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餐廳出現衛生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一、當出現突發問題時,不是先解決問題,而去先追究責任
無論哪一級的管理人員,置身餐廳服務一線,發現了餐廳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都應及時糾正,協調各部門,妥善處理一線監管的細節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讓賓客滿意。餐廳應該嚴格管理,堅持質量標准,但其時總經理首先應該做的是:通知有關人員採取措施,或增加宴會接待人手,減少顧客用餐時間,或撫慰等候用餐的顧客,以減輕客人等候中的焦躁;提醒餐廳服務員使用敬語,微笑待客,總之,首先要保證顧客獲得高質量的接待餐廳服務。
二、管而不理,缺乏維護服務質量標準的強烈意願
維護餐廳的質量標准,按設計的餐廳服務程序提供餐廳服務,防止偏差,這是餐廳服務一線監督的主要職責之一。而監督的效果如何,與管理人員有無維護餐廳質量標準的強烈意願有很大關系。事實上,管理者責任心不強,是導致許多質量事故的直接原因。餐廳會制訂各種質量標准,但管理人員應該明白,員工不是按餐廳的標准而是按管理人員實際掌握的標准工作的。一旦我們容忍不合格的現象存在,它就永遠存在。取法上,僅得其中,降低了標准,員工實際的表現有可能更差。
三、督而不導,忘記了漸變性原則
餐廳質量管理應貫徹持續改進的原則。管理人員在一線,既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更要給予下屬改進工作的切實指導。許多管理人員也常在餐廳服務一線巡視,但久在芝蘭之室不聞其香,久處鮑魚之肆不聞其臭,他們已失去敏銳,變得遲鈍了。
四、就事論事,缺乏系統地處理問題的能力
餐廳服務一線許多具體問題需要立即處理。這些問題處理得怎麼樣,對員工的工作質量影響甚大。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一些事情息息相關,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具備系統思考的能力。如果背離系統的原則,就事論事地處理面臨的問題,其結果往往不是解決了問題,而只是推遲或轉移了問題。就事論事處理問題的做法,只是轉移了問題,造成了一線工作的混亂。
2. 公司飯堂吃壞肚子向衛生局投訴有用嗎
沒用的,因為是免費的,謝謝
3. 餐廳有客人投訴吃壞肚子肚子疼怎麼辦
首先要穩定食客的情緒,然後想辦法補救,如果能給點錢解決了就花錢免遭吧,不然事情鬧大了,弄不好還要住院檢查,這些費用後期都要餐廳來支付。所以盡量早點解決,不要拖延。
4. 去飯店吃壞肚子去哪投訴! 晚飯去一家飯店吃東西,吃完沒過多久就拉肚子,去醫院醫生說我吃了不衛生的東西
撥打消費者熱線12315,但是他們會讓你舉證,你去醫院了有診療記錄嗎
5. 如何對衛生有問題的飯店進行投訴
對衛生有問題的飯店進行投訴的方法:
(1)到當地工商部門進行舉報,查出是否有無照經營行為,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
(2)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舉報,查處《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違法行為,可以撥打食品葯品監督投訴舉報電話「12331」進行舉報。
6. 在飯店吃壞肚子怎麼索賠
在餐廳吃壞肚子追究餐廳責任步驟如下:
1、在餐廳吃的什麼要當即取樣,到衛生防疫部門聲明化驗。
2、陪同用餐者都有同感也都需要到衛生防疫部門備案。
3、取樣時間距離用餐時間越短越好,具有的真實性更強,更有說服力。
4、取過的樣品不能用朔料、紙盒類的容器,以防樣品在保管、運輸過程中自行變質、滲漏失去原樣,降低證明效率,要用玻璃或金屬容器。
5、取過的標本不要接觸高溫以防變質。
7. 在飯店吃飯吃壞肚子了怎麼舉報
你好
一旦吃壞了肚子去食品安全檢測局報道,他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解答和答復的。
8. 在餐廳吃壞肚子如何追究餐廳責任
飯店吃飯發現食物中毒,雖然是事後才發現,也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向食品葯品監督局、衛生部門或消協投訴及舉報,以便於上述部門能及時調查、封存涉案食品,進行食品鑒定。一方面可以阻止、避免食物中毒現象的擴大,另一方面也固定保存了相關客觀證據,利於今後的索賠訴訟,防止店主不認帳的現象發生。
其次,應當保管好在飯店消費的證據:如餐飲發票或消費小票、賬單、刷卡記錄或者是進餐時拍攝的食物圖片等。若沒有消費票據的,應當先行到店與飯店收銀台人員核實,補開票據。然後,與店家經營管理人員聯系,闡明在飯店的消費事實和食物中毒情形,出具醫院的病歷及診斷證明,雙方友好協商經濟賠償事宜。必要時,可以進行錄音。若協商不成,則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因為雙方之間成立餐飲服務合同關系,餐館作為特定場所經營者應當提供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必要條件。作為消費者,你可以提起侵權之訴或違約之訴。違約舉證比較簡單,只要有合同,證明飯店違約即可;侵權舉證比較麻煩,要證實損害後果和侵權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特別是一般侵權,還要舉證飯店存在過錯。但是,違約的賠償不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而侵權賠償則可以超越損失,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等非物質損害的賠償。
【法律依據】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