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租房不交稅 向誰投訴
稅是房東交的,房東去地稅備案,然後繳稅開發票,最好的打擊他們囂張氣焰的方法就是找幾個哥們一起把他堵在房子里揍一頓
『貳』 怎麼向國稅局舉報
1、舉報咨詢電話: 12366
「12366納稅服務熱線」是國家稅務總局為適應加強和改進納稅服務工作的需要,專於2001年向國家信息產屬業部申請核批的全國稅務機關特服電話。
12366主要服務功能包括:納稅咨詢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提供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征管規定、涉稅信息等咨詢查詢服務;辦稅指南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發票購領、申報納稅等涉稅事項的程序、手續提供咨詢服務
2、書信: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棗林前街68號;郵政編碼:100053
(2)加強涉稅投訴擴展閱讀
一、 受理檢舉的范圍
稽查局舉報中心受理檢舉事項的范圍是:涉嫌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收違法行為。
二、 檢舉事項的辦理
稽查局收到檢舉信件後,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一般轉至被檢舉人所在省(市)國、地稅稽查局辦理。
三、 檢舉內容的填寫
1.檢舉人應當至少提供被檢舉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地址、稅收違法行為線索等資料。
2.檢舉人檢舉稅收違法行為應當實事求是,對提供檢舉材料的真實性負責,不得誣陷、捏造事實。
『叄』 民事爭議造成納稅人不明如何處理
您好:
納稅服務投訴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規范納稅服務投訴處理工作,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納稅人(含扣繳義務人,下同)認為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在納稅服務過程中侵犯其合法權益,向稅務機關進行投訴,稅務機關辦理納稅人投訴事項,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納稅服務投訴應當客觀真實,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第四條
各級稅務機關在辦理納稅服務投訴事項中,必須堅持合法、公正、及時的原則,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
第五條
縣以上稅務機關的納稅服務管理部門具體辦理納稅服務投訴事項,負責受理、調查納稅服務投訴,並草擬處理意見。
第六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配備專門人員從事納稅服務投訴處理工作,保證納稅服務投訴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二章 納稅服務投訴范圍
第七條
納稅服務投訴是指納稅人對於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在稅法宣傳、納稅咨詢、辦稅服務以及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方面未按照規定要求提供相關服務而進行的投訴。
第八條
對稅法宣傳的投訴,是指納稅人對於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對各項稅收法律、法規、規章、稅收政策和涉及納稅人的稅收管理制度的宣傳不及時、不全面、不準確而進行的投訴。具體包括:
(一)根據"誰制定,誰發布"的原則,負有稅收政策和征管制度發布義務的稅務機關,未按照規定時限以適當方式及時向公眾發布稅收政策和征管制度的;
(二)主管稅務機關未及時、全面向所轄區域內納稅人宣傳新的稅收政策和征管制度的;
(三)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對稅收政策和征管制度的宣傳、解釋存在錯誤的。
第九條 對納稅咨詢的投訴,是指納稅人對於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回答其咨詢的涉稅問題不及時、不準確而進行的投訴。具體包括:
(一)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對納稅人的涉稅咨詢未按規定時限給予回復的;
(二)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對納稅人的涉稅咨詢作出錯誤答復的;
(三)屬於本單位或者本崗位人員職責范圍應予答復的咨詢問題,採取推諉等方式不作答復的;
(四)接受納稅咨詢的稅務人員未履行首問責任的。
第十條
對辦稅服務的投訴,是指納稅人對於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辦稅過程不夠規范、便捷、高效和文明而進行的投訴。具體包括:
(一)在辦理涉稅審批和稅務行政許可事項時,對提交申請資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未履行一次性告知義務的;
(二)稅務機關對已受理的稅務行政許可或者涉稅審批事項,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時限辦結的;
(三)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徵收稅款時,未按規定向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完稅證明的;
(四)稅務人員的工作用語、工作態度不符合文明規范要求的。
