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轉委託權是什麼意思
有轉委託是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
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保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轉委託的許可權和期限不得超過原委託許可權和期限。
⑵ 偽造授權委託書是什麼侵權行為
偽造授權委託書本身並不能侵權侵犯他人權益,因偽造授權委託書,如果不與他人從事法律行為,對他人不產生任何影響。如果利用偽造的授權委託書,則既可能發生合同責任,也可能產生侵權責任。分析《合同法》48、49、122條:
《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四十九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行為人持偽造的授權委託書無疑屬沒有代理權,依據49條,可能因表見代理而使法律行為有效,由被代理人承擔合同的權利義務。依據48條,如果被代理人不追認,則由行為人承擔合同責任。
如果因行為人違約而侵害相對人權益,構成責任競合,相對人可選擇向行為人主張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2)轉委託侵權擴展閱讀
委託書應具備以下內容:
1. 委託人與受託人的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現在住址);
2. 委託人與受託人的關系;
3. 委託的原因;
4. 委託的許可權(委託許可權要明確、具體);
5. 委託期限;
6. 受託人有無轉委託權;
7. 其他應明確的內容。
⑶ 未經委託人同意的轉委託是否有效
轉委託原則上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權或事後追認)。根據民法通則第68條和合同法第400條的規定,代理人轉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徵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不過,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轉委託的,不論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產生轉委託的法律效力。
⑷ 受託人無轉委託權和有轉委託權有什麼區別
我國民法通則第六十八條規定「委託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從這條法規便可以知道,這是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還有不影響被代理人的利益的情況下。售樓的說不行那是他們強行要求,是不合理的。
⑸ 轉委託的法律規則及適用情況有哪些
轉委託是指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將其享有的代理權的全部或一部分轉委託給他人行使的行為。其中,接受轉委託的人叫做復代理人或再代理人。相應地,代理人選任復代理人,並向其轉授代理權的權利稱為復任權。從各方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總體講,稱做復代理關系。
⑹ 轉委託之間有什麼法律關系
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
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
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⑺ 有轉委託權的受託人在將委託權轉給他人時需要告訴委託人或事後取得委託人同意嗎另如其辦理事項損害了委
轉委託原則上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權或事後追認)。根據民法通則第68條和合同法第400條的規定,代理人轉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徵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轉委託的,不論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產生轉委託的法律效力。
⑻ 轉委託法律依據是什麼
如果受委託的機關自行轉委託,該轉委託無效,接受該轉委託的機關的行為,應當視為轉委託組織的行為,同樣的,由上級機關即原來的委託機關負責。中國法律中都有類似的相關規定。中國《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都規定了關於委託執法的情形。
《行政處罰法》第18條第1款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法》第24條第2款、第3款規定:「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的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中國《民法通則》第68條確認了轉委託(復代理),《合同法》亦有相關的規定。但是,轉委託在適用中應當符合如下法律規則:
1、轉委託的目的必須是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
2、轉委託原則上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權或事後追認)。根據民法通則第68條和合同法第400條的規定,代理人轉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徵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3、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轉委託的,不論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產生轉委託的法律效力。
4、代理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向復代理人轉委託其代理權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過其代理許可權。
5、復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轉委託之代理人的代理人,故復代理人實施代理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