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標侵權罰款多少,商標侵權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
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商標侵權處罰法律依據如下:
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3、就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1)銷售商標侵權產品現在怎麼罰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假冒注冊商標罪: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⑵ 商標侵權,罰款金額怎麼算
商標法關於商標侵抄權行為規處罰定是籠統的,自由裁量的空間太大。因此,各地基本上都有一個行政處罰的細化規定,定性不同處罰額度也不同。生產環節商標侵權的基本上都是按明知定性,銷售環節有明知、應知、不知該商標是否屬於侵權的幾種情形,商標本身有同種商品近似商標、同種商標相同商標、類似商品近似商標、類似商品相同商標幾種情形;具體定性時通常要綜合考慮上述諸因素。處罰額度上,已銷售的通常是銷售額的1倍以上,存貨一般在貨值的50%-1倍之間,另外還要參考該商標的知名度,一般情況下中國馳名商標和省著名商標還要在基礎處罰標准上增加一定比例,同時,是否屢犯以及主觀惡意、配合調查的態度度等都可列入自由裁量的因素考慮內。
⑶ 商標侵權一般怎麼處罰
《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承擔賠償的責任行為是要承擔賠償的責任的,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刑法》有專門針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
⑷ 你好!我想問一下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了侵權商標的產品金額為 三百元不知工商有怎樣的罰款
1.您這種來情況屬於商標法中故意為源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
2.關於賠償:正常是處5倍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不足5萬的,最高賠25萬。
3.如果是按你說的不知情,能夠給出合理解釋,比如進貨價格、銷售價格、進貨渠道、銷售手段等完全合情合理,確實屬於不知情情況。那就只算侵權,不用賠償。當然,這些都不能空口無憑,需要形成完整證據鏈。
⑸ 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怎麼處罰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屬於商品流通環節中的一種商標侵權行為。通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除靠生產者自行銷售外,往往還要通過其他人的銷售活動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像這樣的銷售者,與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生產者一樣,都起到了混淆商品出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作用。因此對這種銷售也應認定是一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同樣要按商標侵權行為處理,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生產者一般都是出於故意,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銷售者則可能是出於故意,也可能不是。所以新《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對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⑹ 商標侵權一般怎麼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
具體措施如下: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內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容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⑺ 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怎麼處罰
輕的查處違規商品所得,並下架所有相關產品,重的追究責任,並賠償侵權商品涉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