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旅遊糾紛案例詳細分析

旅遊糾紛案例詳細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14 12:09:13

1. 急求旅遊法規案例分析題答案

找點人 砸了旅行社·

2. 旅遊法規案例分析

你這個是旅遊合同法律制度考核要求及習題裡面的題目吧! 呵呵1. 旅行社與版飯店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權 因為飯店不是法律承認的合格法律載體 也就是無效的法人 所以 其簽訂是一切合同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2.正確,旅行社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甲飯店簽訂是合同,旅行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造成了隱形的損失和效力上的損傷。如果該旅行社的客人在此酒店出現任何事故,都是法律所難以解決的,其根源是因為飯店不具有法人資格,無法為客人取得合理索賠。

3. 旅遊法規的案例分析

你所提到的在「下榻賓抄館沒有作任何提醒和警示下,李某在客房洗澡時被熱水燙傷」。由於你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不足以做出有效判斷,以下建議供參考。
1、李某與旅行社簽訂的旅遊合同應當就住宿賓館標准有約定,如果旅行社提供的住宿賓館與旅遊合同相符,旅行社不構成合同違約。
2、淋浴器是一種普通公共洗漱用具,不需要特殊提醒或警示,賓館淋浴設備的冷熱水混水器上標有冷熱(或藍紅)調節標志,就應當是盡到了提示義務。
3、如果賓館淋浴設備正常,因洗浴者李某操作不當將自己燙傷,可以尋求是否符合旅遊人身意外險或旅行社責任險相關保險條款,就洗浴者燙傷損害進行保險理賠。
4、如果是因淋浴設備在使用中突然間損壞,造成洗浴冷水突然中斷將洗浴者李某燙傷,李某可以要求旅行社或賓館就洗浴者燙傷損害進行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遊者請求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 出國旅遊:如何應對法律糾紛

如出現法律糾紛,遊客如何應對?本文結合幾個案例給您分析一下。

旅遊中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如何應對?

案例:戚某於2011年6月1日與甲旅行社簽訂了北歐十三日出境游的旅遊合同,後甲旅行社將相應的合同交由乙旅行社履行。2011年6月10日下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前往卡爾斯塔德的路上,由於大巴車司機駕駛不當,導致旅遊車側翻,戚某因此次事故身體多處骨折,旅遊被迫中斷。戚某在北京起訴要求甲、乙旅行社承擔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18萬余元。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戚某因在旅遊過程中乘坐旅行社安排的交通工具受傷,旅行社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甲旅行社將合同交由乙旅行社並未徵得戚某的同意,雙方需承擔連帶責任。判決支持了戚某的大部分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據統計,在法院審理的出國旅遊訴訟中,人身傷害事故引起的糾紛佔了將近一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旅行社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遊客人身損害、財產損失,遊客有權請求旅行社承擔責任。未經遊客同意擅自轉讓旅遊業務的,遊客還有權請求轉讓方和受讓方承擔連帶責任。

本案中,戚某與甲旅行社簽訂出境游旅遊服務合同,甲旅行社未經戚某同意擅自將旅遊業務轉讓給乙旅行社,在旅行過程中,旅行社提供的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使戚某身體受損,甲、乙旅行社對此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法律規定,因旅行社方面的同一原因造成遊客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的,遊客有權選擇要求旅行社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在民法理論上,這叫民事責任競合。從有效保護遊客的合法權益來看,遊客主張侵權責任比承擔違約責任更有利。因為從賠償角度來說,遊客主張侵權責任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而以違約責任起訴法院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但一般情況下,選擇侵權責任之訴比選擇違約責任之訴舉證責任更難,因此遊客選擇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貴重物品丟失,怎麼辦?

