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nba2011賽季勞資糾紛

nba2011賽季勞資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16 14:35:00

㈠ 求詳解NBA停擺勞資糾紛的始末。

「停擺」,英抄文為Lockout,是在勞資糾紛中業主為抵制工人的要求而發起的停工。停擺(或停工)是罷工的變種,但兩者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罷工是由勞方發起的,通俗地說是工人不幹活;而停擺是由資方發起的,通俗地說是老闆不讓工人幹活。
體育界中的「停擺」,多數情況下是由勞資糾紛造成的體育聯賽暫停的局面。NBA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發生過5次聯賽「停擺」的情況,前一次停擺發生在2011-2012賽季,當時決定性的一次會面中並沒有就新的勞資談判協議達成一致,聯賽最終「停擺」。

㈡ 11年nba勞資糾紛時科比怎麼說的

近日,美國第一大聯賽NFL(美國橄欖球大聯盟)由於勞資糾紛無限期停擺,而版NBA則很有可能步NFL的後塵。現權行的NBA勞資協議將在6月30日到期,而新的勞資談判遲遲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美國媒體多次撰文表示,下賽季NBA停擺的可能性十分大。在面臨「失業」的背景下,NBA的球員一邊打常規賽,一邊開始為自己的下個賽季尋找財路。尤其是幾位超級巨星,早早地就給未來離開NBA的日子做好了規劃。
對於科比來說,義大利是個被賦予特殊情感的地方。從小在這里長大,學得一口流利的義大利語,最愛AC米蘭……在義大利人看來,科比就是他們的同胞,義大利就是科比的故鄉。科比曾表示,自己會來到義大利結束職業生涯,如果他真的回來,說「榮歸故里」一點不為過。

來源:搜狐體育 2011年03月18日10:08

㈢ 2011年NBA勞資糾紛

簡單一點說,聯盟老闆覺得轉不了錢,或者很虧本,就會壓制球員的薪金,出台政策。比如現在的硬工資冒和加重奢侈稅。但是球員不想被壓制,所以就有了糾紛,你不給我加錢,那我不打球了

㈣ NBA勞資糾紛是怎麼回事

NBA的勞資糾紛始終沒有停息過,98-99賽季的縮水賽季就是一次總爆發。NBA每過7年就有一次勞資談判,勞就是球員,資就是各個球隊的老闆還有NBA的總裁STERN.STERN是最重要的決策者

STERN要求降球員的工資,要求提高NBA的年齡檻,但是以球員工會主席尤因為代表的NBA球員們想提高自己的年薪,把工資帽提高,降低年齡檻,讓高中球員可以輕易進入NBA.STERN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說NBA球員的工資跟普通老百姓比起來已經高太多了,不應該要求更加多.由此引發了球員工會的極度不滿,拒絕在勞資合同上簽約.並且進行了大罷工.後來好像是STERN和老闆退了一步,提高了工資帽才解決了
後來好是STERN和老闆退了一步,提高了工資帽才解決了,但當年的常規賽季已經損失了32場。

