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林地被徵用,土地補償費歸誰所有,村民有補償嗎
農村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國家徵用後,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承包的村民)所有。
農村村民是指居住在農村的村民,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經主管部門批准由外地遷入的農業戶口農民。
農村土地承包是指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土地徵用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准許可權批准,並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後,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收歸國有的行政行為。
⑵ 林木所有權永久是個人的林地的補償款歸誰所有
林地的補償款由該林地所屬村委會集體和該林地具體承包人所有。
法律規定,土地補償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故此,集體經濟組織自當有權進行分配。但是,土地補償費歸集體所有的前提是集體經濟組織對被征地農戶進行統一安置。而且在法律對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有規定的,所作分配方案不得與法律規定相抵觸,否則可依法訴請撤銷。當然,集體經濟組織形成土地補償費分配方案決議,應當按照《物權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概言之,集體經濟組織所作土地補償費分配方案無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必須合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地方法規中,《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未能調整其他土地給農民且又未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應當將不低於80%的土地補償費一次性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用於發展生產、自謀生活出路。」該條例第二款規定:「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的征地補償費為征地區片價補償標準的92%,支付給村集體的征地補償費為區片地價的8%。」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第(十五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制訂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
《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238號)第(四條)規定:「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因此,在集體經濟組織對被征地農戶進行統一安置之下,林地被徵收所得土地補償費歸集體經組織所有,由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合法有效的分配方案進行分配。
⑶ 被承包的林地徵用補償費怎樣分配依據是
1、林「地」補償費不是給承包者的 這項費用必須留給林業部門 專款專用 將來用作山林林木的再造
2、承包者可以分得的只是林「木」補償費 如果承包的林地上有附著物 如房屋 則還可以得到林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用
3、關於林地被徵收 還有一項補償費叫安置補助費 這筆費用的分配時有講究的:
如果承包者是所承包地區的農村戶口 承包屬於「家庭承包」 則有權按照比例和該地區其他農村戶口按比例分得該項補助費
如果承包者是以「其他方式」承包的 則無權分得 因為安置補助費是專門用來安置那些被徵收土地上的農民的。
⑷ 林地補償標准一般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賠償
您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第十八條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並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森林植被恢復費專款專用,由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統一安排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植樹造林面積不得少於因佔用、徵用林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督促、檢查下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的情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森林植被恢復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森林植被恢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第三十九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采種、采脂和其他活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⑸ 由於徵用山林,山林屬於祖輩人共有,這樣的賠償應該怎樣分
首先,我國的林地要麼是國有的,要麼是集體的,沒有什麼山林是屬於私人所有的。其次,有的林地可能是承包給個人經營,因為林木可能是個人所有的。因此,征地的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土地補償,就是林地的所有集體成員都可以分,一部分是林木的補償,誰經營就是誰的,沒有承包的,就是集體成員都有份。
⑹ 林地徵用補償款分配糾紛
天津李律師:有林照,說明你已承保該片林地,徵收後採取貨幣補償的話應該給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還有地上附著物的費用。有問題可以給我打電話,號碼是我的用戶名。
⑺ 承包的國有林地佔用後林地補償費怎麼分配
1、林「地」補償來費不是給自承包者的 這項費用必須留給林業部門 專款專用 將來用作山林林木的再造
2、承包者可以分得的只是林「木」補償費 如果承包的林地上有附著物 如房屋 則還可以得到林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用
3、關於林地被徵收 還有一項補償費叫安置補助費 這筆費用的分配時有講究的:
如果承包者是所承包地區的農村戶口 承包屬於「家庭承包」 則有權按照比例和該地區其他農村戶口按比例分得該項補助費
如果承包者是以「其他方式」承包的 則無權分得 因為安置補助費是專門用來安置那些被徵收土地上的農民的
回答完畢
⑻ 國家徵用林地補償款全部歸所有權利人嗎我是使用權利人應得到補償嗎
是的,國家最多給你補助一些樹木錢使用權人要是簽有合同,並且已經付款了的,可以向權利人討回,多交的錢,
⑼ 林地被徵用賠償費用如何分配
須地積徵用補償與附著物(林權)補償分開操作,地上部分的補償屬於使用權人(承包人),地積徵用補償屬於所有權人,但須支付使用權人(承包人)的承包合同使用權期的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