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中韓漁業糾紛

中韓漁業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15 17:23:19

Ⅰ 簽訂中韓漁業協定的漢奸是誰

李濱(山東省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

李濱,1956年7月生,北京市人,,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畢業(與寧賦魁為同屆同學)。
2006.12月因在擔任駐韓大使期間出賣情報及外交泄密被解職、拘押。李濱是外交系統目前發現的最高級別的間
諜,十幾年來為韓國以及美國提供了為數眾多的中國外交機密,泄露和破壞了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外交政策。由於內奸的存在,《中韓漁業協定》事實上存在欺上瞞
下,廉價犧牲國家利益的嚴重問題。這個協定內容使中國在黃海中韓公海區域的海洋經濟權益蒙受嚴重損失,也使得沿海漁民深受其害至今。

個人簡歷如下:
1977年-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職員;

1982年-1986年,外交部亞洲司科員、隨員、三秘;

1986年-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三秘、二秘;

1991年-1994年,外交部亞洲司副處長、處長;

1994年-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參贊;

1997年-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

2001.10--2005.08,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

2005.08--2006.06, 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2006.06--2006.12,山東省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

2006.12--, 因在擔任駐韓大使期間出賣情報及外交泄密被解職、拘押。

Ⅱ 韓海警再向中國漁船開火並扣押了20人了嗎

1月4日,韓國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廳稱,當地時間4日早上9點40分,韓國全羅南道新安郡可居島西南方向35海里(64.82km)海域,發現50餘艘60~80噸級中國漁船進行「非法」捕魚作業。韓聯社稱,韓國海警投入1500噸級、3000噸級的5艘警備艦艇、1艘漁政船和1架直升機來應對。

最終,韓方海警扣押2艘涉嫌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並將船上20名船員移送全羅南道木浦市。其中,有1艘被扣押的中國船隻在沖突過程中遭受浸水損失。

近年來,圍繞中韓漁業糾紛而引發的暴力沖突頻繁見於媒體。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海警表示,去年12月19日,在韓國經濟專屬區水域,韓國海警對40餘艘中國漁船警告無效後,發射200餘發子彈進行驅趕。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歷來高度重視涉外漁業管理工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維護相關海域漁業生產秩序。希望韓方妥善處理相關問題,在執法過程中不要採取危及人員安全的過激手段,切實保障中方漁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並與中方加強溝通,共同維護有關海域漁業生產秩序。」

Ⅲ 中韓漁業協定 什麼時候可以廢除

中韓漁業協定沒有公布過會廢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根據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為養護和合理利用共同關心的海洋生物資源,維護海上正常作業秩序,加強和發展漁業領域的相互合作。

《中韓漁業協定》於2001年6月30日24時正式生效。根據該協定,「締約任何一方在最初五年期滿時或在其後,並可提前一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締約另一方,隨時終止本協定」。

(3)中韓漁業糾紛擴展閱讀:

產生影響:

協定簽署後,我國歷史上一直在黃海水域對馬、大小黑山,濟州島外海等傳統漁場作業的2萬余艘漁船,被禁阻在外。這意味著極大多數漁船從傳統的外海漁場撤出被迫擠向國內近海漁場,致使擁有世界最大捕魚船隊、同時也是作為世界最大水產品消費國家的中國的漁業空間在近海被擠壓喪失三分之二(尤其是2001年9月16日12時東海漁場伏季休漁期結束以後)。

沿海漁民不得不爭搶本已十分有限的近海、內海水產資源,致使得近海連年幾乎已經無魚可捕。同時又意味著漁區數以萬計的漁船被迫轉產轉業,數十萬計的漁民面臨出路和生計問題,中國漁業生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Ⅳ 為何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漁業糾紛不斷

近幾年,我國和周邊國家,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緬甸等多次發生涉漁糾紛並引發外交事件,最近鬧得比較厲害的是菲律賓,但實際上已不是漁業糾紛,已經上升到領土糾紛,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當然不能再沉默了,南海亮劍就在眼前。究其原因,專家們認為,菲律賓最近在黃岩島海域的種種動作及其政府高官的相關言論,有其深刻而又復雜的背景。美國高調宣布重返亞太,使得本地區某些國家心態明顯生變,不是著力解決自身經濟社會問題,相反覬覦他國疆域,妄得之心大起,而最為拙劣的做法是極力藉助外來勢力,製造事端,無端渲染所謂的威脅。
冷戰結束後,亞太地區最大限度地擺脫了戰爭威脅,迸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特別是近年來,在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回升乏力的大背景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亞太地區增長前景更被看好。
但應該認識到,亞太地區絕大多數成員仍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加快發展、改善人民生活仍是面臨的首要任務。亞洲環太平洋地區政治、安全環境復雜,共同營造和維護友好、穩定、和平與安全的周邊環境,致力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符合亞太各國的共同利益,也是亞太大家庭的共同之責。