㈤ 2011年NBA勞資談判的談判過程

早期談判
2009年3月,NBA聯盟總裁大衛·斯特恩首次就即將於2011年6月到期的勞資協定作公開表態,他表示,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NBA以及球員工會將會在兩年後現行勞資條款到期後對其進行調整,同時他認為這不會使得NBA再一次進入「停擺狀態」。但而後球員工會執行理事比利·亨特表示,球員工會對於現有勞資條款感到滿意,他們並不希望對現有條款做出大幅修改。同時也表示對下一份勞資條款達成前景的樂觀。
在斯特恩表態要調整當前勞資協定的同時,經紀人David Falk曾預言下一輪的NBA勞資談判將會「非常,非常極端」,甚至聲稱資方可能會採取讓聯盟停擺一年甚至兩年的手段來逼迫球員工會接受他們的要求。
2009年8月5日,NBA與球員工會提前進行了關於新勞資協議的首次談判,談判共持續了3個半小時,但雙方並未交換任何意見。金融危機導致一些球隊經營不善是勞資雙方決定提前開始談判的原因之一,斯特恩認為,雙方關注的焦點在於球員收入在籃球相關總收入中占的比例,在2005年到2011年的這份勞資協定中,這一百分比為57%。
斯特恩提出硬工資帽
2010年1月,有消息稱大衛-斯特恩將會在談判重啟後努力推動雙方接受「硬工資帽」條款。聯盟稱此舉是為了節省薪金,消息源稱這樣的硬工資帽條款可能將逐步在聯盟中推行。同月還傳出消息,資方欲在新的勞資條款談判中提出大幅降低球員的薪金以及合同的最大年限等要求,包括將當前勞資條款中球員收入不超過籃球相關收入(BRI)57%的規定數字削減到不超過45%,這意味著球員們的平均工資將下降21%左右。2月1日,球員工會主席、洛杉磯湖人後衛德里克·費舍爾表示,對於這一要求球員工會無法接受。
2010年全明星期間
2010年達拉斯全明星周末期間,勞資雙方再次會面。斯特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聯盟預計本賽季所有球隊將遭受總額達到4億美元的虧損,並稱聯盟在當前勞資協定下幾乎每年都要出現上億美元的虧損。他還表示他們已經讓球員工會方面了解了這一數字,目的是希望工會方面能夠理解資方在下一份勞資談判中提出苛刻條件的原因。
球員工會提交建議書
2010年7月初自由球員市場剛打開,球員工會即向聯盟以及老闆們的談判委員會遞交了一份新的勞資協議建議書。有消息稱,球員工會希望繼續保留可以使用特例的軟工資帽以及奢侈稅線規定,設立一個更加有效的收益分成體系。這與1月老闆們提出削減合同、設立硬工資帽的建議分歧很大。
據報道,球員們還在這份建議書中建議放寬受限制自由球員的規定,讓球隊不用在留下球員時感到壓力很大,但報道沒有涉及如何放寬的細節。
球員們還建議取消基年補償(Base Year Compensation,簡稱BYC)條款,這項條款原本是用來限制球隊為了滿足交易中薪金配平的原則而和球員簽訂過高合同以幫助完成交易的「鑽空子」行為。
2010全明星後的討論
2010年8月,NBA勞資雙方舉行了自2010年全明星賽後的首次勞資雙方討論會,據報道此次會面使得雙方的談判取得了「建設性」的進展。雙方還約定在新賽季的季前訓練營開始之前再進行一次會談。包括勒布朗·詹姆斯、德維恩·韋德、卡梅隆·安東尼以及克里斯·保羅等大牌球星都參加了此次的會面,以展現球員們對此次談判的關注程度。
2010年9月,勞資雙方進行了休賽期的第二次對話,此次對話共持續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NBA球員工會主管比利-亨特在會談結束後表示,他將2011的全明星視作是一個非正式的截止日,據報道,當時費舍爾對勞資談判在全明星期間達成基本一致持樂觀態度。
2010-11賽季開始
2010年10月,大衛-斯特恩稱他考慮把「縮減聯盟球隊數量」作為解決聯盟收入不景氣狀況的方法之一擺上談判桌。在湖人總冠軍戒指頒發儀式前,斯特恩接受采訪時表示勞資雙方仍有很多分歧。他還表示勞資談判會始終是2010-11賽季的「背景音樂」。
「末日武器」
2010年12月,球員工會著手收集所有NBA球員授權取消工會代表資格(authorize decertification),解散球員工會的授權證明,准備以此來威脅老闆們趁早與球員工會達成新版勞資協議。這項被稱之為「末日武器」的措施如果得到球員的授權,則球員工會將可以解散。解散工會將讓球員們喪失所有工會保護,而球員們將可以使用反托拉斯壟斷法來起訴各球隊老闆,並以此挑戰聯盟各種薪金限制以及球員交易限制。如果工會不解散,他們只能依據勞動法起訴老闆。
隨後斯特恩稱球員們如果這樣做「將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因為本賽季結束時保障性合同的總額達40億美元。」
2011全明星後
