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院對虛假訴訟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刑法》第307條之一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構成虛假訴訟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② 發現虛假訴訟該怎麼辦
發現虛假訴訟該打擊虛假訴訟,當務之急應建立虛假訴訟案的識破機制和審查程序。
建立虛假訴訟案的識破機制和程序。
1、選定特定案件作為虛假訴訟的「高危」案件。
由於虛假訴訟者追求的非法利益往往存在於特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中,因此他們必以特定的案件為造假對象,也只有在這類案件上造假他們才有利可圖。因此通過分析特定時期、特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我們可以對虛假訴訟案的類型作出預見。
根據虛假訴訟案的這種可預見性,我們可以羅列出一段時期虛假訴訟的「高危」案件。筆者認為,當前可以將以下幾類案件列為「高危」案件:
(1)被告為資不抵債的訴訟主體,尤其是其財產已進入法院執行拍賣程序的案件。
(2)國有、集體企業,尤其是改制中的國有、集體企業為被告的案件。
(3)政府規劃拆遷區范圍內的公民作為訴訟主體的分家、析產繼承、買賣案件。
(4)提起離婚訴訟前的某一時期,夫或妻一方經法院裁決債務案件異乎尋常多的離婚案件。
(5)其他可疑的案件。對確定的「高危」案件,可以在立案大廳予以公示,以表明法院已對此類案件引起高度重視。對虛假訴訟者起到預防嚇阻作用,盡量促使虛假訴訟者放棄罪惡念頭。
(2)虛假訴訟侵權救濟擴展閱讀:
虛假訴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病象,它的產生有其特定的環境和條件。現階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民事活動所遵循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與權利自主處分原則及民事審判權的被動性特徵客觀上為虛假訴訟提供了滋生的條件與生存的空間。民法屬於私法,法律對待民事關系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和權利自主處分的原則。
只要虛假訴訟雙方當事人互相串通,虛構事實與證據,從表面上達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訴辯雙方對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法院就不大可能去審查雙方證據和民事法律關系的真實性。正因為如此,虛假訴訟者往往能輕易得逞。
2、證據制度的不夠嚴密為虛假訴訟的得逞提供了可能。《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了7種證據的形式要件,即證據的外在表現形態,而沒有規定證據的本質屬性。而外在形態只是一種載體或形式,至於這種載體所記載的內容的屬性,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3、法律規制力度不夠,導致虛假訴訟者所能獲得的非法利益或達到的非法目的較之法律風險與代價嚴重失衡。虛假訴訟的違法性和應受譴責性人所共知。進行虛假訴訟是要冒一定的法律風險的。但是虛假訴訟者在種種非法利益的誘惑面前往往會忘卻風險,而選擇非法利益。
③ 遭遇他人虛假訴訟,應如何救濟
法諺曰:「沒有救濟的權利不是真正的權利」。
被侵權者可以選擇的救濟途徑主要有:案外人申請再審、第三人撤銷之訴、執行異議和執行異議之訴。
1.他人為逃避債務進行虛假的訴訟,法院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能申請再審嗎?
案外人申請再審:法院的生效裁判涉嫌虛假訴訟的,案外人可以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案外人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確定的執行標的物主張權利,且無法提起新的訴訟解決爭議的,可以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或者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利益被損害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作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處理。」
2.如果抗訴再審時,第三人撤銷之訴正在審理過程中,兩種程序並行應該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01條規定,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審理期間,人民法院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裁定再審的,受理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將第三人的訴訟請求並入再審程序。但有證據證明原審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先行審理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裁定中止再審訴訟。
第三人撤銷之訴審理終結,據以再審的原裁判若被撤銷,則應終結再審程序。依照《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1款第6項的規定,裁定終結訴訟。
3.他人為逃避債務進行虛假的訴訟,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嗎?
法院的生效裁判涉嫌虛假訴訟的,案外人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為逃避財產被執行的目的,惡意串通,虛構借款事實,進行虛假訴訟,損害案外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第三人撤銷之訴: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沒能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對其民事權益造成了損害,可在一定期限內,向作出損害其民事權益裁判人民法院提起撤銷該裁判的訴訟。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需同時滿足以下的條件:
(1)適用主體。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還包括被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人。
(2)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對於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管轄作了特別規定,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不適用地域管轄、級別管轄的規定。
(3)提起時限。民事訴訟法規定,第三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訴訟,逾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予駁回。
(4)提起事由。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需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而未參加訴訟,且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生效裁判部分或全部內容錯誤,導致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5)適用客體。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客體是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4.第三人撤銷訴訟,法院作出判決後能上訴嗎?
法院對第三人撤銷之訴裁定不予受理、依法駁回或者判處敗訴的,第三人可以提起上訴。
第三人提起的撤銷之訴是依據新事實提起的新訴,有獨立的訴訟請求與訴訟進程,與其他的訴訟一樣適用二審終審制,對新訴的裁判,當事人和原訴的當事人可以提起上訴。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條:「對第三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的請求,人民法院經審理,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請求成立且確認其民事權利的主張全部或部分成立的,改變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的錯誤部分;
(二)請求成立,但確認其全部或部分民事權利的主張不成立,或者未提出確認其民事權利請求的,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的錯誤部分;
(三)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對前款規定裁判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④ 虛假訴訟得到了法院的認定,且司法程序己窮盡。怎樣救濟
如果認為存在虛假訴訟,可以及時的向相關部門投訴,比如向公安局報案。向法院提出投訴。也可以向檢察院提出要求法律監督。也可以向檢察院提出投訴要求進行監督。
⑤ 惡意串通 虛假訴訟 侵害第三方利益 第三方怎麼辦 啊 第三方 應該怎麼辦他們惡意串通 犯了什麼罪啊
第三方可以提起維權訴訟,舉證他們的侵權事實。
⑥ 惡意串通虛假訴訟侵害第三方利益第三方怎麼辦
惡意串通虛假訴訟侵害第三方利益,如虛假離婚逃避債務等,只要事實清楚,有故意侵害,法律是不支持的,但主要看證據(虛假的東西是會有漏洞破綻的)
⑦ 最高法關於虛假訴訟的有關規定
最高法關於虛假訴訟的有關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網頁鏈接:
⑧ 惡意訴訟侵權怎麼辦,惡意訴訟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目前,我國實體法上來尚未對惡意訴自訟侵權進行規定。從大的范圍來說,惡意訴訟侵權屬於一般侵權,但又與一般侵權在構成要件有所區別,它不僅要求侵權人主觀上具有過錯,而且要求侵權人的動機是惡意的,即其提起訴訟的動機不正當。故,成立惡意訴訟侵權的構成要件為:第一,主觀上明知自己提起的訴訟沒有事實根據或法律根據;第二,提起訴訟的目的在於獲得非法利益;第三,實施了偽造事實或提出毫無根據的訴訟的行為;第四,惡意訴訟給被侵權人造成了物質損害。惡意訴訟分為兩種情形,單方惡意訴訟和雙方惡意訴訟,單方惡意訴訟是一方為了獲得非法利益而惡意針對被告方實施的不當訴訟行為;雙方惡意訴訟是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規避法律或虛構事實、法律關系損害他人利益的訴訟行為,因此雙方惡意訴訟又被稱為虛假訴訟。惡意訴訟侵權的責任承擔方式一般是損害賠償和恢復原狀,如果惡意訴訟獲得了法院不公正裁判,需要通過再審程序撤銷裁判後才能提起惡意訴訟侵權訴訟。
⑨ 民事申訴階段發現虛假訴訟怎麼辦
一方面繼續申訴,提供有力證據讓法院改判,另一方面向公安報案,由公安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