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間借貸中原告放棄了部分債務人的訴權,怎麼判
民間借貸中原告放棄了部分債務人的訴權,屬於變更訴訟請求,可按照變更後的訴求判決。
Ⅱ 在共同侵權中,如果賠償權利人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可以只列其他侵權人為被告嗎
沒沖突的,,你作為賠償權利人起訴侵權人是你的權利和決定權在你自己的。但你的起訴主體性質得區別開來,,不可以是同一種性質,,
Ⅲ 必要共同訴訟中原告是否有權申請撤回對部分共同被告的起訴
1、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2、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3、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Ⅳ 原告放棄對部分人的訴訟請求是否需另行製作裁定書
放棄部分訴求,又不是放棄對某個被告的起訴,再說是否准許放棄,還需要法院決定,如果案件少了這個當事人屬於遺漏當事人,法院肯定不準許
Ⅳ 法院應如何處理原告撤回對部分被告起訴,法律依據及訴訟費用怎麼寫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但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但是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案件,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申請費不予退還。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訴人申請撤訴,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案件受理費由原告或者上訴人負擔。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參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六條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案件,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申請費不予退還。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原因消除,恢復訴訟、執行的,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申請費。
參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三十四條,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訴人申請撤訴,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案件受理費由原告或者上訴人負擔。行政案件的被告改變或者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擔。
(5)原告放棄對部分侵權人的起訴擴展閱讀
申請撤訴的條件:
1、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經原告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訴申請。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撤訴不影響原告和被告之間本訴的進行。
2、撤訴必須是原告自願。
申請撤訴是原告處分自己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行為,除非原告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強迫原告申請撤訴,審判人員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動員原告申請撤訴。
3、撤訴必須合法。
申請撤訴的時間必須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申請撤訴的人必須是有申請撤訴權的人;申請撤訴在實體上不得有規避法律的行為,不得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有損於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4、撤訴必須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當事人行使處分權,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進行審查,申請符合條件的,裁定準許撒訴,案件審理終結;申請不符合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案件繼續審理。不論是否准許撤訴,都必須以裁定的方式告知當事人。
Ⅵ 原告撤回訴訟請求 法院怎麼處理
民事訴訟中,法官經常遇到原告申請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如何處理?我國民事訴訟法對此沒有規定,實踐中,法官的具體做法不一:有要求原告從起訴書中劃掉該被告,有要求書記員將此情形記入筆錄,有在判決書中處理此程序問題。筆者認為以上做法欠妥,法院是否准許原告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應視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作出准許或者不準許的裁定。
1、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部分主體不適格被告的起訴
主體不適格的被告與原告無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不符合民訴法規定的起訴要件,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部分主體不適格被告的起訴。
2、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普通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
普通共同訴訟基於數人數訴的相互獨立性,原告可以選擇數人數訴的獨立或者合並,符合民訴法的規定,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普通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
3、法院應視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情況,分別對待
(1)在確認之訴和變更之訴中,法院應不準許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因為,確認之訴和變更之訴是原告基於與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的存在與否和變更消滅產生的訴求,該法律關系因其必要關聯而不可分割,法院應不準許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
(2)在給付之訴中,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並放棄對該部分被告訴請的,法院應准許,否則不予准許。給付之訴中,由於必要共同訴訟各被告責任的牽連,原告放棄對部分被告的起訴,勢必加重其他被告的責任承擔,有失公平;同時,由於原告的再次起訴,又會造成其他被告的訴累,形成濫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這為原告撤回對部分必要共同訴訟被告的起訴提供了法律依據,因此,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並放棄對該部分被告訴請的,法院應准許,否則不予准許。依據民訴法規定,原告對其放棄的訴請也不能再次起訴。
另外,法院是否准許原告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應作出書面或者口頭裁定。因為,原告申請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是其對訴權的處分,這屬於訴訟中的程序性事項,法院應用裁定形式。法院作出書面裁定的,應送達雙方當事人,作出口頭裁定的,應記入筆錄並宣告裁定結果。
Ⅶ 原告放棄對部分被告追究,該怎麼判
法院會提抄示你確定放棄對襲部分被告的訴求否,如果確定,法院會就你起訴狀上列出的被告進行責任認定,而其他未列入追訴范圍的被告就不管了,這叫不告不理原則。
另外,以後你反悔要追加他們責任時,法院也不會受理了的,所以要考慮清楚了。
Ⅷ 共同侵權如原告對其中一人撤訴其他侵權人如何承擔責任
共同侵權人對被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被侵權人對其中一人撤訴的,不影響其他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因為被侵權人有權要求部分或者全部侵權人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被侵權人有選擇起訴部分或者全部侵權人的權利。
法院一般會判決剩餘被起訴的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撤訴只是程序上的處理,撤訴後並不意味著被撤訴的侵權人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其他侵權人承擔了全部責任,在共同侵權人的內部就產生了追償問題,已承擔超出自己責任部分的侵權人有權要求其他侵權人承擔自己多承擔的部分。
例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傷人,造成丁3萬元醫療費損失,丁起訴甲和乙,法院判甲和乙承擔3萬元的連帶責任,經法院強制執行,甲賠償丁3萬元。因甲、乙、丙三方難以確定各自的責任大小,因此在三人內部應平均承擔責任。這時,甲就有權要求乙和丙各返還1萬元給甲。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Ⅸ 共同侵權情形下,受害人只起訴了其中的幾個人,怎麼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 條規定,賠償權內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容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
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後果告知賠償權利人,並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Ⅹ 原告是否有權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
在合法的條件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