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印度市場小米侵權

印度市場小米侵權

發布時間:2021-01-08 03:06:11

① 請問小米是侵犯愛立信什麼專利呀無線專利是什麼為什麼之外印度才算侵權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擺了一道這件事情僅僅預示著小米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悲催苦旅邁出了第一步,三星、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些握有大量手機及相關專利的巨頭還在看著呢,而更加凶險的專利「流氓」美國高智資本也許正在垂涎欲滴的等著小米送上門來。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擺了一道這件事情著實棘手,因為擁有大量手機及通信相關專利的牛逼公司遠不止愛立信一家,蘋果、三星、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谷歌、收購了諾基亞的微軟都握有大量不利於小米的相關專利。
而小米一旦支付了愛立信的專利費用,卻沒有同時在專利上和蘋果、三星等達成一致協議,分分鍾就要被重新告上法庭。現在回味起來蘋果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布魯斯·塞維爾在互聯網大會上針對小米要爭全球第一智能手機公司時給雷軍說的那句話「說總是容易的」真是意味深長啊!
只看圖片
知識產權是跨國公司打擊競爭對手的常用武器,而新進入者支付專利 「保護費」本來就是基本的游戲規則,只不過給多給少、給誰、什麼時候給卻大有門道。
還記得如日中天的HTC,被蘋果以專利侵權名義起訴么?
2010年,當時如日中天的HTC在美國被蘋果以專利侵權名義被起訴,訴訟歷時兩年,最終和解,並且HTC還與蘋果公司奇跡般的簽訂了為期10年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和解是要給錢的,原先蘋果提出的賠償額度是數十億美元,最終卻只在2013年獲得了1.8-2.8億美元左右的授權費,蘋果公司自己花費的訴訟費也近1億美元,沒賺上幾個錢。
交叉專利授權這事更奇怪,HTC代工廠起家,沒幾個像樣的專利,雖然在訴訟過程中花費3億美金買了家技術公司,獲得部分專利籌碼,但和蘋果龐大的專利數量相比,實在難以建立防衛陣地。
HTC這場訴訟的勝利原因,據說是給另外一家公司—高智資本交了保護費,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高智資本是一家知識產權風險投資公司,2000年由微軟的前CTO創建,管理著一支約60億美元左右的基金,基本上全球能夠叫得上名字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基金都是它的LP(有限合夥人),微軟、索尼、英特爾、雅虎等是第一批投資人。
這家公司僱傭了約700人左右的全球頂尖科學家和律師,主要做幾件事情:一是自己研究未來5-20年內有可能會大量應用的技術,並將成果申請為專利;二是和全球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合作,看他們有什麼成果可以申請成專利,給每個申請提供10-25萬美金左右的經費,從而共同擁有這些專利;三是全球四處收購高智認可的具有價值的專利,柯達破產時高智就聯合谷歌、蘋果等一起收購了1100餘項數字影像相關專利。十幾年來高智共獲得了多達7萬余項 「知識產權資產」,其中有近3萬項專利,核能、電動汽車、通信、航天等領域無所不包,近三分之一涉及無線通信及PC技術。
擁有了這么多專利,自然可以賺很多錢。賺錢的理由很簡單,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都不可能擁有該領域的全部專利,谷歌不可能壟斷所有搜索專利,特斯拉也不會擁有全部電動車專利。既然有這個前提,那麼這些高科技公司的產品都可以被提起專利訴訟,賺錢的機會就來了。
第一種方式是收「保護費」
既然我擁有你沒有的專利,而我又不提供任何產品,不存在互相專利授權,我可以毫無顧忌的告你,如果要我不告你,請交幾百萬至幾億美金不等的免於訴訟費,也就是「保護費」。
第二種方式是 「割肉費」
也就是和愛立信起訴小米的方式一樣,如果沒交「保護費」,就到法院起訴專利侵權,取得專利授權使用費,每銷售一個產品就要分點錢給高智,摩托羅拉就曾這樣被高智起訴。
第三種方式是「好處費」
,如果你被其它公司專利起訴,我授權給你該領域的相關專利應訴,如果原來要賠10億美金,因為我授予你的專利抗訴成功只要賠償1億美金了,如此幫你省了9億美金,你付我3億美金好處費。HTC抗訴蘋果,正是用的第三種方式。第四種方式是幫助毛利率比較低的科技公司發行專利債,一些企業平均毛利率低於百分之五,根本拿不出去來進行研發,高智幫助這些公司發行專利債,因為債不計入當期會計收益,只有利息計入當期收益,所以該方式既不會攤薄公司當期利潤,又有錢進行研發,研發出來的新產品產生收益後再償還債務。
前兩種盈利模式,讓高智獲得了專利「流氓「的壞名聲
前兩種盈利模式讓高智獲得了專利「流氓「的壞名聲,但是高智從來就是理直氣壯,因為蘋果、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們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蘋果在美國起訴三星,因為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機要搶iPhone風頭,要三星賠償10.5億美金;於是三星在自己占優勢的歐洲、日本和韓國反訴蘋果。鑒於雙方都擁有大量手機相關專利,訴訟在不同區域各有勝敗,都沒讓對方佔到多大便宜。
但是,如果蘋果、三星調轉槍頭,指向小米,恐怕就不是愛立信在印度那幾件專利侵權了,可能多達幾十甚至上千項。另外,微軟、谷歌賣手機是不行的,但他們花大價錢購買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幾萬項專利總要變現吧,變現的途徑正是高智模式。

