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申請仲裁的條件是什麼
(一)因訂立、復履行、制變更、解除和終止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發生的糾紛;
(二)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流轉發生的糾紛;
(三)因收回、調整承包地發生的糾紛;
(四)因確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生的糾紛;
(五)因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生的糾紛;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因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及其補償發生的糾紛,不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
㈡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的流程是怎樣的
【為您推薦】恩平市律師
新都區律師
新田縣律師
嘉善縣律師
富蘊縣律師
宕昌縣律師
鼎湖區律師
金牛區律師
農民之間就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之後,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農村糾紛仲裁機構受理後會按照相關程序辦理,那麼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的流程是怎樣的?小編就此查閱了有關法律文件,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番。
一、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的流程是怎樣的?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通知書、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或者終止仲裁程序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或者發現終止仲裁程序情形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通知書、仲裁申請書副本、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書面答辯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答辯,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被申請人核實後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答辯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答辯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二、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的條件是什麼?
1、申請人與糾紛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2、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3、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三、仲裁申請書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糾紛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可以郵寄或者委託他人代交。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和證據來源。
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核實後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
綜上所述,農民之前發生土地承包糾紛時,在打官司之前應該先去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相關機構會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的程序辦事,要求申請人提交仲裁申請書及相關材料。並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審核分析證據材料,努力給出合理合法的裁決。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日照律師。
延伸閱讀:
土地承包家庭內部糾紛誰來解決
法律對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規定是什麼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仲裁申請書
㈢ 怎樣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第二章調解
第七條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工作,幫助當事人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第八條當事人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由村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糾紛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九條調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村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講解有關法律以及國家政策,耐心疏導,幫助當事人達成協議。
第十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經調解人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
第十一條仲裁庭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應當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三章仲裁
第一節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
第十二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根據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實際需要設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可以在縣和不設區的市設立,也可以在設區的市或者其市轄區設立。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在當地人民政府指導下設立。設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其日常工作由當地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承擔。
第十三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由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代表、有關人民團體代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農民代表和法律、經濟等相關專業人員兼任組成,其中農民代表和法律、經濟等相關專業人員不得少於組成人員的二分之一。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和委員若幹人。主任、副主任由全體組成人員選舉產生。
第十四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聘任、解聘仲裁員;
(二)受理仲裁申請;
(三)監督仲裁活動。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依照本法制定章程,對其組成人員的產生方式及任期、議事規則等作出規定。
第十五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從公道正派的人員中聘任仲裁員。
仲裁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滿五年;
(二)從事法律工作或者人民調解工作滿五年;
(三)在當地威信較高,並熟悉農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國家政策的居民。
㈣ 土地糾紛申請仲裁,申請書怎麼寫
土地糾紛申請書的格式:
關於土地糾紛申請
此有**市**縣**鄉(鎮)**村居民***與**市**縣**鄉(鎮)**村居民**,因***(糾紛緣由)發生土地糾紛,請求仲裁。
申請人:
日期:
簡單申請就這樣寫,拿到辦事窗口領取表格,把相關內容填上就可以了。
㈤ 申請土地承包合同仲裁糾紛需要多長時間
申請土地承包抄合同仲裁襲糾紛: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並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㈥ 土地糾紛到法院法院駁回叫申請仲裁仲裁不予受理沒直行全
政策性的法院不受理.一個地方一個樣.
㈦ 土地仲裁有時間限制嗎
關於土地仲裁,如果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才能申請仲裁。如果沒有約定仲裁條款,就不能申請仲裁。
土地糾紛案,可以向法院起訴,時效兩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權之日起計算
㈧ 農村土地承包權糾紛 必須先仲裁嗎
農村土地承包權糾紛,不一定要先仲裁,也可以採用協商,調解或者起訴的方法。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級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據上述規定,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有四種處理方法:一是協商,二是調解,三是仲裁,四是起訴。
依法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機構:
依法建立有權威性的仲裁工作機構,是開展仲裁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對此,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妥善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意見》(冀辦字[2004]64號)提出:「各縣(市、區)抓緊組建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仲裁委員會,確保年底前建立仲裁機構」。
一是依法成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河北省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條例》和《河北省農業承包合同仲裁規定》,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成立農業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農業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由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和委員若干名組成。
仲裁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具有農村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人擔任。委員會主任可由主管副縣長擔任,委員會副主任可由縣政府辦公室主管副主任和農業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委員可由農業、林業、水利、畜牧、國土資源、司法等相關部門的領導擔任,委員會辦事機構設在農業主管部門。
仲裁委員會設專職仲裁員若干名,也可以根據需要聘請社會知名人士、專業技術人員和法律工作者擔任兼職仲裁員。仲裁員要具備如下條件:具有敬業精神;熟悉相關法律知識;土地承包管理經驗豐富;有一定文字功底。二是保障必要的經費。
(8)土地糾紛多長時間申請仲裁擴展閱讀:
裁決的准備工作:
1、成立仲裁庭。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後,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首席仲裁員和二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負責審理。仲裁庭組成人員如果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應當主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迴避;當事人認為仲裁庭成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他們迴避。
仲裁庭組成人員的迴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為仲裁庭成員時的迴避,由仲裁委員會決定。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之日起3日內作出決定,並採取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2、調查研究。仲裁委員會受理糾紛案件後,要認真進行調查研究,有權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收集有關證據資料,包括有關合同資料、申請書、答辯書、物證、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現場勘察和實物技術鑒定等資料。
在搜集研究資料的同時,研究適用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為公斷糾紛打好基礎。現場勘察或者對物證進行技術鑒定,應當通知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到場,必要時可以邀請有關單位派人協助。
勘察筆錄和技術鑒定書應當寫明時間、地點、勘察鑒定結論,並由參加勘察、鑒定的人員簽字或者蓋章。仲裁委員會委託有關單位進行技術鑒定時,受委託的單位應當按照委託鑒定的要求辦理。
㈨ 土地承包糾紛申請仲裁了,仲裁被一直拖著怎麼辦
土地承包糾紛申請仲裁後,仲裁審理或裁定被一直拖著的,由於仲裁機構是不存在上級管理部門的,當事人可以戶籍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代表大會法制部門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