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超市摔倒受傷該向哪裡投訴
向法院起訴,但是還要考慮發生事故的具體情形:
第一:如果當時超市沒有採取措施防滑、作出必要的提示,而老人對自己摔倒沒有過錯,超市就要承擔全部責任,賠償老人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等費用。
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如果是因為老人自身的原因,可能是突然暈倒,或者是其他的情況摔倒了,那這種情況呢,並且超市也提供了相應的救助措施,這種情況超市基本是沒有責任的。
Ⅱ 被撞傷單位不負責找什麼部門投訴
交警隊,撞傷 他們負責
Ⅲ 在健身房鍛煉受傷,如何維權
這種情況比較復雜,可分幾種情況處理。
首先分析受傷的原因,無非是自己違章或錯誤操作,對方管理問題,設備質量或設計問題這樣幾種。
1、如果是自己違反操作規程,錯誤操作等,一般是自己負責。
2、如果是健身房管理問題,例如沒有安全警示,地板打滑,管理人員誤操作,沒有及時檢修存有安全隱患等,這種情況一般是健身房的責任。可向健身房的管理方提出賠償要求,如果他們能滿足賠償的要求可以協商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建議撥打12315投訴解決,還不能解決問題的,建議到法院起訴。
3、如果是設備本身問題,例如設計問題,質量問題造成傷害,當事人既可以向健身房方面提出索賠,也可以向生產商提出索賠,總的來說向哪方面索賠方便就向哪方面索賠。
4、《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供參考: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四十五條因產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生產者、銷售者承擔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四十六條產品投入流通後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採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七條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Ⅳ 工地上受傷沒人問,怎麼投訴
遇到這種事情,通常的抄渠道有兩種。第一就是找勞動監察部門。通常這樣的單位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它下面由勞動監察科和仲裁辦。另一條渠道就是找當地的工會部門投訴。不管找哪個渠道,都要有勞動合同或者證明自己在工地做工的材料。
Ⅳ 工傷事故投訴怎麼寫
工傷事故投訴到 公司所在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投訴。投訴不成,到 公司 所在地 勞動爭議仲內裁委員會 申請仲容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Ⅵ 員工受傷,公司不拿錢醫人,怎麼投訴
及時送醫治療,如果與工作有關,屬於工傷,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Ⅶ 在工地上受傷,去哪兒投訴
受傷了,
那就是算工傷的,老闆要給你醫葯費什麼的
要是不給你的話,那就是要去勞動局去投訴的了
Ⅷ 要是意外受傷不給報銷需要去哪裡投訴
是保險公司不給報銷嗎?還是什麼其他保險。
你可以向保監會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法院判決為准。
Ⅸ 在超市人摔傷了,在什麼部門投訴
可以到消費來者權益保護源協會投訴。
但根據最高法關於人身傷害賠償相關規定,到法院起訴該超市更有效。但是要注意,一定要能夠舉證超市存在過錯。這一點即便到消費者協會投訴也是要具備的。
超市有責任維護顧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超市受傷就存在著超市未盡責的可能性。但是一定要能夠舉證這種未盡責是確實存在的。比如管理上、設施上存在著瑕疵,並且因為這種瑕疵而造成了對顧客的傷害。如果是受傷者本人的原因而摔傷,這是無法追究超市責任的。
Ⅹ 道路有坑受傷怎麼投訴
公路找公路局,市政道路找市政管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