案例:2011年3月3日,孟某、宋某夫婦(二人均是1938年出生)與某旅行社簽訂了到美國旅遊的出境旅遊合同,約定住宿標準是當地三星酒店雙人標准。2011年5月6日下午,孟某夫婦入住紐約某酒店。5月7日早7點左右孟某夫婦到一層餐廳用餐時將隨身物品丟失,領隊李某協助向當地警方報案。報案時孟某、宋某向警方提供的丟失物品有:現金2500美元、數碼攝像機等物品。回國後,孟某、宋某起訴某旅行社認為旅行社沒有充分履行安全提示義務,入住的旅館不夠我國三星級酒店的國家標准,要求旅行社賠償丟失物品的損失。法院審理後認為孟某、宋某隨身財物丟失關鍵是由於自身沒有妥善保管造成的,但考慮雙方為70多歲的老人,且旅行社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對老年旅遊者充分盡到了安全提示義務,以及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提供的酒店符合當地三星級標准。因此判決某旅行社承擔補充責任,賠償原告孟某、宋某人民幣3000元。

法官提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遊客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行社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的,旅行社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本案的旅行社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明確提示老人在入住酒店期間妥善保管個人物品,亦未充分證明其提供的酒店符合當地三星級標准,因此旅行社存在一定的過錯,依法應當對二人財物的丟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但由於財物丟失的關鍵是由於孟某夫婦自身沒有妥善保管造成的,孟某夫婦需自己承擔大部分責任。因此出國旅遊,遊客要盡量妥善保管自身物品,出現貴重物品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系導游或領隊並報警,以確定丟失財物的事實及數額。

購物時未告知境外郵寄物品稅費,如何處理?

2010年9月高某和某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旅遊途中,高某在位於捷克布拉格市的店鋪內購買了142043元的水晶製品,之後高某使用聯邦快遞將所有貨物郵寄回北京。物品到達北京海關後,由於貨物價值過高,海關要求高某交納15815元稅費。高某承擔稅費後起訴至法院主張購買物品商店系購物行程中指定的場所,旅行社沒有告知郵寄回國的稅費信息,違反了告知義務,請求判決旅行社承擔稅費。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以及雙方合同中的約定,不能推導出旅行社的告知義務包含物品出入境稅費的內容。故判決駁回高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在旅遊合同中,旅行社的告知義務范圍應根據雙方合同中的約定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予以確定。一般來說,涉及的是旅行社資質、游覽行程直接相關的游覽、食宿、交通等的旅遊服務本身和人身、財產安全事項等內容,針對一些特殊對象,如老年人或攜帶貴重物品者,旅行社還需要有更細致、具體的告知,但是對於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如物品出入境稅費等內容,如旅遊合同未約定,則不屬於旅行社告知范圍。因此在出國旅遊之前,遊客應詳細搜集了解此類信息,對相關的情況做到大致了解,提高風險意識,避免發生額外費用。

法官提醒:以上案例只是出國旅遊中的常見糾紛。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作為遊客,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與有資質的旅行社簽訂規范的書面合同,並仔細閱讀合同內容,對不理解的條款要求旅行社解釋清楚,避免個別旅行社利用文字游戲打擦邊球,誤導遊客。

二是在出國旅遊過程中,遊客要聽從旅行社和導游的安排,盡量避免脫團單獨活動,如確需單獨活動,一定要事先徵得導游或者領隊許可。

三是如果旅行社存在強迫購物、縮短行程等違約行為,遊客應妥善保留好相關的證據材料,選擇適當途徑理性維權。

(來源:人民政協網)

5. 旅遊咨詢師實操題案例分析 糾紛問題

旅行社需向張女士解釋:由於客人自身方面的問題要求退團,即使簽訂了合同,只要旅行社方面沒有損失,也可以全額退款。但是,由於距離出發日期不到72小時,所以交通票款已經有了損失,同時可以向張女士出具已購買的機票或火車票,並告知張女士:此時退掉機票或者火車票都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損失。如果張女士無法理解,可以陪同張女士一同前往旅行社上級主管部門,由他們來協調解決。如果一直到旅遊局投訴中心協調後都無法令張女士滿意,那隻能陪同張女士到法院去起訴旅行社,由法院判決。無論結果如何,都嚴格按照判決書執行即可。在整個解釋,協調過程中,態度要和藹親切,但要保持原則。一般情況下,張女士這樣的客人都需要感受到旅行社方面的誠意,但結果還是要取決於態度及方式方法。

6. 超級急 旅遊業 案例分析 經濟法高手請進

覺得這個導游很有問題,如果當時能夠妥善解決,就不會發生這么事了。
但是擅自離團,屬於遊客個人問題。

7. 旅行社案例分析

1,不成立
2,依法處理

閱讀全文

與旅遊糾紛案例詳細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