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設計招標時,未中標單位是否有補償金
首先,設計招標一般都設有未中標補償金,有強制性規定。
第二,補償金額沒有明文規定,要根據你們的設計量及難易程度而定,行業內的約定俗成的比例一般在設計費的1%-5%之間,可根據設計單位名次設定不同的補償標准。補償單位數量和金額數量都應在招標文件進行明確。
第三,補償金對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的要求不同,邀請招標要對所有未中標的給予補償,公開招標可以可確定一定數量的投標人進行補償。但,不管是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的補償金,前提是投標單位設計方案達到設計招標文件要求。
第四,一般使用財政性資金的,且設計費達到本級政府確定的集中采購限額標準的,需要進行公開招標。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政府審批的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有關部門批准,可以不進行招標:(一)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的;(二)涉及搶險救災的;(三)主要工藝、技術採用特定專利、專有技術,或者建築藝術造型有特殊要求的;(四)技術復雜或專業性強,能夠滿足條件的設計機構少於三家,不能形成有效競爭的;(五)項目的改、擴建或者技術改造,由其他設計機構設計影響項目功能配套性的;(六)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進行設計招標的其他情形。
第五,金額要求根據當地政府和發改委規定的限額標准而確定。限度以外的,可以不進行招標。
⑵ 招標建築設計方案,對不中標的方案需要給予補償嗎一般補償費是多少
1、在招標文件中具體規定金額,具體因方案設計的工作量和採納范圍差別較大。暫未看到明確規定。
2、方案補償是為了吸引更多投標人參與競爭。主要做法對方案進行評估,評估合格的進行補償,補償標准可化為幾檔。對於雖未中標,但部分採納的方案補償力度更大,畢竟使用了對方的知識產權。
3、招標文件中,對涉及知識產權、方案補償標准、部分採納的方案的初步方式等均應進行明確規定,並要求投標人進行相應的承諾。
⑶ 由招標方原因導致招標失敗是否對投標方進行補償或賠償
從情理來說,不論是招標方還是投標方存在過錯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都應該予以賠償。但從招標法的有關規定而言,即使投標方放棄中標而給招標方造成流標,投標方也不會去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招標方要求的投標擔保在招標法並有相應規定),所以招標方過錯導致投標人受到損失也不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招標法及合同法相關規定都未對招標失敗後過失責任賠償進行界定,在說招標失敗的原因很多,所以不好說。
⑷ 工程設計招標中,對達到招標文件規定要求的未中標方案,是否應給予經濟補償
建設部發布的《建設工程設汁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規定:對達到招標文件規定要求的未中標方案,公開招標的,招標人應當在招標公告中明確是否給予未中標單位經濟補償及補償金額;邀請招標的,應當給予未中標單位經濟補償,補償金額應當在招標邀請書中明確。招標人、中標人使用未中標方案的,應當徵得提交方案的招標人同意並付給使用費。
⑸ 設計方案補償費有什麼依據
2000年10月8日發布《建築工程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二條對達到招標文件規定要求的未中標方案,公開招標的,招標人應當在招標公告中明確是否給予未中標單位經濟補償及補償金額;邀請招標的,應當給予未中標單位經濟補償,補償金額應當在招標邀請書中明確。
住建部印發了《建築工程方案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其中第三十八條規定:「對於達到設計招標文件要求但未中標的設計方案,招標人應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償。(一)採用公開招標,招標人應在招標文件中明確其補償標准。若投標人數量過多,招標人可在招標文件中明確對一定數量的投標人進行補償。(二)採用邀請招標,招標人應給予每個未中標的投標人經濟補償,並在投標邀請函中明確補償標准。招標人可根據情況設置不同檔次的補償標准,以便對評標委員會評選出的優秀設計方案給予適當鼓勵。」
此外,2013年第23號令修改後的《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投標辦法》中也有多處提及設計補償費問題。
第十五條明確規定:招標人應根據招標項目的特點和需要編制招標文件。勘察設計招標文件應當包括下列內容……(六)勘察設計費用支付方式,對未中標人是否給予補償及補償標准。
第四十五條規定:招標人或者中標人採用其他未中標人投標文件中技術方案的,應當徵得未中標人的書面同意,並支付合理的使用費。
第四十六條規定:評標定標應當在投標有效期內完成,不能如期完成的,招標人應當通知所有投標人延長投標有效期……拒絕延長投標有效期的投標人有權收回投標保證金。招標文件中規定給予未中標人補償的,拒絕延長的投標人有權獲得補償。
⑹ 招標投標合同糾紛處理辦法是什麼
