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款支付糾紛
工程復結算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制兩個原則,一是「尊重合意」原則,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在工程造價結算中,應當基於以上兩個原則,解決不同的結算爭議。結合司法解釋和相關審判實踐,一般的處理規則如下:1、雙方已結算認定造價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雙方如約定以第三方的審價結果為準的,一方對第三方審定的價格有異議的,不應當支持,除非證明第三方在審價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雙方如委託第三方審價但未就審價結果的效力作出約定的,可由雙方對審價結果進行質證確定。3、雙方約定了結算標准和依據的,法院應當按照該標准和依據組織雙方結算或委託造價鑒定。4、雙方未對結算問題作出約定的,事後又未達成關於結算的補充協議的,可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鑒定。5、對於發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約定的期限內結算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審價為准,並且,欠款自法定的時間開始計算利息。
2. 【工程款糾紛】4大常見糾紛需注意!
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樓房建造受到很大制約,包公方在收益方面收到很大損失,因此拖欠農民工工資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所以工程款糾紛案例也越來越多。這篇文章就為我們解答如何應對工程款糾紛。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工程款糾紛,簡單的說就是拖欠工程款,不管是總包方還是被包方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工程款糾紛包括以下幾方面:
1、發包方拖欠工程款違約糾紛
這種糾紛在生活中是最常見的一種,這種違約糾紛的特點是,工程款是確定的,因此這種糾紛法律比較簡單。這類糾紛形成的主要原因發包方沒有任何正當理由違約拖欠,主要表現為的發包方無力支付工程款;發包方有支付能力無故拖欠工程款。因此大家在要慎重。盡量選擇正規的合法公司。
2、關於總包、分包問題引起的工程款糾紛
關於總包和分包問題就有些復雜了,這類糾紛之中利益牽扯很麻煩,這種糾紛法律關系較為復雜。這種糾紛主要表現為承包方分包在程序上有瑕疵,發包方事後不予承認分包合同的合法性,從而引起的糾紛。這類糾紛解決起來就比上面的麻煩很多了。
3、竣工結算報告爭議引發的工程款糾紛
還有一種很無恥的糾紛,就是竣工結算爭議,這種爭議一方面是在簽約時沒有明確的把工程款寫進合同,致使出現這種情況。這種糾紛主要表現為:承包方製作結算文件遞交發包方,未取得遞交結算文件的證據,發包方不予答復且事後不承認收到;承包方製作結算文件遞交發包方,發包方不予答復;承包方製作結算文件遞交發包方,發包方不予認可而引發的工程款結算糾紛。因此大家在簽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任何一方面的細節,以免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
4、建築材料品質之爭引起的工程款糾紛
最後一種糾紛就是建築材料上的糾紛,由於施工方想獲利多一點不惜用劣質材料。致使總包方不滿意引起的糾紛,這種表現糾紛主要表現為:建設工程招投標時對工程主要建築材料品質有所要求或承諾,但由於建築材料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有時使得承包方轉而採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引起結算糾紛。這類糾紛與個人素質問題有關,希望大家不要出現這種情況。
發包人逾期不答復承包人提交的結算報告將被視為已經確認
拖欠工程款越演越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發包人故意拖延工程結算,有的案件發包人以種種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拖延結算確認,一拖數年遲遲不確認承包人提交的工程結算價款。而發包人應在什麼期限內確認工程結算,現行法律、法規並無相應規定。司法解釋第22條對此開出的良方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發包人收到竣工結算文件後,在約定期限內不予答復,視為認可竣工結算條件,承包人主張按照竣工結算文件作為結算依據的,應予支持。」這帖良方僅適用承發包合同對工程價款結算的期限有明確約定的情況,如果雙方當事人在工程合同中沒有約定結算的具體期限,則不能適用。而國家建設部和工商局共同推薦使用的99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通用條款部分第33條「竣工結算」中,對結算的期限有明確的約定;換言之,只要採用上述示範文本,則結算期限就已約定,這一條司法解釋就能適用。
造價結算協議與審計報告發生矛盾以前者為准
在司法實踐中有關造價確認還存在一個疑難復雜的具體問題,承包人經過反復努力,以自行協商或市場審價方式已經確定工程結算,但事後發包人又以工程造價應通過審計為由,通過審計部門提出一個審計報告,審計報告與已確認的結算發生差異,如是,案件審理又因對結算協議和審計報告發生矛盾以何為准陷入新的困境。由於審計的特殊地位以及可以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行政管理於民法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和平等法律關系之間存在的民事權利義務的矛盾,法官面對案件審理中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難以取捨,無從解決,近年中因此類問題,各地法院向最高院請示解決方案的,已發生多起,而最高院的數次答復都很明確。司法解釋第25條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合同對工程結算有約定的,一方當事人主張按照審計機關作出的審計決定調整工程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大家在以後工作時一定要注意以上問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以上就是有關工程款糾紛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3. 工程分包合同糾紛怎樣處理 種類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
具體的糾紛處理方式:
1、總承包企業或專業施工企業與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簽定的勞務分包合同。
這樣的合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條和《合同法》等規定被認定為無效合同。合同無效後的處理:如果勞務分包企業提供勞務的工程合格,勞務分包企業依據《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的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的規定,請求勞務費的應當得到法律支持。如果僅僅因勞務分包企業提供的勞務質量不合格引起的工程不合格,勞務分包企業請求勞務分包合同約定的勞務價款的,將得不到法律支持,並且,還應承擔相應的損失。
2、總承包企業或專業承包企業與勞務分包企業以勞務分包合同的名義簽訂的實質上的工程分包合同。
這種合同將依據合同的實際內容及建設施工中的客觀事實,及雙方結算的具體情況,來認定雙方合同關系的本質。其中有的可能會被認定為工程分包合同,那麼就要按照工程分包合同的權利義務,來重新確認雙方的權利義務。
3、工程分包企業以勞務分包合同的名義與勞務分包企業簽訂的實質上的工程再分包合同。
這種合同將被認定為無效。工程分包企業因此種行為取得的利潤將被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的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4條的規定收繳,或者由建築行政管理機關作出同樣的收繳處罰。
4. 工程款糾紛,違法分包
06 . 保修期未滿,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標簽:|工程款|質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經驗收
案情簡介:1995年,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簽訂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經驗收情況下,開發公司開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築公司訴請開發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開發公司以雙方系閉口價、1年保修期未滿應扣10%工程款為由抗辯。
法院認為:①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簽施工合同有效。對閉口價合同以外的裝修等工程,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雖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在施工過程中雙方對此項工程進行過協商,開發公司多次出具工程變更單,建築公司已施工完畢,開發公司已實際使用,該部分工程款應據實結算,以委託鑒定機構審計確定的工程款為准,由開發公司支付給建築公司。②根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的,發生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自行承擔。開發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經驗收情況下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應由其自行承擔,故合同約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開發公司向建築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違反合同約定。判決開發公司支付建築公司工程餘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
實務要點: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的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終字第125號「某開發公司與某建築公司工程款糾紛案」,見《上海福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工程款糾紛上訴案》(審判長程新文,審判員於曉白,代理審判員張章),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選登》(200102/6:334)。
5. 工程款已結清分包方對已完工程量有爭議怎麼辦
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申請仲裁
6. 是關於工程款的糾紛
06 . 保修期未滿,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標簽:|工程款|質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經驗收
案情簡介:1995年,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簽訂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經驗收情況下,開發公司開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築公司訴請開發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開發公司以雙方系閉口價、1年保修期未滿應扣10%工程款為由抗辯。
法院認為:①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簽施工合同有效。對閉口價合同以外的裝修等工程,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雖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在施工過程中雙方對此項工程進行過協商,開發公司多次出具工程變更單,建築公司已施工完畢,開發公司已實際使用,該部分工程款應據實結算,以委託鑒定機構審計確定的工程款為准,由開發公司支付給建築公司。②根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的,發生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自行承擔。開發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經驗收情況下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應由其自行承擔,故合同約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開發公司向建築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違反合同約定。判決開發公司支付建築公司工程餘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
