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書很好 我想把一些內容發到微博上 算侵權嗎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不侵犯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屬於對他人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圍,不算侵權。
2. 想問一個版權問題,發微博的版權問題
如果你是自娛自樂不發生商業行為、產生經濟利益這個沒關系。如果你想產生經濟效益的話,那麼就是侵犯他人版權。想避免的話,可以找版權所有人進行許可,如果他許可了,那麼你就安全了。索賠金額根據你的銷售金額來定的!
3. 如果有人微博私自篡改我的文案發出去可以說她侵權嗎
如果有人微博私自篡改你的文案,發出去的話,可以說他侵權警告他
4. 在個人博客上發表別人文章未註明出處和作者,這算侵權嗎
這是屬於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問題,緊緊供自己學習或者是欣賞,每什麼問題的,即使是下載了復印幾份也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在你使用的時候不能影響著作權人的利益.就這樣
5. 發微博復制別人的視頻和文案會被說侵權嗎
相對於傳統文案,為了顯示我們的技術含量,我們寫微博的文案自稱為互動文案
Ok,那你寫的東西能夠讓人想去互動么?
互動文案,前提是什麼?
【微博文案的驅動性】
說人話?說人話是基本要求,因為在微博上的人都在說人話。
互動文案有沒有驅動力?舉例,你在中午的時候想讓人一起和你去吃飯。這是我們很常見的事情,你會怎麼說呢?一般我們有以下的一些對話
時間到了,吃飯去吧!
肚子好餓,叫外賣!
上次叫的味捷外賣不錯,就叫這家吧!
好久沒吃米粉了,我們吃米粉吧!
肯德基最近正在打折,叫半價桶吧!
中午忘帶飯了,叫飯吧!
悶了半天了,我們出去走走吧,找個偏遠一點的吃!
最近新開了一家飯店,要不我們去試試味道怎麼樣?
吃膩了外賣,我們出去聚一下吧!
不管你想讓人家做出什麼樣的行為,你有一個很明顯的前提。肚子餓,想嘗試新口味,因為打折等等,都可以。那在我們寫轉發語的時候呢?寫直發文案的時候呢?有沒有考慮到你的文案的驅動性?舉個栗子:
比如我們忽悠人家出去玩,當然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也經常遇見的驅動因素如下:
在鋼筋水泥的建築叢林里悶了太久,去走走吧!
這是最常見的,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那麼,作為廣告人,你還能接著忽悠嗎?很有可能你的這個點對消費者來說已經麻木了,因為他們已經被太多的廣告這樣洗腦了...我們得接著忽悠!
馬爾地夫太遠,至少你可以先去西塘逛逛吧
為了孩子的健康,去學學《爸爸去哪兒吧》
秋天的景色不錯,把你塵封的單反翻出來吧
給愛人一點時間,陪陪她走走吧...
這些都是理由,這些都是生活,這些都是不錯的能打動人心的文案
所以作為廣告人,生活的感悟能力真的很重要。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心麻木掉
【首先感染自己】
文字是有性格和情緒的。你很難讓一個麻木不仁的人,一個職場的橡皮人,寫出鮮活的有激情的好文案。作為第一讀者,如果沒有感染自己,怎麼會感染受眾?
舉個栗子:
關於得力文具,我們一開始打算從情感上入手
文案如下:他等你回家睡,它等你回了再睡
從技巧上而言,不錯。但是,矯情!
不就是一盞燈么,再煽情也沒用...
但是如果和人的關聯度再高一點,比如汽車,比如陪你騎過西藏線的自行車。我們可能會從情感角度切入。
誠實的面對自己寫的文案,然後看看能不能打動自己
【短一點】
140字還是不夠短,我們是在掃描微博,不是在閱讀微博
短一點要求我們想清楚最核心的傳達點是什麼,如果刪除了不影響別人理解,就刪除吧!
如果非要找到作證的話,就是奧格威以前做的統計:標題的閱讀率是正文的5倍
其實,大家翻翻可口可樂和杜蕾斯的微博就知道了!
【引發共鳴】
這個很老套,放在最後是因為...很難做到!
共鳴: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產生的情緒
到底什麼東西才能引發共鳴呢?你為別人代言,說出別人想說沒說的話。說出別人想說但說的不牛逼的話。再次舉個栗子:
《董小姐》曾經很火,裡面有一句話:我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句話演變一下可以成為很多種
我愛上一個女人,我喜歡她的性格,但我覺得駕馭不了她
我愛上一個女人,她喜歡流浪,我卻喜歡安穩
我愛上一個女人,她太優秀,我太平凡
我愛上一個女人,她太女神,我給不了她的幸福
再演變
我愛上一輛寶馬,可我的兜里只有五元...
