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旅遊合同糾紛處理規定具體有哪些
你好,
《旅遊法》第八章旅遊糾紛處理
第九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指定或者設立統一的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受理機構接到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或者移交有關部門處理,並告知投訴者。
第九十二條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協商;
(二)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三)根據與旅遊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九十三條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依法對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
第九十四條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發生糾紛,旅遊者一方人數眾多並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選代表人參加協商、調解、仲裁、訴訟活動。
『貳』 請問旅遊合同的糾紛要怎麼樣解決避免呢
訴訟,就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旅遊合同糾紛的活動。由人民法院審理,判決的旅遊合同糾紛案件,是解決旅遊合同糾紛的最終方法。
『叄』 旅遊合同的爭議要點有哪些
旅遊合同的七大風險
春暖花開,一起「團建」去|旅遊合同的七大風險
作者|黎嘉敏
單位|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不少公司為豐富員工業餘生活,更重要的是團隊建設,強化員工協作能力,多會在此時與旅行社合作,組織員工旅遊團建。
然而,跟團旅遊時間周期長,中間更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等諸多中間服務環節,還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可預料的突發情形。
因此,公司在與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時,一定要做好功課,認真了解合同相關內容,切不可馬馬虎虎,以免留下隱患和風險。
筆者在此梳理了訂立旅遊合同應注意的七大風險點,以供參考。
一、旅行社的經營是要官方特定許可的
旅行社是許可經營的行業,出境游更是特許經營的業務。
因此,在選擇旅行社時,要確認旅行社的許可經營資質。
旅遊管理部門頒發的《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旅行社分社備案登記證明》、《旅行社服務網點備案登記證明》上載明許可證號碼、旅行社名稱、營業場所、許可經營業務和許可證及登記證明的有效期等內容。
公司可通過注意查看擬合作旅行社的營業執照、許可證及登記證明,也可以自行在網上查詢該旅行社公開公示信息,判定其是否具有相關的資質。
二、「旅遊」的內容要鎖定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各式旅遊產品琳琅滿目,名稱相近的兩款旅遊產品往往存在天壤之別。
因此,公司在簽訂《旅遊合同》時應明確旅遊產品名稱、團號、組團方式、出發日期、出發地點、途徑地點、目的地、結束日期、返回地,以免不必要的糾紛。
三、與花錢有關的標准需細化
外出旅遊,最重要的是「食、宿、交通以及門票」等內容,公司有必要細化行程的各方面的相關標准:
1、往返交通,如往返交通為火車,建議將標准明確至硬卧/軟卧;
2、游覽交通,如【33】座【空調】大巴;
3、餐飲,建議註明是自主解決還是旅行社統一安排。
若為旅行社統一安排,則建議細化用餐標准:時間、費用、次數等;
4、住宿,建議明確住宿標准,如酒店星級、房間標准及數量等;
5、如有旅行社統一安排游覽項目的,建議細化統一安排游覽項目的詳細內容、時間及價格,自由流動的時間和次數等。
四、保障安全第一,旅遊保險需重視
公司需注意合同中旅行社購買保險情況,若委託旅行社購買,則需了解清楚賠償的范圍和額度,並索要保單和憑據。
建議公司在合同上載明所購買的保險產品的所屬保險公司、產品名稱、保險金額及保費。
五、半途取消行程有依據
1、因不成團解除合同
若旅遊合同對成團有最低人數限制的,當因未達到約定人數不能出團時,根據《旅遊法》第六十三條,組團社經徵得公司書面同意,可以委託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如果公司不同意,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旅行社退還已收取的全部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建議公司明確旅行社退還費用的時間,以免發生合同雖解除但費用遲遲未退的風險。參考條款:「自合同解除之日起【】個工作日內向公司退還已收取的全部費用」。
2、行程中解除合同
跟團旅遊時間周期長,涉及的中間服務環節多,甚至可能發生其他突發情況,難免會出現行程中解除合同的情形。
公司在與旅行社訂立合同時,需注意旅行社的霸王條款,如「中途臨時性退團團費一律不退」。
根據《旅遊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八條規定,旅遊行程結束前,公司解除合同的,旅行社應當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並協助公司參團員工返回出發地或者公司指定的合理地點。
如果合同解除時由於旅行社或者履行輔助人(主要指與旅行社存在合同關系,協助其履行合同義務的,實際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或者個人等,如協助提供交通、住宿、餐飲等服務的相關單位或人員)的原因導致的,返程費用應由旅行社承擔。
無論何種情形,一旦發生解除情形,我們都建議公司立即向對方發出書面解除函,以便及時收回退款。
六、發票就是成本,風險需管控
很多公司在合同中有關發票的條款就只有簡單的一句「由某方承擔開具發票的義務」,具體怎麼開?
開什麼樣的發票?
如果發票開不出來那造成的損失該怎麼彌補?都沒有約定。
常常有因對方虛開發票、提供的發票形式不符合稅局要求或內容不真實或填寫錯誤等原因而無效、已收錢卻遲遲不開發票的情形發生。
此外,合同、旅遊行程單、發票或收據,都是日後發生糾紛的重要證據。
因此,公司需重視旅遊合同中的發票條款。
建議在合同中應明確旅行社提供發票的時間及開具發票的類型,尤其建議公司採用「先票後款」的方式,並明確開具的發票必須合法、規范、准確。
參考條款:「旅行社應在公司支付相關費用前【】個工作日提供正規合法有效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旅行社未提供發票或提供發票不符合要求的,公司有權相應推遲付款期限且不視為違約。」
七、爭議解決有規則
實踐中,常有因沒約定仲裁機構或仲裁機構約定不明(如寫錯仲裁機構名稱導致無法確定唯一機構、僅約定仲裁地點,而對仲裁機構沒有約定)、約定的仲裁機構並不存在、既約定仲裁同時又約定訴訟解決等,導致仲裁協議無效的情形發生。
如果公司傾向於通過仲裁解決糾紛,則應選擇明確的、唯一的仲裁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還可以在仲裁規則允許的范圍內,為自己量身訂制適合的仲裁程序。
例如:當事人可以選擇在提起仲裁時現行有效的仲裁規則,或是選擇簽訂合同時有效的仲裁規則;當事人還可以在仲裁條款中就適用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等作出約定。
『肆』 旅遊合同糾紛相關法律有哪些
這里的建設工程合同中的工程質量問題的責任分擔,應該是針對發包方對第三人責任版的承擔問題權。而不是說承包方與發包方之間的問題,也就是說,發包方對外就工程質量問題承擔責任。但是,在發包方和承包方這兩者之間,不管是建設工程合同還是承攬合同,都是需要承包方或承攬人按合同約定做出質量合格的工程,這一點是這兩種合同應該都共同約束的。所以這里承包商的主張應得不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