招標投標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主要有: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招標投標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招標投標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願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後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願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招標投標買賣合同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合同,既有一般買賣合同的屬性,又因在締約過程中引人了招標投標,使其具有自己獨有的特性。
考慮到招標合同糾紛,除了一般買賣合同的常見糾紛外,還有大量糾紛與招標投標程序直接相關,而招標投標程序專業性強,要適用《招標投標法》的專門規范,故《規定》將招標投標買賣合同獨立於買賣合同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級案由。
因招標投標程序在許多經濟活動中都被廣泛採用,如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特別是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時,也經常採用招標方式出讓。另,在招投標買賣過程中,招投標事宜常委託他人辦理,因招標投標委託合同發生爭議的,也只能按委託合同糾紛確定案由。
⑺ 在招投標中,發生利益沖突時,怎樣做有利於招標方利益
由於現在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以及廣大人民維護正當權利的需求日益高漲,招標投標作為一個處在利益矛盾風口浪尖上的行業,更應該與時俱進,要跳出原來處理業務問題的行為框架,結合現代企業危機管理方式,把現金的危機控制思想和理念帶入到異議處理中。做到在項目發生矛盾乃至可能發生矛盾之前,以危機處理的思維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問題,在異議處理中堅持事實、態度、措施三者的有機集合,既要有尊重事實的勇氣,又要具備保障公眾知情權、重視公眾看法的坦誠態度,在具體技術上還要能夠全面的、整體地策劃,言簡意賅地傳遞信息,達到維護公司信譽、重建招標人和投標人雙方信任、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開展的目的。
1.制定發生異議及投訴時的應急預案
招標工作中的異議處理對項目順利推進意義重大,對於不同異議可以進行分類處理。結合招標人的工作流程,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把危機處理流程化、制度化,從而可以在事態出現後更高效、更准確地進行應對。應急預案不但要符合招投標法律法規的要求,還應該體現出招標人處理項目異議時的態度,確立一旦存在錯誤將立即進行改正的處理原則。同時,應急預案不僅要設計項目異議處理的流程問題,也要對可能產生的衍生問題進行預設和提出應對方案,諸如發生暴力沖突的處理、發生法律糾紛的處置、發生媒體曝光、產生不良輿情的公關等。另外,為了保證處理項目異議時能做到資料充分,日常超標投標活動中就要注意積累,項目人員從編制文件的那一刻就應該考慮到文件內容會有哪些爭議?評標時最關注的內容是什麼?評標時最具備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而在評標過程中,也應該對各個投標做到心中有數,對存在爭議的問題詳細記錄討論經過、認定標准、結論達成依據等可以用來解答異議的內容。
2.把招標「三公」的底線放在第一位
「三公」原則是招標行業立足之本,是招標采購方式的靈魂所在,在異議處理這項工作上必須要做到堅持原則,任何的異議處理都要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招標人和代理機構要清醒地認識到,任何試圖通過模糊事實來讓投標人妥協的異議處理都存在巨大的風險,既不能面對公眾質疑、也經不起審計、更難以面對司法審判。在異議處理的實務工作中,絕大部分經歷反復異議、反復投訴,經過多次溝通仍然無法讓投標人表示認同的項目,歸根到底都是在堅持「三公」原則上出了問題,招標人和代理機構在項目前期不能公平、公正對待所有投標人,在後期的異議處理中也依然不肯尊重事實,這樣的行為難免導致項目無法進行。
3.絕不推諉、統一口徑、一致對外
面對危機時相互推諉責任的行為很容易成為矛盾加劇的導火索。處於危機中的當事人很容易因為壓力巨大而選擇指責他人,這種推諉責任、逃避決策的行為不但導致當事人形象變得不可信,還會遭到被推諉對象的反擊,被推諉的對象會採取反駁當事人的意見、質疑當事人的行動等行為來為自己的被動局面進行反擊。比如,在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失去信任和寫作,招標人試圖將異議處理的所有責任全部推給招標代理機構時,就很容易將整個應對過程割裂成對立的兩方面,一方面因為招標代理機構在證明自己存在免責情形時也許就會讓招標人最不利的情景呈現出來。另一方面,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單純將項目經理作為問題關鍵和責任的承擔者並不能解決問題,在招投標異議處理工作中,只有從企業高度明確地承擔錯誤,制定預案,才能消化矛盾並防止問題重復發生。
在處理異議的操作中,切記必須統一口徑,無論是由招標人出面和投標人溝通,還是由招標代理機構代表招標人進行溝通,針對投標人的質疑,招標方只能有唯一的答案,為了確保不要多人多次解釋同樣問題時產生誤差,最好每個異議由專門的口徑進行溝通,其他相關人員保持緘默,不直接對投標人進行溝通以及發表意見。
4.發生問題後要積極、快速、主動處理,掌握主動權
