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有民事糾紛可以申請簽證嗎

有民事糾紛可以申請簽證嗎

發布時間:2021-06-13 06:20:46

A. 民事糾紛雙方達成協議,派出所留下案底會影響出國留學簽證嗎

如果民事糾紛雙方達成協議,派出所留下案底,對於去美國留學簽證會有影響。
美國對簽證拒簽的規定:
美國的法律規定,如申請者有以下二十一種情況中任何一種,其申請將被拒絕:

(1) 在任何國家或地區里有刑事犯罪記錄;
(2) 有任何欺詐行為者,包括偽造簽證或使用偽造文件;

(3) 在申請美國合法移民時,提供虛假的資料或證明,包括申請者的的移民申請歷史,以及對僱主提供的資格證明;
(4) 1998年1月14日以後,在美國非法滯留超過180天以上者;
(5) 曾在美國境內,持有F-1(學生)簽證,違反有關規定之後在美國境外未滿5年者;
(6) 曾被美國政府勒令強制出境或要求主動離境,在出境後未申請豁免或在5年內意欲再度進入美國者;
(7) 曾在美國境內因刑事犯罪而被判強制離境者;
(8) 具有任何因申請者自身原因而影響其成為美國永久公民的移民記錄者;
(9) 患有傳染性的有害公眾健康者;
(10) 欲圖在美國實行一夫多妻制者;
(11) 曾經或正在從事賣淫或商業犯罪行為者;
(12) 美國移民局(INS)或美國駐外使館官員認定赴美後可能成為公眾負擔者;
(13) 美國移民局(INS)或美國駐外使館官員了解或有證據相信其曾犯有或意圖從事間諜活動、蓄意破壞、迴避或違反美國出口管製法以及有恐怖活動記錄者;
(14) 美國移民局(INS)或美國駐外使館官員有證據相信其入境或在美國欲從事的活動將可能嚴重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者;
(15) 曾參與納粹,從事屠殺或種族滅絕活動者;
(16) 依據美國聯邦或州法律,因某種目的或利益而謊稱為美國公民者;
(17) 除其直系血緣親屬外,曾故意唆使、協助及鼓勵非美國公民非法進入美國者;
(18) 強行拐帶已被法庭判定具有合法監護權之美國公民的子女者;
(19) 依據美國聯邦稅法未能完稅者(如曾在美國居留);
(20) 除了某些特殊的國家外,申請者未能提供成為美國合法永久公民必須之證明,如無犯罪記錄、僱主擔保證明者;
(21) 無力勝任美國僱主擔保之職業者

B. 有民事訴訟官司在身,可否出國

可以出國。

如果民事案件法律生效後,被告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該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執行法院有權對義務人的高消費、出國、出境作出限制。

根據《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出國、出境的暫行規定》:

一、民事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該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執行法院有權對義務人的高消費、出國、出境作出限制。

二、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出國、出境的措施,適用於執行法院採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全部強制執行措施之後,仍不能清償債務的被執行人。

三、被執行人是法人的,其法人組織和法定代表人是限制高消費對象,法定代表人是限制出國、出境對象。

被執行人是其它組織的,其他組織和其負責人是限制高消費對象,負責人是限制出國、出境對象。

被執行人是私營、個體或合夥經營組織(包括以掛靠、聯營等形式獲得國有集體所有制經濟性質的私營、個體或合夥經營組織),其業主或合夥人是限制高消費、出國、出境對象。

被執行人是自然人的,該自然人是限制高消費、出國、出境對象。

(2)有民事糾紛可以申請簽證嗎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本質區別:

1、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於階級矛盾性質。

2、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3、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C. 在國內有民事糾紛能簽證到美國嗎

可以的,我有一個客戶就是身上有民事糾紛,我去幫他咨詢了當地出入境管理局,對方表示,一般來說刑事犯罪會影響,民事糾紛沒影響,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查詢民事糾紛判決書上是否有寫明「限制出境」的字樣。
同理,對於想移民的客戶來說。

D. 如果被民事訴訟並已經執行的話會影響出國辦簽證嗎

有法院未了解的民事責任判決,當事人在出國申請簽證時一旦被使館所掌握,就會影響到簽證的取得。

E. 以前有民事糾紛案能辦護照簽證嗎

可以的,沒刑事的就OK

F. 有民事案件可以辦新加坡簽證嗎

會影響的,因為簽證需要出具無犯罪證明,而且要做公證和雙認證的。

G. 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能拿到簽證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法》第八條規定,對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在大陸境內有未了結的民商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其限制出境措施。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對限制出境措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

限制出境的目的主要是促使被執行人履行債務,防止其通過出境逃避執行,故司法解釋規定,限制出境人員的具體范圍,在被執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情況下,不僅包括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還包括財會人員等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就我國而言,對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員實行通報備案制度。通報備案的機關分別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單位。對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員通報備案的期限一般為一年,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五年。除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外,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不批准出境的決定,由市級通報備案機關作出;一年以下(含一年)不準出境的決定,由區、縣級通報備案機關作出。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於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中國公民可根據通報備案對象的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一是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問題)執結之前,不得離境;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協助執行通知,責令當事人不準出境,並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註明不準出境的原因;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吊銷其證件,或請公安機關宣布作廢;四是對未持有護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證件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在限制出境期限內不予批准通報備案對象的出國(境)申請;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員的證照,需在邊防檢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邊防機關協助邊控。控制措施主要有:掌握出入境動態、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證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證件、扣留人員。對需要掌握出入境動態的邊控對象,控制期最長不得超過1年。對需要採取其他控制措施的邊控對象,控制期限一般為1個月,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如果事情已經處理好了,是可以出國的,至於簽證能否拿到,要看個人申請准備的材料

