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侵佔罪民事訴訟標准
你要想要回自己的東西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但是訴訟的方式不同,分為自訴案件與民事訴訟。
先說刑事的:
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侵佔罪屬於絕對的不告不理的案件,你必須去法院起訴,屬於刑事案件。
自訴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提起自訴案件,需要有明確的控訴對象,如果不能提出明確的被告人或者被告人下落不明的,自訴案件根本不會給你立案。
一旦案件最後你勝訴了,對方不但要返還你的財產,還要受到刑事處分。
民事的:
你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基於所有權要求那個人返還你的財產。
一旦案件最後你勝訴了,對方只要還犯你的財產就行,但是不會受到刑事處分。
至於需不需要請律師代理,這個按個人而異,如果你嫌棄麻煩,沒那麼多時間處理起訴事項,你可以請律師代為幫你處理。個人感覺,如果真的是按你所說的情況,事實明確,證據確鑿的話,不請律師也無所謂。
❷ 惡意侵佔他人財產屬於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不明白你所說的惡意的表現是什麼。不過,侵佔類案件屬於自訴案件。
❸ 侵佔罪應該是直接到法院起訴,還是到公安報警。起訴的程序是怎樣的
侵佔罪屬於自訴案件,應當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
起訴應遞交的材料
(一)自訴狀正本和副本
自訴人提起刑事自訴應提交刑事自訴狀,如果一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應提交刑事附帶民事自訴狀,包括正本一份,副本的分數按被告人的人數遞交。副本尾部「起訴人」簽名及蓋章不能復印。
(二)起訴所依據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證據材料清單
證據材料清單上註明證據名稱、份數、是否原件、證明的對象等。證據材料的份數與起訴狀的份數相同。
起訴證據材料一般包括:
1、證明自訴人系受被告人犯罪行為侵害,有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例如:公安機關的相關材料。
2、證明被告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情節嚴重,或已達到法定的嚴重後果。例如:故意傷害案中的傷勢鑒定為輕傷。
3、自訴人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三項的規定起訴的,應提交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已經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書。
4、受訴法院有權管轄的證據材料或事實依據。
(三)自訴人、被告人訴訟主體資格證明
1、自訴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等身份證明材料;委託他人遞交起訴狀的,應遞交授權委託書和受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等身份證明材料;如果自訴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的,遞交法定代理人與自訴人的關系證明和法定代理身份證復印件等身份證明材料。
2、自訴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提供經工商或職能機關登記的營業執照或有關登記成立資料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託書和受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材料。
3、被告人是自然人的,自訴人應寫明被告的姓名、性別、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等基本情況;被告人是本市居民且自訴人聘請律師代理訴訟的,應提供被告人的公安戶籍身份資料。
4、被告人是單位的,自訴人應提供被告人的近期基本登記信息資料。
(四)送達地址確認書
自訴人應提供自己准確的訴訟文書送達地址。
(五)涉外、涉港、澳台訴訟需注意的事項
1、自訴人為外國人或港、澳、台居民親自來法院遞交起訴狀的,應出示證明其身份的證件(例如護照,港、澳、台居民通行證等),並提供復印件。自訴人委託他人遞交起訴狀的,應遞交經公證、認證的起訴狀、授權委託書和受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等身份證明材料。
2、當事人從我國領域外寄交起訴書、授權委託書及證據材料的,或者向法院提供證據材料是在我國領域外形成的,起訴書、授權委託書及證據材料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公證,並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我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證明手續。
3、當事人從港、澳、台地區寄交起訴書、授權委託書及證據材料的,或者向法院提供的證據材料是在港、澳、台地區形成的,應當辦理相關公證手續。
4、起訴書、證據材料及授權委託書等是外文的,應同時提交中文譯本;如果需要向外國當事人送達材料的,還應同時提供被送達當事人所在國的官方文字譯本。
(3)侵佔罪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⒈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⒋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百一十一條人民法院對於自訴案件進行審查後,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
(二)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
自訴人經兩次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對證據有疑問,需要調查核實的,適用本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
❹ 侵佔罪可否提附帶民事訴訟
這類犯罪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參見:
【標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頒布日期】 20001213
【實施日期】 20001219
【文號】 法釋(2000)47號
【題注】 (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8次會議通過,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根據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和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的有關規定,現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 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於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條 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第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後,查明被告人確實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應當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第四條 被告人已經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第五條 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❺ 非法侵佔罪是屬於刑事案還是民事案
非法侵佔罪是屬於刑事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5)侵佔罪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構成特徵
1、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第一、刑法第二百七十條已明文規定「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就是說本罪(侵佔罪)屬自訴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就不會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這一規定,如果行為人在被害人向法院起訴前已經將佔有的財物退還給了被害人,則危害狀態消失,被害人的權利已得到保護和補償,再起訴已變得不必要。
第二、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如果在訴訟過程中自訴人與被告人經調解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人將佔有的財物返還給了自訴人,則可結束訴訟程序,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第三、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自訴人在判決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根據這一規定,只要在判決宣告前,被告人與自訴人達成了和解協議,
將佔有的財物返還給自訴人,自訴人可以撤銷起訴,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失去對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
❻ 侵佔罪能變成民事案件嗎
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侵佔罪屬於絕對的不告不理的案件,你必須去法院起訴,屬於刑事案件。
自訴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提起自訴案件,需要有明確的控訴對象,如果不能提出明確的被告人或者被告人下落不明的,自訴案件根本不會給你立案。
一旦案件最後你勝訴了,對方不但要返還你的財產,還要受到刑事處分。
民事的:
你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基於所有權要求那個人返還你的財產。
一旦案件最後你勝訴了,對方只要還犯你的財產就行,但是不會受到刑事處分。
至於需不需要請律師代理,這個按個人而異,如果你嫌棄麻煩,沒那麼多時間處理起訴事項,你可以請律師代為幫你處理。個人感覺,如果真的是按你所說的情況,事實明確,證據確鑿的話,不請律師也無所謂。
❼ 我的案子是民事糾紛還是侵佔罪
你要說出你具體的案情,我們才能為你分析!
