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違反合同導致侵權

違反合同導致侵權

發布時間:2021-01-04 08:50:04

侵權責任與合同責任的關系

1、舉證責任不同

根據我國民法規定,在一般侵權責任之中,受害人有義務就加害人有無過錯問題舉證,而在特殊的侵權責任中,應由加害人反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在合同責任中,違約方應當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2、義務內容不同

合同的義務內容往往是根據合同當事人的意志和利益關系確定的,在侵權行為中,不存在著法定的義務內容由當事人的利益關系決定的問題。

3、責任形式不同

根據民法通則第112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對於違反合同而產生的損害賠償額的計算方法。但侵權責任不可能通過此種辦法來解決。

4、訴訟管轄不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同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生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違反合同導致侵權擴展閱讀:

合同責任范圍包括有效合同,還包括無效合同,此外,還應當包括負責的締結階段,以及合同消滅之後的後契階段。這樣,就將整個締結、成立、生效、履行以及後契約義務的履行階段都包括在內了。

合同始終是在誠實信用原則上建立的從人們開始訂立合同而發出要約之日起,雙方便產生了相互依賴關系,認為對方會真實地進行意思表示,誠懇的進行合同磋商,會信守自己的要約和承諾,會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在合同訂立之日起,基於誠信原則履行合同義務,而合同生效後則當然履行合同約定中的義務,合同履行完畢後,也基於誠信原則,當事人之間還負有後契約義務,比如在一定時期內的免費保修義務等。

因此,可以說從合同締約之日起到履行完畢都應該屬於合同范疇。基於以上認識,合同責任范圍應該包括:締約過失責任、預期違約責任、違約責任、後契約責任這四種形態。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Ⅱ 違反勞動合同法行為是否為侵權行為屬於什麼樣的侵權行為

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直接違反雙方的有關的勞動回合同的有關約定,構成答了違約行為,不是侵權行為,還有就是一方違反合同的約定同時又損害了一方的人身或財產的,則是侵權行為,當然也就是人身侵權行為和財產侵權行為。

Ⅲ 違反合同的民事法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法律責任各舉一例

我和你簽訂租房合同,沒有到期我提前退租了。我用木棒打了你一下。

Ⅳ 承擔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條件與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條件有何不同

首先要來明確兩種責任的自性質是不同的,一種是違約責任,以合同為基礎,一種是侵權責任,以發生特定的法定事由為基礎。其次,兩者存在競合的情形,就是所謂的責任競合。第三,違約責任是以違反合同的約定為條件,比如合同約定應當10日履行,而對方到15日還未履行,則你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而民事侵權必須以造成損害為條件,比如你把別人的筆記本電腦摔壞了,則侵害了對方的財產權,需要賠償以彌補對方的損失。第四,違約責任是為了促進社會交易的順了進行,促進經濟的發展,有時非違約方的損失很少,但卻可以請求你賠償約定的大額違約金,以保護交易的安全;侵權責任則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貫徹公平原則,比如別人打爛你的筆記本電腦值8000元,你則不可要求對方賠償10000元。
個人初識,請賜教

Ⅳ 有關侵權責任的3個問題

一、1、無來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侵源權人在侵權行為中無過錯,也應承擔侵權責任。
2 、26條屬於一般的原則性規定,適用於所有的侵權責任,包括特殊侵權。
3、這里的可以和刑法中的可以不同,應該做應當理解。
二、三方約定不可以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時不具有法律效力,員工可以拒絕履行。
三、侵權之債的權利義務主體具有相對性,客體具有人身依附性,不使用合同中的債權債務轉移規定轉移給第三人。

Ⅵ 違反著作權合同的民事責任

1)侵犯著作權的民事責任:凡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死四十七條列舉的侵權行為,均可給予民事回制裁,適用停止侵害答、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責任方式。(2)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是違反著作權法律、法規、侵犯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以及作品傳播者依法享有的權利的情節嚴重的行為。對犯罪行為的刑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罰金。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為7年;罰金可以單處,也可與有期徒刑、拘役並處。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和二百一十八條對各種侵犯著作權行為作出了明確的量刑標准。(3)侵犯著作權的行政處罰:著作權侵權的行政處罰是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違反著作權法的某些侵權行為給予行政制裁。《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對侵權行為可以給予行政處罰,即沒收非法所得和罰款。行政處罰是著作權管理部門實現其管理職能的具體行政行為,也是其主動行為,自己發現後者受害人要求、他人舉報都是進行行政處罰的行為依據。著作權的行政保護除了對嚴重的侵權行為科處行政處罰以外,還有海關扣押等行政制裁措施。

Ⅶ 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區分標准

一、從違反義務的性質來區分
從違反義務的性質來看,合同責任是因為違反了合同義務而產生的責任。合同義務主要是約定的義務,當然現代合同法呈現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即合同義務來源的多元化,合同義務不僅僅來源於約定的義務還包括法定的義務以及依據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附隨義務。我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在區分違約和侵權行為所違反的義務的性質時,還應當把握如下幾點:
1.確定所違反的義務是屬於法定的針對一般人的注意義務,還是約定的針對特定人注意義務。
2.在確定某一種行為是否違反義務時,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是否存在著默示的合同義務以及根據交易關系產生的注意義務。違反這些義務也將構成違約。
3.不能將交易關系中的附隨義務擴大到侵權領域。

二、從侵害的對象來區分
從侵害對象的角度來看,違約行為所侵害的是一種相對權即合同債權,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是一種絕對權。
必須看到,侵權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其保障的權益范圍逐漸地擴大,不僅僅是權利的保障的范圍在擴大,而且侵權法的保護對象也擴張到許多尚未形成權利的利益。由於第三人侵害債權這種制度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已經得到了承認,因此,債權也成為了侵權法的保護對象。這樣一來,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界限就變得相對模糊了。據此,區分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以侵害對象作為標準是十分必要的。
三、根據事先是否存在合同關系進行區分
當事人之間是否事先存在著一種合同關系,是區分違約和侵權責任的標准。在一般情況下,當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與受害人之間不存在某種法律關系,而只是因為侵權行為的發生才使得雙方發生了損害賠償之債的關系。侵權人是債務人,受害人是債權人,受害人有權請求加害人賠償損失。對違約行為來說,當事人雙方事先必然存在著一種合同關系。因為違約行為的發生是以當事人之間存在合同權利義務為前提的。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在當事人之間事先存在合同關系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將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歸入到違約的范疇。
四、從侵害的後果來區分
違約損害賠償僅限於財產損失賠償,而且因為違約造成的損失,並非都應當由違約方賠償,只有那些違約方在訂約時能夠合理預見到的損失才應由違約方賠償。但因為違約造成人身傷亡和精神損害,一般不應當由合同法提供補救。而侵權損害賠償,既包括財產損失,也包括人身傷害和精神傷害,只要是因為侵權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無論是直接損失還是間接損失,都應當由侵權行為人賠償。

閱讀全文

與違反合同導致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者錦綸廣東 瀏覽:268
馬鞍山紋綉 瀏覽:399
蕪湖合並馬鞍山是 瀏覽:485
嗨氏畫師版權問題 瀏覽:982
馬鞍山一銅陵動車 瀏覽:550
商標相似是不是侵權 瀏覽:676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