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投訴行政服務大廳的辦事人員
政務大廳各進駐單抄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或違反有關行政許可審批程序的;在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違反有關規定損害投訴人合法權益的;不履行公開服務承諾,無正當理由未能在承諾時限內辦結的;辦理審批服務項目出現差錯不及時改正的;工作態度不好,業務質量不高,辦事效率低下等情況的,投訴人既可以通過現場投訴、投訴舉報箱、投訴電話、電子郵件、網上投訴等途徑以口頭或書面等方式進行投訴。
也可到當地信訪局投訴。
『貳』 我想投訴縣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該去哪裡投訴
政務大廳各進駐單位抄及襲其工作人員有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或違反有關行政許可審批程序的;在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違反有關規定損害投訴人合法權益的;不履行公開服務承諾,無正當理由未能在承諾時限內辦結的;辦理審批服務項目出現差錯不及時改正的;工作態度不好,業務質量不高,辦事效率低下等情況的,投訴人既可以通過現場投訴、投訴舉報箱、投訴電話、電子郵件、網上投訴等途徑以口頭或書面等方式進行投訴。
也可到當地信訪局投訴。
『叄』 作為被舉報人,對舉報人的行政許可申請是否必須迴避
應該是依申請迴避,因為b可能不知道舉報人是a。
『肆』 厲害關系人黃某向某市公安局舉報被許可人范某以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
厲害關系人黃某向某市公安局舉報被許可人范某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好
『伍』 行政服務投訴中心是做什麼的它的投訴有哪些
我給你找了個例子,
崇文區行政投訴中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受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對崇文區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崇文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和擔負行政執法職責的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和違法行政行為的投訴。投訴中心通過群眾的來信、電話、來訪、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受理屬於職責范圍內的投訴。
投訴件的辦理將實行分級負責、歸口處理的原則。投訴人在投訴時,請如實填寫投訴辦理單,依法進行正常投訴。
受理投訴的具體范圍:
1.行政不作為,造成嚴重影響的行為;
2.行政亂作為,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3.具體行政行為處理不當,造成重大影響的行為;
4.工作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違反行政效能的行為;
5.其他造成重大影響的違法行政行為。
不予受理的投訴:
1.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問題。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責范圍內的事項。
3.已經受理或正在辦理的同一信訪事項。
1.受理對區屬行政機關、街道辦事處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規行政行為的投訴。
2.調查處理市行政投訴中心轉辦的行政投訴件。
3.直接調查違法行政、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效率低下等行政違法違規事件。
4.組織協調各委辦局、街道辦事處依法調查處理行政違法案件。
5.受理對區行政服務中心各窗口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投訴。
6.按照有關規定,對調查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構成違紀的由監察機關提出監察建議或作出監察決定。
『陸』 工商局的行為違反了《行政許可法》的哪些規定 (2)陳某可以通過何種途徑解決問題
首先,你要看一下陳某的房屋產權性質,如果是商業用途,應該辦理營業執照是很簡單的,如果是住宅私產,那就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我們江蘇從去年七月一日起,非商業用途的房屋,就不能夠辦理營業執照,這個問題不但是創業者的困惑,作為無照經營監管的職能部門------工商部門也是無奈,在我們這里尋求了一些解決方法,相應解決了一些問題!
如果陳某的各項手續均齊備,工商部門應該予以受理並核發營業執照,即使陳某手續不全,但相關人員應該將事實情況告知當事人!
我想,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有什麼原因的!陳某可以向該局監察部門反映
『柒』 怎樣就算行政許可案件
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專審查,通過頒發屬許可證、執照等形式,賦予或確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舉個列子就是你想開家超市,要辦理一個營業許可證,你手續全部齊全,但是工商局就是不給你辦理,這個就叫行政許可案件!
『捌』 對衛生局作出的行政許可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么
按實際情況,對衛生局作出的行政許可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玖』 行政許可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義
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的意義有:
第一,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將促進行政機關管理理念的更新。行政許可法所確立的原則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對行政機關產生的深遠影響,首先是觀念的沖擊和更新,觀念的更新將促使行政機關樹立現代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權,來自法律的授予。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不是對相對人的「恩賜」,而是對申請人行使權利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的一種核實和認可。行使行政權要權責統一,不能只要權力,不負責任,不受監督,違法行政要承擔法律責任。行使行政權既要遵守法律的實體規定,又要遵守法定程序,忽視法定程序,就難以保證實體的公正,也是一種違法。這些行政管理理念的確立,對於提高行政執法水平,保證行政權的正確行使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將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許可作為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長期以來,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存在著許可事項過多、過濫問題。在某些領域,一講管理就要審批,審批就要發證、年檢,行政機關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的事情,行政成本付出很多。行政許可法嚴格限制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范圍,規定了什麼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什麼事項不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在政府管理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主決定的關繫上,確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主決定優先的原則;在政府管理與市場競爭的關繫上,確立了市場優先的原則;在政府管理與社會自律的關繫上,確立了社會自律優先的原則。這些制度和原則對防止公權力對社會經濟生活和公民個人生活的過度干預,培育社會自律機制,發揮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促進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將有力地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運作的基本准則。針對行政機關違法設定行政許可和不予行政許可、權責脫鉤、監督不力以及忽視、剝奪公民對行政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問題,行政許可法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和法律制度,明確規定行政權的行使必須與責任相統一,向社會公開行政管理的主體、依據、內容、過程及結果,規定了行政許可聽取意見制度、說明理由制度、聽證制度和舉報投訴制度等。這有利於促進行政機關依法管理、依法辦事,有利於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行政管理,並對行政機關進行監督。
第四,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將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分為事先、事中和事後。行政審批是事前管理,還有事中和事後的管理。過去行政機關往往只重視事前管理,而忽視事中、事後管理,管理方式陳舊落後,管理成效差,群眾有意見。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行政機關要將事前行政許可與事後嚴格監管、直接管理與間接管理、動態管理與靜態管理、加強管理與提高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間接管理手段、動態管理機制和事後監督檢查,加強對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同時,許可法規定的一系列方便申請人申請行政許可的制度和程序,以及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一個窗口對外,統一辦理、聯合辦理或者集中辦理制度,對行政機關樹立服務意識、改進作風有著重要的作用。第
五,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將有利於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行政許可法規定必須事前公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和申請書示範文本,申請人可以不到現場,而通過信函、郵件提出申請,以及對某些許可事項採取招標、拍賣、統一考試、實地檢測等方式作出決定,這就極大地增加了許可的透明度,減少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當事人私下接觸,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許可過程中暗箱操作、濫用權力、權錢交易等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