《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佔罪,其犯罪對象僅限於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佔罪與其他侵犯財產犯罪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侵佔包括兩個密不可分的行為特徵,即合法持有非法侵吞:行為人將他人業已合法持有的財物非法轉歸為己有,並且拒不交出、拒不交還的。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以上是法律的規定。你自己對照法律的規定分析一下。如果你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請你將案情說出來,或直接到當地律師事務所找刑事專業律師幫你分析。
❽ 侵佔罪起訴
您好,
侵佔罪舉證包括將代為他人保管的財物、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占為己有,拒不退還的是侵佔罪。可見除了要佔有他人財物之外,還必須具備「拒不退還」的行為才構成侵佔罪。然而,在司法實踐中,什麼是「拒不退還」有著很大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財物所有人發覺財物被侵佔後,要求佔有人退還而不退還的就是拒不退還。
第二種觀點認為,拒不退還是指財物所有人向法院起訴前多次向佔有人索要而不退還的行為。
第三種觀點主張,拒不退還是指在一審判決做出前,佔有人仍不退還的行為。
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即拒不退還應以一審判決做出前,佔有人仍不退還為標准。理由如下:
第一、刑法第二百七十條已明文規定「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就是說本罪(侵佔罪)屬自訴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就不會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如果行為人在被害人向法院起訴前已經將佔有的財物退還給了被害人,則危害狀態消失,被害人的權利已得到保護和補償,再起訴已變得不必要。
第二、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如果在訴訟過程中自訴人與被告人經調解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人將佔有的財物返還給了自訴人,則可結束訴訟程序,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第三、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自訴人在判決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根據這一規定,只要在判決宣告前,被告人與自訴人達成了和解協議,將佔有的財物返還給自訴人,自訴人可以撤銷起訴,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失去對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
職務侵佔罪的認定應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本原則。偵、控、審三部門搜集、採信的證據除必須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等三個條件特徵,職務侵佔罪的證據必須與本罪構成要件緊密關聯外。
(1)調取有關被害單位的企業注冊登記資料和勞動合同,證實犯罪嫌疑人的職務、身份的證據材料,以確定犯罪主體。
(2)犯罪嫌疑人所佔有的財物是否為利用職務上便利的證據材料。
(3)調取財物賬目等有關犯罪對象和數額的證據,並由司法會計審計部門作出審計鑒定報告。
(4)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關的物證,如用來平帳的假發票,偽造、變造的有關帳目的憑證等。
(5)犯罪嫌疑人所侵佔財物的去向的證據材料,如揮霍、還債等。
(6)追繳的贓款、贓物,根據需要進行拍照固定證據,並由估價部門對贓物作出估價鑒定。
(7)有必要的對提取的文字材料進行文字鑒定。
(8)詢問案件涉及的參與人、知情人、關系人,獲取案件有關事實和證據。
(9)審訊犯罪嫌疑人,應問清:
1、犯罪的動機、目的;
2、犯罪的手段、方法,重點在於是否利用職務之便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有;
3、犯罪的時間、地點、次數、作案過程;
4、贓款、贓物的去向;(5)有共同犯罪的問清預謀、分工情況,區分地位、作用,確認分贓情況等。
❾ 關於侵佔罪的問題~急~~~~
我是專門從事刑事辯護的律師,根據刑法規定和我的辦案經驗,我認為,你說的情況不應認定為職務侵佔罪。但這時從嚴格適用法律上來說的。不排除實踐中公安機關將此類行為視為職務侵佔的可能。現在,公安機關素質太低,重打擊,輕人權。所以,還是建議你盡委託專業刑事辯護律師介入提供法律幫助和辯護,我支持你。有需要可以進一步聯系我。祝你們好運。不知道是哪裡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