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信上簽訂房屋買賣定金合同合法嗎
《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分別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版形式、口頭形權式和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這里的數據電文,包含通訊網路在內的網路條件下,當事人之間為了實現一定目的,通過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所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鑒於通過手機微信,同樣能實現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之目的,決定了其當屬「數據電文」的范疇。
Ⅱ 買賣糾紛,前幾天開庭,法官說我的事情勝算不大,讓我先撤訴,請教下大家
我覺得不一定要撤訴可以追加被告,只是說你這邊最好有證明B跟AC、義烏公司、口罩廠的關系作為依據追加被告,沒有的話確實是撤訴,收集了證據再一起起訴比較好。而且被告沒到庭,一般不影響審理的,可以缺席判決。
關於你說的法院說的那幾個說法啊,因為沒有具體資料,我就提幾個理解方式:
「第一次開庭,法官是這么說的 1.通話錄音不能作為證據 」錄音是可以作為證據的,但是你要把通話錄音整成文字稿,並將錄音文件放在光碟里一並提交作為證據。而且通話錄音要在你錄音的手機里沒有經過移動。而且你的錄音里還要有證明內容呀,不確定你錄音要證明什麼。
「2.雙方沒有合同沒有註明違約責任,只有微信聊天記錄,假設B違約,你就是吃掉定金就算了,其他方面的請求法院可能不支持。」這個就要結合你自己起訴狀提出的訴求來了,不確定你起訴什麼。你要他付款,就是說要繼續履行合同,那肯定要對方配合的,對方不配合你只能訴請解除合同,這樣就只有沒收定金,不過你可以補充訴請賠償損失,然後你要舉證你的損失。
「3.你第一次單獨起訴B,沒有帶上A,其實不好,推薦你先撤訴,下次要起訴就AB一起起訴。」可能法院認為你的證據能體現AB之間關系,所以提出這個建議。
「4.你這個事情最好協商,降低損失,單靠法院判決,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可能你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說明雙方間存在債務關系或者你的訴求不合理,法院支持不了,沒看到你起訴狀、提交的證據清單,不清楚你庭審怎麼跟法院陳述,都不好判斷。
關於你的問題:
1、下次起訴A還是B,還是義烏公司?A或者B是義烏公司的法代?他們是代表義務公司跟你簽的合同?了解情況不全面,沒辦法准確回答你。看你的描述一起起訴也沒壞處。
2、能不能拿回錢?看你再次起訴的時候選擇什麼訴求、提交什麼證據。
建議你付費找個律師幫下忙,嫌貴的話就找個學法的朋友友情價幫你寫文書、梳理證據也好呀。微信聊天記錄、瑣碎的語音作為證據,庭審呈現效果很差的,要做好梳理。
Ⅲ 買賣合同案件中微信聊天,語音資料怎麼作為證據使用
個人認為:只能參考。如果對方不承認,估計「真實性質證」難,很難被採納。因為偽造太簡單。
Ⅳ 首例微信買賣合同糾紛案微信截圖被採納,微信內容作為證據要滿足哪些條件
微信截圖,本來就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版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權;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零四條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進行質證,並針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說明和辯論。
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Ⅳ 房屋買賣,合同沒有簽,微信賣方收下買方1萬定金,賣房房子不想買了並退還定金買方不收下承擔法律責任嗎
房屋買賣合同沒有微信賣方買方賣方一萬地方房子不病例定金買方不收下承擔法律責任嗎?當然了
Ⅵ 沒簽買賣合同,有微信聊天記錄,可以起訴嗎
再加上銀行轉賬憑證或網上轉賬記錄,這樣證據就更完善。可以作為證據的一部分。
Ⅶ 雙方通過微信就房屋買賣合同內容基本談妥 合同是否成立
你好,合同要經過雙方簽字才能生效把,微信只是協商,要把內容列印出來再請雙方簽字確認。
Ⅷ 買賣合同糾紛,但沒有合同只有微信訂貨記錄和物流單,但是法院不支持微信內容,該找怎樣的證據呢
繼續尋找提貨、付款、接受異議等過程性證據資料。
Ⅸ 沒有簽訂買賣合同憑微信記錄內容可以起訴嗎
可以作為證據。但無法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證據,畢竟其與正式的合同還是存在明顯差別的。
Ⅹ 我想咨詢一下,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怎麼立案,立案流程都有哪些
買賣合同糾紛起初程序遵循以下幾點,一提交訴訟狀,到相應的管轄法院提交訴訟狀,滿足相應的法律規定,法院就會立案受理。起訴狀的內容如下,一明確訴訟當事人,二明確訴訟請求,三簡要的闡述事實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