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互聯網路上的商標侵權麻煩告訴我
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一場巨大革命,它極大地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但如同任何新事物一樣,互聯網也是一把雙韌劍,具有積極的正面時也有它消極的負面,這種消極負面也許是暫時的,但對人類目前來說至少是一種挑戰,筆者這里僅就利用網路進行商標侵權問題略談一二。 概括而言,網路對商標權保護提出了這樣嚴峻的考驗:一是網路的動態性和多變性,網路不同與傳統媒體,網頁的內容和形式時時刻刻處於變化和更新過程中,商標注冊人可能一分鍾前發現網上有商標侵權行為,一分鍾後可能已經不復存在,如果權利人想投訴,舉證顯然很困難。二是網路的全球性和無國界性。網路空間不同與現實空間,網路空間發生的商標侵權案件可能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權國家之間,因此,確定什麼樣的管轄原則才能既維護國家主權又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國際司法秩序,將是國際司法領域一個新的課題。三是網路的搜索、查找功能。由於網路具有龐大的搜索引擎功能,你只要敲入一個關鍵詞例如某個商標,網路就會為你搜索到許多帶有此商標字樣的網頁和網站。四是網路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
2. 網路商標是什麼別人用我注冊過商標注冊網路商標是否侵權
網路商標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它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他人將你已經注冊的商標使用在35類上就構成侵權,不論是在網路或實體店使用,都構成侵權!
3. 網路商標侵權行為可以分為有哪幾種
保護商標專用權是指用法律手段制止、制載一切侵犯注冊商標的行為,以保護商專標注冊人對注冊商標屬享有的權利。保護商標專用權,是我國商標法的核心。根據商標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商標侵權行為歸納為以下幾種:
(1)非法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
(2)銷售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等待的商標標識的。
(4)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一條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其他損害行為主要有:
第一,銷售明知或者應知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
第二,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並足以造成誤認的;
第三,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4. 網路環境中商標侵權指哪些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下列商標使用形式,為侵犯商標專用權的主要表現形式:(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由此可以看出,商標侵權行為是多式多樣的。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新的經營模式不斷的涌現,一些新的商標侵權形式會不斷出現。因此,即使不屬於上述商標侵權表現形式,但實際使商標專用權受到損害的行為,也應當屬於侵犯注冊商標的行為。
5. 網路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網路商標侵權如何索
一是網路域名中包含他人注冊商標文字的關鍵單詞、字母等,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專商品交易的屬。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二是將他人注冊商標名稱惡意注冊為自己的域名。行為人明知屬他人享有權利的知名商標、商號或其他標識的文字組成,還故意將其注冊為自己的域名,再以高價賣給該知識產權所有人或其競爭對手。
三是在網頁上隨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標、字型大小、商品(服務)名稱。行為人將他人注冊商標的文字、圖形、圖像用於自己的網頁,廣告圖。或者將他人商標的圖形設計成自己網頁的圖形。或者在網路鏈接中,隨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標、字型大小、商品(服務)名稱作為鏈接標志。
6. 網路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網路侵權違法行為的證據主要表現於網頁或者網站中,但網頁或者網站內容的可以遠程修改、內實時修改等特點容,網路證據極易滅失,目前的做法仍然是將網上內容列印出來由當事人簽字確認,但這需要極強的時效性,稍有遲緩,第一手證據就有可能被當事人刪改。總體來說網路商標侵權行為的取證難度大,造成此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工商執法人員專業網路專業知識技術薄弱。網路知識更新速度慢,不知道怎麼證據保全,只知道簡單的列印頁面或者拍攝視頻;二是:硬體設備缺乏,一般基層辦案人員只配備數碼相機、列印機及移動硬碟等;三是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雖然每個基層所都配備了網路監管中隊,但往往是傳統辦理經檢的那對人馬,經檢辦案重點仍在於實體經濟戶口,雙線監管無從談起。
7. 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方式有哪幾種
