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條 侵犯版權的補救方法:損害賠償和利潤
(a)總則——除本法另有規定外,版權侵犯者有責任賠償——
(1)版權所有者的實際損害以及(b)款所規定的版權侵犯者的任何附加利潤;或
(2)(c)款所規定的法定損害賠償。
(b)實際損害和利潤——版權所有者有權要求賠償其由於版權受到侵犯所蒙受的實際損害,以及版權侵犯者由於侵犯其版權所獲得的沒有計算在實際損害中的利潤 。在確定版權侵犯者的利潤時,只要求版權所有者提供有關版權侵犯者的總收入的證據,同時要求版權侵犯者證明其可扣除的費用,以及由於有版權的作品以外的其他因素所獲得的利潤。
(c)法定損害賠償——
(1)除本款第(2)項另有規定外,版權所有者在終局判決作出以前的任何時候,可要求賠償訴訟中涉及的任何一部作品版權侵犯行為的法定損害賠償,而不是要求賠償實際損害和利潤。此項法定損害賠償的金額,每部作品至少不低於250美元,最多不超過l萬美元,由法院酌情判定。賠償金可以由任何一個侵犯者單獨承擔,或者由任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侵犯者共同承擔。為了本款的目的,一部編輯作品或演繹作品的所有部分構成一部作品。
(2)在版權所有者承擔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如果法院判定侵犯版權是故意的 ,法院可酌情決定將法定損害賠償金增加到不超過5萬美元的數額。在版權侵犯者承擔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如法院判定這個版權侵犯者不知道也沒有理由認為其行動構成對版權的侵犯,法院可酌情決定將法定損害賠償金減少到不少於100美元的 數額。在任何情況下,如果一個版權侵犯者認為共有合理根據認為其使用有版權作品根據第107條的規定是合理使用,法院應豁免法定損害賠償金,但該版權侵犯者應屬於以下范圍:(Ⅰ)一個非營利的教育機構、圖書館或檔案館的雇員或代理人在其工作范圍內;或這類教育機構、圖書館或檔案館本身,由於把著作復製成復製件或錄音製品而侵犯了版權;或者(Ⅱ)一個公共廣播台或一個人,作為公共廣播台的非營利活動的經常部分(如第118條(g)款所規定的),演出一部已出版的非戲劇性文學作品或復制包含這一作品的表演的廣播節目而侵犯了版權。
⑵ 美國法律賠償為什麼那麼高
美國法律賠償抄高的原因:
1、立法目的:美國侵權賠償的立法目的是要讓人記住,保護公民權利。
2、彌補損害原則:美國法律奉行的也是彌補損害原則,但可以根據具體的侵權行為的故意程度,預防成本等因素,實施懲罰性賠償(也即罰款性質的)。
比如說,侵權人本來花10元的成本就能避免損害的發生,但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而造成了100元的損害,那麼法院就可能判處侵權人賠償受害人200元,多出的100元就是對侵權人的懲罰。
3、公民保護權高:美國對公民權利的保護也高於中國,美國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也遠遠大於中國,等因素。
4、公民收入越高:所謂賠償,就是補償由於勞動能力下降所造成的收入損失。所以公民收入越高的國家賠償越多,居民收入越高的地區賠償越多,收入越多的職業賠償越多。
⑶ 看看美國工傷賠償多少
美國工傷賠償的確定,不管是金額或標准,都是不取決於實際損害的大小的。不回被傷害程度限制答。美國七十年代初工傷賠償總額每年大約是一百億美元,到了九十年代這一數字上升到六百億美元。這還是建立在美國工作場所的安全系數不斷上升、工傷事故不斷減少的基礎之上。就在幾年前,同樣是一名華裔男子在紐約一個建築工地被突然落下的鋼釘擊中頭部,造成頸部以下永久性癱瘓。付諸訴訟後,該案以僱主支付1100萬美元的賠款和130萬美元的全額醫療和解結案。。
⑷ 請問誰知道,在美國侵權致人死亡的,死亡賠償金按什麼標准進行賠償
詳細舉例來說,是根據案例來計算的,比如
1.死了這個人當時的年齡和當時的工資
2.假設專其升職之後的年齡和工屬資
3.其子女以及配偶的生活費以及工資
4.死者死後造成的其公司和家庭的損失
5.死者死後對死者家庭成員造成的精神損失
美國侵權死亡賠償金各個州的計算方法都不一樣,各自的法律法規也不一樣,一般情況按照事發地的法律來計算,或者是按照死者所在州的法律計算
⑸ 美國法律的侵權法