實務要點: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的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終字第125號「某開發公司與某建築公司工程款糾紛案」,見《上海福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工程款糾紛上訴案》(審判長程新文,審判員於曉白,代理審判員張章),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選登》(200102/6:334)。
7. 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工程量方面
工程量一般指的是由於變更簽證引起的工程量增加。理論上應該是先由承包方做書面變更簽證申請,經建設單位審批後再施工。土建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是合同生效後增加的工程量及對隱蔽工程的工程量清單未做三方確認,僅憑承包方施工日記進行結算,發包方提出異議。安裝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表現在隱蔽在牆體中的管線鋪設記錄與確認問題。
竣工決算時間的爭議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簽署之前承包方會提交一份預算報告,工程竣工後再由承包方提出決算報告,經發包方審核達成一致後由發包方支付。承包方提交決算報告的前提是工程「竣工」。「竣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情況比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竣工」要復雜得多。承包方往往為了承攬業務,對發包方在合同中設下的「竣工」概念陷阱不加防範。一旦中招,即便合同約定的工程量履行完畢,發包方也以整個工程沒有「竣工」為理由,而拒收承包方的決算報告。發包方就以「決算不成熟」為由拒付工程款。
違約的爭議
無論承包方的逾期竣工,還是發包方未能提供施工進場的條件、中期擅改設計、未按形象進度支付進度款、建設工程材料不能及時供應從而造成停工等情形,最終都以違約金的形式反饋到工程款的結算中。違約之爭在建設工程結算糾紛中比較常見。
建築材料品質的爭議
建設工程招投標時對工程主要建築材料品質有所要求或承諾,但由於建築材料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有時使得承包方轉而採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因此,引起結算糾紛是很常見。
總包與分包的爭議
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大型建設工程很難由單一的總承包商完成,而且有些勞務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也無法由總承包公司獨立完成。因此,總承包單位承攬建設項目後經建設單位同意,一般都會將其中的專業工程和勞務作業分包相應的分包單位。如果發包方就全額工程款結算完畢,則發生結算爭議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發包方只進行部分結算,則很容易釀成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的爭議。而且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之間除工程款結算外,還存在著管理費之爭。如果建設單位參與指定或者暗示分包單位,則引起的工程款結算糾紛會更復雜。這類糾紛在建設工程領域比較普遍。
發票的爭議
建設工程款絕大部分都是分期付款,建設工程的成本核算需要工程竣工後才能進行。因此,少數私有企業發包方在分期付款時可能會忽視立即索取工程款發票。而某些承包方,特別是掛靠性質的臨時施工隊,為偷逃稅收有時以未收到全額工程款為由,拒絕開具稅收發票。當全額發票應付的稅款超過剩餘工程款時,這種糾紛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尾款的爭議
建設工程竣工移交後,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應在一年內進行保修。為了保證承包方履行保修義務,發包方一般在合同中約定工程款支付95%工程款後,餘下5%工程款留待一年保修期滿後再行支付。有的合同採取工程款先付,由承包方另行出具5%工程款的銀行保函加以保證。5%尾款爭議的原因在於承包人是否能在保修期內適當履行保修義務。
合同的爭議
這方面的爭議在建設工程領域有一定的代表性。實力雄厚的建設工程發包方利用其在簽約中所處的優勢地位,就同建設工程除與承包人公開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外,又強迫承包人簽訂另一份包括工程價款、工期等方面內容與合同不一致且有利於發包方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即所謂「陰合同」。進入結算階段時,兩份相矛盾的合同究竟誰是結算標准成為爭議焦點。根據合同法原理,應該認定後一份合同為標准(因為時間在後),按照招投標法,應該認定前一份合同為標准(因為該合同是公平競爭的招投標結果)。
8. 工程款支付糾紛!
工程結算來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兩個原自則,一是「尊重合意」原則,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在工程造價結算中,應當基於以上兩個原則,解決不同的結算爭議。結合司法解釋和相關審判實踐,一般的處理規則如下:1、雙方已結算認定造價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雙方如約定以第三方的審價結果為準的,一方對第三方審定的價格有異議的,不應當支持,除非證明第三方在審價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雙方如委託第三方審價但未就審價結果的效力作出約定的,可由雙方對審價結果進行質證確定。3、雙方約定了結算標准和依據的,法院應當按照該標准和依據組織雙方結算或委託造價鑒定。4、雙方未對結算問題作出約定的,事後又未達成關於結算的補充協議的,可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鑒定。5、對於發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約定的期限內結算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審價為准,並且,欠款自法定的時間開始計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