(一)網路侵害人身權
(1)侵害名譽權
個人用戶可能通過電子郵件、博客和發表過激言論而侵害他人名譽,而在電子商務領域,商家間通過侵害名譽權達到不正當競爭的目的,也可能因交易發生矛盾而誹謗污衊,侵犯商家名譽權。但如何界定網路名譽侵權的標准,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應比傳統社會寬容。因為網路特有的開放性和寬容性對於知識的傳播、經濟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網上的語言環境與網下的語言環境大不相同,在網路特定的氛圍里,語言具有即時性和隨意性的特點,通常在網下可能被認為是名譽侵權的語言在網上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2)侵害隱私權
我國以前一直沒有正式提出隱私權的概念,對於隱私權的保護一直參照民通意見的規定參照名譽權的損害來處理。《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也將隱私權作為一個正式的人格權的概念定正式提了出來。網路侵權隱私權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本身不違法,言論自由是一種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對他人的行為進行適當的評價是公民正當行使輿論監督的體現。這種言論自由和輿論監督只要沒有超出正常的范疇,都是法律所不禁止的。人肉搜索有其積極的一面,如對社會不良行為進行曝光,是人們對互聯網世界的懲惡揚善,但是網友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往往會採取過激的譴責手段,超越道德的邊界,演變成對他人人格隱私和尊嚴的侵犯。比如,如果發布不實信息,可能構成誹謗他人名譽權的行為;而如果披露他人本不願意公之於眾的個人信息,可能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
(二)網路侵犯知識產權
(1)侵犯著作權
大眾使用網路,主要目的就是獲取、發布和傳播信息,而這些信息,很多都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因此,在網路環境中使用作品的行為,比如上傳、下載、搜索、鏈接等,就必然涉及著作權和鄰接權的保護問題。實踐中,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是網路侵權行為中最常見的形式,也是律師實務中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新興課題。網路著作權侵權的常見形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1、與上傳作品有關的侵權;
2、與鏈接有關的侵權;
3、與復制網頁有關的侵權;
4、與搜索引擎有關的侵權。
(2)侵犯商標權
在網路中,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商標標識,引人誤認的,還有可能構成商標侵權,尤其是在使用他人馳名商標的情況下。一般的,行為人可能是在注冊、使用域名的過程中侵犯了他人商標權,也可能是在網路內容中使用了他人商標而構成侵權。
(3)不正當競爭侵權
不正當競爭案件的種類十分復雜,通常表現為:利用域名實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利用網路廣告等手段進行虛假宣傳,利用網路侵害競爭對手商譽,通過網路侵犯他人商業機密,以及使用網路技術手段實施網路攻擊,採取不正當的技術措施影響對方軟體的正常下載、安裝和運行等。
8. 網路侵權管轄,什麼是網路商標侵權,網路商標侵
網路侵權概念的界定
本文論述的主題是網路侵權案件的管轄權,因此在對網路的概念有一基本了解之後,對網路侵權的概念進行界定也是必要的,因為在這里所述的網路中的侵權行為,與傳統國際私法中所指的侵權行為的范圍有所不同。
1.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的概念和類型
侵權行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或財產權利,並造成損害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行為。
由此可見,在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一般只包括侵犯人身權,如侵犯隱私權、名譽權,以及侵犯財產權,如侵犯他人的所有權;而並不包括侵犯知識產權,因為知識產權被認為是一類特殊的權利,它不僅包含人身權也包含財產權,因此它往往被作為專門的一類研究對象單獨列出,而不將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歸為一般的侵權行為之中。
2.網路侵權概念的界定
在這里要強調指出的是,網路中侵權行為的范圍有別於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行為的范圍。它主要是指侵犯人身權,包括侵犯名譽權與隱私權,以及侵犯知識產權,這里的知識產權主要涉及到著作權和商標權。[11]而單獨侵犯財產權的行為,在網路侵權的案例中幾乎無法找到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4有沒有對網路商標侵權進行規定
《商標法》本身沒有對網路侵權進行特別規定,但並不排斥商標侵權在網路領域的適用,侵權商標的使用、宣傳,侵權商品或服務的銷售、許諾銷售、宣傳等均可在網路上實施。
《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專門提到了網路侵權,不過僅針對為侵權提供便利條件的特殊情形:第七十五條 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提供倉儲、運輸、郵寄、印製、隱匿、經營場所、網路商品交易平台等,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的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