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向法院提供偽造證據會怎麼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第3款規定,凡是偽造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第36條規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時,應當依法處理;第68條和第115條均規定,詢問證人,應當告知他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法律責任;
第41條規定,公安機關對於罪該逮捕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可以先行拘留。
刑法307條: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
(1)民事糾紛是違法記錄嗎擴展閱讀
一、司法工作人員為了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而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又觸犯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屬牽連犯罪,對之,應當擇重罪即徇私枉法罪或枉法裁判罪從重處罰。
二、本罪與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罪的界限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l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而後者為特殊主體,只有刑事訴訟中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才能構成其罪。
2、幫助的對象不同。本罪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中的當事人,既包括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也包括民事、經濟、行政訴訟中的當事人;而後者的當事人,則僅限於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
3、毀滅、偽造的證據范圍不同。本罪證據既可以是刑事訴訟證據,也可以是民事、經濟及行政訴訟證據;而後者則僅限於刑事訴訟包括附帶民事訴訟的證據。
4、對情節的要求不同。本罪必須以情節嚴重為構成要件;而後者則無這一要求。
5、發生的時間不同。本罪既可以發生在刑事訴訟中,又可以發生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還可以發生在上述訴訟前;而後者則僅只能發生在刑事訴訟中。在刑事訴訟前,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構成犯罪的,仍要以本罪治罪科刑,而不是構成後罪。
6、所侵犯的客體不盡相同。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既包括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也包括司法機關正常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而後者則所侵害的僅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
B. 因為經濟糾紛打電話騷擾我家人
你好朋友
首先,寫這個不是叫你如何賴賬,而是告訴你如何用一種冷靜恰當的方式來處理債務。我介紹的這些處理方法也僅僅用於對付違規的暴力催收。
首先說網貸催收
1,爆通訊錄,騷擾家人朋友。
首先在你逾期的時候你要知道你下次還錢的時候是什麼時候,當催收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接,然後你們中間協商下次還款時間,同時你要告訴他,這個時間段你允許他去騷擾你的家人朋友。如果這段時間還騷擾的話,你投訴到銀監會,銀監會對網貸管理比較嚴格,你有通話錄音和他騷擾你們的證據就可以了。
2,催收打電話說你詐騙。
如果你做網貸的時候提供的信息,比如身份證,電話,都是真的話,不存在詐騙,假的肯定是。注意一點,雖然不是詐騙,但是欠款也是可以作為民事案件進行處理,如果到時候判決你還欠的話,不還就要變成老賴的。
3,催收拿裸條威脅。
現在裸貸新聞大家也都知道,政府部門對這塊還是比較重視的,如果真有裸條,而且有人威脅你,強烈建議你報警。這樣他對你造成的人身安全恐嚇跟名譽損失要賠你的錢肯定要比你欠他的錢多,因為欠錢不還屬於民事案件,威脅恐嚇屬於刑事案件,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再來說下對法信用卡的暴力催收
1,信用卡催收對家人朋友包括工作單位的騷擾。
首先你不要拒接銀行的催收電話,信用卡不比網貸,如果信用卡能聯繫上欠款本人,銀行是不允許給其家人打電話的。如果有信用卡催收騷擾你家人了,直接給銀行客服投訴,前提是你要有證據,通話記錄包括通話錄音。絕對管用。
2,信用卡催收一天會打無數電話,很煩人。
還是上條所說,一定要接,不接的話他有理由騷擾你的家人。你可以明確告訴他你在工作,你給他說個時間。幾點幾點給你打電話,其他時間是你的工作時間,工作時間打電話萬一把工作打掉了拿什麼還錢。你這樣告訴他,一般催收都會配合,如果還不配合,繼續給銀行客服投訴。
3,以律師,公安,法院等的名義給你發函件。
這種清況網貸也有,這就是把欠款外包出去了,這些就是外包公司冒充的手段,是假的。這個時候,你要的公司名字,哪家委託機構,掌握一定證據可以繼續去銀行客服投訴,證據十分充分的情況下報警,冒充政府部門對欠款人進行不恰當的恐嚇也是有罪的。
4,說你信用卡詐騙。
信用卡一般都是真實資料,構成詐騙有3個條件,透支本金大於2萬,3次催收以上未還,最近3個月無還款記錄,構成這三個就是詐騙,有一個不成立就不是。
最後小編說點真實的,現在是個徵信時代,銀行跟互聯網開始連接,信用社會也會越來越完善,所以大家還是盡量來保持自己的好信用吧!未來良好的信用肯定是你的財富。
希望可以幫到你
C. 民事糾紛報案,警察會調取被報案人的個人以前的違法記錄嗎(如吸毒被處理過)
1.一般情況下,警察是不會調取的,但是,吸毒人員在錄入公安機關內網警用平台,專會報警的屬,報警後,警察會對報案人進行尿檢。
2.民事糾紛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范圍,公安部明令禁止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參與民事糾紛,公安機關是不予受理的。民事糾紛應當雙方自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到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