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處理汽車客戶投訴
1、讓客戶坐下,等待情緒平復。
當客戶帶有較高的情緒波動時,你說道理都內是沒有用容的,因為對方根本就聽不進去。
2、認真傾聽,並做筆記
在傾聽的時候,可以認真記錄客戶講述的內容。這樣就顯得你很專業、很認真,讓客戶感覺自己被重視和理解了。有一點很重要,在面對客戶在投訴時,不能面目表情,這是一種非常忌諱的行為。
3、重復客戶的話語
在與客戶溝通時,可以將對方的話語和思想加以整理,再用自己的語言重復給對方。比如:「您剛才的意思是認為我們在售後服務方面沒有做到位?.....」「我要和您確認一下,您剛剛說到的第二點......」「您認為我理解得對嗎?還有其他的嗎?您可以接著說。」這樣去重復客戶的話語,可以讓對方完全感受到你對其的重視。
4、轉換交談的地點
如果在使用前面三步之後,客戶依然是沒有辦法平復激烈的情緒。那就需要轉換交談的地點了。只有到了新的交談地點後,能夠分散客戶的精力,波動的情緒更能快速緩和下來。
5、認真處理客戶的投訴
6、如果自己出來不了的投訴,請示上司。
㈡ 如何投訴汽車4s店
投訴汽車4S店的途徑:
1、如果投訴4S店沒有效,可以向品牌廠家投訴,4S店是產品經銷商,更注重於銷售銷量,而品牌廠家則是非常注重品牌建設和後期服務的,對4S店有嚴格的資質審核和營運考核。通常情況下,只要給廠家投訴,4S店都會給出反應。廠家投訴電話在網上或產品手冊中都可以找到。
2、如果嚴重問題或是典型問題,可以撥打消費者投訴電話,讓工商管理局介入協調解決,一般鬧到這個份兒上,4S店也不希望把事情擴大,一般都會配合解決;
另外,如今社會媒體的監督很到位,如果遇到問題,也可以向媒體求救,因為一旦經媒體曝光,4S店信譽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品牌廠家也會受到牽連,所以指媒體也是比較有效的。
3、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捨出功夫來,打持久戰,經常到店裡去投訴,直到把問題解決,可以帶上幾個朋友去蹲點,這樣勢必會對店內生意有所影響,客戶一進來,盡是些投訴的人,心裡也會猶豫還要不要看車買車。出現這樣營銷銷量的情況,4S店也不會放置不理。
4、如果各種投訴都沒有效果,只能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維權,對4S店和廠商來說,吃官司並不是什麼好事情,而且是最想盡量避免的結果。
(2)汽車訂購投訴擴展閱讀:
案例:商家口頭承諾被「反口」
案情經過:
陳女士在南寧某汽車銷售服務公司購買了一輛新車,購車時商家承諾憑公職人員編制證明即可享受4千元返還優惠(3個月內返還),但半年過去仍未得到補貼。
經調解,商家表示店方員工與陳女士只有口頭約定,店方員工只承諾符合申請條件的可以得到補貼,並沒有承諾買車一定能得補貼,現在陳女士未能通過申請審核,商家對其不予補貼。
消費者沒有證據證明商家曾經做出返補貼的承諾,在這種缺乏證據的情況下調解困難,最終商家拒絕返還補貼給陳女士。
案情分析:
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口頭承諾的法律效力與「呈堂證供」的表現形式不同,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口頭承諾本身具有法律效力,但口頭承諾的存在需要當事人即主張方對口頭承諾進行舉證。
口頭承諾在對方承認的情況下,不需要舉證。但很多情況下商家並不會承認做出的口頭承諾,消費者往往處於弱勢,難以舉證。
消費建議:
商家的口頭承諾不可輕信。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對於商家的口頭承諾應以書面形式確定。商家在車展或者門店進行促銷,常見的如購車補貼、試車不滿意可退誠意金、贈送汽車裝飾品等。
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對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其法律效力需要相應的證據來支持,需要當事人即主張方對口頭承諾進行舉證。
消費者在購車時應將商家的口頭承諾寫入合同中,以書面形式約定商家給予消費者的優惠。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買車時要多留點神 這些品牌汽車4S店上投訴榜單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如何投訴4S店最直接有效?
