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動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都有什麼
一般勞動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❷ 勞動合同糾紛案例
你好:
給你提供了一個關於」勞動合同期滿未辦理終止手續應視為續訂合同「的案例。
[案情簡介]
孫某,某聯合企業有限公司(中外合作企業)職工。1990年12月孫某與該公司簽訂了兩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後,在合同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公司發表格,由孫某提出申請,公司批准,雙方每兩年續簽一次合同。1996年6月,孫某因勞動強度過大遞交了辭職申請,但公司未予批准,並極力挽留。為此,孫某又收回了辭職申請。1996年12月,又到了續簽勞動合同的時間,但公司並未提出終止或續簽合同的要求,孫某也未再過問。1997年3月,公司因孫某曾提出辭職為由終止了孫某的勞動合同。並從4月份起,公司停發了孫某的工資。孫某力爭無果,遂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與該公司補簽勞動合同,由公司補發其被停止工作期間的全部工資。
[處理結果]
1、公司應自裁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與孫某續訂勞動合同。
2、公司補發孫某1997年4、5、6三個月基本工資,共計1380元整。
[案例評析]
本案是一起因終止勞動合同引發的勞動爭議,爭議的焦點是企業終止孫某的勞動合同是否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17條的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可見,是否續簽勞動合同,應當由雙方平等協商。本案中,公司在雙方合同期滿時並未與孫某辦理終止勞動手續,而是在雙方事實勞動關系存續一段時間後,才提出終止以前的勞動合同,這種作法不符合法律規定,也缺乏平等協商的程序。按照原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14條規定,「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期滿後,因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未辦理終止或續訂手續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視為續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及時與勞動者協商合同期限,辦理續訂手續。由此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公司與孫某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期間終止其勞動合同的做法不當,停發孫某的工資也是錯誤的。此外,公司以發表格的形式,要求孫某申請後由公司批准,這種簽訂勞動合同的形式也是不規范的,違反了雙方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
希望滿意並採納。
❸ 勞動合同糾紛怎麼辦
勞動合同糾紛,先仲裁,不服再訴訟。得具體看是什麼糾紛。如果單是補繳社保,是不受理的。你也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去申訴。
❹ 常見勞動合同糾紛有哪些
正常情況下,勞動合同糾紛就是勞動合同雙方沒有執行勞動合同或者沒有完全執回行勞答動合同導致的。未執行或部分執行勞動合同主要是乙方未按勞動合同要求提供相應勞務或乙方提供相應服務而甲方未支付勞動報酬,或未按勞動合同條款要求支付相應勞動報酬。或者乙方提供相應勞務,但是時間拖延,未及時完成,給甲方造成相應影響。或者乙方的勞務結果不符合合同要求,或者甲方在支付報酬時找借口隨意剋扣勞務報酬等。
另外,雙方在合同中的約定條款模稜兩可或者是一詞多義,造成雙方理解上的分歧,導致最終雙方在提供報酬或提供勞務時未達到對方理解的標准。如果是無意中導致的,雙方需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協商,如果是惡意行為,則需要找當地勞動局進行仲裁或到當地法院起訴。
❺ 勞動合同糾紛
之前勞動合同的簽訂只要是正規的以醫院的名義簽訂的,那麼醫院的轉讓僅是股東的變更,不會對勞動合同產生影響,只要勞動合同在期限內,就是有效的勞動合同,你還是可以依據勞動合同主張相應的權益,如果他們要單方面辭退你,也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維護自己的權益。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❻ 勞動合同糾紛問題
這很明顯是變相的讓你主動提出辭呈的做法。公司不會主動解僱你,那樣他會損失不少賠償。
作為員工,我建議你繼續裝傻,比如問你們負責班車的領導,為什麼我的證件無法乘坐班車了。或者說是班車是怎麼回事,到我上車的站怎麼不給我開門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讓領導幫助協調一下。看看領導是什麼反應?如果明確的回復你不讓你坐班車讓你自己想辦法來上班。一定要錄下來,並問清原因。
這樣做也是為了確定公司對你的態度,明確的態度與立場讓你搞清楚後你才能考慮是否要進行勞動仲裁。並且這些也會成位你的證據之一,對你有利一些。
如果你實在不想離開這個單位,那你就在公司附近租個房子住方便自己上班,就算沒事做,天天去公司里轉悠也算是到班了,就有工資。這樣想你的心裡或許會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