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編教材如何不侵權

編教材如何不侵權

發布時間:2021-01-05 21:52:06

⑴ 有人說老爸編的教材侵權

提供編輯教材的參考資料作為有力證據,即使打官司也會有公道說法的。朋友請不要擔心!

⑵ 編寫教材引用網上的圖片是否侵權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法律角度看,只要你使用了其他著作權人的作版品,就應當獲得權許可並支付費用。
無論改作品的來源是否合法或者是否被其他人合法使用。
你註明來自網路也不能免除你對著作權人的侵權責任。
以上均為法律觀點。
實務中,如果權利人沒發現你的侵權行為你就不會被追究法律責罰。

⑶ 學校使用教材侵權

1、B學校不構成侵權。

2、理由:
(1)B學校是從書店購買回來的教材內,並非是B學校自己出版,因為如果該容書是合法出版的、不是盜版,任何人和單位都有權合法購買並使用。

(2)如果該書的出版者是未經A學校或公司授權出版的:屬於該出版單位侵權了A學校的著作權,A學校可以追究出版單位的侵權責任;B學校如果不知道是侵權侵權作品、且能說明合法來源和渠道的,可以不承擔侵權責任。

3、A學校對國外作品進行改編:也應先徵得國外著者的同意,否則擅自改編,也屬於侵犯國外原作者的著作權;
A學校在徵得國外原作者同意後的改編:對於改編後的作品,A學校享受著作權。

4、關於《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 :屬於直接使用公開發表作品做教材的情形,我認為與您所說事例有不同之處,您說的情況,是學校通過合法途徑購買出版社出版的書做教材,不同於「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

綜上,我認為,只要是從書店購買的合法出版的教材,就不會侵權。

⑷ 編寫一本科普讀物 想引用某教材上的一些內容,是否侵權

這里有一些點你抄可以看看。
(1)使用作品的目的,即指行為人使用作品是為了商業目的,還是為了教育等公益性目的。這主要是考慮到著作權除了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外,對於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促進作品傳播等公益性使用行為,應當適當限制權利人的權利。(2)所使用作品的性質。作品的性質不同,自然對合理使用的標准也不同。同樣的復制行為,對於某些享有著作權的作品而言,可能被看作是合理使用的范圍,對於另外一個類型的作品而言,則有可能被認為是剽竊。(3)所使用的作品內容的比例。即使行為人是為了介紹、評論或說明某一問題而引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但引用所佔的比例過多,即使具有正當的目的,也應當被看作是剽竊。(4)使用作品所產生的影響。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不能對原作品,主要是經濟方面,產生不利的影響。

引用一定要標明出處、作者等信息,還有不能大段引用,點到為止。

⑸ 想下載不侵權高音質的音樂做教材,去哪裡下不侵權

但是,恐怕你沒有想到過,有些免費服務卻可能違反法律規定,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權內益。
容至於「免費下載音樂作品」是否構成侵權,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各國的著作權法一般都規定,音樂作品的作者享有著作權,未經作者的許可他人不得非法使用和傳播該音樂作品,否則就會構成侵權。
部分網站把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放在公開位置,允許網民自由下載,這無疑是一種非法傳播行為。由於大量網民可以免費地獲得該音樂作品,這使音樂作者失去了大量的潛在市場,在創作過程中投入的資金和勞動無法得到應有的報償。
大部分提供「免費下載」服務的網站都表示自己不應承擔侵權責任,理由是:我們並沒有通過這種行為獲利。這種抗辯理由能夠成立嗎?筆者認為,不應當以「是否獲利」為標准來判定一種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因為,從法律理論的角度來看,判斷一個行為是否侵權只要符合三個要素:違法行為、損害後果、行為與後果之間的因果聯系。從司法實踐來看,國內外都沒有「未獲利就不構成侵權」的判例。

