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看過你寫的關於俄羅斯與中國的領土糾紛的文章
俄國不會賣給任何其他國家的。俄國在遠東擴張的主要目的就是奪取面向太平洋的戰略港口海參崴,如果沒有出海口,他們的遠東土地都是無意義的廢土。此道理同樣適用於中國,假定中國能買下整個錫霍特山(這個可能性非常小),但買不到海參崴,則整座山都是廢土
⑵ 哪些國家與俄羅斯有領土爭端
樓主,您好!最主要是日本。
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其為南千島群島),主要是指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間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島嶼。北方四島在地理上屬於千島群島,因此,俄羅斯也稱其為南千島群島。目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其為南千島群島)被俄羅斯實際控制。
挪威、丹麥、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在北冰洋存在領海爭議。
豐富的自然資源:
北冰洋海島上的植物主要是苔蘚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島嶼上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動物以生活在海島、浮冰和冰山上的白熊最著名,被譽為北極的象徵,其它還有海象、海豹、雪兔、北極狐、馴鹿和鯨魚等。由於氣溫和水溫很低,浮游生物少, 故魚類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少,只有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因處在寒暖流交匯處,魚類較多,盛產鯡魚、鱈魚,是世界著名漁場之一。夏季在西伯利亞沿岸一帶鳥類很多,形成獨特的「鳥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是地球上一個還沒有開發的資源寶庫,特別是巴倫支海、喀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島嶼以及海峽等地,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估計石油儲量超過100億噸。斯匹次卑爾根的煤儲量約80多億噸,煤層厚、質量優、埋藏淺,蘇聯和挪威已聯合進行開采,年產煤100多萬噸;格陵蘭的馬莫里克山的鐵礦,儲量20多億噸,系優質礦。此外,北冰洋地區還蘊藏著豐富的鉻鐵礦、銅、鉛、鋅、鉬、釩、鈾、釷、冰晶石等礦產資源,但大多尚未開采利用。 礦物 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沿岸地區及沿海島嶼有煤、鐵、磷酸鹽、泥炭和有色金屬。如伯朝拉河流域、斯瓦爾巴群島與格陵蘭島上的煤田,科拉半島上的磷酸鹽,阿拉斯加的石油和金礦等。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相當豐富,以靠近陸地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則越少。鄰近大西洋邊緣地區有范圍遼闊的漁區,遍布繁茂的藻類(綠藻、褐藻和紅藻)。海洋里有白熊、海象、海豹、鯨、鯡、鱈等。苔原中多皮毛貴重的雪兔、北極狐。此外還有馴鹿、極犬等。
交通運輸:
北冰洋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頂點,有聯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地理位置很重要。目前北冰洋沿岸有固定的航空線和航海線,主要有從摩爾曼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北冰洋航海線和從摩爾曼斯克直達斯瓦爾巴群島、雷克雅未克和倫敦的航線。
北冰洋擁有聯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隨著北極圈海域冰川不斷融化,新的海洋航道逐漸拓寬,也使得進行大規模能源開發成為可能。據統計,北極地區的石油儲量超過1億噸,未探明天然氣儲量佔全球儲量的1/3。由於全球變暖,北冰洋的冰加速融化,帶來了巨大的航運價值,再加上北冰洋資源豐富,挪威、丹麥、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在北冰洋存在領海爭議。2007年8月 2日,俄羅斯北極考察團在北極點附近成功下潛兩艘微型潛艇,並將一面鈦金屬國旗插在北極點下的海床上,以此來證明俄羅斯對該海域的主權擁有。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此次俄羅斯潛艇選擇在北極點下潛不僅要展示俄羅斯開發和探測北極的能力,還要證明北極附近海域就是俄羅斯的領土范圍。」
中俄現在沒有領土爭端。中俄於2004年10月14日簽署了《中俄關於兩國邊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徹底解決了中俄邊界的所有遺留問題。 根據補充協定,雙方平分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中國收回近200平方公里國土。在撫遠三角洲部分,中國收回銀龍島和黑瞎子島主島西南部。這里主要是草場和濕地,建築和農場則全都在劃歸俄方的島東部。俄方將於協定簽署後陸續向中方移交歸還的地區。 2005年4月27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年5月25日,俄國斯聯邦議會上議院以157票贊成,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至此,中俄邊界終於塵埃落定。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⑶ 中國和俄羅斯領土談判妥協讓步
江某人的協定?《坎分邊界條約》?賣國賊做的好事,當年毛澤東不惜打仗都死活扛住的事情倒讓這傢伙給一把手干光,俄國100萬,塔吉克3萬,還要軍隊一百公里內不設防;此雜種若非被俄國人抓了什麼把柄···唉,過去的都過去了,說太多就完蛋···這年頭裝傻是必要的
⑷ 中國和俄羅斯領土爭議
沒希望了,我們已經劃定國界了,而且遠東地區對於俄羅斯是戰略要地,它接著中日美,所以不可能放棄
⑸ 中國跟俄羅斯、蒙古國有領土爭議嗎
事實上,90年代的中俄條約,沒有規定唐努烏梁海的歸屬問題,只是說維持現狀(意思就是中國如果強大了,有正當理由收復唐努烏梁海)
⑹ 中國跟蒙古和俄羅斯為什麼沒有太大的領土糾紛
中國在建國初期,將一部分領土劃給蒙古,以表示對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優待。
至於俄羅斯,中俄已經簽訂條約,承認以往的領土,,因此看似沒有糾紛。
⑺ 中國與俄羅斯現在有領土糾紛嗎
有,在西邊
⑻ 為什麼中國跟俄羅斯的邊境線最長,領土糾紛卻最少
一點都不少,只復是由制於各種原因未被提及。而且,到目前為止,仍有大片土地未被收回。
從以下幾個中俄簽訂的條約就可以看出,中國到底割讓多少領土給俄國。其中烏蘇里江東的土地就有28萬平方公里。如果再將歷史推前,海參崴和庫頁島也是中國的領土