沿襲自英國法來,即民事侵權行為的受害自人得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美國關於侵權的成文規定主要見諸州法,聯邦並無統一立法。故意侵權行為除保留英國法原有的傷害、侵佔財產、非法拘禁等外,增加了一些新項目,如干預隱私(竊聽、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等)以及生產危險商品等。過失侵權必須過失與損害有因果關系才負賠償責任,過失又必須是有違照管義務,其大小視行為人專業資格而定。例如工程建築師的義務高於建築工人。如受害人也有過失,即比較其大小,雙方分擔責任,相應減少賠償額。在違反契約造成損害時,受害人可提起違約之訴或侵權之訴,一般多選擇後者,因為侵權賠償包括無形的損害在內。美國目前的侵權訴訟求償程序復雜,訴訟往往曠日持久,耗費巨大,不利於收入微薄者。有的州為簡化訴訟,已開始實行所謂無過失責任,即不必證明行為人有過失,亦能獲得損害賠償。
⑹ 美國權利保護多少年侵權怎麼處罰
1976年之前,版權保護要求,版權作品發表時必須有版權通知或版權局的登記。版權的內第一個保護期限一容開始是從被保護日算起的28年,版權到期了,可以續期。 1976年的版權法將於1978年1月1日仍有效的版權的延長續期期限從28年擴展到67年。在美國版權被侵犯時,首先可以向法院申請臨時禁令,以在判決結果出來前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在訴訟時原告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侵權損失、律師費等,並可要求銷毀所有侵權商品,同時,法院可以根據侵權情節向侵權者處以罰款
⑺ 美國商標侵權的標準是什麼
一個商標的擁有權,是由商標的注冊時間先後決定的。也就是說,誰先使用內一個商標容,誰就擁有該商標。因此,判斷一個商標是否侵犯另一個商標的權利,就看誰先使用這個商標。
但是,並不是任何兩個相同的商標都不允許同時存在。這時,判斷商標是否侵權的另一個標準是,新商標的出現是否會讓第一個商標的客戶錯誤地把第二個相同的商標當成第一個商標。如果兩個商標是在完全不同的行業或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顧客群,並且有著不同的銷售渠道,那兩個相同的商標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但是,這一判斷標准對哪些著名的商標並不適用。比如說,如果您使用麥當勞的商標甚至是相似的圖案去賣汽車,這看起來似乎與麥當勞賣的快餐風馬牛毫不相干,法庭仍然會判您侵權。事實上,即使是法庭最終的判決對您有利,您也很難有精力和財力與一家大公司在法庭上周旋,等到法官判決的那一天。
所以說,在選擇美國商標時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避免與任何著名的商標相似。否則的話,會給您帶來無窮的麻煩。
⑻ 簡述美國法中侵權責任的基本原則
在美國,侵權法主要屬於各州的法律范疇,而且主要由判例法組成。在聯邦法律中1946年的Federal Tort Claims Act (聯邦侵權索賠法)是最主要的一個法律。
侵權行為可分為故意侵權行為(intentional tort)、過失侵權行為(negligence or negligent tort)和嚴格責任侵權行為 (strict liability tort). 對侵權行為的一般救濟方法是對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予以一定的金錢補償,在涉及交通事故等領域的侵權賠償則廣范採用保險賠償的方式。
侵權法的原則簡單有:
1、每個人都要對其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在有限的形式下兒童亦然(但是,父母僅當其作為該兒童之代理人或未能按照其監護義務行事時才負此責任),但國家不在此例,除非法律明確規定取消了國家的豁免權。
2、每個人包括新生兒都受到侵權法的保護。 當其被繼承人或近親屬被故意或過失導致死亡時(非正常死亡之訴),繼承人或近親屬可以提起損害賠償之訴。
3、過失侵權責任以過失行為和對人身或財產的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為前提要件。一個人若沒有盡到其注意義務就被認為是有過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