② 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可能出現的機遇

因為小米手機主打的是性價比而是印度的對性價比的手機需求量很大,所以說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很高的。

③ 小米為什麼在印度有市場

因為印度不是很富裕的國家 ,小米手機的高性價比是很受歡迎的,小米在中國都那麼受市場歡迎,在印度也是一樣,在印度人眼裡還是外國的手機

④ 為什麼印度成為了小米手機在全球最大的市場

原有的許多運營商也開始降低自家的4G資費。激進的低價策略,使得越來越多原先不敢奢求移動上網的印度底層網民可以便捷的接觸到數字信息。在4G網路普及的同時,智能手機也同步獲利。

⑤ 印度市場對小米的影響是什麼

提到小米在印度的發展,瞬間在我腦海里回盪起一句:Areyouok?




深耕印度市場的絕不僅僅只是小米,華為、vivo、oppo、聯想等國內廠商即將開始新的異域廝殺,因為這是一塊不知滋味如何但必須要吃的肥肉。

⑥ 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專利而停止在印度銷售手機,專利是什麼

該專利不是某一單個專利技術,而是一個同類專利技術的合集,即」愛立信的專標准核心專利組合(SEP)「,主要包屬括: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
愛立信在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究3G/4G技術,並大力推廣該技術,同時在世界多國申請了專利技術保護。據估算,愛立信擁有40%的3G WCDMA市場份額,在3G領域擁有無可爭辯的全球市場領導地位。

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於1876年成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愛立信的全球業務包括:通信網路系統、專業電信服務、專利授權、企業系統、運營支撐系統(OSS)和業務支撐系統(BSS)。愛立信的2G、 3G和4G無線通信網路被世界上各大運營商廣泛使用和部署。愛立信還是移動通信標准化的全球領導。

⑦ 小米在印度被封殺了嗎

不是這樣抄的。
小米沒有全部在印度被下架。
紅米系列使用高通處理器的,已經恢復銷售,當然要繳納保證金。
各國各地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不一樣,因為專利是有國界的。
印度國內專利法非常流氓,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小米仗著自己有高通的反向授權,到印度市場試水的策略是正確的。

⑧ 小米在印度遭禁售原因是什麼 侵權了嗎愛立信為何要賠

霖左右手醫橇常勝將軍賴

⑨ 小米在印度被起訴,是真有其事還是蓄意搞破壞

據外媒消息,經過數的談判,印度公司和視頻研發公司近日在印提起了針對小米的訴訟,理由是小米涉嫌侵犯其智能手機技術專利,相關專利涉及網路性能以及視頻解碼和圖像質量,該公司要求小米進行賠償。

理由是涉嫌侵犯相關智能手機技術專利。我看這根本就是莫須有的罪名,甚至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印度一直有個大國夢,現在很多方面被中國震懾,經濟上又是中國企業遍地都是,而且市場佔有率又高,加上美國最近也在圍堵中國企業,印度肯定也在打配合。小米在印度,是不是就和蘋果在中國差不多吧。我個人判斷這只是印度想過的某種目的的手段,不會完全禁了小米。

印度仗著中國沒印度市場,我們拿他沒辦法,無下限的去中國化,一旦去掉 中國企業多年深耕的市場,就會很快被歐美企業侵蝕。印度就只知道天天嘚瑟,這樣的國家沒救了,中國也可以起訴印度涉嫌抄襲。印度起訴的理由竟是小米涉嫌侵犯其智能手機技術專利,這完全是沒有事實依據的美國式敲詐。小米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並穩超三星,如今對小米下手他們是有多自信,不出意外應該是和傳喚馬雲一樣的結果,這波碰瓷也要不了了之。

⑩ 小米手機進入印度市場是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因為這個這這個國家目前世界第二大人口人多的話,肯定銷量就高,目前中國人事業第一怒世界第額,而且印度市場除了蘋果,其他沒有什麼特別厲害的手機,所以競爭相對就小

閱讀全文

與印度市場小米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