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審計業務與非審計業務的關系
所謂的非審計業務是指除審計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是會計師事務所向客戶提供並收取一定費用的多種服務,如稅務咨詢、管理咨詢、法律咨詢甚至技術咨詢等。
審計界對非審計服務影響審計獨立性問題的研究,存在兩種相互對立的觀點:一種是非審計服務影響了審計的獨立性,甚至可能導致審計失敗;另一種則正好相反,認為向同一客戶同時提供審計服務和非審計服務,不僅不會影響獨立性、反而會提高審計效率。
(一)非審計服務有損審計獨立性該觀點認為:注冊會計師向同一客戶同時提供審計服務和非審計服務,可能淡化會計師應有的職業謹慎,從而使會計師偏離超然獨立的立場,甚至因此導致失敗。非審計服務影響審計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利益沖突」。高額的非審計服務收入可能導致事務所對客戶形成財務依賴,進而導致注冊會計師在與客戶發生意見分歧時放棄原則;另一方面當非審計服務的收費超過審計服務的收費時,便會在非審計服務與審計服務之間形成市場競爭,造成審計服務競爭力趨弱,注冊會計師會將更多的精力集中於非審計服務,對審計服務的質量有一定影響。二是「角色沖突」。非審計業務的管理顧問性質可能將注冊會計師置於公司的管理位置,而在進行審計業務時,扮演管理角色的注冊會計師,可能難以客觀地評價與判斷企業業務活動和交易性質。三是「形象沖突」。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評價主要是關注形式上的獨立,即使注冊會計師確實保持了實質上的獨立,但如果公眾認為其偏袒了委託人,則審計結果即使再正確也是徒勞的,因為公眾只能通過觀察注冊會計師形式上是否獨立而決定是否信任其報告的信息。公眾認為注冊會計師同時提供審計服務和非審計服務,就喪失了形式上的獨立性,從而貶低注冊會計師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㈡ 審計業務約定書存在什麼風險需要詳細的解答!!
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和初步調查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後,應初步確定審計風險,並認真評價初步風險水平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為確定是否接受業務委託提供依據。如果初步確定審計風險水平過高,注冊會計師需考慮提請被審計單位應做好的補充准備工作,並且提高自身的關注能力,以期降低風險水平,否則可以考慮放棄接受業務委託。
審計業務約定書,是指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簽訂的,用以記錄和確認審計業務的委託與受託關系、審計工作的目標和范圍、雙方的責任以及出具報告的形式等事項的書面合同。
㈢ 會計師事務所應如何解決審計業務和會計咨詢服務業務對事務所造成的利益沖突
這主要涉及到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的問題。獨立是注冊會計師的靈魂,失去獨立性,則客觀公平無從談起。因此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准則規定,從事會計咨詢服務業務的注冊會計師不得從事對同一企業的審計業務。即審計業務和會計咨詢服務業務必須分開。
㈣ 11. 對於審計和會計的工作法規沖突,你作為審計人員怎麼處理
對於審計和會計的工作法規的沖突,我覺得。審計的話,他是審核會計的,應該是。會計的後面一個那麼肯定是要有相關的東西,作為准則的。
㈤ 審計業務約定書中的違約責任如何制定
違約責任的內容
甲乙雙方應當嚴格遵守本業務約定書約定的事項,任何一方違約,致使另一方未能履行約定事項時,另一方可以解除本業務約定書,並要求違約方賠償經濟損失,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審計業務約定書包括的內容:
(1)簽約雙方的名稱
指會計師事務所(乙方)和委託人(甲方),要求在約定書中填寫雙方的全稱。
(2)委託目的
即委託人委託受託人去做什麼,要實現哪些結果。就會計報表審計業務的委託目的而言,委託人委託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發表意見,並出具審計報告。就驗資業務委託目的而言,委託人委託注冊會計師對被審驗單位的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及相關的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發表審計意見,並出具驗資報告。
(3)審計范圍
審計范圍與委託人的委託目的密切相關,它是指注冊會計師圍繞委託目的而開展審計工作所要涉及的業務事項及相關資料。開展會計報表審計的范圍不僅包括規定時間內的會計報表、會計賬目等資料,還包括實施符合性測試中涉及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4)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
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具體內容參見本章第三節審計總目標中的相關闡述。
(5)簽約雙方的義務
根據權利與義務的對等關系,無論是委託人還是受託人如果要獲得一定的權利,就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就會計師事務所方面而言,應履行的義務包括:
1.按照約定時間完成審計業務並出具審計報告。
2.對在執業過程中獲悉的商業秘密保密。
在委託人方面,應履行如下義務:
1.及時提供注冊會計師審計所需全部資料。
2.為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必要的條件以及給予必要的配合。
3.按照約定金額和方式,足額、及時支付有關審計費用。
