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精神損失費賠償上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並未明確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計算方式和賠償限額,各地法院在審批實踐中如何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遇到了一定的困擾。針對此種情況,各地法院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司法實踐,制定了具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計算規定。《精神賠償解釋》規定了三種不同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1)對於造成死亡的,應當賠償死亡賠償金;(2)對於造成殘疾的,應當賠償殘疾賠償金;(3)對於侵害人身,沒有造成死亡殘疾後果的,應當賠償精神撫慰金。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
② 我國《侵權責任法》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不是縮小了
這種情況可以找專業律師問問,京都律師事務所在這方面還不錯。
③ 侵權責任法的精神損害賠償適用於食品衛生問題么在10倍賠償基礎上,還能要求精神賠償么
如果食品衛生問題造成了自己的人身損害,才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至於法院最終會判多少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④ 關於《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
呵呵,藉助一些新聞您看看有沒有幫助吧
精神損害賠償得到法律彰顯
2007年11月日,「北京公交售票員掐死清華教授女兒案」民事賠償部分終審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撤銷了賠償10萬元精神損害金的一審判決,改判賠償30萬元,這是目前我國法院判決精神損害賠償的最高數額。
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沒有明確規定,正在審議中的國家賠償法修訂草案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但僅限於行政法領域,司法實踐中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來規范,司法實踐中精神損害賠償已經有了不少案例。
最新通過的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表示,這是《侵權責任法》的一個亮點,表明我國在現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
王勝明介紹說,草案審議過程中,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怎麼認定,什麼情況下構成精神損害賠償,以及精神損害賠償究竟賠多少,有過很大爭論。最終通過的法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嚴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權益。侵害人身權益是指侵害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但不包含侵害財產權,如果侵害了財產權益,就要根據財產的損失給予賠償。
⑤ 精神損害賠償在法律中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侵權責任法》第22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一)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前提
根據本條規定,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是侵權人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了他人嚴重的精神損害。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包括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身權益。
「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這里的「他人」,不限於被侵害人;在某些情況下,如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死亡的,受到嚴重精神損害的他人為受害人的近親屬。
但何為「嚴重精神損害」恐怕會在實踐中引起爭議,這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將包袱扔給了最高人民法院。
(二)我國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其他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2月20日《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了精神損害的賠償范圍: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滅失或者毀壞。
引用地址:http://www.haiyaolaw.com/html/view/case/2010-11/5945.htm
⑥ 法律專業問題關於精神賠償標準的問題
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費,輕微傷一兩千到一萬都有可能,並不是殘疾才有,嚴重精神損害就有,至於啥叫嚴重除了傷情還得靠嘴說
侵 權 責 任 法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