2011年2月達拉斯全明星賽期間,勞資雙方進行了一次對話,沒有達成實質性意見,而後大衛-斯特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是時候開始進行新勞資協議的正式談判了,並告誡勞資雙方不要在這個過程中花言巧語。斯特恩表態稱雙方的談判會在6月30日當前協議到期截止日前達成一致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在6月30日前達成新協議對這個聯盟有多重要」。
隨後的3月末,聯盟方面將2009-10賽季的財政數據提交給球員工會,讓後者開始對這些文檔進行審核。財政數據是雙方討論的基礎,老闆們認為堅持他們已經虧損達四億美元,而球員工會並不這樣認為。
2011年4月,NBA取消了2011年的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以及夏季實習計劃,這被認為是NBA正在為停擺做准備的兩個跡象。
2011年4月底,聯盟向球員工會提交了新的建議書,5月初,球員工會表態對該建議書很不滿意,稱這份建議書只進行了少量的修改。5月24日,球員工會向美國全國勞工關系局提交了一份文件,控告老闆們在談判中的不誠信以及談判的不公平。
最新談判進展
當地時間2011年6月7日,勞資雙方舉行了5個小時的會議,斯特恩稱對談判感到樂觀,但表示雙方還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斯特恩重申想要對工資結構做出重大改變,稱需要對勞資協定做「非常重大的調整,能夠讓老闆們進行持續性的投資,希望達到50億美元的收益。」
6月8日,雙方繼續進行了4個小時的談判,但談判結束後球員工會表示聯盟的要求沒有任何改變,球員工會主席費舍爾還承認老闆們已經「直接通知」球員方面,如果不接受這些改變,他們就將面對停擺。
6月14日,大衛·斯特恩與比利·亨特開了一個小會,但是雙方都沒有透露與會議相關的任何細節。據悉,會議中沒有球隊老闆和球員參加。ESPN得到消息稱,球隊老闆們仍然堅持要求球員們放棄收入分成,並且建議簽訂10年的硬工資帽合同。
6月17日,聯盟的勞資談判終於有了一些進展,NBA老闆方面不再堅持實行無保障合同,但是球員方面警告稱這還不夠,因為他們仍然要求實行硬工資帽。同時還傳出消息,如之前的預期,聯盟已經通知球員們今年的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取消。
6月21日,勞資雙方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會談中各自提交了一份建議書,並對談判的前景保持謹慎樂觀,會議期間球員工會首先提交了建議書,他們希望保持現在的軟工資帽制度,但是同意球員總工資減少5億美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減少1億美元。 而資方之後提出了反建議,他們希望簽訂10年協議,而不是球員方面提出的5年。他們建議實行「有彈性的工資帽」制度,每個賽季允許支付給球員的總工資至少為20億美元。聯盟還在工資特例上有了一些讓步,稱在他們提出的新建議中,伯德條款和中產特例都將繼續保留,盡管他們還沒有確定球隊工資的最高額。但是球員工會認為,這仍然是硬工資帽。
6月23日,球員工會發表了非常強硬的言論,比利-亨特稱,球隊老闆們正在試圖破壞球員們的同盟。德里克-費舍爾也表示,他們不會為了避免停擺而接受一個糟糕的協議。NBA發言人邁克·巴斯說道:「停擺是我們一直在努力避免的,提供了很多辦法以讓球員們收到公平對待。聽到工會代表們令人遺憾的言論,我們非常失望。」而球員們生氣的是,大衛-斯特恩稱球員們5億美元的收入減少不夠多,並且在告訴球員之前,先告訴媒體希望設定6200萬美元的「有彈性的」工資帽。
6月24日,勞資談判沒有任何進展。球員和老闆們今天會面了4個小時,他們同意在當地時間6月29日或6月30日再次開會進行談判,大約有50名球員參加了談判,他們全都穿著同樣的灰色T恤,胸前印有「STAND」(堅持)字樣,向聯盟表達了他們的強硬立場——堅持球員工會提出的5年減少5億美元的提案。
6月28日,NBA理事會成員在達拉斯進行了會面,並且聽取了勞資關系委員會主席、馬刺老闆皮特·霍爾特有關勞資談判的報告。而據聖安東尼奧當地媒體稱,他們從一名熟悉聯盟策略的NBA球隊總經理那裡得到一個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停擺,僵局將更難打破。一旦聯盟宣布停擺,他們將會要求球員們接受4500萬美元的硬工資帽、取消保障合同,並且要求球員們減薪33%。而先前他們的讓步——包括有彈性的6200萬美元的硬工資帽、每年保證20億美元的總工資,都將不予討論。
6月30日,勞資雙方在紐約兩個半小時的談判後,雙方正式確認無法達成一致的協議。NBA聯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日凌晨0點開始正式停擺。