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5月簽訂。主要是:1、中國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俄國。 2、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中國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增加: 1、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東至海的大片中國領土劃給俄國; 2、規定蒙、新西北邊界,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 3、開放喀什噶爾為商埠等。
中俄《伊犁條約》 1881年2月24日簽訂。主要是爭奪伊犁河流域的中國領土,並將兵費增為九百萬盧布。
⑼ 存在中國和哪幾個國家有領土糾紛
截止2019年2月,有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印度、不丹等國家。
爭議介紹:
一、中日釣魚島爭端
中日釣魚島爭端是日本侵犯中國領土所引發的爭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充分的歷史和法律依據。但是,日本方面無視大量歷史事實,竟聲稱釣魚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
二、中不邊界爭議地區
1、魯林爭議區(絨林)
位於下亞東仁青岡鄉東南。總面積340平方公里,牧場40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1954年,不丹皇家陸軍在恰爾塘建立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哈熱建立季節性哨所。
2、洞郎爭議區
位於亞東縣南端,約100平方公里,北部小湖泊較多,有大小草場30個,東南部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
3、查瑪浦爭議區
位於上亞東幫噶曲登以東,主要包括郎瑪浦和查瑪浦的上游部分,約60餘平方公里,有草場30餘個,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1959年 以前,不丹牧民過界放牧,須向亞東頭人交納草稅。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窮隆建立常年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兒淌建立季節性哨所。
4、白玉爭議區
位於洛扎縣南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兩河流域,總面積約為600平方公里,有牧場37個,著名的拉龍康和次久拉康兩座寺廟在該爭議區內。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據嘉慶皇帝的昭示,將該地區劃歸蒙達拉龍寺管轄,白玉地區的群眾均來自洛扎縣。西藏和平解放後,不丹趁機進入該地區,相繼建立了德馬龍和塘沃哨所,直至1978年撤除,1983年8月,不丹又在次久拉康附近重新設立哨所。
5、基伍爭議區
位於查瑪浦爭議區以北,主要包括基伍曲和巴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有大小牧場20餘個,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基伍租給不丹哈宗官方和中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節性哨所基伍爭議區。
6、墨拉薩丁爭議區
17世紀以後,不丹人大量東遷,移居達旺等地,引起草場和民事糾紛。為此,西藏地方政府和不丹在1715年曾兩次訂立條約,言明墨拉薩丁主權歸屬,草場可以租給不丹移民使用,按規定交納草稅。
20世紀初,英印政府制定麥克馬洪線,並把勢力范圍擴展到達旺以北。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定《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將中國墨拉薩丁地區轉讓不丹,自此,墨拉薩丁地區一直處於不丹政府的完全控制之下。墨拉薩丁爭議區位於達旺以南,扎西岡以東,打攏宗以西,面積3300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墨拉薩丁分別歸達旺寺和打攏宗管轄,薩丁寺屬於達旺宗,基堪布由達旺寺派任。
三、中印邊境爭端
1、東段爭議
早在公元7世紀,門隅即屬我國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圖。13世紀,元朝統治了這個地區。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統一西藏,對門隅地區實行各種形式的有效管轄。19世紀中葉以後,清朝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別授予錯那宗和達旺寺以管理門隅地區的實權,負責制定法律、制度和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
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隅的統治,在門隅的首府達旺,建立了名為「達旺細哲」的全區性行政委員會(由達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聶倉」兩人和「札倉」的代表組成)和「達旺住哲」的高一級非常設行政會議(由「達旺細哲」的組成人員加上錯那宗兩個宗本組成),負責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專人到門隅徵收、征購大米,專管該區鹽米等經貿活動。
2、西段爭議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准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時曾設立拓置局管轄。
1951年西北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里的。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四、南海爭端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
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駐守。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
南海主權歸屬之爭發端於20世紀後半期。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中國南海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邊國家侵佔。提出所謂「主權」要求並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家。
⑽ -為什麼中國跟俄羅斯的邊境線最長,領土糾紛卻最少
哎呀,中俄伊犁條約 1881年 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 中俄天津條約 1858年 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這些內條約割走中國多少容土地啊,以前中國的國土范圍很大的,要不俄羅斯能穩坐國土面積第一的位置?
還有就是中俄和美日韓乃是兩個集體,中國為發展,先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