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證合同糾紛與追償權糾紛有什麼不同
保證合同糾紛是因 保證合同履行、解釋、變更、解除等由爭議而產生的糾紛。
追償權糾紛 是對追償權的 成立、行使 等存在爭議而產生的糾。
『貳』 原告陳某某訴被告周某、王某、B公司保證合同糾紛
1、案情介紹
2012年3月22,原告與被告周某、王某及案外人劉某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原告持有A公司70%的股權,被告王某持有A公司30%的股權,現原告將其持有的47%的股權以98萬元轉讓給劉某;原告將其持有的23%的股權以45萬元轉讓給被告周某;被告周某應於協議簽訂之日起15天內支付轉讓款5萬元,45天內支付轉讓款20萬元,90天內支付轉讓款20萬元;如逾期付款,被告周某應按日向原告支付逾期部分總價款的萬分之三支付違約金。2012年7月22日,被告周某向原告出具欠條,載明:周某同意按如下日期、金額還款,2012年7月22日支付5萬元,2012年8月3日前還20萬元;2012年9月18日前還20萬元。上述欠款由B公司及王某共同擔保,擔保人承諾在欠款人不能按時按當次金額還款,擔保人自願代為償還。債權人可向欠款人及擔保人任一方追討。擔保人某某公司及王某均在擔保人處簽名、蓋章。2012年7月30日,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A公司依法辦理股東及股權變更登記,周某持股23%、王某持股30%、劉某持股47%。原告承認被告周某支付股權轉讓款5萬元,但尚欠40萬元轉讓款。
原告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一、被告周某支付原告股權轉讓款40萬元,逾期付款利息;二、被告某某公司、王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訴訟費用由三被告共同承擔。
2、法律分析
被告王某以保證人身份在欠條上簽名,保證方式依其「擔保人承諾在欠款人不能按時按當次金額還款,擔保人自願代為償還」的約定,應為一般保證,但因未約定保證期間,保證期間依法應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故原告於2008年7月30日起訴要求被告王某承擔保證責任已過保證期間,保證人王某依法免除保證責任。被告B公司以保證人身份在欠條上簽名,被告B公司與原告之間的保證關系合法有效,但基於上述同樣的理由,被告某某公司亦應依法免除保證責任。
3、判決結果
被告周某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陳某某股權轉讓款40萬元並賠償利息損失;二、駁回原告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4、律師建議
擔保人載明「擔保人承諾在欠款人不能按時按當次金額還款,擔保人自願代為償還」的約定,應為一般保證,但因未約定保證期間,保證期間依法應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叄』 關於民事訴訟法中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當事人問題。
最高院關於民訴法的意見是1992年頒布的,而根據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回法答》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是法律,而最高院關於民訴法意見是司法解釋,效力低於法律;且最高院關於民訴法意見頒布時期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相對來說屬於舊法,也應被新法的效力所替代。故當上述二者之間的內容有沖突時,應優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
綜上,如果一份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也沒說是一般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實際承擔的是連帶責任,即債權人有權僅起訴保證人,法院不必通知被保證人參加訴訟。
『肆』 借款合同糾紛,未將其中一位擔保人列為被告法院已作出判決以後能否另案起訴
近日接到一個民間借貸的案件,在案子到本所之時,案件已經起訴。但是原告並沒有起訴借款合同的連帶保證人。該借款合同中共有10位連帶責任保證人。接到案件後我方決定追加擔保人為被告,但是法院未予追加。對於是否應該追加不存在爭議,追加被告是原告的權利。本文隨要探討的是在起訴債務人後如債務得不到清償能否在起訴保證人。目前在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本文你從現行法條談一點淺顯的看法。一、保證人訴訟是否屬於必要的共同訴訟1、一般保證屬於必要的共同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意見53條的規定:「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並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根據該條的規定對於一般保證人的訴訟時必要的共同訴訟,在一般保證中如果債權人直接起訴保證人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債務人為被告,因為保證人的承擔責任的大小必須通過追加債務人才能確定。但是該條的規定是否適用於債權人已經起訴過債務人的情形。在債權人已經起訴過債務人未獲清償時,再起訴保證人的是否也要追加債務人為被告呢?筆者認為從便於審理的角度應當追加債務人。同時依該條追加可以解決起訴過債務後,何時可以起訴一般保證人的問題。因為一般保證人承擔的是補充責任,在債權人起訴過債務人後,必須要解決債務人能夠清償的范圍,及債務人的清償是否窮盡。而這個問題在起訴保證人前解決還是在起訴保證人的訴訟中予以解決,本人認為債務人是否窮盡清償本身就應該是一般保證訴訟的審理范圍,所以應該在立案後進行審理而不能讓債權人在起訴保證人時來證明債務人一窮盡清償。由此筆者認為在一般保證中對於保證人的訴訟屬於必要的共同訴訟。2、連帶保證屬於非必要的共同訴訟根據民訴意見第53條的規定,債權人只對連帶保證人主張權利的可以不追加債務人。由此連帶保證的訴訟不是必要的共同訴訟。二、連帶保證責任與連帶債務是否存在區別根據民法通則第87條的規定連帶債務是指,負有連帶債務的各債務人有義務對債權人進行全部的清償,債權人有權要求對其負有連帶債務的一個或其中的幾個主張要求清償全部債務。連帶債務存在兩層關系對外連帶,對內安分。連帶債務實質上是一個債,因此債務人選擇了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債務人起訴後將不能再對其他人進行起訴。連帶之債產生的原因在於共同的行為和共同原因,如合夥中的共同經營行為,共同侵權中的共同侵權行為。