㈥ 2011NBA勞資糾紛決絕了嗎

沒有啊,幾個巨頭的工資問題沒有解決,還在停擺啊

㈦ 2011 nba勞資糾紛耽誤多久

停擺是休賽期停的,要說耽誤的話,NBA正常十月開始季前賽,十月末十一月初開始常規賽,耽誤到12月25聖誕節才開始

㈧ 2011nba停擺後 勞資怎麼解決了

勞資協議 長度

2005 勞資協議: 7年, 其中第7年(2011)老闆有權選擇跳出

2011 勞資協議: 10年, 其中在2017年雙方都有權單方面決定跳出

收入分成

2005 勞資協議:球員拿到57% 的籃球相關收入

2011 勞資協議: 球員在這個賽季拿到51.15%。 在接下來的賽季裡面, 除了作為基礎的50% 收入以外, 球員會得到(或者額外支付)聯盟收入和預測收入之間差額的60.5%。 球員總收入分別以49% 和51% 為上下限。

另外, 在球員收入的部分裡面, 占籃球相關收入的1%的資金由聯盟保管並投入到球員退休基金裡面去。

返還比例

2005 勞資協議: 球員工資的8%由聯盟保管(如果球員工資超過籃球相關收入的57%, 則聯盟從這8%裡面扣除多餘的工資)。 如果8% 全部扣除了以後球員收入仍然超過57%, 則球員下一賽季的實際工資將按比例被削減。

2011 勞資協議: 聯盟保管10%。 如果10%全部扣除了以後還不夠, 黃世仁們會去球員退休基金裡面搶喜兒。 但是如果把球員退休基金裡面所有的喜兒都搶光了還還不了債, 黃世仁就發善心不再去搶楊白勞了。 球員下一賽季的工資收入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特赦條例

2005 勞資協議:在05-06賽季前每隊可以踢飛一名球員。 被踢飛的球員工資必須照付, 工資計算在球隊總工資中, 但是不需要因為額外支付奢侈稅

2011 勞資協議: 在任何一個賽季開始前(也就是說, 火箭可以先不使用特赦條例, 而等到明年7月份再用這個條例去解約一個球員), 球隊可以選取一個在2011賽季前簽下合同的球員並把他踢飛。 踢飛後球隊工資照付, 但是不佔用球隊的工資額度, 不需要付奢侈稅。

另外一個重要變化: 在球員被釋放後的兩天里, 各個有薪資空間的球隊可以對該球員秘密競價。 對該球員出價最高的球隊將直接以該價格簽到被遣散的球員。 換句話說, 被遣散的好球員幾乎不可能進入自由球員市場來選擇自己想去的球隊。

球隊間利潤分成

2005 勞資協議:一部分奢侈稅沒瓜分完的收入會分給象雄鹿山貓一樣的矮窮丑們。

2011 勞資協議:收入分成的額度大約會是原來的3倍。 具體的細節仍在商討中。

最低球隊總薪金

2005 勞資協議: 工資帽的75%

2011 勞資協議: 在接下來兩個賽季裡面, 球隊最低工資是工資帽的85%, 之後提升到90%

奢侈稅

2005 勞資協議: 球隊每高出奢侈線一美元, 就要另外多付一刀

2011 勞資協議:在11/12 和12/13賽季, 奢侈稅不變。 從那之後, 奢侈稅變成按每500萬逐級遞增。 具體的稅額是:

比奢侈線高500萬以內: 該部分以 1:1.5征稅

比奢侈稅高1000萬以內但是500萬以上: 該部分以 1:1.75 征稅

高1500萬以內但是1000萬以上: 該部分以 1:2.5 征稅

高出1500萬: 該部分以 1:3.25 征稅

如果該隊屢教不改, 在過去5年裡面4次超過稅線, 則另外多增1美元的線 (也就是現在的奢侈稅率變成了 2.5, 2.75, 3.5 和4.25

奢侈稅收入分配

2005 勞資協議: 所有稅線下的球隊拿到奢侈稅收入的1/30。剩餘的部分由聯盟決定怎麼拿著去腐敗

2011 勞資協議: 僅由奢侈稅線下球隊分贓的部分不得超過奢侈稅總收入的一半。 剩餘的部分由聯盟自己決定怎麼拿著去腐敗。

付稅球隊的額外限制

2005 勞資協議:木有

2011 勞資協議:付稅球隊的中產特例會比其他球隊小。 他們無法使用雙年特例。 從13/14賽季開始, 工資超過稅線400萬以上的球隊無法進行簽換。

「不平等」條例

2005 勞資協議: 如果雙方同意, 球隊可以在遣散球員的時候, 把球員的工資放在一段更長的時間來慢慢付款。

2011 勞資協議:在遣散球員的時候, 球隊可以單方面決定延長付款期限。 延長的最高期限是 「球員合同剩餘年數×2+1」。

自由球員和受限自由球員

2005 勞資協議: 自由球員在簽訂合同或者被母隊宣布放棄鳥權之前, 占據母隊薪資空間的額度是本身工資150% 到300%。 受限球員在簽訂合同以後, 母隊有7天時間來決定是否匹配。 母隊的報價合同金額由受限球員的選秀位置來決定。

2011 勞資協議: 自由球員占據母隊薪資空間額度普遍減少。 受限球員的匹配時間從7天減少為3天。 報價合同金額現在除了看具體的選秀位置外, 還將受他「是否成為球隊主力」的影響。 [註:根據yahoo的Woj的說法, 「主力球員」的定義是過去2年中平均首發41場, 或者平均賽季上場時間2000分鍾。]

新合同

2005 勞資協議: 對於鳥權球員來說, 最多6年,每年升額最多10.5%。其他球員是5年8%。 頂薪球員按照進入聯盟的年數, 分為工資帽的25%, 30% 和35%。

2011 勞資協議: 鳥權球員 5年7.5%, 其他球員(包括簽換球員) 4年4.5%。 頂薪球員收入不變, 但是如果一個新秀球員在新秀合同期間拿到2次全NBA陣容或者2次全明星或者1次MVP, 他可以直接簽署30%的頂薪合同(而不是25%)。 新勞資協議下底薪合同和新秀合同的基礎金額不會向2005年那樣每年按百分比提高, 直到聯盟總收入提高超過現在總收入的12%為止。

續約

2005 勞資協議: 新秀可以續約增加5年。 老將可以續約5年(如果老將在簽續約的時候還有1年合同, 那麼實際上就是續約增加4年)

2011 勞資協議: 新秀可以續約增加4年。 每隊最多可以對一名新秀續約增加5年。 老將可以續約4年。 甜瓜的續約/交換模式最多隻能3年。

中產特例

2005 勞資協議: 最多五年, 起薪是聯盟平均薪水(10/11 賽季是576.5 萬), 增長幅度最高8%

2011 勞資協議: 付稅球隊最多3年, 300萬起, 3%增長。 非稅球隊最多4年, 500萬起, 3% 增長。 有空間的球隊(因為有空間, 所以根據定義, 沒有中產特例)獲得一個新特例: 最高2年, 250萬起, 3% 增長。