⑹ 編寫校本教材如何防範著作權侵權風險

教材是體現與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的知識載體,是教師教書育人內、學生增長容才乾和培訓技能的重要工具。教材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大計。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廣和科學技術、社會需求的日新月異,規劃編寫的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專業教學需求。立足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著力提高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校本教材編寫工作進入了日益繁榮的階段。校本教材的編寫,既不同於學術著作的編寫,又不同於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的編寫,涉及的著作權問題也有其特殊性,作為教材編寫者,一定要提高認識,正確對待。在編寫過程中既要嚴格遵紀守法,不沖擊國家規劃教材,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與聰明才智,以獨特的內容和風格來確立自己的著作權,又要充分引用和借鑒他人成果,以自己的理解和與眾不同的表述來組織書稿的體例和內容,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防止在引用、借鑒他人成果時,因出現引用不當(或過度)乃至抄襲的現象而侵犯他人著作權(簡稱侵權)。筆者認為,在校本教材編寫過程中,編寫者要貼近市場,從滿足教學需求、促進學生成長的角度選擇校本教材編寫品種。

⑺ 在一家培訓機構,使用別的機構出版教材授課有沒有侵權問題

使用公開出版發行、國家指定的培訓教材是合法使用,不存在侵權問題。

⑻ 根據教材改編的視頻教程 如何不侵權

只要繼續用於教育科研用、沒有歪曲事實的就不侵權,根據改編的程度,甚至成為新的知識產權保護對象。

⑼ 淺析教輔出版單位如何規避教輔材料出版中的侵權問題

作者:浩宇出版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深入,新課標教材出現了多元化競爭競爭的局面,各教材出版社在自主投資完成教材的研發、創作、參與出版招標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教材出版單位的版權意識在不斷提高,從而引出教材出版單位與教輔圖書出版單位的侵權法律糾紛時有出現。 教輔圖書按組成元素來分,可以分為講解類、試題類、講練結合類和手冊類等;按使用功能來分,可以分為:同步類和復習類;還可以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分類方法。 不同類型的教輔面臨不同的侵權法律風險;不同科目面臨的侵權風險也不一。下面我就不同科目不同類型的教輔圖書面臨的侵權法律風險程度,結合本人對前期發生的幾起法律侵權案件的處理情況,進行一番淺析。 在編排順序上與教材不同,其內容來源——屬公有領域范疇、且難被確認為教材出版者專屬,被訴侵權的法律風險就越小,反之,則風險越大。 具體而言,那些總復慣用書,專題類、手冊類等 ,比較容易做成,在編排順序上與某教材不同,其內容來源——可以盡可能做成公有領域范疇, 避開教材的獨創性部分, 故被訴侵權的法律風險就比較小; 而對於那些同步講解(講練結合)型教輔書,按照科目出版,與教材及教學順序完全匹配,對教學內容再現,進行詳細解釋、剖析、擴展並配以針對性訓練,從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圖書內容來看,侵權的法律風險很大。其中英語類教輔對句子的重現及翻譯,切實侵害教材版權。而理科類教輔如果大量重現教材內容,也極有可能被判侵權,但是理科知識體系的具體內容相對英語而言獨創性更不易被確認,更易判斷為公有領域,所以理科同步類教輔的法律風險稍低於英語教輔。 筆者認為,教輔出版社應以法律為依據做好以下兩點准備:一是根據教輔圖書侵犯教材著作權的特點盡量規范編寫工作,檢視所出版圖書的著作權侵權隱患,注意不要再現教材中的獨創性內容,並避免對教材內容進行翻譯,有效規避法律風險;二是研究法律條文,做好與教材出版社談判的各方面准備工作,通過溝通和協商,解決雙方矛盾。(特此聲明:本文參考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王風雷老師文章)

⑽ 法律問題:對他人的書籍進行視頻講解算不算侵權

賣錄制發行的視頻光碟在沒有經一本教育理論書籍作者同意情況下算侵權內。

第一、實際容一種演繹作品,這是需要原著作權人同意的。對作品進行演繹創作應得到原作品作者的同意;其次,演繹創作時應尊重原作者的修改權、完整權、署名權等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如注意保持原作品的完整性,在演繹作品上標明原作品名及作者的姓名,向原作品作者支付報酬等。

第二、演繹者享有著作權僅限於演繹作品,而不延及原作品,因而演繹者不得妨礙原作者或其他人對原作品的利用。

(10)編教材如何不侵權擴展閱讀:

行為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編教材如何不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
上帝創造世界聖經故事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