這種情感經歷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只是他說出來,並且還說的比較文藝
最後,你很難引發所有人的共鳴,這也就是為什麼廣告有所謂的目標受眾一說的來源
文案,廣告史上是最古老又最有魅力的東西,值得每個人細細雕琢。
6. 微博發表從書籍里節選出的語錄算侵權嗎
您好,微博發表文位元組選同時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屬於對他人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圍,不算侵權。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7. 微博轉發如何界定侵權與否
其實,法律快車小編提醒,不用過分擔心,侵權也是有范圍的,請看以下詳細報道。 一、微博是否有版權,轉發是否算復制 (一)微博受《著作權法》保護嗎?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不論字數的多寡,作品都可以享有著作權,微博也不例外。根據著作權自動取得的原則,微博一經創作完成,作者就享有著作權。但是,《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必須有獨創性。即不是所有的微博都享有著作權,就文字微博來說,如果只是表達博主今天的心情或者簡單陳述一件事,並不具有獨創性。但是,如果角度獨特、內容新穎,自然屬於《著作權法》意義上受到保護的作品。 (二)轉發微博的行為是復制行為還是提供鏈接行為? 這個問題對應的是:轉發含有他人作品的微博,侵犯的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還是信息網路傳播權。從微博的傳播過程來看一般有三種行為,第一是上傳作品內容的行為;第二是將上傳於網路的作品再傳播的行為;第三是使用者瀏覽、下載、使用等行為。筆者認為要區分「上傳」和「轉發」:這里「上傳」的意思是指作品第一次上傳至網路的行為,是使公眾首次接觸到作品的行為,是受著作權人權利控制的行為。類似概念有轉載,傳統版權行業的轉載是將全部作品內容進行復制的行為。而「轉發」是在網路平台上就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進行的再次傳播行為,是傳播效應的再擴大。「轉發」其實是轉發了原作品的鏈接,並不是復制所提供作品的內容。也就是說未經許可,上傳或者轉載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是侵犯著作權人復制權的行為;而轉發是信息網路傳播行為,可能侵犯權利人的信息網路傳播權。 就圖片微博來說,很多人在發微博時經常就當前文字加一幅圖片,這一行為可能帶來多重侵權,如肖像權、名譽權、著作權等。其中僅就著作權而言,如果該圖片是攝影作品或美術作品,且受《著作權法》保護,上傳或轉發很可能侵犯作者的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如果對這些攝影作品或美術作品進行了自己表達意圖的修改,還可能侵犯著作權人的保護作品完整權。這里還存在權利人的限制問題,如果是個人微博用戶,在看到權利人作品時覺得十分賞心悅目或者出於分享和個人欣賞的目的轉發微博,此舉應屬於合理使用的范疇,不承擔侵權責任。 二、如何判斷轉發者是否合理使用 微博是一個追求傳播效應,供公眾交流共享信息的平台,其鼓勵用戶及時轉發以促進信息廣泛的傳播。微博的公共和共享屬性決定了信息發布存在侵權的可能性,但其特有屬性也同樣決定了信息內容提供者對其著作權中信息網路傳播權和復制權的默認許可使用,甚至放棄。所以基於權利人的自願放棄或豁免,一般的侵權行為應根據微博的分享性原則予以免責,這種情況下轉發微博的網路用戶不用承擔侵權責任。不過,當轉發者具有主觀惡意或發生了顯而易見的損害後果時,有必要認定為侵犯著作權。 《著作權法》第22條第2款規定了「合理使用」的范圍: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需表明作者權利。 就本案而言,可利用「三步檢驗標准」來判斷被告是否屬於合理使用行為:被告為了配合自己的文字內容引用原告圖片,且未影響原告對涉案作品的正常利用,也未給原告造成損失。但法院認為被告雖未發送商業性內容的微博,但其轉發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公司的知名度。 對此筆者持有不同意見。被告並未從轉發權利人作品中直接獲利,雖然是出於商業目的發布微博,但是其轉發圖片的目的不具有主觀惡意,只是為了配合文字說明,增加資訊的可讀性而配圖。對此不應該追究轉發者的侵權責任,而是要追究上家,也就是第一次使公眾接觸到作品的上傳者責任,如果上傳者上傳圖片時是合法授權並標明作者權利,那麼就不存在後面轉發者的侵權問題。 被告稱涉案圖片來自於皮皮時光機軟體圖片庫。皮皮時光機是針對新浪微博開發的第三方微博管理應用工具,用戶可以在微博應用裡面添加使用。皮皮時光機有定時發布微博、定時轉發新浪微博等功能,同時還提供強大的微博內容庫資源供使用。皮皮時光機客戶端中包含海量圖庫,在文本輸入框的右邊都有微博配圖。用戶可以進入圖片庫自行選擇圖片發布,圖片庫中的圖片下方有「正版圖」字樣。用戶可以選擇客戶端中原置信息和圖片發送,也可以修改文字和圖片後再發送。這些修改以及最後發送的操作都是在皮皮時光機客戶端完成的,並沒有用戶自己上傳圖片的過程。
8. 發微博用了第三方的提供的圖片,現在被圖片版權擁有者告侵權,我真的侵權了嗎
個人以為如果它的圖片沒明確註明版權約定,你使用了,在它提出要求後,刪除就是了。如果它的圖片有明確的版權約定,你確實違反了,那就是侵權了
麻煩採納,謝謝!
9. 在微博上純粹以分享為目的發布他人在網上已發布照片並標注「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侵權嗎
1、你轉載別人的,抄沒有任何目的,只是以個人享受為目的,不侵權,因為你不是製造者,也不是平台的提供者。
2、你發布的新微博,只要情況屬實,非主觀臆斷捏造他人事實,不侵權。
以上1、2,發布者如果有侵權,網路平台提供者發現後,應及時刪除,否則,對擴大損失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10. 有人發送的文章涉及侵權,如何要求他下架文章
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都是不違法的,也不需要著作權人的同意。
具體情況主要有:
【合理使用】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法定許可】第二十三條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權許可使用和轉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