傷病特例

2005 勞資協議: 最多5年, 啟薪是中產, 或者原球員薪水的一半(取小的那個), 每年8% 增長

2011 勞資協議: 最多一年。 其他一樣。

交易規則

2005 勞資協議: 工資帽以上的球隊可以吃進送出球員工資的125%+10萬薪水。 每次交易可以最多收入300萬現金。

2011 勞資協議: 付稅球隊的交易規則不變。 非稅球隊(要求是在交易完成後球隊不超過奢侈線)可以吃進送出球員的150%+10萬, 或者是送出球員的100%+500萬。 [註:按常理上來說似乎是應該這兩個中較小的數據, 但是現在猴子還沒確認]。 球隊每賽季最多付出或者收入300萬現金。

BYC

2005 勞資協議: 一個球員如果用鳥權簽約或者被續約新秀合同, 同時工資增加超過20% 的話, 在接下來的6個月里, 他被稱為BYC球員。 BYC球員在計算交易配平的時候極其麻煩。

2011 勞資協議: 除了簽換以外, BYC 球員在每個賽季的1月15日之前不得交易。

簽回交易出去的球員

2005 勞資協議: 球員交易出去並被裁了以後, 他需要等30天才可以回原隊

2011 勞資協議: 球員在本賽季不得回原隊

㈨ NBA勞資糾紛具體是指什麼

就是指NBA球員工會和球隊老闆們之間的勞資糾紛。原因有很多,但是勞資糾紛沒有談妥,NBA就會停擺。

首先,美國遭遇百年未遇的經濟危機,經濟衰退嚴重,這直接導致很多球迷囊中羞澀。這樣,對於每一支球隊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賽季套票、豪華包廂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次,NBA雖然多年來一直高度擴張,但在此過程中很多小城市的球隊生存和發展環境並不理想,有些甚至到了惡化的程度。金融風暴讓每個行業的生存都很艱難,而NBA球員的薪水在此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了,所以各支球隊在自己的艱難生存環境面前,不得不選擇控制球員們那過高的年薪。NBA資方正在考慮在新的勞資條款談判中,增加特殊條例,限制球員的薪金以及合同的年限。
多數老闆表示,球員的薪水肯定將比原來少很多,不然,球隊將無法繼續運轉下去。因為沒有人會賠本賺吆喝,所以,球員工資作為球隊最大的開支,應該是重點清理對象。
新的勞資協議不僅僅減薪那麼簡單,球隊老闆們還希望將球員的最長合同時間變短,由原來的6年變為5年,而且只有前兩年是有保障的合同,剩下的時間要看球員表現,如果他們在球場上的表現達不到應有的水準,球隊可以隨時中止合同。大幅減薪,合同保障期減短,這種變化肯定讓球員們大為不滿。「如果停擺的話,有些NBA球隊將就此消失,他們將不再是這個聯盟的一分子。」洪特表示。
NBA在1998至1999賽季停擺,當時也是因為勞資協議沒有達成。直到協議達成,1999年2月NBA才重新開賽,賽季最後縮水成只有50場常規賽。
2011-2012賽季,也是因為勞資協議沒有達成,而於2011年7月1日正式進行停擺。

㈩ NBA的勞資糾紛是怎麼回事

通常認定為1999年,而且那年的全明星取消

起因:NBA的勞資糾紛始終沒有停息過,版98-99賽季的縮權水賽季就是一次總爆發。NBA每過7年就有一次勞資談判,勞就是球員,資就是各個球隊的老闆還有NBA的總裁STERN.STERN是最重要的決策者

過程:STERN要求降球員的工資,要求提高NBA的年齡檻,但是以球員工會主席尤因為代表的NBA球員們想提高自己的年薪,把工資帽提高,降低年齡檻,讓高中球員可以輕易進入NBA.STERN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說NBA球員的工資跟普通老百姓比起來已經高太多了,不應該要求更加多.由此引發了球員工會的極度不滿,拒絕在勞資合同上簽約.並且進行了大罷工.後來好像是STERN和老闆退了一步,提高了工資帽才解決了

耗時:NBA勞資糾紛到11月7日為止已經整整持續了129天

結果:後來好像是STERN和老闆退了一步,提高了工資帽才解決了,但當年的常規賽季已經損失了32場。

閱讀全文

與nba2011賽季勞資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