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賣山寨產品侵權嗎

賣山寨產品侵權嗎

發布時間:2021-06-16 20:31:11

㈠ 山寨產品侵犯了什麼權

實際上山寨產品確實侵犯智力成果權、公平交易權、知悉真情權三個。但主要是智力成果權,其它二權都是智力成果權的延升。
哄抬物價,好象沒有侵犯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但教材里是這樣說,是讓消費者不知道物的真實價值,這樣就侵犯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我們也只能這樣答了。

㈡ 公開賣山寨產品犯法么沒有logo

外形不是高仿,沒有LOGO,機器中沒有蘋果數據,就沒事

㈢ 山寨品屬不屬於違法產品

這要看山寨品的定義在哪裡,如果山寨品只是名字差不多的話,不對其他產品造成影響,就不算違法。如果廣告和產品類型進行了模仿和復制,直接影響了其他產品的正常銷售,這就是違法了。
但還有一種情況,樓上有人說因為中國捉得比較不嚴厲,這也不是完全錯誤,但是其他國家也是差不多的。我現在居住在美國,所謂的中國山寨品也是見到的,就算模仿,它也算是一種品牌,基於美國人對中國品牌的不熟悉,山寨品和正品的銷售也是差不多的,就算影響到了正品的銷售,也是合法的,因為人家也是品牌。
所以,合不合法,要看山寨品的商品定義和地區定義。
希望你滿意這個答案

㈣ 山寨產品合法嗎

這個問題不是1,2句話能說清楚的,那你說水貨手機為啥還能在國內火暴銷售?就像都知道盜版不合法,可是還是很多人在用,你家系統是正版嗎?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理,誰說的清楚?我們這里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說的,你管他是不是合法?你不買就是了!前兩天還看電視台在放那個E卡手機,打電話不要錢拉,你說電視台怎麼敢這么放肆,啥都敢播?你說的清管的了嗎?有本事賺錢移民吧! 山寨貨不能用劣幣驅逐良幣這個理論來敘述,因為山寨永遠不能驅逐正規的名牌產品,別忘記中國奢侈性消費正在大幅度的擴散,山寨只能對國產企業造成打擊,卻無法動搖國外名牌的地位和市場,它就是個3流混混。

㈤ 「山寨」產品是否侵權

):「山寨」手機這個詞想必很多觀眾都有所耳聞,這些拼裝或仿製的手機價格十分便宜,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以致於在一些城市,還形成了專門經營山寨手機的市場。類似這種手機市場,在天津、南京、深圳和上海等地都有,產品大多數來自深圳。這些山寨手機大都沒有經過檢測,不能保證質量,更沒有售後服務。不過,山寨手機也不能說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山寨機都標注有「超長待機、雙卡雙待、數百萬像素攝像頭」等高級配置,甚至還有諸如低音炮、單反鏡頭、游戲手柄等附加功能,生產者可以說是挖空心思。但他們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侵權。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和育東:山寨手機存在一段時間了,如果與其它手機的功能類似,如果它的外觀設計相似的話,(如果能對外銷售的話,組合在一起,是否侵權呢)有的人的手機是擁有整個手機的專利,如果做的專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你就構成了侵權。專家同時指出,如果通過模仿使自己的創新達到一定程度,也可以通過申請專利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在深圳,已經有一些山寨背景的手機廠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產品甚至銷往國外。而如果一味剽竊別人的外觀和技術,甚至直接貼牌造假,最終將為法律所不容。

㈥ 山寨版的產品的生產者,仿冒其他廠家的名字或標志算違法嗎

一、山寨版的產品的生產者,仿冒其他廠家的名字或標志,肯定違法。這屬於典型的仿冒行為。
二、仿冒行為是指生產者或經營者為了爭奪競爭優勢,在自己的商品或者營業標志上不正當地使用他人的標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營業與他人經營的商品、營業相混淆,牟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具體表現為擅自使用其他經營者特有的、為公眾所周知的注冊商標、商品的包裝、裝潢、名稱或者各種質量標志,導致消費者混淆和市場混亂。
美國人稱這種行為為「不播種而收獲」的搭便車行為,它使本應屬於正當經營者的利益為不正當競爭者所獲,對市場競爭具有極大的危害。
廣義上講,仿冒行為包括對產品、質量、價格、廣告以及一切代表企業商品或者企業商譽的外在標志的仿冒。狹義的仿冒行為僅指經營者在其商品或商品包裝上對他人的注冊商標、包裝、裝潢、名稱、質量標志、產地等的仿冒行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中,對包括商標、商品名稱、包裝和裝潢、企業名稱、產品質量標志等仿冒行為進行了規定,但未涉及其他更為廣義上的仿冒行為。
三、仿冒行為的違法性
第一,仿冒行為是擾亂我國經濟秩序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是違法行為的最本質的特徵。仿冒行為之所以被規定為違法行為,從本質上說就是因為它具有社會危害性。其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2.違背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規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3.損害競爭對手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仿冒行為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具有行政違法性。經營者在商品經濟活動中違背商業道德乃至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是千變萬化、形形色色的,這是由商品經濟的屬性所決定的。有選擇地把仿冒行為作為違法行為予以規制,就使仿冒行為不僅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特徵,並且具有行政違法性的特徵。
第三,仿冒行為是應受到行政處罰的行為,具有應受行政處罰的懲罰性。任何違法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仿冒行為屬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也應承擔行政處罰的法律後果。
違法行為的懲罰性特徵與行政處罰的具體適用是兩個內涵與外延不同的法律概念。前者是區分「合法」與「違法」的界限,後者是對違法行為的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適用。

㈦ 山寨品牌算構成侵權嗎

構成侵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七章第五十二條第1款: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閱讀全文

與賣山寨產品侵權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