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哪些糾紛不能仲裁
1、涉及婚姻、家庭、繼承的糾紛不能仲裁
因為此類糾紛雖然屬於民事糾紛但往往回涉及當事人答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如婚姻關系等,所以不能仲裁。
2、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行政爭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於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此種爭議只能通過行政方式處理,或者以行政訴訟方式解決。
此外,仲裁法第77條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另行規定。」該條說明勞動爭議可以適用仲裁解決,但仲裁時不適用仲裁法的具體規定。
⑵ 民訴中,繼承糾紛可申請仲裁嗎
先糾正一下,民訴是民事訴訟的簡稱,訴訟和仲裁是兩種並行的糾紛解決方式,互相排斥
仲裁法明確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⑶ 遺產繼承糾紛為什麼不能實行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三條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這類糾紛雖然屬於民事糾紛,也不同程度涉及財產權益爭議,但這類糾紛往往涉及當事人本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需要法院作出判決或由政府機關作出決定,不屬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2、行政爭議不能裁決。行政爭議,亦稱行政糾紛,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於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外國法律規定這類糾紛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解決。
《仲裁法》還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由國家另行規定,也就是說解決這類糾紛不適用仲裁法。這是因為,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雖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於一般的民事經濟糾紛,因此只能另作規定予以調整。
(3)繼承糾紛不能申請仲裁擴展閱讀:
仲裁的適用范圍:
仲裁的適用范圍是指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哪些糾紛不能以仲裁來解決,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爭議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一是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組織;二是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三是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合同糾紛是在經濟活動中,雙方當事人因訂立或履行各類經濟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包括國內、國外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國內各類經濟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期貨和證券交易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票據糾紛、抵押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和海商糾紛等,還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經濟糾紛,以及涉及國際貿易、國際代理、國際投資、國際技術合作等方面的糾紛。
⑷ 哪些糾紛不能申請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三條的規定,下列糾紛不能申請仲裁: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另根據《仲裁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另行規定。
⑸ 哪些糾紛案件可以申請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2條、第3條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專生的合同屬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關於仲裁的范圍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仲裁只能適用於平等主體之間,只能針對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2、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及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能申請仲裁。
3、勞動爭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可以仲裁,但不適用《仲裁法》,因為這兩類糾紛有其特殊性,故相關法律另有規定。
申請執行仲裁裁決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
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正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
⑹ 哪些房產糾紛不能申請仲裁
房顧問:根據有關規定,下列房產糾紛不能仲裁: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回或審理辦結的房地產糾紛答;涉及離婚、收養、監護、繼承、析產、贈與的房地產糾紛;涉及落實政策問題的房地產糾紛;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房地產行政爭議;經過公證機關公證後發生爭議的房地產糾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分房的糾紛;駐軍內部的房屋糾紛。依據上述規定,你不能申請仲裁,但可依法向法院申請起訴。哪些房產交易必須辦理公證 張先生:我的親戚因工作原因遷往外地,准備將原有房屋贈與我,問是否需要辦理公證? 房顧問:根據有關規定,以下幾類事項必須辦理公證:繼承房產,應當辦理「繼承權公證書」;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贈與房產,應當辦理贈與人的「贈與公證書」和受贈人「接受贈與公證書」或雙方共同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書」;有關房產所有權轉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為,必須辦理公證證明。依據上述規定,你必須辦理有關公證手續。
⑺ 為何仲裁法規定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請說明法理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從法的價值和仲裁與訴訟的關系來為您解釋。
1、法理學內中會仔細研究法的價值,容其中平等,民主,秩序是高級價值,高於其他價值,秩序也是民主和平等的保障。
2、仲裁不能監督法院,但是法院卻是仲裁的監督部門,換句話說法院的裁判才是效力最高。如果仲裁明顯有錯誤,是可以通過訴訟途徑來救濟的。
3、如果仲裁出現錯誤,勢必會引起訴訟。經濟案件還好說,無非就是錢的問題,按照法院最後的判決走就沒有問題了。但是婚姻、收養、監護、繼承的相關糾紛不僅僅關乎到財產權,更關乎人身權利。比如離婚案件就麻煩了,今天仲裁離了婚,明天和另一個人結了婚,後天法院判決離婚無效,那可怎麼辦?二婚又是否有效?如果無效對方怎麼辦?所以說勢必造成社會不穩定,所以為了保證法的秩序價值,使社會穩定,以上您說的那幾種情況是不能仲裁的。
以上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知道我的解答是否能為您解憂。
⑻ 財產繼承糾紛是否可以適用仲裁程序
你好!不可以,仲裁的適用范圍是財產糾紛,主要以合同糾紛為主,繼承糾紛雖然也涉及財產內容,但究其根源,此種糾紛是由於當事人的身份關系引起的。
參見《仲裁法》第二、三條。
⑼ 哪些糾紛不可以仲裁
同時規定,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能仲裁。由此,可以看出: 1.將糾紛提請仲裁的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而不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提交仲裁的糾紛僅限於民商事糾紛,包括合同糾紛和涉及財產權益的非合同糾紛 所謂其他財產權益的糾紛,主要是指侵權糾紛。這類糾紛在海事、房地產、產品質量、知識產權領域中較為常見。海事中的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有:涉及海上船舶碰撞或者海上船舶損壞港口建築構成設備所產生的爭議;涉及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爭議等。房地產糾紛中的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有:侵佔他人所有的房屋的糾紛;因使用房屋的附屬面積、共同設施而發生的糾紛。 3.涉及婚姻、家庭、繼承的糾紛不能仲裁 因為此類糾紛雖然屬於民事糾紛但往往涉及當事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如婚姻關系等,所以不能仲裁。 4.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行政爭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於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此種爭議只能通過行政方式處理,或者以行政訴訟方式解決。 此外,仲裁法第77條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另行規定。」該條說明勞動爭議可以適用仲裁解決,但仲裁時不適用仲裁法的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