因此連帶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的基礎在於同質性的行為導致同一個債務的產生。而連帶保證中的連帶責任的產生並不是基於同質性的行為,債務人承擔債務的基礎是其與債權人的合同,買賣或者借貸等。而連帶保證人承擔償還責任的基礎在於其保證行為,在存在保證人時債權人對債務人進行給付是基於對保證人的信任,在債務人不能履行義務時。債權人由於對保證人的信任產生損失,保證人基於其保證義務而承擔責任。因此連帶保證債務從形式上是一個債,但實質上是兩個債。在一般的連帶債務中只存在債權人與各連帶債務人之間只存在一種法律關系,但是在連帶保證之債中債權人與連帶債務人見存在兩種法律關系。因此連帶保證實質上是兩個債。三、連帶保證在起訴人債務人後可以在起訴保證人因為連帶保證實質上是兩個債因此在該種情況下並不存在一事兩訴的問題。保法解釋第一百二十六條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可以將債務人或者保證人作為被告提起訴訟,也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該條的規定只是在於強調債權人的選擇權,目的在於強化連帶保證人的責任,而不能理解為唯一性的選擇權,否則連帶保證的保證效力還沒有一般保證高,這與設定連帶保證的目的是相違背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1、協商和解
協商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根據《保險法》及相關法規、合同條款的規定,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求大同存小異,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
在爭議發生後,雙方應實事求是有誠意的進行磋商,彼此作出讓步,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和解協議。協商和解一般有自行和解和第三者主持和解兩種方法。自行和解即沒有第三者介入,雙方當事人直接進行交涉;第三者主持和解即由雙方當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從中調停,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可以就保險糾紛進行協商,雙方互相做出讓步,當然,這個讓步不能太離譜,否則誰都不能接受,也就只能通過其他途徑解決了。
2、仲裁
仲裁是指合同雙方對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發生爭議時,通過協商難以達成協議,根據申請,可由國家規定的仲裁機關依法作出裁決。
仲裁是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之後達成書面協議,願意把他們之間的爭議交給雙方都同意的第三者進行裁決,仲裁員以裁判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調解員的身份對雙方爭議作出裁決。目前,我國對經濟合同的爭議實行二級仲裁,如果當事人不服,可在接到二級仲裁決定書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作出審判判決。仲裁組織作為民間機構,是以第三者或中間人的身份,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作出公斷,因而沒有採取強制措施的權利,對仲裁裁決的強制執行權,屬於人民法院。如果仲裁裁決後,保險人拒不履行裁決,可以向保險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的申請強制執行。
一般數額不是很大的會交由仲裁解決,可以在仲裁前就自己的事情咨詢一下相關的專業律師,請律師為您做出個簡單的判斷。
3、訴訟
訴訟是依法提起要求解決保險合同爭議的一種方式。一方為原告,而被請求的一方為被告。如當事人一方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沒有滿足自己的訴訟請求或者不當時,在接到判決書的15日之內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訴訟解決保險糾紛,指的是人民法院依法定訴訟程序,對於保險糾紛予以審查,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作出判決或裁定。訴訟解決保險糾紛是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動,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國家強制力,當事人必須予以執行。
法院的判決具有強制性,一般如果雙方當事人爭議比較大,而涉及到的數額又比較大時,多數是選擇訴訟來解決的,如果您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最好還是請律師幫助訴訟。
『陸』 保證合同糾紛引起的訴訟,如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的,保證人應作為第三人嗎
你可以網路上搜一個律師事務所,然後打電話問問律師,那是最保準的
『柒』 保證合同糾紛起訴狀範本
就是一般的民事訴訟狀
保證人作為被告起訴
網上有搜一下改改就可以
注意法律規定是否修改
『捌』 擔保合同糾紛,這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這種擔保負什麼責任如何該如何答辯
看甲方有沒有償還能力,沒有的話,你償還,然後你向甲追償,你也可以工程款中扣除甲方應該給你的部分。
『玖』 保證合同糾紛屬於刑事案件嗎
1、保證合同來糾紛屬於民事案件。
2、保源證合同糾紛是指在保證人(第三人)與債權人簽訂的在主債務人不履行其債務時,由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合同中產生的糾紛。
保證合同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達成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代為履行或連帶責任的協議。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六條 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並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保證合同約定為一般保證,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
4、保證合同的核心是保證人具有代為清償債務的意思表示,所以保證人是否具備保證能力至關重要,對此,當事人在簽訂保證合同時必須謹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