㈢ 汽車質量問題如何投訴
汽車質量問題到哪裡去投訴
汽車消費者要對汽車產品質量進行投訴,除了到當回地的質檢答部門和工商部門投訴之外,也可以到合法的汽車網站去投訴。目前,國內合法的汽車投訴網站有中國汽車召回網和中國消費者網。
中國汽車召回網是國家質檢總局下屬的缺陷產品召回中心主辦的專業投訴網站。屬於個案的汽車質量問題,該網站可以轉給相關廠家。如果問題比較普遍,還可以啟動汽車召回程序,以保證廣大汽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另外,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以及各地消協的網站也可以受理汽車投訴。
消費者到這些正規的網站投訴,合法權益可以得到有效的維護。而到那些山寨投訴網去投訴,不僅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還變成這些網站進行敲詐勒索的籌碼。
另外,汽車消費者還可以到有新聞從業資質的新聞機構以群眾來信的名義去投訴,藉助輿論監督促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北京交通台的汽車天下欄目,就經常收到消費者的投訴,通過輿論監督和溝通協調,很多汽車質量問題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解決。
㈣ 汽車質量問題如何投訴和索賠
先找經銷商協商,不能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回要求對方承擔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章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㈤ 汽車質量問題可去哪個部門投訴
可以到車質網進行投訴,車質網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投訴受理處置平台,同內時也是國家質容檢總局下屬的產品缺陷管理中心重要的數據提供者。
在車質網投訴後會有生產廠家聯系你,同時行政部門會根據投訴情況描述可能聯系你。車質網的效率很高可以去看一下。
(5)汽車訂購投訴擴展閱讀:
汽車質量有問題可以向當地的質檢部門、消費者保護協會進行投訴,或向人民法院申請仲裁。
根據《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規定:
第三十二條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發生爭議的,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可以依法向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第三方社會中介機構請求調解解決;可以依法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等有關行政部門申訴進行處理。
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爭議雙方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無法達成一致的,可以根據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三條經營者應當妥善處理消費者對家用汽車產品三包問題的咨詢、查詢和投訴。
經營者和消費者應積極配合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等有關行政部門、有關機構等對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爭議的處理。
㈥ 遇到汽車質量問題時有哪些投訴途徑和方式
在遇到汽車維權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維權辦法:當汽車出現故障,車主確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建議車主首先和購車或固定修車處的4S店取得聯系,因為一般問題都能在4S店處得到解決。
維權流程:首先准備好翔實、充足的證據和必要的證明材料。然後在與經營者協商的過程中,車主要簡單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並提出合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指明賠償要求所依據的法律條文,以達成問題的盡快解決。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汽車維權的最佳時效性,不要被經營者的拖延而錯過了投訴時間。但如果在證據確鑿、事實明確的情況下,經營者還故意推諉、逃避責任,車主就要果斷地採取其它方式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二、向汽車廠家投訴請求解決辦法
維權辦法:如果車主的愛車遭遇的問題比較嚴重,在多次輾轉經銷商處仍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車主可以直接撥打汽車廠家的投訴熱線,以期廠家出面協調解決。
維權流程:車主可選擇撥打汽車廠家的投訴熱線,將問題反映到廠家的相關部門。在接到投訴後,廠家一般會記錄在案,並後續跟進。一般而言,廠家會將問題「踢」回經銷商,並給經銷商施壓。如果到廠家之後,經銷商的態度還是沒有改觀,那說明問題基本沒有妥協餘地了。
三、可向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辦法:當4S店與汽車廠家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時,或是汽車已過保修期,在維修廠維修仍不能得到解決時,建議車主向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流程:當車主向消協或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會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以調解為主的形式處理案件。具體的辦理流程是車主先立案,然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開始受理案件,接著消協與有關行政部門會就事件展開調查,最後對爭議雙方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車主可以提起訴訟,走法律程序。
四、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維權辦法:當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都不能幫助解決問題時,建議車主申請仲裁或訴訟。
維權流程:仲裁是基於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糾紛,消費者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訴訟是指消費者直接將車輛的生產者、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訴至有管轄權的法院。首先,車主要擬好維權起訴狀,然後搜集維權證據,最後到法院起訴。法院立案後,就會對事件進行排期審理。
最後,在消協調解不通時,車主可以同時選擇向新聞媒體曝光,或在網路投訴平台進行投訴,讓輿論監督整個流程的公正性。
㈦ 如何投訴汽車4S店
這個情況如果想要得到解決,當前就只能選擇去車質網進行投訴,只能利用權威回第三方媒體答的力量,才能徹底將問題解決,已經有很多車主在車質網投訴之後都已經將問題得到了解決。所以說存在車輛問題的車主可以直接去反饋。
㈧ 買了汽車若有問題怎麼在網上投訴
如果說購買到了來問題車,或者源出現故障4S店不解決,解決方案不滿意,可以直接網路搜索車質網,然後注冊進行實名制投訴,只有在車質網進行投訴之後,該問題才會得到有效的處理,身邊的朋友已經大量證實,出現問題不解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現在還不知道去車質網投訴。
㈨ 汽車質量問題如何投訴和索賠
問:汽車來用戶怎樣才能合理合法源進行索賠?答:汽車用戶向廠家進行索賠無非是其質量問題,影響到產品使用,造成對產品自身的損害;或者更嚴重的釀成事故,造成人身損害或他人財產(除車外的其它財產)損害,因此得首先搞清楚何為質量問題,何為質量缺陷。問:用戶應當怎樣劃分產品質量缺陷的界限?答:汽車故障肯定會影響到使用,但不能絕對片面地認為凡是出現故障必是質量缺陷所致,因為用戶使用不當或其他原因同樣也會造成汽車故障;產品質量缺陷是屬於先天性的隱患,遲早會導致出現相應毛病。所謂質量問題並不等於質量缺陷;問題未證實前只能算是一種單方面的推測。這就是《民法通則》所說的「誰主張,誰舉證」。此法雖可用,但需慎用。問:那麼,除此之外,消費者能否另闢捷徑?答:原則上可以,就是運用所謂「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即生產者不能有效地證明免責條件的,則不免除生產者的賠償責任。表面上看,這對消費者最有利,可避免費時、費力、費錢的自行報驗。但實際運作上鮮有成功案例,尤其涉及高新技術產品的判定,技術上的優勢幾乎全握在生產者一方。問:一旦受檢認定產品存在質量缺陷,用戶該如何進行索賠?
㈩ 人人車投訴電話號碼
人人車,復確實是個垃圾制平台,交了保證金1000元,雙方都不買不賣了,客服說5-7日退款,再打電話問說7日,再打電話問7-10日,再打電話問30個自然日,這種平台這種城信,還賣車,錢不是他的,這和詐騙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