在處理項目異議的時候,很多時候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由於擔心說錯話或者引起法律糾紛而選擇沉默或「無可奉告」,期待危機自然而然的過去,而從長遠來看,這種處理方式是失敗的,面對危機決不能夠毫無反應、畏首畏尾,招標人不要試圖通過拖延、敷衍等方式讓問題平息,很多項目拖延到最後的結果不是問題被平息了,而是矛盾進一步激化。能在招標文件期間解決的問題不要拖到開評標之後,能在公示期到來前解決的問題不要拖到公示時才開始處理,越提前處理、越主動處理,招標方越容易避免問題擴大化、矛盾激烈化。
⑻ 退還投標保證金有哪些法律規定
您好,關於退韓投標保證及的法律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57條第2款規定「招標人最遲應當在書面合同簽訂後5日內向中標人和未中標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投標辦法》第44條:招標人與中標人簽訂合同後五個工作日內,應當向中標人和未中標人一次性退還投標保證金。招標文件中規定給予未中標人經濟補償的,也應在此期限內一並給付。
《關於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推行工程建設合同擔保的若干規定(試行)》第20條:投標人採用保證金擔保方式的,招標人與中標人簽訂合同後5個工作日內,應當向中標人和未中標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
《北京市招標投標條例(2010修正)》第38條:招標人收取投標保證金的,在與中標人簽訂合同後5個工作日內,應當向中標人和未中標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第44條:任何單位和個人認為招標投標活動違反《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規定的,可以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舉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將處理情況告知舉報人,並為舉報人保密。投標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認為招標投標活動違反《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規定的,有權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應當在收到投訴後1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決定受理的,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投訴人。投訴人對有關行政監督部門逾期未作出受理決定或者對投訴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重慶市招標投標條例》第41條:招標人收取投標保證金的,應當在中標通知書發出後五日內,向除中標人和中標候選人外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合同簽訂後五日內,向中標人以外的中標候選人退還投標保證金。
《雲南省招標投標條例》第36條:招標人應當在中標通知書發出後5日內,將投標保證金及同期銀行存款利息一次性退還未中標人,在與中標人簽訂合同後5日內向中標人一次性退還投標保證金及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第50條: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或者社會中介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七)不按照規定收取或者退還投標保證金及利息的。
《珠海市建設工程》第93條:招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之內向未列為中標候選人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中標候選人的投標保證金應當自招標人與中標人簽訂合同之日起五個工作日之內退還。採用現金方式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投標保證金必須退回投標人賬戶。第94條:下列情形,招標人應當在五個工作日之內退還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一)招標終止;(二)招標失敗需要重新招標;(三)投標人拒絕在投標有效期限終止之後延長投標有效期限。
綜上可知,法律對於招標方退還投標保證金的條件及期間等情況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在實踐中招標辦為了加強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督管理而代收投標保證金,作為政府監督管理部門更應該嚴格依法辦事,對於其違法不予退還保證金的行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捍衛投標單位的合法權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如果您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博曉經緯樂意為您解惑。
⑼ 設計招標時,未中標的單位是否有補償金
設計招標一般都設有未中標補償金,有強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