Ⅳ ​韓海警擬嚴打中國漁民,我國會可考慮廢中韓漁業協定應對嗎

《中韓漁業協定》是中國和韓國簽訂的關於各自海域的規定。協定規定了中韓兩國暫定措施水域、過渡水域和維持現有漁業活動水域的范圍,漁民在暫定措施水域、專屬經濟區管理水域作業的管理方式和申請的相關問題,以及違反規定作業的處理方式。2001年6月30日24時正式生效。
中韓漁業協定起初是根據1982年12月10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中國和韓國兩國在相向海域尚未完成專屬經濟區劃界前,就漁業問題作出的一種非正式劃界的臨時性安排。
1990年代以前,我國本不認同一些國家自行設定的沿海經濟區或者大陸架圈限。按照歷史上的國際慣例,只要是公海各國就可以進入和捕魚。包括日本對馬海峽,韓國濟州島其領海線以外的海域,只要是公海,中國漁民就有權進入,只要不進入別國的領海就可以。
但在2000年參加WTO協定後,中國與韓國簽署《中韓漁業協定》。該協定把我國漁民進入兩國領海之間的一大片國際公海捕魚的權利抹殺掉了,致使中國漁民的傳統漁業作業領域被大面積壓縮,這是導致引起今天中韓漁業不斷沖突的根本原因。
這個漁業協定從表面上看,在水域劃分上中國似乎並沒有吃虧。但問題是中國所得到的多是屬於黃海內海水域(中國一側的水域),該側的水域漁業資源歷來相對匱乏。而韓國得到承認的多是黃海外海水域(靠近韓國一側水域),那裡魚類資源遠比中方一側水域多。
該協議中最關鍵的內容是被標志為過渡水域的中介海區。根據該協定:被劃為過渡水域的地方在協議生效5年後即2005年後,成為兩國各自的專屬經濟區。而恰恰那一大片被標志為韓國過渡水域的地方,在歷史上是我國漁民千百年來的傳統捕魚區,2005年後卻不費韓國一分錢、未費一槍一彈地自動成為了韓國的專屬經濟區。
就是在這一片所謂的韓國專屬經濟區,近年由於中國漁民仍沿習慣前往捕魚,而被韓國海警驅逐、虐打、處罰,成為爭端激烈的地區。
這里本來是一片無主權歸屬的公海。在沒有簽訂中韓漁業協議之前,中國魚船可以到這里捕魚,只要不進入韓國領海就行。但自從這個協定簽署後,韓國卻認為自己取得了該海域的行政管轄權。雖然當時中方申明《中韓漁業協定》,不等同於海上劃界,但韓國人已經事實上將其專屬經濟區作為海域領土嚴加守衛。因此後來兩國間的漁業糾紛即不斷發生。
尤為令人憤慨難平的是,雖然《中韓漁業協定》於2001年6月30日生效,但按雙方協定,中韓漁業協定簽署後,尚有5年過渡期,期間允許雙方對海洋經濟區劃線范圍進一步談判。然而在此5年期間,中國駐韓國大使正是李濱。因此,在這個5年過渡期仍可挽回部分國家利益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了。
協定簽署後,我國歷史上一直在黃海水域對馬、大小黑山,濟洲島外海等傳統漁場作業的2萬余艘漁船,被禁阻在外。這意味著極大多數漁船從傳統的外海漁場撤出被迫擠向國內近海漁場,致使擁有世界最大捕魚船隊、同時也是作為世界最大水產品消費國家的中國的漁業空間在近海被擠壓喪失三分之二(尤其是2001年9月16日12時東海漁場伏季休漁期結束以後)。沿海漁民不得不爭搶本已十分有限的近海、內海水產資源,致使得近海連年幾乎已經無魚可捕。同時又意味著漁區數以萬計的漁船被迫轉產轉業,數十萬計的漁民面臨出路和生計問題,中國漁業生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據有關漁業部門的資料調查,《中韓漁業協定》生效後對山東、江蘇、浙江及福建沿海當地漁業生產來說,完全是一場災難。據了解,舟山漁民失去30%的外海漁場,還有25%漁場作業受到嚴格限制,近萬余艘漁船將陷入無海捕魚的困境,數萬漁民勞動力面臨改變出路另謀生計問題。僅舟山一市年損失捕撈產量約30萬噸、產值約20億元。漁民們首先擔心永久性失去賴以生存的外海漁場後收入會大幅度下降,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溫飽也成問題。
《中韓漁業協定》於2001年6月30日24時正式生效。但是根據該協定,「締約任何一方在最初五年期滿時或在其後,並可提前一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締約另一方,隨時終止本協定」。