(6)出具審計報告的時間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按雙方約定的時間出具審計報告,以便於委託人能及時使用審計報告。
(7)審計收費
雙方應在審計業務約定書中根據商定結果載明對該審計業務實行審計收費的計費依據、計費標准、收費總額以及支付費用的方式和時間。注冊會計師應以審計工作量即審計時間為標准收取費用,不能以審計工作成果的大小如審計出的問題和金額大小為標准收取審計費用。如果在實施審計之後,由於審計取證時間的增加、審計范圍和相關工作量超過審計約定書中的約定事項控制預算程度,注冊會計師可以與被審計單位重新商議審計收費或追加審計收費。
(8)審計報告的使用責任
這項內容旨在限制委託人隨意使用審計報告和保護注冊會計師因委託人執意亂用審計報告而不會被追究有關責任。在審計業務約定書中可表述為如下規范語言:審計報告的使用應當與委託目的相關,委託人必須正確使用。如使用不當造成後果,與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無關。
(9)審計業務約定書的有效期限
明確規定約定書的生效日和失效日。
(10)違約責任
由於審計業務約定書具有與經濟合同一樣的法定約束力,因此,對於違約方的責任可按有關合同法規的規定來確定。
(11)簽約雙方認為應約定的其他事項
諸如約定的變更事項、對資料的保管事項等。特別是要充分兼顧到可能出現不可預見的情況,影響審計工作的完成或需提前出具審計報告,雙方應如何變更和處理約定事項,協調一致。
(12)簽約時間
包括簽約雙方的全稱、簽章、法定代表人的簽章或簽名、簽約的日期。
㈥ 審計與管理咨詢的兩大業務之間存在獨立性沖突嗎
審計與管理咨詢的兩大業務之間存在獨立性沖突。
雖然管理咨詢業務目前在我國注冊會計師業務中並不突出,但安然事件的發生、《2002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的頒布卻表明,管理咨詢業務可能是影響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重要因素。
審計質量可以分解為專業勝任能力和獨立性兩個因素,其中,獨立性是指在發現客戶存在違約事實後,能夠如實報告的能力。
大量的審計失敗案例表明,影響審計質量的並不是審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而是相應的審計師在執業時缺乏獨立性。從這一意義上看,獨立性是高質量審計的靈魂。顯然,注冊會計師在從事審計服務的同時,向同一客戶提供管理咨詢,對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注冊會計師必須擁有的獨立性,實際上有兩種,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其中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必須與被審查企業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否則會影響注冊會計師公正地執行業務。
雖然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與被審查企業或個人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不包括為客戶同時提供審計和管理咨詢服務,它卻與「擁有被審查企業股權或擔任其高級職務,是企業的主要貸款人、資產受託人或與管理當局有親屬關系等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嫌,尤其是當獲取的管理咨詢服務收入金額較大或佔全部收入比重較高時。因為,注冊會計師可能會害怕與被審查企業發生爭執而失去巨額管理咨詢收費,因而可能會屈從企業管理當局的壓力而喪失其獨立性;而被審查企業也可能因此而增加談判的籌碼,通過拒絕給予管理咨詢業務來限制調查的程度或懲罰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業務中表示誠實的行為,從而影響其獨立性;或者,通過追加非審計服務的合約來誘使注冊會計師降低其獨立性。
此外,形式上的獨立一般是針對第三者而言的,即必須在第三者面前呈現出一種獨立於客戶的身份,在他人看來才是獨立的。
因此這需要通過外界來評價,如果投資者或其他人士懷疑注冊會計師或其所在的會計公司不能保持客觀的立場並作出公正的判斷,那麼該會計公司就未能做到形式上的獨立。也就是說應做到讓外界特別是讓投資者相信其獨立性,如果外界人士懷疑獨立性,那麼即使保持了實質上的獨立,也會影響其形式上的獨立。
注冊會計師在為企業同時提供審計和管理咨詢服務時,在第三者看來,就缺乏形式上的獨立。有專門的調查結果就表明,在被調查的財務經理中,幾乎有一半的人擔心注冊會計師為同一客戶同時提供審計和管理咨詢服務可能會損害其獨立。
㈦ 如何解決審計和非審計業務的利益沖突的問題
嚴格執行審計迴避制度
㈧ 在審計中解除業務約定和推出審計業務的區別是什麼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解除業務約定只是某方面的約定,但審計還可以繼續進行。但退出審計業務就是終止審計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㈨ 對審計爭議事項必須通過法定的方式和途徑解決的詳細內容解釋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對審計爭議事項,法律規定了三種解決途徑和方式:
(1)向上一級審計機關或本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通過 行政復議解決審計爭議;
(2)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行政訴訟解決爭議;
(3)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通過辦理申訴事項解決審計爭議。
在解決審計爭議過程中,審計機關必須維護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的申請復議、起訴和申訴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