第十一條
對納稅人權益保護的投訴,是指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在執行稅收政策和實施稅收管理的過程中侵害其合法權益而進行的投訴。具體包括:
(一)稅務機關在稅收徵收、管理和檢查過程中向納稅人重復要求報送相同涉稅資料的;
(二)同一稅務機關違反有關文件規定或者違背公開承諾,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同一納稅人實施一次以上納稅評估或者進行兩次以上稅務檢查的;
(三)稅務機關未依照納稅人的請求,對擬給予納稅人的行政處罰依法舉行聽證的;
(四)稅務機關扣押納稅人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時,未按規定開付收據;查封納稅人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時,未按規定開付清單;或者對扣押、查封的納稅人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未按規定及時返還的;
(五)納稅人對稅務機關推廣使用的系統軟體或者推廣安裝的稅控裝置的售後服務質量不滿意的;
(六)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有侵害納稅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第三章 提交與受理
第十二條 納稅人對納稅服務的投訴一般應採取實名投訴。投訴可以採取書面或者口頭等形式提出。
第十三條
納稅人進行書面投訴的,應當在投訴材料中載明下列事項:
(一) 投訴人的姓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二)
被投訴單位名稱或者被投訴個人的姓名及其所屬單位;
(三) 投訴請求、主要事實和理由;
(四)
投訴人簽名或者蓋章。
納稅人採取口頭形式提出投訴的,也應說明前款(一)至(三)項內容,有條件的可以簽字蓋章。稅務機關在告知納稅人的情況下可以對投訴內容進行錄音。
第十四條
納稅人對稅務機關的投訴,應向其上一級稅務機關提交。
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的投訴,可以向其所屬稅務機關提交,也可以向其上一級稅務機關提交。
第十五條
已就具體行政行為申請稅務行政復議或者稅務行政訴訟,且被依法受理的,不可同時進行納稅服務投訴,但具體行政行為同時涉及納稅服務態度問題的,可就納稅服務態度問題進行投訴。
第十六條
納稅服務投訴符合下列規定的,稅務機關應當受理:
(一)投訴范圍符合本辦法的規定;
(二)納稅人進行實名投訴,且投訴材料符合本辦法第十三條要求;
(三)納稅人雖進行匿名投訴,但投訴的事實清楚、理由充分,有明確的被投訴人,投訴內容具有典型性;
(四)上級稅務機關和政府相關部門轉辦的納稅服務投訴事項。
第十七條
稅務機關收到投訴後,應於3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決定是否受理,並分別按下列方式處理:
(一)投訴事項符合本辦法規定受理范圍,且屬於本稅務機關處理許可權的,應當按照規定調查處理;
(二)投訴事項符合本辦法規定受理范圍,但不屬於本稅務機關處理許可權的,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轉交相關稅務機關處理;
(三)本辦法規定范圍以外的投訴事項應分別適用相關規定轉交有權處理的部門調查、處理。
第十八條
稅務機關應當建立納稅服務投訴事項登記制度,記錄投訴的收到時間、投訴人、被投訴人、聯系方式、投訴內容、受理情況以及辦理結果等內容。
第十九條
對符合規定的納稅服務投訴,稅務機關審查受理後,應當告知投訴人。
對不予受理的實名投訴,應填寫《納稅服務投訴不予受理通知書》,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並書面反饋納稅人。
第二十條
稅務機關收到投訴後,未按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期限審查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或者轉交相關部門處理的,自收到投訴之日起視為受理。
第二十一條
上級稅務機關認為下級稅務機關應當受理投訴而不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責令其受理。
上級稅務機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受理應由下級稅務機關受理的納稅服務投訴。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的同一投訴事項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稅務機關的,由其共同上級稅務機關負責受理。
第二十三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向納稅人公布負責納稅服務投訴機構的通訊地址、投訴電話、電子郵箱,與納稅服務投訴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為投訴人提供便利的事項。
第四章
調查與處理
第二十四條
稅務機關調查、處理投訴事項,應本著注重調解、化解爭議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納稅服務投訴事項,應當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參加。
第二十五條
調查人員與投訴事項或者投訴人、被投訴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六條
稅務機關應對納稅人投訴的具體事項進行調查、核實。調查過程中應充分聽取投訴人、被投訴人的意見,查閱相關文件資料,調取有關證據,必要時可實地核查。
第二十七條
調查過程中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調查:
(一)投訴內容不具體,通過調查無法核實,或者無法聯系投訴人進行補正的;
(二)
投訴事實經查不屬於納稅服務投訴事項的;
(三) 投訴人自行撤銷投訴,經核實,確實不需要進一步調查的;
(四)
投訴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投訴得到解決的。
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對納稅人投訴的事項分別作出如下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實名投訴人:
(一)投訴事實成立的,予以支持。責令被投訴人限期改正,並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被投訴人相應的處理;
(二)投訴事實不成立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條
對於可能造成社會影響的重大、緊急投訴事項,或者10人以上群體性投訴事件,稅務機關應及時依法採取措施,防止影響的產生和擴大。同時,要立即向本機關負責人報告。
第三十條
納稅服務投訴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受理稅務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三十一條
被投訴人應按照責令改正通知要求的限期,對投訴事項予以改正,並自限期期滿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改正結果書面報告作出處理決定的稅務機關。
第三十二條
稅務機關應採取適當形式將被投訴人的改正結果告知投訴人。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當場提出投訴,事實簡單、清楚,不需要進行調查的,稅務機關可以即時進行處理。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當場投訴事實成立的,被投訴人應立即停止或者改正被投訴的行為,並向納稅人賠禮道歉;投訴事實不成立的,處理投訴事項的稅務人員應當向納稅人做好解釋工作。
第三十五條
即時處理的投訴案件,事後應補填《納稅服務投訴事項登記表》進行備案。
第五章 指導與監督
第三十六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對納稅服務投訴情況進行統計、整理、歸納和分析,並定期向上一級稅務機關提交情況報告。
對於辦理納稅服務投訴過程中發現的有關稅收制度或者行政執法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應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
第三十七條
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對納稅服務投訴資料進行歸檔整理。
第三十八條
上級稅務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投訴工作的指導與監督。
第三十九條
建立上級對下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投訴辦理情況通報制度,定期將投訴及處理情況進行通報,提高納稅服務投訴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肆』 稅收騙取應在法院投訴,還是報在公安局
稅收騙取行為涉嫌犯罪,報警由公安部門偵查。如果已構成犯罪,則偵查結束後移交檢察院,再由檢察院按照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公訴進行審判。
法律依據:《刑法》
第二百零四條【騙取出口退稅罪、偷稅罪】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納稅人繳納稅款後,採取前款規定的欺騙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的稅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零五條【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虛開發票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
第二百零五條之一虛開本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以外的其他發票,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伍』 國稅局公共熱線電話是多少
12366。
12366納稅服務是國家稅務總局建設的集納稅咨詢、稅法宣傳、辦稅服務、投訴受理、需求管理、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品牌化納稅服務平台。
秉承「用心傾聽、真誠服務」的工作宗旨,著力搭建「能聽、能問、能看、能查、能約、能辦」的「六能」型綜合辦稅服務平台,為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公眾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納稅服務,架起社會公眾與稅務機關溝通的新橋梁。
受理要求
(一)發票違法舉報:需提供能夠證明購銷行為已真實發生的有效憑證或證據。
(二)稅務登記違法舉報等其他一般稅收違法舉報:需提供被舉報人名稱、地址、稅收違法行為線索等資料。
(三)納稅服務投訴:需按規定提供被投訴單位名稱或者被投訴個人的姓名(或工號、崗位等)及其所屬工作單位,投訴請求、主要事實和理由等資料。
(四)意見建議:需按規定提供所反映問題的具體內容或事情經過及具體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5)加強涉稅投訴擴展閱讀:
12366熱線受理范圍
(一)國稅系統稅收政策、征管程序等涉稅業務的咨詢。