Ⅵ 中韓漁業協定為什麼把傳統漁場劃給了韓國

這個漁業協定從表面上看,在水域劃分上中國似乎並沒有吃虧。但問題是,中國所得到的多是屬於黃海內海水域(中國一側的水域),該側的水域漁業資源歷來相對匱乏;而韓國得到承認的多是黃海外海水域(靠近韓國一側水域),那裡魚類資源遠比中方一側水域多。
該協議中最關鍵的內容是被標志為過渡水域的中介海區。根據該協定:被劃為過渡水域的地方在協議生效5年後即2005年後,成為兩國各自的專屬經濟區。而恰恰那一大片被標志為韓國過渡水域的地方,在歷史上是我國漁民千百年來的傳統捕魚區,2005年後卻不費韓國一分錢、一Q一彈地自動成為了韓國的專屬經濟區。就是在這一片所謂的「韓國專屬經濟區」,近年由於中國漁民仍沿習慣前往捕魚,而被韓國海警驅逐、虐打、處罰,成為爭端激烈的地區。
這里本來是一片無主權歸屬的公海,在沒有簽訂中韓漁業協議之前,中國魚船可以到這里捕魚,只要不進入韓國領海就行。但自從這個協定簽署後,韓國卻認為自己取得了該海域的行政管轄權。雖然當時中方申明《中韓漁業協定》不等同於海上劃界,但韓國人已經事實上將其專屬經濟區作為海域領土嚴加守衛。因此後來兩國間的漁業糾紛即不斷發生。

Ⅶ 中韓漁業協定是李濱簽訂的嗎

中韓漁業協定簽署後尚有5年過渡期,期間允許雙方對海洋經濟區劃線范圍進一步談判,然而這5年期間中國駐韓國大使正是李濱。

Ⅷ 中韓漁業協定從法理上講可以廢止嗎

可以,協定本身規定,締約一方可以在五年期滿後,提前一年書面告知對方解除協定。沒有規定解除條件。這個不是劃界協定,本身就是臨時過渡性的。

Ⅸ 中韓漁業協定誰批的經過人大了嗎符合法律嗎

《中韓漁業協定》是2000年8月由中韓兩國外交部門簽訂的,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按照1990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凡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與協定在我國具有法律效力,屬於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之一。

《中韓漁業協定》是根據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為養護和合理利用共同關心的海洋生物資源,維護海上正常作業秩序,加強和發展漁業領域的相互合作。

《中韓漁業協定》於2001年6月30日24時正式生效。根據該協定,「締約任何一方在最初五年期滿時或在其後,並可提前一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締約另一方,隨時終止本協定」。

(9)中韓漁業糾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第七條

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前款規定的條約和重要協定是指:

(一)友好合作條約、和平條約等政治性條約;

(二)有關領土和劃定邊界的條約、協定;

(三)有關司法協助、引渡的條約、協定;

(四)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條約、協定;

(五)締約各方議定須經批準的條約、協定;

(六)其他須經批準的條約、協定。

第八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款所列范圍以外的國務院規定須經核准或者締約各方議定須經核準的協定和其他具有條約性質的文件簽署後,由外交部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外交部,報請國務院核准。

協定和其他具有條約性質的文件經核准後,屬於雙邊的,由外交部辦理與締約另一方互換核准書或者以外交照會方式相互通知業已核準的手續;屬於多邊的,由外交部辦理向有關保存國或者國際組織交存該核准書的手續。核准書由國務院總理簽署,也可以由外交部長簽署。

Ⅹ 關於韓國攔截中國漁船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於中韓漁業糾紛來說,基本上理虧的都是中國人,在海上打漁時,中國不少漁船都有或多或少越界打漁或者侵入他人漁業作業區域的情況,簡單的說就是不守規矩,還有很多漁船為了多打漁,用小眼漁網替換大眼漁網。這說明第一中國漁業資源匱乏;第二中國很多漁民對金錢的追求太過;第三,中國漁民的資源保護意識很差。知道前幾年秘魯扣留中國漁船的事嗎?就是因為當時在秘魯海漁業作業區打漁的時候,中國漁船偷偷把網撒越界,到別國的漁業區打漁所致。對於這點我無話可說,只能盼著國家能規范漁業捕撈,補助漁民了。

閱讀全文

與中韓漁業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