H. 交通事故民事糾紛未解決,會影響出國旅遊辦簽證嗎

請根據本人情況,參照第二條第三項。如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確定不準出境的,則無法出境。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規定,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護照簽發機關不予簽發護照:
(一) 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 無法證明身份的;
(三) 在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四) 被判處刑罰正在服刑的;
(五)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 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 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認為出境後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I. 民事訴訟對申請簽證有影響嗎

沒有任何影響。

J. 帶有民事糾紛案件的人不能辦理出國手續如題 謝謝了

你無權要求凍結戶口 我國也沒有這一說法 給你下面這些法律依據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三和第四條對公民因私出國申領護照的程序作出了明確規定。 第一、公民因私事出國領取護照,必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中國政府對公民出入境的審批工作,實行戶籍管轄的原則,公民的常住戶口在那裡,就向那裡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為了方便群眾,減少層次,一些有條件的城市公安局決定,公民可以直接向市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機關申請出國,無需向所在地的縣公安局或區公安分局提出申請。 第二、公民因私出國申領護照,除了回答外事警察的詢問以外,還必須遞交個人的身份證明和有關證明材料,主要是: (1)交驗戶口簿或者其他戶籍證明; (2)填寫申請表; (3)提交所在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 (4)提交與本人出國事由相應的證明; 第三、根據法律規定,與本人出國事由相應的證明主要是指下述各種證明; 1. 出國定居的,必須出具前往國親友同意去定居的證明和前往國家的定居許可證明。例如美國移民局發給的「移民簽證申請批准書」等。 2. 出國探親訪友的,必須提交親友的邀請證明。比如朝鮮警察機關發給的「旅行同意書」,俄羅斯警察機關發給的「邀請書」,以及其他國家親友辦理的經濟擔保書等。 3. 出國繼承財產的,必須提交合法繼承權的證明。 4. 出國自費留學的,必須提交前往國接受學校發給的入學許可證明。比如美國有關學校發給的「留學生簽證資格證明」。日本入國管理局發給的「居留資格認定證明」等。 5. 出國就業的,必須提交前入國聘請、僱傭單位或者僱主出具的聘用證明或僱傭證明。一般包括各國勞工部門發給的「勞工許可」,「工作許可證」,「僱傭證明」等。 6. 出國旅遊的,必須提交國外旅行期間所需的外匯費用證明和前往國親友出具的經濟擔保證明。公民出國旅遊,如屬親友邀請,則應當由親友出具擔保證明,如果屬於個人自費,則需要提交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出具的外匯費用憑證。其他機關或個人出具的無效。 公民申請出國,凡是能夠按照規定提交上述證明材料的,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便會接受申請,並發給申請表,然後進行審批。 第四、經過調查,提出申請的公民如果不是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發給出國護照。 1.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認定的犯罪嫌疑人。此種不批準的對象,主要是指法院已經決定立案審理的公訴或自訴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以及有證據表明有重大犯罪嫌疑,司法機關決定立案偵察的人。並包括已經採取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的對象。 2.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民事案件不能離境的。此種不能批準的對象,主要是指經人民法院通知,在當事人參加的民事訴訟案件未了結之前,不能離境的原告人、被告人或者第三者,即是不履行民事義務而應當追究民事責任或者那些違反民事義務而應當承擔責任的人。例如,原告得知另一方當事人即將出國,由於雙方的一些債務、給付撫養費等權利義務關系尚未了結,原告擔心被告出國後,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因而緊急投訴,要求法院制止被告出國。為了維護原告的權益,法院常常會採取限制措施,不許被告離境。 3. 被判外刑罰正在服刑的。 4. 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5. 國務院有關主管機關認為出境後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在審批當中,對上述申請人將作出不批准出國的決定,即不予頒發護照。 但是,具有上述不批准出國情形的公民,在刑事、民事案件了結後,犯罪嫌疑解除後,服刑期滿後,解除勞動教養後,或者不再對國家安全、利益構成危害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仍會批准出國申請,發給出國護照。 第五、中國政府取消公民出入境簽證以後,實行了出入境登記卡制度。公安機關在頒發護照的同時,發給出入境登記卡一式兩份。有的公安機關只發給一份,供持照者出入外國使領館申辦簽證使用,待申請人辦理好外國簽證及有關的戶口登記、糧、油關系登記後,再發給另外一張出入境登記卡。持有護照者必須持兩張出入境登記卡,並且須與護照內有關項目一致,才能許可出境(有關出境卡的介紹,請參見下面的介紹)。 請特別注意第四的「2」,這里已經說明了你如何去做以保護你的合法權益。

閱讀全文

與有民事糾紛可以申請簽證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