(二)國稅管轄范圍的納稅人基本信息等涉稅查詢。
(三)國稅管轄范圍的一般稅收違法舉報(包括發票違法舉報、稅務登記違法舉報等)。
(四)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滿意而進行的投訴。
(五)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服務質效不滿意而進行的投訴。
(六)納稅人認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侵害其合法權益而進行的投訴。
(七)對國稅機關在規范行政執法、提高服務質效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化意見與建議。
(八)按規定應受理的其它事項。
『陸』 稅務的投訴時效性是幾年
稅務行政處罰的時效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回定,違法行為在二答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在五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2001年4月30日以前發生的違法行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2001年5月1日以後發生的違法行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上述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柒』 打國家稅務局舉報電話12366,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舉報
只要符合違法違規涉稅、稅收違法行為和事宜,均可舉報。
舉報中心受理檢舉事項的范圍是:涉嫌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收違法行為。涉稅舉報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舉報稅收違法行為等提供服務。
以市民發現稅務人員違規插手涉稅中介經營或者違規收取各類鑒證報告行為為例,具體可舉報行為如下:
(1)直接開辦或者投資入股涉稅中介,在涉稅中介掛名、兼職(任職)或者出借(出租)注冊稅務師等資格證書,以任何理由強行安置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涉稅中介機構就業;
(2)強制、指定或者變相強制、變相指定納稅人接受涉稅中介服務;
(3)以任何名目在涉稅中介報銷費用、領取補貼(補助)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經濟利益;
(4)利用稅收征管權、檢查權、執法權、政策解釋權和行政監管權,與中介機構合謀作出有關資格認定、稅收解釋或決定,使納稅人不繳稅、少繳稅或減免退抵稅,非法獲取利益;
(5)其他違反規定插手涉稅中介經營活動的行為。
(7)加強涉稅投訴擴展閱讀:
12366是全國稅務系統統一的特服電話號碼,旨在為納稅人提供涉稅咨詢、辦稅指引、投訴舉報、涉稅查詢和稅法宣傳等服務。12366納稅服務熱線可以提供24小時自動語音服務和工作日7小時人工坐席服務。
自動語音服務通過語音提示和按鍵選擇實現語音查詢、語音留言等服務;人工坐席服務由稅務人員在線接聽並解答納稅人的來電咨詢。可以使用固定電話或手機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選擇「2」進入地稅業務,若撥打異地12366熱線,在前面加撥當地區號即可。
12366為您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但是電信等通訊部門會按正常電話資費標准收取通話費用,撥打本地12366熱線以市內通話費為通信資費標准。
『捌』 青島地稅部門稅收不合理,如何到他的上級部門投訴舉報
如果對青島市下屬區縣局地稅局不滿,可以向青島市地稅局納服處或征管處進行投訴。市地稅局接到投訴後,會認真進行調查處理的。
『玖』 國稅局舉報電話
國稅局納稅服務熱線:12366
您的咨詢問題將由12366納稅服務部門進行答復。向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的咨詢問題,由國家稅務總局12366北京納稅服務中心按照全國通行稅收政策進行答復,涉及地方性稅收政策的,轉交各省12366納稅服務部門答復。向各省稅務機關提出的咨詢問題,由本省12366納稅服務部門答復。
12366熱線受理范圍和要求
一、12366熱線受理范圍
(一)國稅系統稅收政策、征管程序等涉稅業務的咨詢。
(二)國稅管轄范圍的納稅人基本信息等涉稅查詢。
(三)國稅管轄范圍的一般稅收違法舉報(包括發票違法舉報、稅務登記違法舉報等)。
(四)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滿意而進行的投訴。
(五)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服務質效不滿意而進行的投訴。
(六)納稅人認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侵害其合法權益而進行的投訴。
(七)對國稅機關在規范行政執法、提高服務質效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化意見與建議。
(八)按規定應受理的其它事項。
二、12366熱線受理要求
(一)發票違法舉報:需提供能夠證明購銷行為已真實發生的有效憑證或證據。
(二)稅務登記違法舉報等其他一般稅收違法舉報:需提供被舉報人名稱、地址、稅收違法行為線索等資料。
(三)納稅服務投訴:需按規定提供被投訴單位名稱或者被投訴個人的姓名(或工號、崗位等)及其所屬工作單位,投訴請求、主要事實和理由等資料。
(四)意見建議:需按規定提供所反映問題的具體內容或事情經過及具體合理化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