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遺產土地糾紛
一,土地不能繼承:
1,根據我國《土地承包法》的相關規定,土地的所有權屬於集體所有;
2,承包方只有權用權,沒有處置權;承包人死亡的,其法定繼人在承包期限內,可以代為使用和耕種,直到承包到期,村裡有權收回。
3,對於承包期限內的土地使用權,各繼承人可參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繼承順序和分配原則來分配;
4,對於分配有議異發生糾紛的,可以請第三人調解或者起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㈡ 父母遺留下的土地法律有沒有規定,什麼樣的子女不能繼承
沒有明文規定,土地不是遺產,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對象是家庭,因此每個家庭成員都可以使用,而且也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則,實踐中都會給女方一部分讓其維持自己的生活。不過法律規定了可以收回土地的條件,程序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涉及家庭內部原因
㈢ 關於土地財產的繼承問題
很明顯,這三畝土地應該由你繼承,我國法律規定,夫妻配偶是第一繼承人,之後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你的繼承順序高於你的娘舅應該由你繼承財產
我收到你的問題了,首先你母親的土地使用證明是不是還在,能不能證明你母親是有使用權,再者,當初你母親去世的時候是否留下遺囑或是當初你們是怎麼處理遺產的,你的父親沒有分的遺產嗎?
㈣ 關於子女土地繼承法的問題
你好,根據法律規定,子女有繼承父親遺產的權利,你無法阻止。當然如果其父親還健在,就可以根據他的意願決定,另外其父親癱瘓,作為子女並沒有盡到贍養義務,你可以控告她不履行贍養義務,並索取賠償。
㈤ 土地繼承糾紛
一樓不懂就不要亂說,起訴要花時間精力金錢的,而且很傷感情!
1/首先要搞清楚,奶奶以前種的土地的所有權屬於誰?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8條,土地屬於國有或者集體所有,因此,這塊地你們家沒有所有權.
根據第9條,地是分給你們家用的,所以,你們家只有使用權,地仍然是屬於集體的,所以以前種地要交農業稅
根據第10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2/只有使用權的土地,在奶奶過世後,能否繼承?
根據民法通則第75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對於農民來說,土地就是生產資料,所以,土地的使用權是可以繼承的
3/你們家是否得到了奶奶那塊地的合法土地使用權?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認識到,土地使用權可以由具有經營管理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分配得到,也可以通過繼承得到.
根據<民法通則>第72條,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所以,如果02年奶奶去世後,村裡有明確的合同或者土地使用證或者公文等字據,把那塊地只給你們家使用,那麼,你們家就具有這塊地的完整使用權.
如果只是村支書口頭上說的,那麼,這塊土地的使用權就要按照繼承的原則進行劃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3條,由於三家共同承擔奶奶的養老,所以應該均等分配.但是,當時另外兩家都不要這個土地,按照第27條,說明伯伯和叔叔放棄了這份繼承權
4/打官司有沒有勝算?
A:以繼承權糾紛進行訴訟
在奶奶去世後,伯伯和叔叔放棄了土地使用權的繼承權,那麼,現在他們後悔了,雖然你家沒有過錯,但是按照<民法通則>第106條,仍然你家要承擔民事責任.
按照民法通則第135條,民事訴訟的期限是2年,奶奶是02年去世的,如果當時有進行遺產分割,那麼,伯伯叔叔現在後悔,按照第137條,已經過了訴訟期限,所以,他們現在要求把土地拿回去是不合法的.
但是,你們家如果打官司能否要回呢?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你們家想勝訴,就應該有下面證據的支持:
a.當年遺產分隔時,伯伯叔叔簽署的放棄土地耕種的書面說明(估計這個會沒有)
b.如果沒有a,有證人證言說明,他們放棄土地的使用權(村支書願意做這個證嗎?如果這次是他主持要把地給伯伯叔叔的,那就不要想了!)
B:以土地使用權糾紛為由進行訴訟
我們在上面分析過,土地由村裡面進行管理,如果當時有書面的東西給你們家,說明這個地歸你們用了,那麼就可以勝訴,如果沒有的話,就很難了
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http://www.szfdc.gov.cn/xxgk/zcfg/fgk/tdl/200711/t20071127_15770.htm
第八條
㈥ 新土地法子女有繼承權嗎
土地確權後如果土地承包人去世,其子女是否可以繼承土地呢?可以明確地說,土地確權只是確立的土地承包權,而不是土地所有權,農村土地的所有權一直是村集體的,不存在繼承問題,所以,嚴格地說,子女不存在繼承農村土地的問題。
單從土地承包權來看,農村土地承包法也規定了農村土地的屬性和不可承包性,土地承包人去世後子女不存在承包權的繼承問題,但承包的林地的承包人死亡後,其繼承人可以繼承其本承包期內的承包權。所以,除了林地以外,不管土地是否確權,承包人去世後,子女都不可以繼承其承包的土地。
但是,雖然土地承包權不可以繼承,但是,土地承包人的收益其繼承人可以繼承。也就是說,如果土地承包人去世,其承包的土地未被村集體收回,那麼,其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其承包土地上的收益。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承包人戶口內有其他農業人口。
按照土地承包政策,農村承包期內,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土地實行以戶為單位的承包,一個農村土地承包人去世,只要其戶內還有其他農村農業人口,即為該土地的共同承包人。其剩下的農業人口可以繼承耕種其承包的土地。但是,由於去世的土地承包人,其繼承人往往不止是戶口本上的農業人口,其戶口本上的農業人口耕種該土地所得的收益,其非農業人口的繼承人,也應該獲得相應的份額,這就是繼承土地的收益。
綜上,農村土地的承包人去世,如果其子女全為非農業人口,其戶內再無農業人口,這種情況視為整戶消亡,村集體可以收回其土地承包權,但承包的林地除外。如果其戶內尚有其他農業人口中,村集體不能收回土地承包權,其農村子女可以在本承包期內繼承耕種使用本土地。但對於本土地耕種的收益,其其他非農業人口的子女也擁有繼承權,可以要求其農村耕種該土地的兄弟分給一定的收益。當然,這只是法律上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非農業人口的子女不會參與父母農村土地的收益繼承問
㈦ 新《土地法》子女有繼承權嗎
對於土地的繼承問題,區分以下情況處理:
1、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土地使用權所有人死亡的,可以依法由子女繼承。
2、農村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人死亡的,可以由其繼承人依法繼續承包或者繼承其收益。
3、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土地,不能繼承。承包人死亡的,由戶內親屬繼續承包。承包人死亡後,戶內沒有其他成員的,由村集體收回承包地。
㈧ 土地糾紛繼承順序是由哪些以及身邊的哪些人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第一順序繼承人,是依《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
第一順序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著法定的、無條件的扶養和贍養的義務關系。在被繼承人死亡時,享有法定的繼承權。
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可以由當事人聲明放棄或因有下列行為之一依法剝奪而喪失: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一順序繼承人在繼承開始時,不分男女、老幼,均享有均等的繼承份額。
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特殊規定:
一、喪偶的兒媳對公婆,喪偶的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並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
二、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的關系,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三、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的遺產,不影響繼承其生父母的遺產的繼承權,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的遺產,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