程序繁瑣、周期漫長,得到的補償也許還沒有「鬧」來得多。「大鬧大賠、小鬧小賠、不鬧不賠」,在繁文縟節和給錢了事之間,後者成為民間的一種常態選擇。
從技術解決方案層面講,可逐步建立權威的醫療調解和仲裁機構。兩方博弈時,第三方的介入能給予較為公正的鑒定和判斷,消除患者對「醫醫相護」的擔憂,有利於患者維權。
在此前提下,就該想辦法杜絕「大鬧大得」的行為了。以鬧求利,損害的是公共利益。對於這種醫鬧,應堅決制止。
整治醫鬧,可從法律制度設計入手,同時兼顧到醫學科學局限性、醫療行業高風險性等行業特點,考慮建立醫療風險保險機制:醫院給醫生購買意外保險,如果出現醫療事故,保險公司根據責任程度對患者進行賠償。保險公司為了少付保單,一定會為釐清醫患責任不遺餘力。醫生工作風險合理轉嫁,患者也能得到切實補償,一舉兩得。
總之,一方面要培養全社會尊重法律,依法維權的氛圍,引導患者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另一方面,堅決打擊「大鬧大得」的行為,讓違法者付出違法成本,正路暢通了,違法之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醫鬧。

8. 中醫為什麼從來沒有醫鬧,也沒有醫療糾紛呢

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例因醫鬧遇害的中醫大夫叫華佗。

閱讀全文

與長寧縣中醫院醫鬧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